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现代高校学生的心理层面、思想认识发生了深刻变化,剖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教育的关系,有助于我们更深层次地了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有机结合的价值,从而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关键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30-0187-02
随着改革开放脚步的不断推进和深入,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日益扩大,特别是互联网的日益普及,人们的社会生活发生了急剧的变化,尤其是现代高校学生的心理层面,思想认识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高等学校在新形势下提高和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要积极探索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加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制教育的有机结合。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含义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含义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以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作为理论指导,结合一定的思想观念、道德规范,针对大学生思想变化的特点和发展规律,对高校学生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引导和影响,提升大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和道德水准,使他们形成符合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
(二)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含义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就是以心理学为主要依托,借助于社会学、教育学等诸多学科理论,结合高校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和生活,根据高校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的培养高校学生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启发高校学生的心理潜能,从而进一步促进高校学生身心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实践活动。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区别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目的的区别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从根本上来讲都是高校的科学育人实践活动,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倾向于能够从更高的角度掌握高校科学育人活动的全局,为高校育人活动确立完整的目标。心理健康教育则在明确目标时比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具有更实际和更突出的操作性,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活动中,心理健康教育目标能够更直接地指导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进行实践。
1.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是指高校培養的青年人才要符合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的需求,通过思想政治教育使青年学生的政治、思想、道德、心理、审美等素质在一定时期内达到社会预想的成效。
2.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是指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要符合国家和社会的需求,反映当代高校学生所应具有的良好的心理素质。具体地说,就是要基于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特征,结合人才的心理素质要符合社会主义发展需要的这一要求,构建出经过心理健康教育所能达到的大学生心理健康程度和心理品质特点。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原则的区别
1.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则既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经验的总结,也是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客观规律的体现。在长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的进程中,创造了一整套科学的原则体系。
第一,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方向原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最根本的作用就是对高校学生思想导向的作用,通过对高校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意识的方向性塑造,按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发展的规律和社会要求来展开相应的活动。政治方向性原则是最基本的,而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方向原则就是坚持了政治方向性原则。
第二,坚持疏通与指导相结合的原则。以积极引导、说服教育为主。引导学生发扬积极向上的因素,克服消极的因素,对其不正确和消极的因素进行有效的疏导,而不是仅仅消极的禁止。
第三,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该原则是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中最基本的一项原则。现在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都要求和坚持引导他们的学生用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认识世界和自我,从而提升思想认识和观念。为了提高大学生自身的道德水平,就要求根据大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实际开展思想政治教育。
2.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就是具体展开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行为准则。根据当前高校学生心理健康的现实状况、实际需要和特殊要求,当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展开必须遵循系统性、全体性、活动性和差异性等原则。
第一,系统性原则,该系统性就是指在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把握教育主体的活动心理的有机联系,对受教育对象的心理问题做全面考察和系统的分析,防止和克服教育工作中容易出现的片面性。
第二,全体性原则,是指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体是全体的高校学生,所有的大学生都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和参与者,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计划、组织活动以及设施都要着眼于全体学生的发展,考虑到绝大多数学生的共同需求和普遍存在的问题,以绝大多数乃至全体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和心理素质的提升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根本出发点和最终落脚点。
第三,差异性原则,是指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要注意观察和总结每个学生的差异性,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需要,以提升学生的心理健康素质为目的展开形式多样和具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第四,活动性原则,是指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要把学生作为教育活动的主体,通过活动来提升学生的发展。通过教育活动达到调动学生积极性的目的,从而促使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真正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方法的区别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
1.动态分析法。用联系和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是人类认识客观世界、改造客观世界的科学的方法论。这种方法也是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其教育工作者分析教育对象常常会用到的方法。 2.典型教育法。这种方法主要是为了提高大学生们的思想认识,利用先行的事或者人进行示范,通过这些典型的展示,引起他们在思想情感上的共鸣,从而使学生能够正确对待这些事或人。
3.激励法。激励法就是刺激受教育者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向正确的方向努力。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践中,激励法如果运用得科学正确,就能够调动高校学生潜在的积极性,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
4.交谈法。这种方法在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和实践中非常普遍,大多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都是采取谈话的途径,来解决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适当正确地运用交谈法,在合适的时间教育引导学生,帮助学生排忧解难,是至关重要的。
