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墨淡雅的温婉微笑 举重若轻的洒脱睿智

来源 :中国民族博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sxxccn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世人对文化昆仑钱钟书的一片喝彩声中,我记起夏衍曾发出“你们捧钱钟书,我捧杨绛”的声音。这种对杨绛的莫大肯定,使我产生了浓厚的探究心理。作为一代国学大师钱钟书先生的夫人,杨绛似乎总是生活在巨匠的光环下,常自嘲为“灶下婢”。然而,她一直固守的“隐身衣”哲学,终究未能将自己真正隐藏起来。我们从其自然质朴、幽默风趣的文学作品里仍可窥知她的庐山真面目。她的文笔清如水、明若镜,平淡中透着奇崛,幽默里显示着睿智,充分体现了一位知识女性的温婉与细腻。
  【关键词】杨绛;小说;钱钟书
  【中图分类号】I242.7 【文献标识码】A
  杨绛善于通过“人物”所处的生活位置以及对待人生的态度,来构筑观察世界与人生的基点,用温婉简约的笔触描摹世态人心。在其短篇小说创作中,她善用走出世态以外的平静来审视并不完美的现实,展露世事参差,聚光透视人性,既不夸张,也不妄自菲薄,且举重若轻,往往有股洞达世情又超然物外的味道,使人仿佛置身于智慧世界之中,这成为她为数不多的小说创作的一道奇异风景。
  杨绛的处世哲学决定了其所塑造的人物绝大多数是社会阶层中最为普通的人的琐碎之事。无论《ROMANESQUE》中处于社会下层的梅,还是《小阳春》中知识分子代表俞斌;无论《鬼》里那逆来顺受、听任命运摆布、偶尔有过越轨行为的一贞姑娘,还是《事业》中为了办学而终身未嫁的周默君,或是《大笑话》所塑造的朱丽、周逸群、陈倩等都市知识分子太太的群像等,杨绛将这些人物放置在一幅幅广阔的社会背景下,表现了芸芸众生共同的体验和经验,没有刻意的拔高或贬低,没有过分的美化或丑化,没有高大完美的大英雄,也没有十恶不赦的罪魁祸首,只是些寻常、普通的角色。无论是可亲可爱的,还是可悲可叹的,在日常社会生活中都很容易找到,杨绛演绎的都是这些寻常人物的家长里短,伴有浓厚的世态生活气息。她以淡散、平和的心态,仿佛站在人生堤岸边观看涌动的时代潮汐,平静展现世态众相与人生感伤。小说人物的恩恩怨怨、悲欢离合造就了都市社会大多数人的生活真相。这些都市中的普通人,有着自己的理想,但他(她)们的理想终是屈服于现实,在理想与现实的不断碰撞中,理想经不起多少打击。面对残酷的社会,他(她)们不敢心存幻想,只能挣扎在现实中求得一丝生存的空间。这些都市中的寻常人作为在理想与现实碰撞中彷徨的芸芸众生,身上难免有这样或那样的缺点,但却那么活生生、真切切,或蹒跚、或踱步、或急行在社会世态之中。
  杨绛的短篇小说大多描摹的是20世纪前中期的世态生活,故事情节初看也略显陈旧,可依然能让人感受到这些人物和故事的现实存在,如将它们改头换面或稍加装束,即便呈现在今人面前也并不令人吃惊,因为至今他(她)们尚未完全绝迹,憧憬中的美好“玉人”与现实生活里的真身相差十万八千里,在两个男子间不可兼得而又难以割舍的少女“璐璐”,在如今的年轻姑娘中亦不乏其人。杨绛对都市社会的世俗风情十分熟悉,对都市人群的善恶有着敏锐洞察。她针砭了一些人物的虚伪自私,也褒扬了一些人物的善良可爱。这些都市平民幻想着美好人生与理想生活,而现实中的酸甜苦辣、喜怒哀乐,又是世俗人生无法回避的,这就注定了他(她)们只能在理想与现实的碰撞中彷徨、挣扎。现实生活中,除了假、恶、丑外,肯定还存在着真、善、美,它是社会与人生的真谛所在。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始终演绎了小说人物这样或那样的烦恼,杨绛对他(她)们出色的刻画,来源于自己对都市平民生活的深入体验以及知识分子生活的丰富积累。那个时代都市中特有的新旧参半、土洋结合的生活形态,激发了其灵感渊薮,她频频展现平民生活圈的种种尴尬与疲软,并从塑造的人物身上折射出五光十色的社会万象。
  杨绛在《将饮茶·隐身衣》中说过:“世态人情,比清风明月更饶有滋味,可作书读,可当戏看。”的确,她这种对人生世界的浓厚兴趣以及耐人寻味的探究态度,一直延续在其小说创作当中。通过世俗风情与世道人心这一审视人生世界的艺术窗口,洞察并描绘了都市社会中光怪陆离的众生相,在嘲讽见怪不怪的病态世俗中,解剖了市民人物卑微庸俗的灵魂。在世态人生的舞台上,理想的蜡烛熄了,现实的布景斑驳脱落,蹩脚的众生嘟哝着断断续续的话儿,生活中充满了喧哗和骚动。她以敏锐的眼光,在都市社会如此形形色色的人物身上发觉了别人习而不察的东西,揭示了世人可笑可悲的某些劣根性,但在对他(她)们投去某些鄙夷时,又惯用揶揄的微笑与温厚的同情,嘲讽社会陋习,拔正人生病态。这既是对自私、虚伪、势利和粗鄙的世态人情的有力鞭挞,也是对生活本质的品味与思辨,既痛快淋漓,又耐人咀嚼。
  杨绛善于抓住都市社会生活中的日常矛盾冲突,用一支普通的笔,描摩世态,活灵活现,字字珠玑,鞭辟入里,在笔墨淡雅的温婉微笑中,平静地向人们展现富有个性的艺术魅力。她以特有的慧眼和慧心,静视并体会着世情世景,演绎着人情大戏,常超乎现实之上,又入乎现实之中,引人入胜。她自然从容、尔雅间带些许嘲讽的笔触,逼真地记录下那些平民群体的人间百态,使世间熙攘纷争终被温文恬淡的艺术创作所覆盖,充分体现了其举重若轻的洒脱睿智,令人不免掩卷沉思,抒发无限遐想。
  作者简介:崔雨骐,女,江苏南通人,南通中学“通中之声”编辑。
其他文献
