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高校职业指导服务体系构建

来源 :人民论坛·学术前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zc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就业体制改革以来,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受到了普遍重视,但仍处在起步阶段。为适应形势的发展,需要进行改革,实现从就业指导向职业服务的体系转变。这就要从观念、职能、组织、内容、形式、对象、队伍、态度、研究等方面进行转变,以建立相对完备的职业服务体系。
  【关键词】高校 职业指导 服务体系
  
  我国的职业指导工作还处在起步和探索阶段,与教育发达国家的差距还很大,还不能适应我国大学生就业形势的急剧变化,未能满足广大学生就业与职业发展教育的需要。同时相当一段时间内就业压力仍将呈持续增加的严峻形势,又不断提高着对高校职业指导工作的要求。因此推动和开展高校职业指导工作已成为高校的当务之急,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转变观念,深化认识
  
  目前在高校职业指导工作中有三种错误观念需要转变。
  重招生,轻就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各高校对于职业指导工作的重要性,已经有了相当的认识,但是与对招生或培养的重视程度相比较还很欠缺,“重招生,轻就业”的观念还未被完全扭转,这主要是由于对职业指导工作的重要性,尤其是职业指导工作对高校自身发展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职业指导工作直接涉及学生的充分就业问题,而就业率已成为高校综合考评的重要指标,会直接影响学校的知名度和招生状况。长期的低就业率必然损害学校的稳定与发展。
  重指导,轻服务。我国长期实行的是就业分配体制,学校在学生就业过程中权力很大。新的就业制度建立在市场导向的基础上,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确立,因此学校的就业工作必须建立在学生需要的基础上,切实转变高高在上、粗枝大叶的指导作风,换之以细致周到的服务态度,唯此,才能把职业指导工作落到实处,促进大学生充分就业。
  重就业,轻职业。“重就业,轻职业”是指片面地认为职业指导的全部任务就是促使学生落实单位、找到工作,而忽视了就业其实是学生职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只有从根本上促进学生的职业发展才能实现学生充分就业的事实的认识偏差问题。这或许和我国的职业指导工作的理论基础薄弱有关。
  
  建立高校职业服务体系
  
  我国现在的高校职业指导部门一般附属于学生处,职能主要定位在就业管理和就业安置。而高校职业服务体系应该是一个集教育、管理、研究、服务为一体的系统①,因此可以把职业服务体系的目标定位为“向全体学生提供专业的、全面的、系统的服务,以促进学生的充分就业与职业发展”。这样的目标定位就决定了职业服务体系中的组织结构、服务内容、服务形式、服务对象、服务队伍、服务举措等各个方面。而要实现这样的目标就必须提高职业服务机构在学校各部门中的地位,加强其职能。在美国,相应的机构由副校长直接负责,属于相对独立的机构,这种做法值得借鉴。
  健全组织,扩充机构。目前各高校都成立了就业指导中心,有的还在各学院设立了就业指导办公室,但就业指导中心内部的职责分工不很明确,组织机构尚不健全,无力实现职业服务体系的预定目标,因此必须健全组织机构。按照任务要求,就业指导中心可以划分为六个部门,分别是市场开发部、教育培训部、职业咨询部、就业事务部、工作研究部、后勤保障部。其中市场开发部负责联系用人单位、政府部门、社会职业服务机构和学校内部各职能部门,开拓就业市场,收集、整理就业或实习信息并通过各种途径及时向全校发布;教育培训部负责择业教育、创业教育、职业指导课、岗位培训等教育或培训任务;职业咨询部负责职业心理测评、职业心理辅导、就业政策、就业程序咨询等内容;就业事务部负责办理各种毕业手续等传统事务工作;工作研究部负责毕业生就业状况的调查统计、就业市场的研究和预测以及职业服务方面的调研工作;后勤保障部负责职业服务所需设施、场地的购置、管理与维护工作。这样各个部门各司其职又紧密联系,构成了相对健全的组织机构,可以很好实现职业服务职能部门的职能。
  建设专业专职的职业指导工作队伍。由于我国计划经济时期职业指导工作的长期停滞,缺乏职业指导人员的培养与储备,目前的职业指导工作队伍多由原来的行政人员和思想教育工作者组成,他们普遍缺乏职业指导方面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不具备职业辅导的专业素质。并且职业指导工作专职人员很少,往往由辅导员或其他学生处工作人员兼任,这就严重降低了职业指导工作的高效性和实效性。要更好地推动和开展高校职业指导工作,必须实现职业指导队伍的专业化和专职化,因此要根据不同服务工作的具体要求吸收各专业的人才,扩充队伍,并积极开展职后培训。
  增加经费,合理利用。推动和开展高校职业指导工作,保证组织机构日常职业服务工作的开展,就离不开工作经费的投入,经费是开展职业服务工作的财力基础。教育投入不足是一个需要长期面对的问题,因此在保证职业服务经费基本需要的满足,适度增加投入的基础上,加强对这笔经费的管理与合理利用尤其重要。《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职业指导服务机构及队伍建设的几点意见》(2002)中就指出要保证就业工作所需经费的落实到位,并做到专款专用。
  
