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年是列宁诞辰150周年。列宁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马克思主义理论家,苏联共产党和苏维埃社会主义国家的主要创建人,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革命导师。列宁把自己的一生全部奉献给了无产阶级解放事业,奉献给了人类进步事业。
列宁出生的年代,恰逢俄国历史上最黑暗的时期。当时的俄国各种社会矛盾相互交错、尖锐复杂。在沙皇专制政权和资本主义制度的双重压迫下,劳动人民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反抗压迫和剥削的斗争此起彼伏,争取民主和自由的思想广为传播。年少时,他广泛阅读进步书籍,特别是俄国革命民主主义者别林斯基、车尔尼雪夫斯基等人的著作,深受革命民主主义思想的影响。中学时,列宁开始接触马克思主义。在大学时代,他积极参加进步学生运动,深入工人群众,开展反对沙皇专制的宣传鼓动工作,因此受到反动当局的迫害,被捕流放。在艰苦卓绝的斗争中,他系统深入地钻研马克思主义著作,积极投身革命运动,经过斗争实践的淬炼,逐步成长为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和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
列宁为建立和巩固新型无产阶级政党不懈斗争。列宁领导成立了彼得堡工人阶级解放斗争协会,第一次在俄国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同工人运动的结合;筹备召开了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二次代表大会,倡议并参与制定党纲草案,形成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派。列宁撰写了《进一步,退两步》《社会民主党在民主革命中的两种策略》《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和《国家与革命》等著作,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深刻阐明新型无产阶级政党的指导思想、根本宗旨、斗争策略和组织原则,批判孟什维克的机会主义,与第二国际修正主义等各种错误思潮作坚决斗争,捍卫马克思主义立场和原则,为俄国社会主义革命指明方向。在列宁的领导下,布尔什维克党在思想上和组织上得到巩固和发展,成为领导俄国革命的核心力量。
列宁为建立和建设社会主义国家殚精竭虑。1917年,列宁领导俄国人民取得十月革命的伟大胜利,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这场伟大的革命实现了一次历史性飞跃,使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变成现实。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十月革命“不只是开创了俄国历史的新纪元,而且开创了世界历史的新纪元”。苏维埃政权建立后,列宁领导俄国人民浴血奋战,打败了外国武装干涉,平定了国内反革命武装叛乱,捍卫和巩固了年轻的苏维埃政权。列宁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制定并实施了新经济政策,发展商品经济,利用国家资本主义发展生产力,向社会主义过渡。
列宁高度重视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锲而不舍追求科学真理,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典范。他始终密切关注时代变化和实践要求,带着强烈的问题意识学习理论、研究理论、运用理论、創新理论。在领导俄国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他坚持把马克思主义的精髓与具体实际相结合,根据新的时代特征和斗争需要,提出新的战略思想和新的理论观点,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把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科学理论体系推进到列宁主义阶段。列宁在理论上的一系列重大建树,构成了列宁主义的核心内容:
列宁创立了关于帝国主义的理论,考察了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向垄断的历史性转变,阐明了帝国主义的本质和特征,揭示了帝国主义时代经济和政治发展不平衡的规律,指出帝国主义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前夜。
列宁制定了新型无产阶级政党的理论,系统科学地阐述了无产阶级政党建设的基本原则、根本宗旨、组织原则和奋斗目标。他指出:“无论结局怎样,我们都应当是独立的、纯粹无产阶级的政党,应当坚定不移地领导劳动群众去实现他们的伟大的社会主义目标。”列宁强调无产阶级政党执政后,必须适应自己地位的变化,不断加强自身建设。要建立和健全党的监督制度,防止党员特别是党的领导干部产生官僚主义和脱离群众的危险,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列宁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无产阶级革命理论,首次提出“社会主义可能首先在少数甚至在单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内获得胜利”的科学论断;在领导俄国十月革命的伟大斗争中,他又进一步阐明了从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理论和策略,不仅切实地推动了俄国革命的进程,而且极大地促进了世界各国人民的革命运动。
列宁在与第二国际机会主义者的斗争中捍卫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和无产阶级专政理论,揭示了国家的基本特征、主要职能及其产生和消亡的规律,阐明了无产阶级民主和资产阶级民主的根本区别,全面论述了无产阶级专政的实质和使命。
列宁深入考察民族关系和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形成了关于民族和殖民地问题的理论。他充分肯定被压迫民族解放运动的意义,强调这个运动是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组成部分,是改变世界格局的重要因素。他号召全世界无产者和被压迫民族联合起来,组成反对剥削阶级、反对帝国主义的联合战线,共同推进全人类的进步事业。
列宁对经济社会发展相对落后国家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进行深入探索,提出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观点。他对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特殊性和多样性问题做了深刻论述,指出各国在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既要遵循共同规律,又要注重把马克思主义同本国具体情况相结合。列宁强调,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后要把主要力量转向经济建设,努力提高全社会的劳动生产率。他深刻论述了坚持工人阶级政党的领导对于社会主义事业的重大意义,阐明了思想文化建设对于巩固社会主义阵地的极端重要性,提出了加强国家政权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具体措施,强调必须对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各个环节经常采取改革措施,以促进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的全面发展。
