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当前,我们党中央和国务院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问题,出台了一系列相关的决策、文件,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重大的进展和积极的成效。论文站在生態文明的角度来对广西西江经济带区域旅游进行分析,在充分借鉴吸收已有研究的成果基础上,从区域旅游和生态文明建设两个方面着手,探索生态文明建设下西江区域旅游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瓶颈问题,利用西江经济带自身的优势为其寻找对策,从而找到一条符合其自身的发展路径,促进西江全域旅游的发展,推动西江经济带的构建,建设美丽中国。
关键字:生态文明建设;西江经济带;区域旅游
中图分类号:F5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7517(2018)10-0101-02
1 生态文明建设下区域旅游现状
通过查询和阅读大量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文献、期刊等著作,将生态文明建设系统分为生态经济文明、生态环境文明、生态文化文明、生态制度文明以及生态社会文明五个子系统,[1]所以我们从这五个方面来衡量广西西江经济带区域旅游的现状。广西西江经济带主要包括南宁、贵港、梧州、百色、来宾、柳州、崇左7个地级市,各地在生态建设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距,这为西江经济带区域旅游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从生态经济文明层次来看,南宁是广西自治区的省会城市,经济状况与其他城市相比较为发达。旅游收入方面,南宁也一直处于领先位置,引领着整个西江经济带旅游业的整体发展。但是,各市对生态的投资占GDP的比重均不足,对生态的重视不够;从生态环境文明层次来看,西江经济带七个地级市旅游资源共有八个主类,资源类型丰富多样但是空间分布不均。南宁市在西江经济带的旅游资源中占有的数量最多,比重多达24.71%,其次是柳州市、百色市和来宾市。贵港的数量最少,仅占总数的5.97%。同时,近几年来生态环境破坏严重,区域旅游的发展使很多优质资源被破坏;从生态文化文明层次来看,西江经济带的7个地级市拥有众多少数民族,民族文化颇具特色,但是在区域旅游中民族文化挖掘不深,在区域旅游过程中还存在生态知识的宣传力度不足的问题;从生态制度文明层次来看,从“十二五”开始,国家高度重视广西西江经济带的发展,颁布了一系列相关的政策、法规,各市也都积极响应推动广西西江经济带的发展,但是并没有建立一个完整的生态制度的奖惩机制,所以在发展过程中,以损害生态环境来吸引游客的现象屡见不鲜,这值得我们深入地思考;从生态社会文明层次来看,各地经济的发展突飞猛进,使得各地贫困人口数量不断减少,基本达到养老保险全覆盖,义务教育得以基本普及,但是与旅游相关的专业人才极具缺乏,使得旅游业的服务质量的不到保障,同时还存在基础设施不完善、区域之间合作单一等问题。[2]
2 生态文明建设下区域旅游瓶颈分析
我们对广西西江经济带区域旅游发展进行分析、分类,然后通过借鉴、比较其他相似区域,分别从生态文明建设的各个子系统出发对目前西江区域旅游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3]
2.1 生态经济文明
从2017年生产总值来看,西江经济带的各地级市发展差异较大,其核心城市南宁市、柳州市的经济实力相对较强,梧州市、百色市经济总量均突破千亿规模,其他各地级市经济规模相对较小。崇左、来宾、贵港等地虽然资源丰富,但经济发展相对滞后。所以目前西江经济带的七个地级市在生态经济建设方面差距较大,南宁、柳州的发展水平较好。综合整个区域的整体经济来看,其经济实力偏弱,对旅游在生态、节能环保的投入不足,大多还停留在以资源换经济的水平,不利于西江经济带区域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2.2 生态环境文明
由于西江经济带区域旅游涉及大量的农村,所以农村卫生厕所、生活污水、生活垃圾等环境卫生问题突出,急需得到治理。同时,七个地级市的交通状况并不理想,通达度不高,与周围城市的交通状况也不乐观,再加上七个地级市的旅游资源分布极度不均,旅游资源组合状况较差,旅游资源开发不合理的问题,所以导致整个区域客源吸引半径不大。大部分游客一般会前往南宁、柳州等经济较发达、旅游设施建设较好、旅游资源较为丰富的城市。使得经济较为落后的城市依旧没有得到发展。
2.3 生态文化文明
广西西江经济带主要是以壮族为主,还有瑶族、苗族、侗族等40多个民族,所以其民族文化别具特色,但是在区域旅游中当地的民族文化深度不够,一味地迎合游客的猎奇心理,并没有很好地体现当地居民的民族文化特色。在旅游目的地,对于当地居民、游客的生态知识宣传力度不足,破坏生态的现象时有发生。旅游地的生态技术利用程度不高,大多是采用一些原始、粗放的形式。对广西西江经济带的区域旅游来说,在生态文化文明方面十分欠缺,其区域旅游缺少特色的文化作为支撑,使游客只停留在观光的表面,感受不到其文化魅力。
2.4 生态制度文明
从国家“十二五”规划至今国家高度重视广西西江经济带区域旅游的建设,广西自治区也相继颁布了一系列的政策、文件来保障广西西江经济带区域旅游的建设。但是从目前生态制度文明建设上,我们可以看出各地对于国家政策的执行力度不一,各个地级市单独行动出台的一系列文件、政策,各地级市之间缺乏协调,没有统一的政策体系,有些政策之间存在一定的矛盾,缺乏一个整体的规划。对于生态制度来说,各地只有明文上的规定,没有形成奖惩机制,只能靠道德来约束,没有法律保证其实施,制定的法律并没有落到实地,使得当地居民对于生态制度文明建设知之甚少。