  高校职业指导如何服务学生
  
  服务对象,全员全程。高校职业指导机构目前多以毕业生为服务对象,对他们进行就业前的临时性的短期指导,这种做法不符合职业发展的规律,很难真正取得实效。职业发展是一个持续的过程,而大学时期正处在职业探索与定向阶段,因此职业服务机构需要对全体学生进行全程的职业辅导,提升大学生的职业能力,促进他们探索职业、初步定向、实现学院人向社会人的转变。因此要针对不同的年级,明确目标、突出重点、分步实施、形成系统。其中,大一应着重协助学生了解自我、培养职业意识、设定学习目标、规划大学生活;大二、大三应该侧重在促进学生培养职业能力、增加职业探索、进行职业定向上;大四则以提供就业信息、指导求职技巧和调整职业目标为主要内容。
  服务内容,全面个性。当前的职业指导内容多侧重在职业发展理论的介绍、就业形势、就业政策、就业程序的宣传以及求职技巧的指导上,忽视了择业教育、创业教育、岗位培训与职业心理辅导等内容,既比较片面又缺乏个性。职业服务体系要求在深化现有的职业指导内容的基础上逐步开展择业教育、创业教育,提供岗位培训与职业心理辅导,为广大学生提供全面而又个性化的服务。
  大学是个人职业发展的重要时期,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在于进行职业探索与职业定向,然而目前大学生在职业选择方面普遍存在困惑,因此开展择业教育,帮助学生分析自我、了解职业世界、规划职业发展,不仅可以切实转变大学生不切实际的就业观念,而且有利于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促进大学生的充分就业与职业健康发展。国外把择业教育看作职业服务的核心内容,在这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理论与实践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199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召开的首届世界高等教育会议指出:“毕业生将越来越不再仅仅是求职者,而首先将成为工作岗位的创造者”。因此要实现大学生不仅占有岗位而且创造岗位的目标,就必须对其进行创业教育。要注意进行创业教育不是要大学生在校创业或一毕业就创业,而是侧重在激发创业意识、培养创业能力、提供创业机会,促使他们在适当的时候创业。
  大学生经过多年的专业知识学习,可以说是就业市场上的优质人力资源和优势群体,他们的最大缺陷在于缺少工作经验,这已成为制约大学生就业的一大瓶颈,因此岗位培训应当成为高校职业服务体系的重要内容。职业服务部门可以联合各院系以及用人单位、政府相关部门和社会职业中介机构对大学生进行各自专业相关职业的岗位培训,建立长期合作的实习基地,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大学生会产生各种各样的职业心理问题,如不及时辅导会影响他们的正常学习、生活甚至发生自杀等极端事件。因此,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职业心理辅导、就业程序、就业政策的咨询,帮他们应对各种职业问题也成为职业服务体系的重要内容。
  服务形式,灵活多样。目前高校的职业指导形式多以职业指导课和讲座的形式进行,未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信息发布则主要靠院系广告栏张贴通知的形式,就业信息网虽然开通,但信息更新不够及时。职业服务体系要求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式展开服务,比如,除了传统课堂教学还可以采用集体培训、团体辅导、个别咨询、社会实践、单位实习、网络测评、职业信息库检索、报刊杂志、创业大赛、主题展览、兴趣小组、校园招聘、校友座谈会、行业专家报告会、供求双方交流会等形式。
  总之,高校应立足当前职业指导与服务工作的现状,以转变观念为先导,以促进大学生的充分就业与职业发展为目标,以组织机构的健全和专职工作队伍的建设为突破口,以为全体学生提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就业教育和服务为工作重心,以规范完善的制度建设为保障,以社会职业服务机构为辅助力量,积极探索,不断完善,以推动高校职业指导工作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作者单位:燕山大学)
  
