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斯特山地发展生态农业的建议

来源 :安徽农学通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r__x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岩溶地貌条件下的山地特征是石头多、土壤瘠薄、土壤水分及热量交换速度快、保水保肥能力较差。科学发展“喀斯特山地农业”就是要遵循喀斯特山地的自然和社会规律,实现农业生产过程中生态环境的自我维持和自我调节,推动生态良性发展,确保农业与生态资源的合理利用、循环再生和持续使用,防止环境退化。科学推进喀斯特山地农业持续发展,实现环境与发展的有机统一,是建设喀斯特山区农村良好经济社会环境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喀斯特山地;生态农业;建议
  1.用产业化经营方式推动喀斯特山地农业发展
  喀斯特山地农业具有资源分散,结构复杂,生产要素作用合力有限的特征,要向规模要效益,用生态提高效益,就要将分散的农户小生产组织起来,利用优势的生态环境条件,生产特色优质的农产品,将分散的绿色农产品有组织地推向国内外的高端市场,并创立自己的产品品牌,以优异的品质形成市场竞争优势和价格优势,实现较高的经济效益。产业化经营是实现规模效益的有效的組织手段,实现生态农业产业化要在遵循生态规律和原则的大前提下,把相对独立的各个人工生态生产系统按产业化经营的形式与要求融合起来,进行统一安排和组织,实行分工合作,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走“小群体-大规模-大品牌,小农户-大基地-大市场”的发展路子,使其在总体上既能获得优质、营养、安全的绿色产品,同时争取生产产量最大化,从而实现经济和生态运行的良性循环,实现品质、品牌、效益的有机统一。
  2.用现代生态农业的生产模式进行生产
  现代生态农业生产技术,能够减少产业污染,控制农业污染的发生,产业污染的科学防控与标准化生产是产品质量的保证。充分利用生态产业具有的横向联系和纵向循环的特征,在不同产业间做到资源共享,变污染负效益为资源正效益,形成生产、流通、消费、回收、循环利用和环境保护有机统一的科学体系,通过不同生物种类的作用与食物循环利用,配合相应设施的辅助处理,实现污染物在系统内形成的资源循环利用与全量回收,向系统外的污染零排放。
  3.政策与科技扶持,是喀斯特山地生态农业发展成功的关键
  一是建立生态农业生产积极的支持政策。把发展生态农业资金列入政府的财政预算,对实施生态农业的先进单位给予奖励,政府建立和实行多种生态农业补偿方式,包括财政转移支付、直接支付,通过项目对向生态农业体系转型的业主提供资金支持,并与相应的环保措施挂钩,加快产业壮大。二是高度重视生态农业科研和教育。注重以现代科技为支撑,密切结合生态农业科研与教学,加快成果推广,定向培养生态农业科研技术人员,资助生态农业生产与环境保护、社会经济服务、田间试验等。三是加强生态农业生产的社会化服务。对生产者提供培训、信息和咨询服务,鼓励生产者发展生态农业,建立技术示范推广基地,推广使用有机肥、种植绿肥、作物轮作、生物防治、废弃物循环利用等技术。引导消费,帮助消费者了解生态产品的价值和特点,促进生态消费市场形成并保持稳定增长。
  4.发展绿色食品产业
  绿色食品是生态农业的终端产品,生态产业在农业和食品工业中已经得到更广泛的重视。要保证绿色农产品品质,必须按标准化进行生产,即运用“统一、科学、协调、选优”的原则,充分利用喀斯特山地生产区域及区块相对形成的自然隔离的有利地形地貌特征,制订和实施科学的生产标准,把农业生产资料、农产品、产后加工、贮藏运输等各个环节纳入标准生产和标准管理的轨道,确保产品质量达到绿色及有机的级别高度。
  5.发展喀斯特山地农业的主要措施
  (1)建立规范科学的绿色农产品认证机制,充实和健全绿色食品管理机构,积极开展产品认证工作,加速进行特色生态农产品的产地及品质认证,以认证促品牌建设,实现产品品牌化。(2)根据国际和国家有关标准,结合各地的情况,制定和完善绿色食品生产、管理标准和加工操作规程,包括农产品原料产地的环境要求,肥料、农药使用、病虫害防治技术等,以标准化管理来强化绿色产品的质量保障体系。(3)对农产品实行最低标准的无公害化生产,用无公害化生产技术改造传统农业,使农产品实现无公害化生产,对包括田间生产操作、机械应用和加工、保鲜、贮运、销售等各个环节,实行全程监控。(4)加强喀斯特山地农业生产发展,逐步实现清洁生产。从国内外市场需求分析,在现阶段和未来很长时间,都是喀斯特山区农业产业的主要方向。产品主要应定位在无公害化生产的层次上,逐步减少化学品的使用,加大国家和地方政府对生态农业发展的支持力度。因地制宜开发区域特色有机肥料,增加对绿肥、饼肥、菌代料肥、农产品及食品加工废渣、沼液、畜禽肥、微生物肥,生物农药、化学农药等的使用补贴力度,加快以有机物替代化肥及化学农药的进程,实现清洁生产。
  6.提高农民的生态意识,推进喀斯特山地特色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
