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安和她的阿胶人生

来源 :华人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razyapple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不论是男性还是女性,都有自己的管理思想,我在公司里就极力推荐ISO9000的原则和方法,把它用到自己工作的各个方面,把员工看成是我的客户,并力争包括政府、供应商、分销商等各方的共赢。男性能将企业做成功,女性也可以,在这点上没有什么本质的不同,只是用的方法、各自的管理风格可能不同。”
  
  说到阿胶不得不说全国最大的阿胶生产企业山东东阿阿胶股份有限公司,说到东阿阿胶不得不说公司的董事长刘维志和他的妻子兼搭档——总经理章安。
  见到章安,她的热情溢于言表。她相当坦率地与我们谈论公司的事,包括东阿阿胶的创业史、她曾经遇过到的困难、公司存在的问题等。为了让自己笔下的企业家形象多一些人文色彩,记者出发前准备了若干关于女性的话题,但遗憾的是,这位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显然是那种不喜欢张扬的女性,面对记者的提问,她有点“环顾左右而言他”,而一谈及工作,她的话匣子马上就会打开。
  
  “我从小立志当一名医生”
  
  华人世界:您对阿胶行业的发展前景怎么看?
  章安:东阿阿胶去年的经营业绩比较理想,实现主营收入88135万元,主营利润44698万元,净利润13139万元,同比分别增长了17.87%、24.52%和35.72%。年度经营现金流为13719万元,财务状况达历史最好水平。这在目前的医药经济环境下是难得的。阿胶有2000多年的历史,发展的潜力十分巨大。它对人体不是简单地增加血红蛋白,还能促进人体EPO、血红素的生长,是从根本上对人体补血,提高免疫力。阿胶不只是女性补品,对男性也很有作用。阿胶确切的功效已得到广泛的认可。我们现在要做的事情就是让人们重新认识东阿,认识它的价值,阿胶产品的男性市场也被开发出来,这个市场潜力很大。另外,通过阿胶的二次开发,可以使阿胶产品逐步被国际市场所接受。
  华人世界:与一些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企业家相比,您小时候的经历有所不同,这段经历对您日后的工作和生活有什么影响?
  章安:我出生在一个高级知识分子家庭,父母都是医生。受父母的影响,我从小就立志要当一名医生。那时候我很单纯,积极要求进步,很早就入了团,在班上是班干部,文革中父母被打成“反动学术权威”后,我没有消沉,只是在同学面前从不提起这件事。这段经历其实对我是一种人生的收获。人一辈子不可能没有坎坷,万事都如意,但应该有一个好的心态,从容面对。有了这段经历,后来再苦再累我都不怕,不论是在管理上,还是在科研上,不论遇到什么样的困难我都没有畏缩过。
  华人世界:您从小立志当一名医生,这个理想与您目前的现实之间差距大吗?您觉得遗憾吗?
  章安:我们这代人是生在旧社会,长在红旗下,对国家有一种感恩和报效的心态。上大学进了农学院,我当时只是想,国家出钱培养我,我应该服从;大学毕业分配到东阿县,我也没有什么想法。当时有人在青岛为我和我的丈夫老刘(董事长刘维志,下同)联系好了工作单位,但我们没有选择离开。到了上世纪80年代以后,当我听说有些大学生分配到东阿县以后不乐意,甚至情绪消沉,我就觉得奇怪,这在我们那个年代是无法想象的。
  


  
  “我是那种比较强硬的管理者”
  
  华人世界:能说说东阿的管理吗?
  章安:东阿阿胶的管理严格,在业内,在所在地都是被普遍认可的。“进入工厂的大门请加强自治”,我们反复向职工灌输这种思想,久而久之形成了一种务实求严的作风和习惯。
  华人世界:管理严格需要制度的保证。
  章安:东阿阿胶在制度建设方面花了几十年的工夫。从上世纪70年代末的药厂整顿,80年代的企业整顿,二十世纪90年代的企业升级,创质量管理奖,我们把制度建设、管理基础工作的坚实当作一项永久性的工作。企业犹如一座大厦,随着规模不断扩大,内外部环境的变化,要在这座大厦上不断加层,不经常坚固根基怎么行?巩固根基需要抓重点抓落实。今年我们把高中层管理人员、市场销售人员全部带到济南的部队进行正规化的军事训练。
  华人世界:您想在东阿借鉴军事化管理的模式?
  章安:至少要让大家有一些感性的认识。这样可以提高个人的执行力。一个执行力大打折扣的企业,竞争力、发展力、工作效率肯定不高,这是我的观点。
  东阿阿胶正在开始全面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塑造一种有利于竞争发展的规范运作机制。主要有7种机制:竞争上岗的用人机制;价值取酬、效率优先,绩效考核的分配机制;招标采购、目标成本管理、全面预算的成本控制机制;调研论证、民主科学的激励机制;市场导向、科企联合,特优取胜的研发机制;日新日高、持续改进的管理机制;工商双赢、品牌营销、超值服务的市场开发机制。
  