【摘要】就我国表现现代生活的舞台剧创作而言,今天的作品不管是质量还是影响力还没有达到,甚至远远没有达到,更没有超过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水平,因此,很有必要找准突破口,创造新奇迹。  【关键词】现代生活舞台剧;创作前景思考;  【中图分类号】G05 【文献标识码】A  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歌剧《洪湖赤卫队》、《江姐》、《红珊瑚》,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白毛女》、《沂蒙颂》,京剧《红灯记》、《
【摘要】灾难文学以其独特的灾难意识为人们打开一扇通往信念与反思的天窗,研究灾难文学的意义具有一定的人文价值。本文以丹尼尔·贝尔在《资本主义文化矛盾》中文化分离理论为基础,依次分析文化分离理论与其内涵、灾难意识及其内在人文指向,以及灾难文学的意义与现存的缺陷,试图探求灾难文学在文化分离这一境遇下有怎样的特殊意義。  【关键词】资本主义文化矛盾;灾难文学;文化理论  【中图分类号】I02 【文献标识码
1946年7月15日上午,在李公朴追悼大会上,闻一多慷慨激昂地发表了《最后一次演讲》。下午的记者招待会结束后,他与大儿子闻立鹤一同回家,当走到西南联大职员宿舍时,身后一声枪响,闻一多应声倒地。立鹤立刻扑在父亲身上大喊:“爸爸!”四个身穿蓝色中山装的大汉从前后扑来,向立鹤连开三枪后将其从父亲身上拉起摔在一旁。立鹤还想挣扎着起来,再中两枪后倒在血泊中。四个大汉集中火力射击闻一多头部,闻一多当场气厥身亡
【关键词】疫情;绘画表达;心理辅导;活动设计  【中图分类号】G44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20)24-0007-03  【作者简介】1.唐妍,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仁爱学校(江苏苏州,215021)教师,一级教师;2.倪薇佳,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星海实验中学(江苏苏州,215021)教师,一级教师。  【设计理念】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让学龄前儿童遇到了不能外出
【摘要】国画作为我国传统文化中“琴棋书画”四大文化象征之一,与我国的文化发展息息相关。其创作形式大多来源于生活素材的提炼和对传统作画精髓的理解。而在创作过程中,画者除去需要对绘画内容非常熟悉,了解其基本的生活状态以作创作成分,同时也需要加大对于自身基本功的锻炼,明确笔画勾描的动作方式、不同明暗色彩的转换形式、各种作画流派的主流画作手法,并在结合自然与生活的基础上,以内心世界为观照,进行绘画创作。 
试行超计划利润提成奖  改革开放之初,地处粤北山区的清远交通不便、经济落后。1977年,国家给清远县17家国营企业下达18.6万元的利润指标,但这17家国营企业不但没有完成,反而还亏损了31.3万元,1978年1月至9月只完成年计划利润46.7%。企业到了生死存亡的边缘,县里被迫伸手向地區财政局借钱发工资。以清远氮肥厂为例,员工们说,我们的日子难过,大部分职工每月工资才33元,要养活一家人,为糊口
【摘要】音乐美学作为音乐学研究的基础理论学科,无论是学科性质还是研究方法,都离不开哲学这个深厚的理论根基。众多艺术门类之一的音乐艺术,其美学思想也与古希腊美学思想有着千丝万缕的继承与发展关系。作为一名音乐美学的初学者,本文以古希腊时期美学的典型代表人物柏拉图、亚里斯多德的美学思想为切入点,试析音乐美学与古希腊哲学、美学之联系,也以此作为对《柏拉图、亚里斯多德美学评述》一书读后的一点思考。  【关键
【关键词】初中生;时间管理;心理辅导课;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44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21)59-0149-04  【作者简介】张玉丹,江蘇省江阴市云亭中学(江苏江阴,214422)教师,一级教师。  【设计理念】  对初中生来说,有效的时间管理可以促进学习,增强自我效能感。很多学生进入初中后,时间管理意识不足,缺乏紧迫感,生活学习缺乏秩序;学习无计划,
故事梗概:  林浩从小家庭富裕,父母的宠爱使他养成玩世不恭的个性,尤其看不起外地的同学。小米是留守儿童,父母都在外地打工,他一直努力读书,是班上的尖子生,却自卑、敏感,封闭自我,不愿与同学接触。互相看不惯的两人在被老师批评后发生严重冲突,同学们用关爱感化和帮助了他们。  主要人物:  林浩:家庭富裕,玩世不恭。  小米:留守儿童,性格自卑、敏感。  琳琳:班级心理委员。  沈诺、杨洋:班级热心同学
编者按:江苏省丹阳市正则小学由中国著名美术教育家吕凤子先生于1912年创办。吕凤子先生提出:“教育的最根本目的是培养合理儿童。”合理,就是要把儿童当作儿童,根据儿童身心发展规律,让儿童成为儿童。丹阳市正则小学关注每个学生的个性和心理特点,通过各种活动让他们最大可能地表现自我、发展自我、提升自我。近年来,学校提出了“心理健康教育要以发展性心理辅导为主”的理念,认为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学生健康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