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华公主骑马像》创作随感

来源 :雕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imingminggoo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立冬过后的一个周日,我同几位大学时期的老同学一道去陈文令先生的工作室做客,见到他工作室中有一座用塑料布包裹着的放大泥稿,主人介绍这是为其福建家乡创作的《郑成功骑马塑像》。今天刚好在微信朋友圈中,看到他这件作品正在翻制模具时的场景照片,不由得想起我当年创作《金花公主骑马像》时的一些创作经历。
  时间要回溯到2000年,当时我还在一所大学校办企业的艺术公司工作,公司承接了为北京平谷区金海湖景区创作金花公主的主题雕塑项目,我所在的设计团队随即开始投入到查找资料和前期画稿的设计制作过程中。
  金花公主墓建于金朝章宗年代(1190-1201),相传是金国章宗皇帝的女儿金花公主埋葬之地。据说此公主擅长骑射,深受章宗宠爱,只可惜公主正值豆蔻年华,便香消玉殒了。女儿之死令章宗非常悲伤,于是遣人凿山为穴,以四铜环悬棺于内,引洵河水流经其下,以寄托哀思。根据这段史料记载,金井玉葬爱女的故事流传至今,已传为民间佳话,当地区政府决定在此设立一座名为《金花公主骑马像》的主题雕塑,用以宣传当地的历史文化背景。
  经过初期画稿设计审阅,甲方确定了其中一幅,即金花公主一手持弓、一手勒缰、战马前蹄腾空的设计方案。按照要求1:10的比例,制作高50cm的雕塑立体稿,由我负责雕塑定稿创作阶段的工作。在翻阅了历代服饰资料,了解当时王公贵族的服饰风格以及马匹的动态与结构特征的基础上,我又结合马的运动规律,分析出人与马的最佳比例和空间关系,认真仔细地塑造完成了雕塑样稿。
  金花公主是游牧民族的女儿,具有果敢、倔强的性格特征。史料中描述,她生得聪明伶俐,容貌姣好。本着这些要素来塑造金花公主的形象,我将公主的五官形象设计成凤眼、高鼻梁、薄唇、瓜子脸,以表现公主俊俏甜美的清纯气质。在衣着设计上,突出公主乃贵胄之女,锦衣华服,高头骏马,英姿飒爽的外向性格。在马匹的动态处理上,古今中外,有许多骑马纪念像值得借鉴,如位于俄罗斯圣彼得堡的《彼得大帝骑马像》、法国巴黎的《路易十四骑马像》《贞德骑马像》、北京的《李自成骑马像》,等等。其中,对我的设计有所启发的是表现女英雄的《贞德骑马像》。这是一座镀金铜像,从塑像中马的动态观看,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马以三条腿着地,一只前腿屈起,头颈部位朝某侧下方凝视:另一类则是马在后退,马尾着地,前腿抬起,微微屈起,头颈部位以上扬为主。我借鉴了两者的优点,设计将马的后腿前后着地,尾部扬起,前腿腾空,一伸一屈,头颈部位扬起,取腾躍式造型,利用卷起的尘烟造型作为依托支点。我将公主的动态设计为右手勒缰,左手持弓,肩披斗篷,端坐马上,上身微微转动,侧目凝视前方,以此来表现主人公身为皇族之女,自信与矜持的少女形象。
  《金花公主骑马像》净高5m,材质为黄铜锻造,采用铜锻造的工艺制作方法,要求创作者在泥塑创作阶段,就要考虑到后期金属材料加工完成后雕塑最终呈现的艺术效果。这就要求雕塑家在塑造表达上,其手法不能像铸造铜雕时那样,留下太多雕塑家个人的塑造手法。有很多客观因素影响作品的成败,取决于工艺制作方法的先进与否以及锻造技工的艺术水准和锻造能力的高下。因此,在雕塑表面形体处理上,我力求宁方勿圆,用归纳、概括来处理形体的转折以及块面关系,以便于技工们能按照模具的最初造型,明确、精准地锻造加工,尽最大可能地接近创作者的原创造型手法。
  从年开春设计方案伊始,到十一国庆节雕塑落成剪彩,工程的制作周期十分紧张。为了如期完成任务,我们只有加班、加点地工作。方案通过开始泥塑放大的时候,已到5月下旬,从第一根钢筋龙骨的焊接到上泥塑大型,再到作品局部的深入塑造,无论是公主的形象还是战马的英姿,以至于每一根衣纹的走向、每一处形体的穿插与组合,都凝聚着我们辛勤的汗水和付出。我和同事们一道,日复一日地工作在简易而狭小的雕塑车间里。站在脚手架上,抬手就可触摸到的晒得烫手的房顶铁板,忍受着蚊虫的叮咬,每日不知在脚手架上来回腾挪,多少次,无数次品尝到汗水咸涩的味道,就盼着阴天下雨的日子……就是在这样的酷暑煎熬中,历经近两个月的紧张忙碌,我们最终如期完成了雕像放大的任务。
  验收之后,我的工程任务转入负责锻造监制的一段过程,但紧张的心情终于可以放松下来了。创作《金花公主骑马像》的经历虽然已成往事,但那一年的忙碌和那些挥之不去的记忆,至今依然历历在目,令我难以忘怀!