列宁主义开创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指引俄国人民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取得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显著进展和宝贵经验,有力地鼓舞和推动了全世界一切被压迫阶级和被压迫民族争取解放的斗争。列宁的光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共产党人推进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行动指南。 在长期的革命斗争实践中,列宁像马克思、恩格斯一样,十分关注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高度重视中国革命对于国际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重要意义。从1900年起,他发表了《对华战争》《中国的民主主义和民粹主义》《新生的中国》等一系列重要文章。在这些文章中,他深刻揭露了帝国主义侵犯中国主权的血腥暴行和罪恶本质,科学分析了关于中国革命的理论问题,热情支持中国人民反抗列强侵略、反对封建压迫的正义斗争,并对中国的发展前景及其对世界的贡献寄予厚望。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在十月革命胜利的鼓舞下,在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中,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从此中国历史揭开了崭新的一页。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写在自己的旗帜上,坚持学习、运用和创新马克思列宁主义,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复兴的各个历史时期,取得了历史性的伟大成就。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马克思主义不仅深刻改变了世界,也深刻改变了中国。”
以党的十八大为标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的十九大描绘了新的宏伟蓝图和发展前景。在新时代要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作为我们党的指导思想主要渊源的马克思列宁主义始终是我们强大的思想武器。中国共产党人要学习和掌握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不断从中汲取科学智慧,感悟真理力量。
我们纪念列宁,不仅是为了向这位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导师致敬,更是为了从源头上深刻理解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核心要义、人民情怀和理论品格,深刻领会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发展历史,深刻把握我们党的创新理论的科学体系、精神实质、理论意蕴和實践指向,更加自觉地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更有定力、更有自信、更有智慧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我们要从列宁的斗争实践和理论创造的历程中深刻认识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特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领悟精髓,把握要义,高举旗帜,指导实践。立足实践、创新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格。列宁毕生都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在实践中推动理论创新,为革命和建设事业提供科学理论指导。他强调:“理论由实践赋予活力,由实践来修正,由实践来检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就是马克思、恩格斯以及他们的后继者们不断根据时代、实践、认识发展而发展的历史,是不断吸收人类历史上一切优秀思想文化成果丰富自己的历史。”与时代同步伐,与人民共命运,关注和回答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重大课题,是马克思主义永葆生机活力的奥妙所在。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顺应时代发展,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重大时代课题,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在新的时代背景和实践条件下谱写的马克思主义新篇章。党的十九大把这一思想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实现了党的指导思想的与时俱进。我们要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时代意义、理论意义、实践意义、世界意义,深刻理解其核心要义、精神实质、丰富内涵、实践要求,真正做到学深悟透,融会贯通,武装头脑,指导实践。
我们要从列宁关心群众疾苦、密切联系群众的人民情怀中,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的人民性,深入领会和牢牢坚守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根本立场。列宁始终秉持马克思主义的人民立场,指出“只有相信人民的人,只有投入生气勃勃的人民创造力泉源中去的人,才能获得胜利并保持政权”。列宁在群众中间享有崇高的威望,但他时时处处严格要求自己,自觉地把自己当作无产阶级革命队伍中的普通一兵。列宁号召党和政府的各个部门要了解群众的意愿和需要,以实际行动帮助群众解决问题与困难。他指出,对于“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共产党来说,最严重最可怕的危险之一,就是脱离群众”。