  例如东阿阿胶从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推行竞争上岗制。从车间一线职工、一般管理人员到中层管理人员,很快就扩大到高层管理人员、副总。我这个总经理是董事会聘任的。刚开始推行有些阻力,但形成一种机制以后,大家就都习惯了。人都是有惰性的。竞争上岗可以让人都感到压力。有了压力才有前进的动力。
  这些机制是对传统医药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同时也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建立独具特色的东阿阿胶文化的具体探索和实践。
  华人世界:您在多种场合提到建立学习型组织,为什么?
  章安:在发展之初,东阿阿胶厂的资产只有3000多元,仅有几口大铁锅。我们的发展就是靠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创新。我对学习是十分重视的。刚进东阿阿胶厂时,我很多东西都不懂,我就不停地学习,逐渐由外行变成了内行。1983年我到山东中医学院进修,这对我后来系统地进行新产品研发很有帮助。在工艺创新上,1975年厂里研制蒸气化皮机,为保证数据的准确性,那段时间我每天都在熬胶车间里测压力、测温度、取样化验、记录,采集第一手资料,困急了,就趴到熬胶锅旁打个盹。好在那段时间的辛苦没有白费,我用了将近两年时间,写成了全国至今惟一的一部《阿胶生产工艺操作规程》和《阿胶生产岗位操作法》,并被定为国家级保密工艺,禁止翻印。近年来,我们又用现代化的手段和方法对阿胶及系列产品进行了更高层次的研究,提出了许多新的国内先进的质量标准,产品质量也得到不断提升。这些靠的是不断地学习。
  华人世界:东阿阿胶是一个文化底蕴比较丰厚的企业,你认为东阿阿胶企业文化的核心内涵是什么?作为企业的“老人”,您认为自己对这种文化有什么影响?
  章安:我们企业文化的核心内容是“诚信、科学、奋斗、博爱”。“诚信”是做人的基本准则,是企业赢得顾客和社会信任的前提。它包括对顾客的诚信,对社会的诚信,对合作方的诚信,对员工的诚信,对股东的诚信。所谓“科学”就是尊重科学,依靠科学,用科学的管理和科学的工作态度,运用科学技术,不断研制生产符合用户需求的健康产品。而所谓“奋斗”就是要发扬艰苦奋斗、敢于牺牲的精神。现在条件好了,效益好了,但艰苦奋斗的精神不能丢,不能把祖先的功劳记在自己身上,也不能把昨天的成绩记在今天的账上。公司经常向员工们讲述从前工人们冬天划着船在河里捞驴皮,以及为了一张被河水冲走的驴皮工人们跳进刺骨的河水里的情景。“博爱”就是要树立公司的企业公民形象,在用高科技、高质量的产品回报顾客的同时,积极为社会做出贡献,把支持社会公益福利事业和科学、教育、文化、卫生事业作为义不容辞的责任。东阿阿胶的文化会影响我们每一个员工,同时我们每一个员工又都会影响到企业文化的建设。但是,一个企业的文化往往会受到领导者,特别是一把手性格的影响,我想东阿阿胶的文化主要还是受老刘的影响比较多一些。
  


  华人世界:在中国甚至全球,女性职业经理人或CEO越来越多。您认为女性在管理上比男性有哪些优势?
  章安:不论是男性还是女性,都有自己的管理思想,我在公司里就极力推荐ISO9000的原则和方法,把它用到自己工作的各个方面,把员工看成是我的客户,并力争包括政府、供应商、分销商等各方的共赢。男性能将企业做成功,女性也可以,在这点上没有什么本质的不同,只是用的方法、各自的管理风格可能不同。我们公司的女干部中,高层有3位,中层有8位,办事处经理2位,她们都很优秀,也不比男性差。
   华人世界:作为一位女性管理者,您的优势在哪里?
  章安:女性的优势是细致认真。我这个人又特别较真。我偏好企业的制度建设,尤其是抓制度落实。说起认真来,可以举一个例子。上世纪70年代末,有一次一批阿胶在准备出厂时其他指标全部符合优等品的标准,只有一项水分指标,虽然合格了,但没有达到优等品标准。当时市药材站催着要货,领导就让装车发货了。当时我是质检员,听说以后跑到厂门口把大门给锁上了。因为制度规定全优才能出厂。这批货明明没有达到标准,我绝不能让它就这么从我面前出去。订了制度就得按制度执行。这件事现在看来应该是我所倡导的“制度第一,总经理第二”思想的雏形。做了副总、总经理之后,环境要求我不能总是拘泥于小节,而忽视全盘,所以前几年我亲自抓的市场,现在已经不具体去管了,但是网络建设、市场策划、营销战略的制定我还是要亲自过问参与的。现在我还是保持着每天的发货回款报表、信息一定阅读,每个月抽出时间到各地的销售分公司去查看业务的习惯。
  我们市场人员每两个月回厂一次,非常辛苦。到市场人员家中走访慰问,给销售人员祝贺生日,年终把营销人员的家属请到一起联欢都是我提议的。有时候,逢年过节,忙里偷闲慰问驻外销售分公司经理几句他们会很感动。做领导要关心、体贴员工,刚柔相济才行。关心体贴人,也是女性的一个优点。
  