(二)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
首先,通过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等方法获取高校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其次,向高校学生宣传普及介绍心理学专业知识理论。对大学生进行有效的理论知识的灌输,普及适当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帮助他们理性地分析判断,学会健康地调节自己的心理状况,充分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的必不可缺性。再次,情景设计与情绪干预法。这种方法是人为的,有意识地去创设一定的情景,对高校学生的情感体验进行干预和控制。用动态的体验帮助大学生学会科学控制自己的心理变化。
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联系
(一)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大学生在不断认识自己,改善自己的过程中,在遇到困难和挫折的环境下,需要有良好的心理状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调整好心态,从而形成很好的社会适应能力,积极向上地去面对生活和学习。这些都要求高校必须以加强对其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为前提。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很好地解决一些运用思想政治教育无法或者很能解决的思想行为问题,也可以补充思想政治教育中不完善的内容,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保障
思想政治教育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保障。要想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使他们的主体意识得到充分发挥,形成正确的人生目标和价值追求,高校必须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还可以帮助高校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培养高尚的品德和坚强的意志,激发自强不息、奋发图强的内在动力。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在作用上是互补的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在作用上是互相补充,相互借鉴的。高校学生通过接受思想政治教育,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经过不断熏陶和培养,有了很大提高,從而对其心理状况的稳定和改善发挥着积极影响,而大学生通过接受心理健康教育,他们的心理状况得到改善和稳定,使其在接受教育和自我改善的过程中,始终保持着积极主动的精神状态。两者相互作用使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更显著。
(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都是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经过多年的高校德育的实践和经验总结可以看出,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是相互补充,相互结合的,两者都是高校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中缺一不可的。两种教育同样是大学生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一方面心理健康教育是德育工作中对学生心理进行教育和引导的重要途径,帮助学生提升心理素质,健全自身人格,增强学生承受挫折困难和适应环境变迁的能力;另一方面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需要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的引导和灌输,促进学生树立高尚的品格,崇高的理想,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科学的世界观,把他们培养成为合格的优秀的符合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坚持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对增强高校道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有重要作用,坚持以思想政治教育为指导,可以清除心理健康教育中的理论思想阻碍,两个教育都是高校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1]张耀灿,郑永廷,吴潜涛,骆郁廷.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2]刘基,牛正兰,何继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
[3]黄希庭.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4]张晓洪,袁国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结合途径研究[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2012(1).
[5]周秀娇.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二者关系和实践的思考[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2(6).
关键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30-0187-02
随着改革开放脚步的不断推进和深入,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日益扩大,特别是互联网的日益普及,人们的社会生活发生了急剧的变化,尤其是现代高校学生的心理层面,思想认识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高等学校在新形势下提高和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要积极探索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加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制教育的有机结合。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含义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含义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以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作为理论指导,结合一定的思想观念、道德规范,针对大学生思想变化的特点和发展规律,对高校学生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引导和影响,提升大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和道德水准,使他们形成符合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
(二)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含义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就是以心理学为主要依托,借助于社会学、教育学等诸多学科理论,结合高校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和生活,根据高校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的培养高校学生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启发高校学生的心理潜能,从而进一步促进高校学生身心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实践活动。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区别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目的的区别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从根本上来讲都是高校的科学育人实践活动,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倾向于能够从更高的角度掌握高校科学育人活动的全局,为高校育人活动确立完整的目标。心理健康教育则在明确目标时比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具有更实际和更突出的操作性,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活动中,心理健康教育目标能够更直接地指导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进行实践。
1.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是指高校培養的青年人才要符合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的需求,通过思想政治教育使青年学生的政治、思想、道德、心理、审美等素质在一定时期内达到社会预想的成效。
2.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是指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要符合国家和社会的需求,反映当代高校学生所应具有的良好的心理素质。具体地说,就是要基于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特征,结合人才的心理素质要符合社会主义发展需要的这一要求,构建出经过心理健康教育所能达到的大学生心理健康程度和心理品质特点。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原则的区别
1.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则既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经验的总结,也是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客观规律的体现。在长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的进程中,创造了一整套科学的原则体系。