2.5 生态社会文明
广西西江经济带区域旅游在基础设施、管理服务水平上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从我国的整体经济水平上来看,广西自治区的经济比起东部沿海城市比较落后,还有大量未脱贫的人口。广西西江经济带经过的七个地级市也包含大量的贫困人口,经济比较落后致使基础设施、教育水平都比较落后,这也就导致了广西西江经济带缺乏专业的旅游人才,使广西西江经济带的区域旅游的管理及服务水平不高。再加上缺少中心旅游城市,具有辐射带动的重点城市相对较少,区域合作单一,就出现了目前广西西江经济带区域旅游目前在生态文明建设上的问题。 3 生态文明建设下西江区域旅游路径选择
我们在对广西西江经济带区域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分类,然后通过比较、借鉴其他相似区域成功的经验,针对生态文明建设下制约广西西江经济带区域旅游发展的问题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案,利用其自身的优势,促进其进一步发展[4]。
3.1 生态经济文明
从我们对生态经济文明存在的问题分析来看,其主要问题是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的。针对这一问题,广西西江经济带可以选取两个经济较为发达的城市,例如南宁、柳州这两个城市,以这两个城市为中心,优先发展生态经济,提高在旅游的生态问题和节能环保上的资金和技术投入,改善本地区区域旅游与生态经济建设脱节的问题,然后通过其成功的经验来带动其他地级市的生态经济建设。在经济上,可以发挥两个中心城市的辐射作用,通过中心城市来带动其他市旅游经济的发展。广西自治区还可以对经济较为落后的市给与政策、财政上的支持,帮助其做出符合本地区的旅游发展规划,帮助在区域旅游的发展中引进先进的生态技术、企业等来发展旅游。
3.2 生态环境文明
从我们对生态环境文明存在的问题分析来看,其主要问题是环境卫生问题严重,旅游资源空间分布不均、交通设施有待改善等。针对环境卫生问题,政府、景区等需要重视卫生问题,积极响应“厕所革命”,做好生态厕所的建设以及农村生活垃圾的处理工作,同时,还要注意保护现有的生态环境,做好绿化工作。对于游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问题,广西自治区可以将目前的旅游资源进行分类汇总,消除地域的界限,对旅游资源进行整合,然后重新划分,将现有的资源进行分类,打造不同类型跨区域的旅游实体,如农业旅游、工业旅游、乡村旅游等。对于交通设施问题,广西自治区以及各市应加大对基础交通设施的投入,打造两小时经济圈,以扩大客源市场,吸引更多游客。
3.3 生态文化文明
从我们对生态文化文明存在的问题分析来看,其主要问题是民族文化开发深度不足、生态知识宣传力度不够以及生态技术利用率较低。解决民族文化开发深度不足的问题最好的办法就是要深入了解当地文化的历史渊源,找出其具有当地民族特色的文化,对其进行进一步的分析,然后与业态相结合将其展现给游客,使游客能够更好地感受到当地的文化特色。对于生态知识宣传力度不够的问题,这就需要政府加大对当地居民、游客以及旅游业的宣傳力度,使人们在从事旅游活动时能够潜移默化地了解、学习相关知识,提高自身的素养。针对生态技术利用率低的情况,政府要加大对生态技术研发的投入,鼓励旅游地加大对生态技术产品的利用,可以在各市设立试点,免费提供设备并派专人指导使用的,来提高生态技术的普及率。
3.4 生态制度文明
从我们对生态制度文明存在的问题分析来看,其主要问题是本地区没有完善的政策体系,国家相关政策和法规的执行力度不够。由于西江经济带涉及七个市,我们要建立完整的政策体系,确保国家的政策、文件能够更好地落实,沟通是最大的问题。解决这个问题最好的办法就是成立一个西江经济带的发展委员会来协调七个地级市的关系,各市和广西自治区分别等量选取人员任职,在关于西江经济带的问题上,均通过西江经济带的发展委员会统一指导。由西江经济带的发展委员会根据国家、政府的政策、文件,统一制定一套完整的政策体系和生态制度奖惩机制,并监督各市的落实。对于西江经济带区域旅游的发展,西江经济带的发展委员会可以结合各市的资源优势,对于整个西江经济带做出一个统一的规划,确保各市能够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优势,又不会与周边地区产生冲突。
3.5 生态社会文明
从我们对生态社会文明存在的问题分析来看,其主要问题是基础服务设施建设不完善,缺乏专业旅游人才使管理及服务水平不高等。针对基础服务设施不完善的问题,缺乏专业的旅游人才的问题,政府应该加大对本地旅游人才的培养,可以在一些专科学校设立与旅游管理相关的专业、课程,加大对实用型人才的培养。对于人才的引进,政府可以给与优惠政策。对于现有的旅游行业的工作人员,应对他们定时进行培训,提高他们的服务水平。同时广西西江经济带的区域旅游应重视当地的社区的参与度,让社区居民积极地参与到区域旅游中来,这样不仅可以增加当地居民的收入,而且还能够让游客从当地居民那里体验到高质量的服务。
参考文献:
[1] 廉同辉,王金叶,程道品. 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潜力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模型—以广西猫儿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J].地理 科学进展,2010,29(12):1613-1619.