  “我最佩服海尔的张瑞敏”
  
  华人世界:做女人与干事业,您认为哪个更重要,它们之间可以协调吗?
  章安:这是一个人生观的问题,就看你想做一个什么样的人。做女人是个什么概念?在一般人眼里,女人应该是贤妻良母,相夫教子或是一种做母亲和做妻子的责任。如果从这个意义上讲,我应该算是一个事业型的女人。其实做女人与干事业并不是矛盾的,而是可以协调的。是男人还是女人也无所谓,关键是要将事业做成功。
  华人世界:您每天的时间是怎么安排的?有什么业余爱好?
  章安:公司战略和外部的事务多由老刘处理,我主要负责企业日常管理、经营等内部工作。就我个人而言,考虑市场营销多一些,大概占40%的时间,其他的各项工作占60%的时间。我每月大概有三分之一的时间在上海营销总部,或到市场上去了解情况,及时调整计划和纠偏。另有三分之一的时间研究问题、开会。还有三分之一的时间处理批阅各种文件。我有个习惯,当天的工作当天处理完,处理不完时,我就早晨三、四点钟起来处理。
  华人世界:从您的日程安排来看,您每天的时间都安排得很满。现在我们来个假设,如果给您10天假,您最想做的事情是什么?
  章安:回青岛。我一年的三个长假都是在青岛度过的,陪着我的老母亲说说话,尽尽孝心,和女儿、外孙女共享天伦之乐。
  华人世界:您最爱看的书是哪一本?
  章安:我现在正在读《从优秀到卓越》。东阿阿胶目前正处在这个阶段。我们的优势很多,是别人无法复制的,我们的战略目标和定位也很明确:打造中国第一滋补品牌,提升新品种的销售在整个销售中的比例。
  华人世界:您最佩服的企业家是谁?
  章安:我最佩服张瑞敏。他坚持“名牌战略”,带领员工创造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发展奇迹。20年来,海尔集团已由一个亏空147万元的集体小厂,发展成为2004年全球营业额1016亿元的中国第一品牌,并在全世界获得越来越高的美誉度。不仅如此,海尔的企业文化也是非常优秀的,如“敬业报国,追求卓越”的海尔精神、“迅速反应,马上行动”的海尔作风等。张瑞敏作为企业家的责任心、爱国心、创新精神以及经营企业的能力,都是国人的骄傲。
  华人世界:您认为自己是个什么样的人?
  章安:我是个事业型的人,勤奋,能忍耐,目标清晰,有责任心,原则性强。工作认真,但方法简单。
  华人世界:您怎样评价您的丈夫——董事长刘维志?
  章安:老刘是个战略型的人,他为人比较宽厚,善良,小事能忍,大事把握比较准。
  华人世界:您对儿女有什么期待?
  章安:老老实实做人,一生平安就好。
  华人世界:夫妻两人在事业上都很强势时,一般来说其中一方要作出让步,牺牲自己的事业成就对方,以维护家庭的和谐,你们是怎么做的?
  章安:理解万岁。他没有过多地要求我,我也没有过多地要求他。过去他工作太忙,我就照顾家;现在我忙了,家务都是老刘做。另外就是知足。老刘经常说,夫妻吵架要多想对方对你好的事,受委屈的事就不要去想。
其他文献
日前,西班牙华商协会在马德里举行隆重的第三届常务理事会,100余位委员出席了此次大会。  会议经民主选举,产生了新的领导班子,上届常务副会长温州籍侨胞陈光建先生接替李汝龙先生当选新一届会长,青田籍侨胞倪存弟当选为首席常务副会长。  西班牙华商协会成立于2000年7月,是西班牙第一个华人批发商自发组织起来,以浙江温州和青田人为主的商会。现有会员企业400多家,涉及从业人数3000余人。会址设在西班牙
期刊
随着韩国电视剧《爱上女主播》的热播,在现实生活中,这样的童话也越来越多。  以前富商喜欢追求女艺人,像霍震霆娶了香港小姐朱玲玲,林青霞嫁了邢李源……不过现在不少富商的“胃口变了”,时兴追求播报新闻的女主播。  比起女艺人,女主播通常能言善辩、外在条件颇佳,她们大都拥有不错的学历,因为采访容易接触上流社会,因此这几年便出现了女主播嫁入豪门的现象。不过,这些人的婚姻生活相当美满,因为她们大多没有放弃自
期刊