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品格。始终以人民为中心,为人民利益而奋斗,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根本目的就是为了让人民过上好日子。无论面临多大挑战和压力,无论付出多大牺牲和代价,这一点都始终不渝、毫不动摇。”在这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中,中国共产党的人民立场再次得到了充分彰显。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要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始终放在第一位,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指挥、亲自部署,打赢了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我们党在坚决维护中国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同时,深切关注世界各国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积极为全球公共卫生安全做贡献,忠实践行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我们要从列宁为建立和巩固新型无产阶级政党而进行的探索和斗争中,深刻认识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的重大意义,勇于自我革命,全面从严治党,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列宁在领导无产阶级革命和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形成了一系列完整的党建思想。他指出:“党是阶级的先进部队,是阶级的领导者和组织者,是整个运动及其根本和主要目的的代表。”列宁高度重视党的组织建设,强调应当建设一个集中统一、组织严密、纪律严明的党,通过组织的统一来保证党的坚强团结和步调一致,指出“无产阶级在争取政权的斗争中,除了组织,没有别的武器”;没有统一的领导中心,党的真正统一是不可能的。苏维埃政权建立后,列宁创造性地提出加强执政党自身建设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强调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并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精辟透彻地阐明了领袖、政党、阶级和群众的关系。这些思想和观点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为无产阶级政党建设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现在,世人惊叹中国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步伐之快,惊叹中国社会面貌变化之大,要看到在这些发展变化背后是我们党永不自满、永不懈怠的品格,是我们党不断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精神。”党和人民事业发展到什么阶段,党的建设就要推进到什么阶段。党的历史、新中国发展的历史表明,要治理好我们这个大党和大国,保证党的团结和集中统一至关重要,维护党中央权威至关重要。我们要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确保党始终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要以自我革命的政治勇气,坚持不懈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着力解决党自身存在的突出问题,用铁的纪律从严管党治党,扎牢制度笼子,反腐倡廉,拒腐防变。只有把我们党自身建设好、建设强,才能不负人民的重托,无愧历史的选择。
我们要从列宁创造性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历程中深刻认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和实践要求,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列宁指出,社会主义制度是“新的、更好的社会制度”“在这种社会制度里,共同劳动所创造的财富将归全体劳动者享用而不是歸一小撮富人享用”。列宁深入探索在经济社会发展相对落后的国家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途径,强调“要把无产阶级所能集中的一切力量,把无产阶级的绝对统一的力量都投到经济建设这一和平任务上去”,社会主义经济必须建立在现代化大生产的物质基础上。他形象地称“共产主义就是苏维埃政权加全国电气化”。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他还提出要对党和国家机关进行改革,精简机构,提高工作人员的素质,改进工作作风,反对高高在上、脱离人民群众的官僚主义。列宁通过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艰辛探索,丰富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宝库;他的一系列深刻论述对于我们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时代条件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是根植于中国大地、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的科学社会主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社会主义并没有定于一尊、一成不变的套路,只有把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同本国具体实际、历史文化传统、时代要求紧密结合起来,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才能把蓝图变为美好现实。”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时期。我们要坚持以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顺应中国人民要发展、要创新、要美好生活的历史要求,不断深化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不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继续推向前进,让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不断焕发出蓬勃的生机和活力。
我们要从列宁的崇高风范和他用生命实践所书写的无字之书当中汲取动力,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不断丰富和拓展伟大民族精神,为实现党的奋斗目标汇聚强大力量。列宁毕生坚持为人类解放事业而不懈奋斗的理想信念,具有不屈不挠的革命意志和勇往直前的斗争精神。他曾说:“应当坚韧不拔地、意志统一地向高处攀登。”在列宁的一生中,有将近20年是在囚禁和流亡中度过的,遭遇过三次敌对分子的谋杀,经受过无数次反动势力的毁谤,但无论遇到怎样的艰难险阻,他始终以坚定的信念、顽强的意志和坚韧不拔的毅力化解危难,砥砺前行,百折不回地向着既定的革命目标迈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信仰、信念、信心任何时候都至关重要。小到一个人、一个集体,大到一个政党、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只要有信仰、信念、信心,就会愈挫愈奋、愈战愈勇。”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各种考验的精神支柱。我们要像列宁那样,心中始终坚持远大理想和革命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不怕风吹雨打,不惧千难万险,矢志不渝地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而努力奋斗。