[2] 左文君,明庆忠,李圆圆.区域旅游特征、发展动力和实现路径研究[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6,11:91-93.
[3] 谷树忠,胡咏君,周洪.生态文明建设的科学内涵与基本路径[J].资源科学,2013,35(1):2-13.
[4] 薛冰,张伟伟,陈兴鹏,耿涌,任婉侠.关于生态文明的若干基本问题研究[J].生态经济,2012,260(11):23-29.
[5] 张晓.关于西江苗寨文化传承保护和旅游开发的思考[J].贵州民族研究,2007,6:48-50.
[6] 姚旻.生态文明与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J].中国流通经济,2009,(12):63-66
[7] 孔翔,杨宏玲. 基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优化[J].经济问题探索,2011,(7):38-42.
[8] 杨桂华等译.生态旅游[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
[9] 朱元秀,徐长乐,生态文明视角下的江苏沿海生态旅游竞合研究[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2,21(6):700-706.
[10] 梁少棉,张社尧,生态旅游与旅游生态文明[J].生态科学,2003,22(2):183-185.
[11] 余谋昌.生态文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对十八大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思考[J],桂海论丛,2013(1),29(12):20-28.
【通联编辑:张薇】
关键字:生态文明建设;西江经济带;区域旅游
中图分类号:F5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7517(2018)10-0101-02
1 生态文明建设下区域旅游现状
通过查询和阅读大量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文献、期刊等著作,将生态文明建设系统分为生态经济文明、生态环境文明、生态文化文明、生态制度文明以及生态社会文明五个子系统,[1]所以我们从这五个方面来衡量广西西江经济带区域旅游的现状。广西西江经济带主要包括南宁、贵港、梧州、百色、来宾、柳州、崇左7个地级市,各地在生态建设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距,这为西江经济带区域旅游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从生态经济文明层次来看,南宁是广西自治区的省会城市,经济状况与其他城市相比较为发达。旅游收入方面,南宁也一直处于领先位置,引领着整个西江经济带旅游业的整体发展。但是,各市对生态的投资占GDP的比重均不足,对生态的重视不够;从生态环境文明层次来看,西江经济带七个地级市旅游资源共有八个主类,资源类型丰富多样但是空间分布不均。南宁市在西江经济带的旅游资源中占有的数量最多,比重多达24.71%,其次是柳州市、百色市和来宾市。贵港的数量最少,仅占总数的5.97%。同时,近几年来生态环境破坏严重,区域旅游的发展使很多优质资源被破坏;从生态文化文明层次来看,西江经济带的7个地级市拥有众多少数民族,民族文化颇具特色,但是在区域旅游中民族文化挖掘不深,在区域旅游过程中还存在生态知识的宣传力度不足的问题;从生态制度文明层次来看,从“十二五”开始,国家高度重视广西西江经济带的发展,颁布了一系列相关的政策、法规,各市也都积极响应推动广西西江经济带的发展,但是并没有建立一个完整的生态制度的奖惩机制,所以在发展过程中,以损害生态环境来吸引游客的现象屡见不鲜,这值得我们深入地思考;从生态社会文明层次来看,各地经济的发展突飞猛进,使得各地贫困人口数量不断减少,基本达到养老保险全覆盖,义务教育得以基本普及,但是与旅游相关的专业人才极具缺乏,使得旅游业的服务质量的不到保障,同时还存在基础设施不完善、区域之间合作单一等问题。[2]
2 生态文明建设下区域旅游瓶颈分析
我们对广西西江经济带区域旅游发展进行分析、分类,然后通过借鉴、比较其他相似区域,分别从生态文明建设的各个子系统出发对目前西江区域旅游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3]