  作为对农业环境和环境问题的熟悉者、影响者、保护者、受益者,农民的生态意识,直接受到物质生活条件的影响和制约。自然农业低产、低效,已经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人口食品保障,农民缺少主动增加投入的动力;石化农业是以持续增长的高投入,获得高收益,这样的经营方式难以持久和主动调整,带来的是农村日渐严重的资源退化和环境污染等问题。可见,生态意识淡薄,直接关系到农村生态环境的优劣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农村的生态环境直接影响农产品的品质,涉及到全体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影响着工业发展和城市的现代化建设,生态农业将农业生产同资源和环境的协调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同步增长,为农民生态意识的提高指明了方向。
  7.建立区域生态环境补偿和奖励机制
  (1)加大资金的支持力度。建立中央及地方财政支付生态补偿和增长机制,持续加大环境生态转移支付额度,形成长期可靠的财政转移支付资金基础。(2)征收“生态税”。税收作为有效的经济调控手段,在控制环境污染、保护生态环境方面应当发挥重要的作用,应该考虑设置生态税种,使用方向是生态补偿与生态建设和生态保护。(3)政府“赎买”。划定生态公益林保护区,禁止商品性采伐,生态公益林由政府持续赎买和持续支付,支持恢复、改善和保护生态环境,建立起生态保护也能获得经济效益的体制,要让保护者充分受益,以利形成一种全民的生态、文明的生态、科学的生态、和谐的生态,让生态文明持续为农业贡献力量。(4)制定对生态保护和建设成绩显著的给予奖励,充分调动全民、全社会的力量,参与生态保护和建设工作。
其他文献
摘 要:依据随机抽取的川东通川区红梁村、华莹市码头村、万源市李家沟村等3个村的129个样本农户2014年数据,就川东农地流转的综合经济效益和规模经营进行了分析,分析的主要结论:川东革命老区农地流转的综合经济效益为负值,不管是流入农地还是流出农地,其流转价格全部为0;川东革命老区农地经营规模以1hm2左右、耕地以0.5hm2左右比较合适。并对提高川东革命老区农地流转综合经济效益和发展其农地规模经营提
摘 要:为摸清荔浦县水稻氮肥、磷肥、钾肥利用率情况,进一步实施测土配方施肥, 2013年下半年在荔浦县青山镇实施了水稻氮肥、磷肥和钾肥的利用率试验。结果表明:供试田块单位肥料获取量以氮素对产量的影响最大,其次是钾素,磷素对产量的影响最小;肥料利用率为钾肥>氮肥>磷肥。测土配方施肥区相比于常规施肥区,氮肥肥料利用率提高2.68%、磷肥肥料利用率提高0.56%、钾肥肥料利用率提高11.27%。可见,实
摘要:该文介绍了安康市农资市场发展现状,分析其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优化农资市场秩序的对策。主要包括:建立异地检查执法机制、制定地方法律法规,加大农资市场监督力度等。  关键词:农资市场;现状;问题;对策;安康市  为全面掌握安康市农资市场情况,加强农资市场管理,安康市农业综合执法支队于2015年9月抽调各县区有办案经验的执法骨干组成4个检查组,通过交叉分组,对全市农资市场进行了全面检查。这次检
摘 要:为探索降香黄檀混交造林效果,于2009年开展了降香黄檀和山桂花、灰木莲、非州桃花心木及粗皮桉混交试验。6a生的试验结果表明,4种混交林中,降香黄檀与山桂花混交胸径生长最快,与灰木莲混交树高生长最快,与粗皮桉混交胸径和树高生长最慢;不同混交林中降香黄檀高径生长差异不显著。  关键词:降香黄檀;混交林;山桂花;灰木莲;非州桃花心木;粗皮桉  中图分类号 S7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
摘 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经济的发展以及人口的增长,建设用地的开发进入快速增长模式,城市化发展与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的矛盾正不断加剧。该研究构建了阿克苏地区城市化与建设用地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耦合协调度揭示城市化发展与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的关系,为缩小城市化与建设用地的矛盾提供依据。结果表明:阿克苏地区城市化发展与建设用地的集约利用水平较低,二者处于颉颃阶段;阿克苏地区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水平滞后于城市化
开展秸秆还田肥效调查,摸清秸秆还田对土壤有机质的贡献情况,以及提供作物氮、磷、钾等养分情况,为土壤有机质提升补贴项目提供技术支撑。
近年来,岚县马铃薯产业得到了快速稳步的发展,为当地农业经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其中还存在着许多的问题。该文立足于岚县马铃薯产业发展现状,针对制约岚县马铃薯产
摘 要:文献检索与论文写作是高校信息素养教育的重要内容,该课程内容以实际检索技术和具体写作方法为主,最理想的课程讲授方式是在网络教室进行上机实习,然而,很多高校网络教室容量非常有限,该课程多数还得通过课堂讲解的方式在普通教室进行授课。课程内容中的基础理论以及检索步骤等内容均比较枯燥,单纯的对教材的固定内容进行介绍,难以达到较好的课堂教学效果。该文以生物学专业文献检索与论文写作课程教学为例,探讨了如
稻飞虱是绩溪县水稻主要虫害之一,近年来呈偏重发生,对水稻产量造成严重影响。为了解75%噻虫·吡蚜酮水分散粒剂防治水稻飞虱的效果,以不同剂量施药对水稻安全性及防效进
该文对郑州师范学院的农村大学生种粮家庭进行问卷调查,通过对调查结果的统计分析,研讨目前粮食补贴政策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