(作者系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院长)
列宁出生的年代,恰逢俄国历史上最黑暗的时期。当时的俄国各种社会矛盾相互交错、尖锐复杂。在沙皇专制政权和资本主义制度的双重压迫下,劳动人民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反抗压迫和剥削的斗争此起彼伏,争取民主和自由的思想广为传播。年少时,他广泛阅读进步书籍,特别是俄国革命民主主义者别林斯基、车尔尼雪夫斯基等人的著作,深受革命民主主义思想的影响。中学时,列宁开始接触马克思主义。在大学时代,他积极参加进步学生运动,深入工人群众,开展反对沙皇专制的宣传鼓动工作,因此受到反动当局的迫害,被捕流放。在艰苦卓绝的斗争中,他系统深入地钻研马克思主义著作,积极投身革命运动,经过斗争实践的淬炼,逐步成长为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和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
列宁为建立和巩固新型无产阶级政党不懈斗争。列宁领导成立了彼得堡工人阶级解放斗争协会,第一次在俄国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同工人运动的结合;筹备召开了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二次代表大会,倡议并参与制定党纲草案,形成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派。列宁撰写了《进一步,退两步》《社会民主党在民主革命中的两种策略》《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和《国家与革命》等著作,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深刻阐明新型无产阶级政党的指导思想、根本宗旨、斗争策略和组织原则,批判孟什维克的机会主义,与第二国际修正主义等各种错误思潮作坚决斗争,捍卫马克思主义立场和原则,为俄国社会主义革命指明方向。在列宁的领导下,布尔什维克党在思想上和组织上得到巩固和发展,成为领导俄国革命的核心力量。
列宁为建立和建设社会主义国家殚精竭虑。1917年,列宁领导俄国人民取得十月革命的伟大胜利,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这场伟大的革命实现了一次历史性飞跃,使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变成现实。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十月革命“不只是开创了俄国历史的新纪元,而且开创了世界历史的新纪元”。苏维埃政权建立后,列宁领导俄国人民浴血奋战,打败了外国武装干涉,平定了国内反革命武装叛乱,捍卫和巩固了年轻的苏维埃政权。列宁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制定并实施了新经济政策,发展商品经济,利用国家资本主义发展生产力,向社会主义过渡。
列宁高度重视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锲而不舍追求科学真理,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典范。他始终密切关注时代变化和实践要求,带着强烈的问题意识学习理论、研究理论、运用理论、創新理论。在领导俄国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他坚持把马克思主义的精髓与具体实际相结合,根据新的时代特征和斗争需要,提出新的战略思想和新的理论观点,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把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科学理论体系推进到列宁主义阶段。列宁在理论上的一系列重大建树,构成了列宁主义的核心内容:
列宁创立了关于帝国主义的理论,考察了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向垄断的历史性转变,阐明了帝国主义的本质和特征,揭示了帝国主义时代经济和政治发展不平衡的规律,指出帝国主义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前夜。
列宁制定了新型无产阶级政党的理论,系统科学地阐述了无产阶级政党建设的基本原则、根本宗旨、组织原则和奋斗目标。他指出:“无论结局怎样,我们都应当是独立的、纯粹无产阶级的政党,应当坚定不移地领导劳动群众去实现他们的伟大的社会主义目标。”列宁强调无产阶级政党执政后,必须适应自己地位的变化,不断加强自身建设。要建立和健全党的监督制度,防止党员特别是党的领导干部产生官僚主义和脱离群众的危险,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列宁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无产阶级革命理论,首次提出“社会主义可能首先在少数甚至在单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内获得胜利”的科学论断;在领导俄国十月革命的伟大斗争中,他又进一步阐明了从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理论和策略,不仅切实地推动了俄国革命的进程,而且极大地促进了世界各国人民的革命运动。
列宁在与第二国际机会主义者的斗争中捍卫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和无产阶级专政理论,揭示了国家的基本特征、主要职能及其产生和消亡的规律,阐明了无产阶级民主和资产阶级民主的根本区别,全面论述了无产阶级专政的实质和使命。
列宁深入考察民族关系和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形成了关于民族和殖民地问题的理论。他充分肯定被压迫民族解放运动的意义,强调这个运动是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组成部分,是改变世界格局的重要因素。他号召全世界无产者和被压迫民族联合起来,组成反对剥削阶级、反对帝国主义的联合战线,共同推进全人类的进步事业。
列宁对经济社会发展相对落后国家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进行深入探索,提出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观点。他对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特殊性和多样性问题做了深刻论述,指出各国在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既要遵循共同规律,又要注重把马克思主义同本国具体情况相结合。列宁强调,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后要把主要力量转向经济建设,努力提高全社会的劳动生产率。他深刻论述了坚持工人阶级政党的领导对于社会主义事业的重大意义,阐明了思想文化建设对于巩固社会主义阵地的极端重要性,提出了加强国家政权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具体措施,强调必须对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各个环节经常采取改革措施,以促进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的全面发展。
