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游戏中快乐识字

来源 :语文周报·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madehund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游戏识字是指: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 用儿童喜闻乐见的游戏形式促使低年级学生自发性地产生积极的、愉悦的和浓厚兴趣的状态, 为实现“识字教学”的目标、完成教与学的任务而采用的“识字”活动方式方法。把游戏与识字教学进行有机结合并合理转化, 使施教的过程转变为教师引导下学生主动学习的过程,促使学生在识字的学习中体验到游戏般的乐趣, 使学生的学习变外在要求为内在需要, 变被动为主动。在课堂中创设一个五彩缤纷的“游戏世界”, 使孩子的兴奋与抑制处于不断变换中, 这样的课堂教学动静结合, 既有节奏, 又有乐趣。我们尝试了几种游戏“识字”的方法。
  一、爆竹声声
  适用范围: 认读生字新词语。
  游戏准备: 把需要认读的相关卡片放入一个红色的爆竹筒内。
  操作过程:
  师: 老师这里有一个大鞭炮, 如果你读对了鞭炮里的生字,鞭炮就点燃了。谁想来试一试?
  生齐: 节日到,放鞭炮。什么炮?
  一位学生上来抽出卡片,举起卡片读,读完后去点爆竹。如果读对了,下面的学生跟他一起讀, 并模拟爆竹的声音:“嘭———啪”, 如果读错了,就模拟哑炮的声音:“嗤———”。为了节省游戏的时间,老师可以请一组学生一起上来,进行组内学生的竞赛,比一比哪位同学点燃的爆竹最多,也可以进行小组之间的比赛,比一比哪一组点燃的爆竹最多。
  二、火眼金睛(名侦探柯南)
  适用范围:形近字。
  游戏准备: 孙悟空( 小侦探柯南) 的图片以及有关的卡片等。
  操作过程:
  师出示一组形近字
  师: 这两个字有什么不一样,比一比谁的眼睛最亮,能把问题找出来。
  生齐: 小小孙悟空,眼睛亮晶晶,快来找一找,不同在哪里?
  请一位学生上来做孙悟空找一找。找对了,学生就说:“小眼睛亮亮亮。”找错了,就说:“小马虎没分清。”
  三、摘果子(摘星星或捡贝壳)
  游戏适用范围: 这种游戏适用于每课的复习、阶段性复习和期中、期末复习。适用的内容以认读为主,可以是汉字的音节笔画、偏旁或生字、词语……游戏的形式多样,可根据内容来选择:①所认读的内容在果子的正面, 学生任意摘果子读内容。读对了,带着大家读一遍,并把摘下的果子作为奖品送给他;读错了,从自己的果子中拿回一个贴到大树上。②所认读的内容在果子的正面。教师任意读一个内容,点名请学生来摘。摘对了,带着大家读一遍,并把摘下的果子作为奖品送给他;摘错了,从自己的果子中拿回一个贴到大树上。③所认读的内容在果子的反面。教师点名, 学生上台任意摘, 摘下后认读背面的内容。读对了,带着大家读一遍,并把摘下的果子作为奖品送给他;读错了,从自己的果子中拿回一个贴到大树上。“摘果子”的游戏操作简便,适用范围很广,学生兴趣高。
  游戏准备: 教师和学生各准备几套用彩纸或吹塑纸做成的果子( 可以是苹果、橘子、梨) 。果子上的内容可以随即更换,果子则作为小奖品能反复使用。果树,教师既可以做一棵永久使用的,也可以临时在黑板上画简笔画。
  操作过程:
  以第二种游戏形式为例。
  师: 秋天到, 果子熟, 谁来摘个大果子。———暖,暖和的暖。
  生齐: 我来摘个大果子。
  师: 教师点名,该生上台摘果子
  生: 摘下果子读“暖,暖和的暖”,全班学生跟读一遍“暖,暖和的暖”。
  四、七色花
  游戏适用范围: 阶段性复习和期中、期末复习。
  这种游戏可以进行归类复习,并能通过口头表述来检测。如: 从本册所学的生字中找出前后鼻音、平翘舌音、同偏旁、同结构的字,还可以给字扩词、用词语说一句话。这个游戏有益于学生对知识进行分类、积累。游戏的竞争性强,学生兴致高。
  游戏准备:
  教师用吹塑纸制作花芯,花芯上的内容可以随即更换,花芯能反复使用。每位学生用彩纸或吹塑纸准备若干片花瓣,也可以反复使用。
  操作过程:
  师: 花园里,百花开,看看哪朵最漂亮。
  这个游戏可以全班进行,也可以以大组为单位进行。
  ①于学生的答案需要老师来把握评判的内容,可全班进行,如: 用词语说一句话。教师把写有词语的花芯贴在黑板上,请学生来造句。每组使用不同颜色的花瓣,学生说对一句就在花芯旁贴上一片代表自己小组颜色的花瓣;说错了,要摘下一片同颜色的花瓣。游戏结束比比哪大组贴的花瓣最多,即为获胜组。
  ②对于学生自己就能判断答案正确与否的内容可以以大组为单位进行游戏。如: 区分前后鼻音、平翘舌音。教师把写有“前鼻音”、“后鼻音”的花芯交给组长,组员说对一个就贴一片花瓣,错一个要摘下一片。最后比比哪组的花开得最大、最漂亮。
  为了识字课堂上的游戏真正地为教学服务,教师应该多关注学生的兴趣,学生的积极性。使识字教学中游戏真正地为教学服务。
其他文献
传统的文言文教学一般是由教师介绍作者、课文背景,然后通篇翻译,学生记笔记,最后是教师对知识点的归纳总结。长期用这种方式教学,会让学生产生厌烦情绪,对文言文的学习兴趣大减,学习效率低下。而在高中语文学习中,文言文占有一个很大的比重,教师必须加以重视。在实践中,逐步形成的“自主预习——小组讨论——师生共探”的教学思路,效果显著。  一、初探课本,充分预习  学生的课前预习,一般都没有明确的目标,要么结