  注释
  ①王丽萍:“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的构建和完善”,《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1期,第95~97页。
其他文献
近年来,由于就业形势严峻,从政府到社会各界日益关注大学生创业。由于大学生社会经验不足等种种原因,需要以大学生创业园或创业孵化基地等予以扶持,以弥补其不足。政府应给予
【摘要】传统文化是祖先历经几千年的生产实践探索、发现的民族遗产,对于我们构建民族认同、树立道德体系等都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但随着农耕文明的衰落,传统文化赖以生存的土壤已不复存在,如何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有效保护传统文化,成为摆在我们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 传统文化 保护    中华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种类  泰勒在《原始文化》一书中认为,“文化是一个复杂的总体,包括知识、信仰、艺
【摘要】宋代词论中建立的“骚雅”词学观,不仅对词的文学精神和审美取向提出了要求,还体现了正统文学及文化传统对于词体创作和词学理论的深刻影响。其丰富的理论内涵体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在以尊体为核心的清代词学理论中得到广泛的运用和发挥,对清代词坛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骚雅 词学理论 清代词坛    词作为一种通俗文艺,产生之初,其世俗的情感内容与娱宾应歌的功用都受到儒家正统文化的鄙弃,然而词的
【摘要】大学生党员思想建设是新形势下党的建设的重要方面。充分了解大学生党员的思想状况,提高大学生党员思想教育的针对性与实效性,是高校党建工作的重大课题。高校要充分重视学生党建工作,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广泛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积极探索大学生党员思想建设的有效方法与途径。  【关键词】学生党员思想教育对策    大学生党员有着坚定的理想信念、严格的组织纪律,在大学生的行为规范方面,起着带头和示范作用。大学
【摘要】我国是世界上劳动力资源最丰富的国家,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是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必由之路。高等教育是我国人力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关键,是我国国力迅速增强和经济不断向前发展的 “动力源”。但目前我国的高等教育还存在一定的问题,进一步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是当前一项迫切、紧要的任务。  【关键词】高等教育质量 人力资源 问题 对策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我们如何才能把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化为丰富的人力
【摘要】知识和技术的自然属性与经济特征,要求企业的组织和管理能够有效地将个体知识转化为集体知识,建立知识整合体系,实现企业内部的知识共享。人力资源集聚、知识管理系统建立、柔性组织方式、知识交流环境构建是企业顺利进行知识整合与共享的途径。  【关键词】知识 知识整合 知识共享    现代经济环境下,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已经越来越由对有形资产的占有转变为对无形资产的实际拥有。无形资产中最重要的内容就是知识
【摘要】具备良好的道德认知是时代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我们自身成长成才的必要条件。长期以来,我们培养良好道德认知的方式始终停留在传统的说教模式上,而马克思实践真理理论告诉我们,只有通过实践才能深刻理解良好道德认知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实践 马克思实践真理理论 道德认知 重要作用    近些年来,随着道德认知教育的不断推进,力图克服传统教育模式的改革已经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但在整体上对道德教育
【摘要】近年来,国家助学贷款资助很多贫困大学生顺利地完成了学业。但另一方面,由于政府、银行、学校和学生等各类主体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问题,因此在诸多情形下,国家助学贷款都无法实现其预期目标。当前,若要破解国家助学贷款的实施困境,首先就必须明确政府的主体地位。  【关键词】国家助学贷款 公共产品 信息不对称    自1999年国家助学贷款政策试行,2000年正式实施以来,不少经济困难的学生通过助学贷款
【摘要】清代,金陵以其特殊的历史文化背景和政治地位而人文荟萃,私家藏书之风由来已久,起于六朝而盛于明清。“甘熙宅第”的津逮楼,仅仅是金陵藏书历史的一个缩影。这座藏书楼具有厚重的历史传统与深刻的人文内涵,它所保留下来的珍贵文化遗产充分反映出金陵文脉的悠久历史与灿烂文明。  【关键词】清代 金陵 藏书楼 津逮楼 甘氏家族    “甘熙宅第”内的津逮楼是清代金陵著名的藏书楼。此楼以其藏书精珍,时为文坛名
【摘要】创新是大学生必须面对的重大课题,大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高低直接关系着国家民族的前途和命运。大学生创新要具备知识、自信、怀疑等理念。推动大学生创新,要发挥高校的教育功能,社会实践的延伸功能,制度的保障功能和评价体系的促进功能。  【关键词】大学生创新 理念 制度保障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创新日益成为一个国家、一个区域参与竞争、抢先发展的重要法宝。建设创新型国家,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