其他文献
8月16日,《鲜红·树祭——乔迁大地艺术展》在安徽宿州五柳景区开幕。艺术家乔迁以大片沼泽地上的枯树为载体,包裹红色的棉布,形成生命血脉的形状,把自然环境、宗教仪式纳入创作之中,表达作者对自然与人类生命关系的思考。这是艺术家向生命的敬礼! 该作品将持续展示半年,经过阳光、风、雨、雪的磨砺,色彩渐渐暗淡,质地逐渐风化,最后分解,回归大地,完成作品生命的循环。  展览由《雕塑》杂志主办,北京大学教授彭锋
内容摘要:读解、梳理何马雕刻创作中的典型性,发现隐喻在作品中的象征符号和艺术观念,释读何马石雕风格典型的现代性视觉表征和审美意昧,成为感受、认知当下寿山石雕刻风格创新转向的路径和方式。  关键词:寿山石雕刻;典型:现代性  对于当代寿山石雕刻群体而言,用多元艺术观念掌控石材的物理属性和视觉肌理特质,正成为演绎寿山石雕刻文化现代性转向的典型特征。独立的寿山石雕刻个体,自发地通过雕刻实践,以作品为媒介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门”看是普普通通的,仅仅是个出入口,但它与我们的生活是息息相关的,在我们的生活中占据了极其主要的位置。  随着社会的发展,建筑样式的不断变化与更新。在历朝历代的建筑中对门的造型、门的装饰、门的功能和作用都十分的重视和讲究。我们从徽派的建筑中可以清楚的看到,门的设计与装饰在整体建筑中作为最为重要的部分来刻画。突出门的造型与华丽,它是显赫家族地位等级和身份的一种标志。  门在传统的历
1799年8月23日,沙皇保罗一世在圣彼得堡下令禁止居民留胡子,包括髭须和连鬓胡,也不准留卷发和刘海,因为这位皇帝认为这些是自由思想的早期表现,他担心俄罗斯重蹈法国大革命的覆辙,因此决定先发制人。无独有偶,在保罗一世之前和之后,各国政府都跟“有害”思潮作过斗争,其表现形式之一就是规定头发和胡子的长短。  胡子和近战战术   最早对胡子作出明文规定的是亚历山大·马其顿。公元前331年,亚历山大国王
2019年12月29日下午,“绵延”的寓言——陈文令艺术个展在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开幕。陈文令是中国当代雕塑的先锋艺术家,是自1978年以来当代艺术不能回避的人物。本次展览聚焦了艺术家2006年以来的艺术创作,展出了大型装置作品3组,雕塑作品50余件,绘画手稿80余张,充分展示出其新的艺术探索和成果。  策展人吕澎认为,陈文令的艺术历程是一条绵延之路,概念出自法国哲学家柏格森的生命哲学“美在绵延”。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 “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精神。中国精神就是我们当前这个时代的精神,是社会主义文艺的灵魂”。这些重要论述旗帜鲜明地提出了文艺创作的精神引领和价值引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创作的起点和归宿,也是文艺作品能够跨越时空、成为旷世经典的前提和要领。当我们在解读这个要领的时候,还必须找到从认识到实践的路径。我在初步学习了总书记的讲话之后,感到可以从三个方面去理解。  其
  
1961年生于福建莆田,工艺美术师,福建省工艺美术名人,莆田市工艺美术大师,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雕塑专业委员会会员,福建省工艺美术协会理事,莆田市工艺美术协会理事。历年来参加国家级专业博览会荣获金奖12项,银奖10项,铜奖10项。
日本是一个山林多、耕地少的岛国,人口大多集中在沿海狭小的平原地区。因此,“人多地少”的状况促使日本始终致力于积极利用地下空间。  从自然空间到人工创造   说到日本自然生成的地下空间,就不得不提日本政府指定的国家特别天然纪念物、第一大钟乳洞——秋芳洞。秋芳洞位于山口县美祢市东部的“秋吉台国家公园”地下100—200米处,远古时期这里曾是拥有珊瑚礁的美丽海底,经过海底火山爆发和海洋板块移动,在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