列宁主义开创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指引俄国人民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取得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显著进展和宝贵经验,有力地鼓舞和推动了全世界一切被压迫阶级和被压迫民族争取解放的斗争。列宁的光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共产党人推进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行动指南。 在长期的革命斗争实践中,列宁像马克思、恩格斯一样,十分关注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高度重视中国革命对于国际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重要意义。从1900年起,他发表了《对华战争》《中国的民主主义和民粹主义》《新生的中国》等一系列重要文章。在这些文章中,他深刻揭露了帝国主义侵犯中国主权的血腥暴行和罪恶本质,科学分析了关于中国革命的理论问题,热情支持中国人民反抗列强侵略、反对封建压迫的正义斗争,并对中国的发展前景及其对世界的贡献寄予厚望。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在十月革命胜利的鼓舞下,在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中,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从此中国历史揭开了崭新的一页。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写在自己的旗帜上,坚持学习、运用和创新马克思列宁主义,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复兴的各个历史时期,取得了历史性的伟大成就。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马克思主义不仅深刻改变了世界,也深刻改变了中国。”
以党的十八大为标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的十九大描绘了新的宏伟蓝图和发展前景。在新时代要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作为我们党的指导思想主要渊源的马克思列宁主义始终是我们强大的思想武器。中国共产党人要学习和掌握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不断从中汲取科学智慧,感悟真理力量。
我们纪念列宁,不仅是为了向这位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导师致敬,更是为了从源头上深刻理解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核心要义、人民情怀和理论品格,深刻领会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发展历史,深刻把握我们党的创新理论的科学体系、精神实质、理论意蕴和實践指向,更加自觉地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更有定力、更有自信、更有智慧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我们要从列宁的斗争实践和理论创造的历程中深刻认识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特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领悟精髓,把握要义,高举旗帜,指导实践。立足实践、创新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格。列宁毕生都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在实践中推动理论创新,为革命和建设事业提供科学理论指导。他强调:“理论由实践赋予活力,由实践来修正,由实践来检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就是马克思、恩格斯以及他们的后继者们不断根据时代、实践、认识发展而发展的历史,是不断吸收人类历史上一切优秀思想文化成果丰富自己的历史。”与时代同步伐,与人民共命运,关注和回答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重大课题,是马克思主义永葆生机活力的奥妙所在。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顺应时代发展,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重大时代课题,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在新的时代背景和实践条件下谱写的马克思主义新篇章。党的十九大把这一思想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实现了党的指导思想的与时俱进。我们要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时代意义、理论意义、实践意义、世界意义,深刻理解其核心要义、精神实质、丰富内涵、实践要求,真正做到学深悟透,融会贯通,武装头脑,指导实践。
我们要从列宁关心群众疾苦、密切联系群众的人民情怀中,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的人民性,深入领会和牢牢坚守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根本立场。列宁始终秉持马克思主义的人民立场,指出“只有相信人民的人,只有投入生气勃勃的人民创造力泉源中去的人,才能获得胜利并保持政权”。列宁在群众中间享有崇高的威望,但他时时处处严格要求自己,自觉地把自己当作无产阶级革命队伍中的普通一兵。列宁号召党和政府的各个部门要了解群众的意愿和需要,以实际行动帮助群众解决问题与困难。他指出,对于“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共产党来说,最严重最可怕的危险之一,就是脱离群众”。