第15届中国十大杰出青年、奥康集团董事长兼总裁王振滔是个喜欢讲故事的人。很多时候,他一个故事就将一个深奥的道理浅显地讲清楚了,让闻者恍然大悟。  在外界的印象中,王振滔是一个十分大气的企业家,他带领奥康投身西部大开发,联姻国际鞋业巨头,率先实施多品牌经营和多元化投资,这些大手笔让人叹为观止。殊不知,在运作大手笔的同时,王振滔更是一个十分注重细节的人。在奥康中层干部的印象中,他讲得最多的莫过于那个炸
期刊
徐州卷烟厂始建于1939年,至今已有66年生产卷烟的历史。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老一辈徐烟人曾被树为行业的一面旗子,写下了全国烟草赶“徐”“杭”的佳话。随着我国改革进程的不断加快,烟草行业的竞争日趋激烈,面对严峻的形势,新世纪的徐州卷烟厂在品牌战略上大做文章,向全国乃至全球市场发动了进攻。而这个厂也因为在全国首家采用世界一流的6000kg/h制丝生产线,被国家局领导誉为“中国烟草的一场革命”,徐烟的制
期刊
在澳大利亚的2000万人口中,约有40万华人,在经济最发达的新南威尔士州(首府悉尼),中文是仅次于英文的第二大语言。在这40万华人中,约10万左右来自中国大陆,在习惯上被称为“新移民”。新移民人数的上升(从20世纪80年代末期的4万左右到今天的数字)和社会力量的增强,对澳洲华文媒体特别是报业,起了巨大的促进作用。   前中国驻澳大使周文重曾精辟地概括了新移民发展的三要素:一是新移民本身发扬了中华民
期刊
2005年3月初,全国工商联家具装饰业商会第二届会员(代表)大会进行了换届选举,金海马集团总裁翟栋梁当选为全国工商联家具装饰业商会会长,百安居(中国)总裁卫哲先生、月星集团董事长丁佐宏当选为执行会长。这标志着丁佐宏已经成为本土家具装饰业的领军人物。  现在月星集团已经发展成为以高档家居产业为主,集家具制造、大型家居商场、房地产投资和海外业务于一体的实业型集团企业,资产总量近20亿元,员工2000多
期刊
据不完全统计,全美共有39,000家由华人开办的中餐馆,更有很多酒店开设了中餐厅。可见中餐馆是维系海外华人生存的最好经济支柱,但到了第二代手里,会有怎样的发展呢?     有一个朋友,是越南华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由于越南排华,他们举家迁到德国。作为第一代移民,他们吃苦耐劳,整个家族在德国一共开创了十几家餐馆,一路春风,家大业大,可是到了他们的第二代,不知什么原因,十几家餐馆,慢慢地变成了几家,再
期刊
在优雅中挣钱,在感动中挣钱,在真心服务中挣钱,这就是瑞士浪琴表中国及香港总裁麦姬丽给我们的启示。     国际知名品牌瑞士浪琴表的中国及香港总裁麦姬丽是一个中西混血儿。她很年轻,也很友善,她的微笑非常单纯天真,皮肤闪着光泽,眼睛也很亮,没有一点通常这个位置的男女那种矜持和做作的威严……    撛谥泄蹲健坝叛拧狈绶?     麦姬丽是1991年才从学校毕业加入浪琴公司的,95、96年就使中国市场变
期刊
教堂的活动刚一结束,汉斯医生就在门口拉住了我的手,说要请我吃地道的中国菜。我被他的豪爽与热情所感染,欣然接受了他的邀请。   途中,他说我们要去的这家餐馆是一位中国人开的,叫“陈记面食馆”,很受当地人的欢迎。我问汉斯,难道马来人、印度人也爱吃中餐?他哈哈一笑说,美味佳肴无国界,凡好吃的东西大家都喜欢。他还告诉我说,这位中国老板很勤奋也很会经营,挣了不少钱。谈话间,我们的汽车不知不觉地驶进了市郊一条
期刊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在茅庐秋风中瑟瑟发抖的唐代大诗人杜甫,曾为世人的福祉许下这样一个宏愿。  1300多年后的今天,身在北京、深圳、杭州三地的于凌罡、林立人、王涌宇也有一个关于房子的梦,只是他们的梦要现实得多——个人集资合作建房,领着几百个人在这个城市里住上一间自己造的房子。  2005年4月15日,数十个城市合作建房始俑者云集深圳,召开“首届个人合作建房研讨会(中国·深圳)”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