期刊
古诗词鉴赏从总体上来讲应该属于一门文学艺术,在这一范畴中,更强调的是每一个人的主观感受。在这一过程中,针对相同的诗词内容,会由于人不同的知识积累、不同的性格特征、不同的理想情怀,而产生不同的情感体验以及心理感受,这样一来才使得古诗词鉴赏发挥作用,使学生能够领会更高层次的情感和意境。针对高考试题中的古代诗歌鉴赏,教师需要通过对学生的合理引导,明确教学的整体思路,只有在明确思路的情况下,才能真正把握閱
期刊
新课标强调坚持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发展为主题、能力为主线,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学会学习”。语文教学应如何教才能实现这个目标呢?在语文教学中开展有效的讨论,可以帮助学生主动学习,学会学习,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巧妙地提问题  课堂教学中采用课堂讨论,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方式,可以说这是绝大多数语文教师广泛使用的教学手段。若能组织好,巧妙地設疑提问,就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期刊
教育学生如何做人,这是所有学科教育教学的重要目标和追求。作为语文教师,要充分利用语文教学资源,对学生展开多元人文教育,帮助学生在做人前提下完成学业成长,成人和成才并重,正所谓“教育之道为立人”。  一、有机结合,创设适宜学习情境  教材文本人文性特征需要多元挖掘,并在教学过程中与学生生活认知形成有机结合,这样才能创设适宜学习契机,帮助学生尽快感受成长动力。如《槐乡的孩子》学习时,教师引导学生展开朗
期刊
阅读下面的材料,请进行“审题立意”训练。  某校有一座建于上世纪50年代末的教学楼,从这里走出去一批批优秀人才,其中不乏知名学者、作家、主持人。如今,这座矮小、简陋、老旧的教学楼已经不能满足学校现代化的发展需要。考虑到它的特殊性,学校想保留,但有人认为学校用地有限,修缮、养护还要花钱,建议着眼发展,将其拆除。为此,学校很犹豫。不少师生和校友表示非常关注,曾在此楼就读过的某知名作家还专程赶回母校拍照
期刊
根据我国义务教育小学新课标的相关要求,指出在语文教学过程中除了加强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的重视之外,还应该加入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研究,这意味着从教育规划层面肯定了“情感教育”的重要性。所谓“情感”,它泛指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主观认知的态度体验,也就是说,“情感”本质上是主体对客体的反应,它在“教与学”这一对矛盾上面表现的更加突出,在小学阶段展开情感教育,就是在知识传递之外进行深层次的情感要素挖掘。
期刊
近几年,中考试卷中出现了课外文言文,许多同学看到陌生的文章不知从何下手。其实,中考中出现的课外文言文都是比较浅显的文言文小段,是出题者根据教学大纲要求设置的,如果平时同学们把课内的文言文学好,对付这些课外文言文是没有问题的。  《2017年河北省中考语文考试说明》中对文言文阅读的要求是: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之、其、而、以、于、乃、虽、为、者、且、则、乎、然、与)
期刊
一、开展课外阅读的意义  大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课外阅读日益突显出它的重要性。通过开展课外阅读,可以开阔学生视野,让学生在课外阅读中进一步补充营养,这样学生的写作和阅读能力也会有明显的提高。现今,很多家长都越来越重视孩子在课余时间的阅读,他们舍得花金钱和精力来满足孩子的阅
期刊
一进入枝头结柿子,架上挂葡萄的时节,教科书里就铺天盖地是秋的讯息。上完《金秋》,上《秋游》,语文课有、美术课有,品生也顺应季节地开起了蔬果大聚会。答应学生表现好就可品尝到丰收的甜蜜,婉拒了学生自带水果的请求,原因之一是已经制作过水果拼盘了,其二是自家的东西向来不懂得珍惜,总觉得取之不尽,吃光了、弄坏了还可以让爸爸妈妈买。而老师奖的东西毕竟不一样,会香一点吧!  周四,早早就准备好了冬枣和葡萄,足够
期刊
“胸藏文墨虚若谷,腹有诗书气自华。”只有爱读书、读好书才能博学多识,志存高远,成为一位有思想、有胆识的人。在“主题阅读教学”带动下,开始“以文带文课”的教学实践,可以从根本上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  一、深化文本的思想内涵  以课文的内容为基础,补充拓展出相同、相关的阅读文章,可以深化文本的思想内涵。如,《梦圆飞天》通讯报道了“神舟”5号飞船载着航天员杨利伟首次飞行太空的过程,表现了中国人民实现飞天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