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品格。始终以人民为中心,为人民利益而奋斗,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根本目的就是为了让人民过上好日子。无论面临多大挑战和压力,无论付出多大牺牲和代价,这一点都始终不渝、毫不动摇。”在这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中,中国共产党的人民立场再次得到了充分彰显。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要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始终放在第一位,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指挥、亲自部署,打赢了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我们党在坚决维护中国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同时,深切关注世界各国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积极为全球公共卫生安全做贡献,忠实践行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我们要从列宁为建立和巩固新型无产阶级政党而进行的探索和斗争中,深刻认识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的重大意义,勇于自我革命,全面从严治党,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列宁在领导无产阶级革命和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形成了一系列完整的党建思想。他指出:“党是阶级的先进部队,是阶级的领导者和组织者,是整个运动及其根本和主要目的的代表。”列宁高度重视党的组织建设,强调应当建设一个集中统一、组织严密、纪律严明的党,通过组织的统一来保证党的坚强团结和步调一致,指出“无产阶级在争取政权的斗争中,除了组织,没有别的武器”;没有统一的领导中心,党的真正统一是不可能的。苏维埃政权建立后,列宁创造性地提出加强执政党自身建设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强调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并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精辟透彻地阐明了领袖、政党、阶级和群众的关系。这些思想和观点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为无产阶级政党建设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现在,世人惊叹中国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步伐之快,惊叹中国社会面貌变化之大,要看到在这些发展变化背后是我们党永不自满、永不懈怠的品格,是我们党不断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精神。”党和人民事业发展到什么阶段,党的建设就要推进到什么阶段。党的历史、新中国发展的历史表明,要治理好我们这个大党和大国,保证党的团结和集中统一至关重要,维护党中央权威至关重要。我们要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确保党始终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要以自我革命的政治勇气,坚持不懈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着力解决党自身存在的突出问题,用铁的纪律从严管党治党,扎牢制度笼子,反腐倡廉,拒腐防变。只有把我们党自身建设好、建设强,才能不负人民的重托,无愧历史的选择。
我们要从列宁创造性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历程中深刻认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和实践要求,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列宁指出,社会主义制度是“新的、更好的社会制度”“在这种社会制度里,共同劳动所创造的财富将归全体劳动者享用而不是歸一小撮富人享用”。列宁深入探索在经济社会发展相对落后的国家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途径,强调“要把无产阶级所能集中的一切力量,把无产阶级的绝对统一的力量都投到经济建设这一和平任务上去”,社会主义经济必须建立在现代化大生产的物质基础上。他形象地称“共产主义就是苏维埃政权加全国电气化”。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他还提出要对党和国家机关进行改革,精简机构,提高工作人员的素质,改进工作作风,反对高高在上、脱离人民群众的官僚主义。列宁通过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艰辛探索,丰富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宝库;他的一系列深刻论述对于我们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时代条件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是根植于中国大地、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的科学社会主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社会主义并没有定于一尊、一成不变的套路,只有把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同本国具体实际、历史文化传统、时代要求紧密结合起来,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才能把蓝图变为美好现实。”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时期。我们要坚持以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顺应中国人民要发展、要创新、要美好生活的历史要求,不断深化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不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继续推向前进,让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不断焕发出蓬勃的生机和活力。
我们要从列宁的崇高风范和他用生命实践所书写的无字之书当中汲取动力,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不断丰富和拓展伟大民族精神,为实现党的奋斗目标汇聚强大力量。列宁毕生坚持为人类解放事业而不懈奋斗的理想信念,具有不屈不挠的革命意志和勇往直前的斗争精神。他曾说:“应当坚韧不拔地、意志统一地向高处攀登。”在列宁的一生中,有将近20年是在囚禁和流亡中度过的,遭遇过三次敌对分子的谋杀,经受过无数次反动势力的毁谤,但无论遇到怎样的艰难险阻,他始终以坚定的信念、顽强的意志和坚韧不拔的毅力化解危难,砥砺前行,百折不回地向着既定的革命目标迈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信仰、信念、信心任何时候都至关重要。小到一个人、一个集体,大到一个政党、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只要有信仰、信念、信心,就会愈挫愈奋、愈战愈勇。”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各种考验的精神支柱。我们要像列宁那样,心中始终坚持远大理想和革命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不怕风吹雨打,不惧千难万险,矢志不渝地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而努力奋斗。
(作者系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