第一,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方向原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最根本的作用就是对高校学生思想导向的作用,通过对高校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意识的方向性塑造,按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发展的规律和社会要求来展开相应的活动。政治方向性原则是最基本的,而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方向原则就是坚持了政治方向性原则。
第二,坚持疏通与指导相结合的原则。以积极引导、说服教育为主。引导学生发扬积极向上的因素,克服消极的因素,对其不正确和消极的因素进行有效的疏导,而不是仅仅消极的禁止。
第三,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该原则是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中最基本的一项原则。现在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都要求和坚持引导他们的学生用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认识世界和自我,从而提升思想认识和观念。为了提高大学生自身的道德水平,就要求根据大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实际开展思想政治教育。
2.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就是具体展开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行为准则。根据当前高校学生心理健康的现实状况、实际需要和特殊要求,当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展开必须遵循系统性、全体性、活动性和差异性等原则。
第一,系统性原则,该系统性就是指在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把握教育主体的活动心理的有机联系,对受教育对象的心理问题做全面考察和系统的分析,防止和克服教育工作中容易出现的片面性。
第二,全体性原则,是指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体是全体的高校学生,所有的大学生都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和参与者,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计划、组织活动以及设施都要着眼于全体学生的发展,考虑到绝大多数学生的共同需求和普遍存在的问题,以绝大多数乃至全体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和心理素质的提升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根本出发点和最终落脚点。
第三,差异性原则,是指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要注意观察和总结每个学生的差异性,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需要,以提升学生的心理健康素质为目的展开形式多样和具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第四,活动性原则,是指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要把学生作为教育活动的主体,通过活动来提升学生的发展。通过教育活动达到调动学生积极性的目的,从而促使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真正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方法的区别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
1.动态分析法。用联系和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是人类认识客观世界、改造客观世界的科学的方法论。这种方法也是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其教育工作者分析教育对象常常会用到的方法。 2.典型教育法。这种方法主要是为了提高大学生们的思想认识,利用先行的事或者人进行示范,通过这些典型的展示,引起他们在思想情感上的共鸣,从而使学生能够正确对待这些事或人。
3.激励法。激励法就是刺激受教育者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向正确的方向努力。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践中,激励法如果运用得科学正确,就能够调动高校学生潜在的积极性,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
4.交谈法。这种方法在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和实践中非常普遍,大多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都是采取谈话的途径,来解决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适当正确地运用交谈法,在合适的时间教育引导学生,帮助学生排忧解难,是至关重要的。
(二)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
首先,通过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等方法获取高校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其次,向高校学生宣传普及介绍心理学专业知识理论。对大学生进行有效的理论知识的灌输,普及适当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帮助他们理性地分析判断,学会健康地调节自己的心理状况,充分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的必不可缺性。再次,情景设计与情绪干预法。这种方法是人为的,有意识地去创设一定的情景,对高校学生的情感体验进行干预和控制。用动态的体验帮助大学生学会科学控制自己的心理变化。
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联系
(一)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大学生在不断认识自己,改善自己的过程中,在遇到困难和挫折的环境下,需要有良好的心理状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调整好心态,从而形成很好的社会适应能力,积极向上地去面对生活和学习。这些都要求高校必须以加强对其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为前提。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很好地解决一些运用思想政治教育无法或者很能解决的思想行为问题,也可以补充思想政治教育中不完善的内容,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保障
思想政治教育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保障。要想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使他们的主体意识得到充分发挥,形成正确的人生目标和价值追求,高校必须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还可以帮助高校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培养高尚的品德和坚强的意志,激发自强不息、奋发图强的内在动力。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在作用上是互补的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在作用上是互相补充,相互借鉴的。高校学生通过接受思想政治教育,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经过不断熏陶和培养,有了很大提高,從而对其心理状况的稳定和改善发挥着积极影响,而大学生通过接受心理健康教育,他们的心理状况得到改善和稳定,使其在接受教育和自我改善的过程中,始终保持着积极主动的精神状态。两者相互作用使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更显著。
(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都是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经过多年的高校德育的实践和经验总结可以看出,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是相互补充,相互结合的,两者都是高校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中缺一不可的。两种教育同样是大学生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一方面心理健康教育是德育工作中对学生心理进行教育和引导的重要途径,帮助学生提升心理素质,健全自身人格,增强学生承受挫折困难和适应环境变迁的能力;另一方面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需要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的引导和灌输,促进学生树立高尚的品格,崇高的理想,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科学的世界观,把他们培养成为合格的优秀的符合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坚持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对增强高校道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有重要作用,坚持以思想政治教育为指导,可以清除心理健康教育中的理论思想阻碍,两个教育都是高校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1]张耀灿,郑永廷,吴潜涛,骆郁廷.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2]刘基,牛正兰,何继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
[3]黄希庭.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4]张晓洪,袁国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结合途径研究[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2012(1).
[5]周秀娇.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二者关系和实践的思考[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