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的高尚

来源 :润·文摘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anlong33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乔基是一位来自新西兰的留学生,他有个奇怪的习惯:喜欢鼓掌。
  每次老师讲完课,他都要鼓掌,他一鼓掌,全班同学不得不跟着鼓掌。同学站起来回答老师的提问,回答完毕后,不论回答得是否正确,乔基也给予掌声。在操场里,看到早起背英语的同学,他会鼓掌;看到清洁工在宿舍楼走廊里打扫卫生,他会鼓掌。有同学开玩笑说,幸亏乔基是个外国人,要是个中国人,肯定会有时候因为鼓掌而引起矛盾。
  作为乔基的同桌,我觉得我有义务帮助乔基更深入地了解中国人的一些习惯和行为。帮助他改掉动不动就鼓掌的“毛病”,以更好地融入集体。
  于是,在一次去逛街的路上,我问乔基:“你怎么那么喜欢鼓掌,是不是新西兰人喜欢用掌声来表达自己的感情?”
  “不是,我鼓掌是因为我想做一个高尚的人。”乔基说。
  我愣了一下,问他:“鼓掌和高尚有什么联系?”
  “你是中国人,你不知道吗?”乔基一脸的困惑。
  “我们中国人在一些场合鼓掌,是礼节的表示,比如欣赏完别人的表演,在别人讲话结束后,这时给予掌声,是对别人的尊重,是基本的礼节,谈不上高尚不高尚啊。”我解释说。
  “我非常喜欢中国的汉字,你们的祖先真伟大,发明了汉字,几乎每一个字里都含有智慧。你看‘掌’字不是这样写吗?”乔基说完,从口袋里掏出笔来,在自己的掌心里写了个“掌”字。“你看,下面是一个‘手’字,上面是一个‘尚’字,这两字合在一起读‘掌’,不就是说‘高尚’在‘手’上,为别人鼓掌,就是一种高尚的表现吗?”乔基很认真地说。
  我怎么也没有想到,一个外国人竟然能这样理解一个汉字,我看着乔基手心里的那个“掌”字,情不自禁地为他鼓起掌来。
  (紫陌摘自《特别关注》)
其他文献
印鱼是著名的海洋旅行家。它的背部长有椭圆形的吸盘,形状极像一枚印章,能牢牢吸住平坦的物体,因而得名。利用这一特长,印鱼就能吸附在海龟的底部,轻松地周游世界,到了食物丰富的地
花蕾是蛹,是一种未经展示未经破茧的浓缩的美。花蕾是正月的灯谜,未猜中前可以有一千个谜底。花蕾是胎儿,似乎浑然无知,却有时喜欢用强烈的胎动来证实自己。
奥尔特采购完后驱车回家,他把牛肉和其他生活用品放到车厢里,为防止路途中有偷猎者扒车,他把猎犬赛克也留在车厢里。
去英国留学,我带了满满一箱可做礼品的东西——丝绸睡袍、瓷花瓶、龙井茶叶、景泰蓝金笔、蜡染靠垫套等。带得最多的还是既贵又轻的丝绸,有裙料10块,围巾20条。以礼会友,也许会使
扑朔迷离的梦境总是让人难以捉摸。印度临床心理学家阿努吉·辛哈为大家解读了10个最常见的梦境。
有这样一个故事:鳄鱼生了十枚蛋,外出时它数蛋,一二三,它只会数到三。假如你偷走七枚蛋,鳄鱼回来后再数一遍,一二三,它会很幸福——蛋没丢。假如你贪婪些,偷走了八枚蛋,鳄鱼回来数,一二
去年秋天的一个清晨,我边盼望授课老师别再说有口音的法语,边祈祷大西洋上空的积雨云不要心血来潮。风从敞开的窗口扑进,每天带着不同的芬芳。巴黎的公车恪守时间,因此按固定时间
我听到她的笑声,从墙角传过来的她那快乐的笑声。这笑声不是简简单单有所顾忌的笑声,也不是平常的笑声,而是传向四面八方的开怀大笑。这种笑声能让你笑得流出眼泪,笑得胀红了脸,笑
1801年,有一艘从美国前往荷兰的商船,不幸在海上遭遇了强台风。在与强台风激战了几个小时后,商船与一个小岛相撞,便变成了一堆碎片,所幸船上的几名随行人员都成功地攀上了小岛。
《百喻经》里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傻瓜到朋友家玩,玩来玩去就到了吃饭的时间,他还没有走的意思,明友就只好拿饭菜招待他。他嫌那菜淡然无味,朋友就加了点儿盐。果然,菜就变得比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