2.1 生态经济文明
从2017年生产总值来看,西江经济带的各地级市发展差异较大,其核心城市南宁市、柳州市的经济实力相对较强,梧州市、百色市经济总量均突破千亿规模,其他各地级市经济规模相对较小。崇左、来宾、贵港等地虽然资源丰富,但经济发展相对滞后。所以目前西江经济带的七个地级市在生态经济建设方面差距较大,南宁、柳州的发展水平较好。综合整个区域的整体经济来看,其经济实力偏弱,对旅游在生态、节能环保的投入不足,大多还停留在以资源换经济的水平,不利于西江经济带区域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2.2 生态环境文明
由于西江经济带区域旅游涉及大量的农村,所以农村卫生厕所、生活污水、生活垃圾等环境卫生问题突出,急需得到治理。同时,七个地级市的交通状况并不理想,通达度不高,与周围城市的交通状况也不乐观,再加上七个地级市的旅游资源分布极度不均,旅游资源组合状况较差,旅游资源开发不合理的问题,所以导致整个区域客源吸引半径不大。大部分游客一般会前往南宁、柳州等经济较发达、旅游设施建设较好、旅游资源较为丰富的城市。使得经济较为落后的城市依旧没有得到发展。
2.3 生态文化文明
广西西江经济带主要是以壮族为主,还有瑶族、苗族、侗族等40多个民族,所以其民族文化别具特色,但是在区域旅游中当地的民族文化深度不够,一味地迎合游客的猎奇心理,并没有很好地体现当地居民的民族文化特色。在旅游目的地,对于当地居民、游客的生态知识宣传力度不足,破坏生态的现象时有发生。旅游地的生态技术利用程度不高,大多是采用一些原始、粗放的形式。对广西西江经济带的区域旅游来说,在生态文化文明方面十分欠缺,其区域旅游缺少特色的文化作为支撑,使游客只停留在观光的表面,感受不到其文化魅力。
2.4 生态制度文明
从国家“十二五”规划至今国家高度重视广西西江经济带区域旅游的建设,广西自治区也相继颁布了一系列的政策、文件来保障广西西江经济带区域旅游的建设。但是从目前生态制度文明建设上,我们可以看出各地对于国家政策的执行力度不一,各个地级市单独行动出台的一系列文件、政策,各地级市之间缺乏协调,没有统一的政策体系,有些政策之间存在一定的矛盾,缺乏一个整体的规划。对于生态制度来说,各地只有明文上的规定,没有形成奖惩机制,只能靠道德来约束,没有法律保证其实施,制定的法律并没有落到实地,使得当地居民对于生态制度文明建设知之甚少。
2.5 生态社会文明
广西西江经济带区域旅游在基础设施、管理服务水平上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从我国的整体经济水平上来看,广西自治区的经济比起东部沿海城市比较落后,还有大量未脱贫的人口。广西西江经济带经过的七个地级市也包含大量的贫困人口,经济比较落后致使基础设施、教育水平都比较落后,这也就导致了广西西江经济带缺乏专业的旅游人才,使广西西江经济带的区域旅游的管理及服务水平不高。再加上缺少中心旅游城市,具有辐射带动的重点城市相对较少,区域合作单一,就出现了目前广西西江经济带区域旅游目前在生态文明建设上的问题。 3 生态文明建设下西江区域旅游路径选择
我们在对广西西江经济带区域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分类,然后通过比较、借鉴其他相似区域成功的经验,针对生态文明建设下制约广西西江经济带区域旅游发展的问题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案,利用其自身的优势,促进其进一步发展[4]。
3.1 生态经济文明
从我们对生态经济文明存在的问题分析来看,其主要问题是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的。针对这一问题,广西西江经济带可以选取两个经济较为发达的城市,例如南宁、柳州这两个城市,以这两个城市为中心,优先发展生态经济,提高在旅游的生态问题和节能环保上的资金和技术投入,改善本地区区域旅游与生态经济建设脱节的问题,然后通过其成功的经验来带动其他地级市的生态经济建设。在经济上,可以发挥两个中心城市的辐射作用,通过中心城市来带动其他市旅游经济的发展。广西自治区还可以对经济较为落后的市给与政策、财政上的支持,帮助其做出符合本地区的旅游发展规划,帮助在区域旅游的发展中引进先进的生态技术、企业等来发展旅游。
3.2 生态环境文明
从我们对生态环境文明存在的问题分析来看,其主要问题是环境卫生问题严重,旅游资源空间分布不均、交通设施有待改善等。针对环境卫生问题,政府、景区等需要重视卫生问题,积极响应“厕所革命”,做好生态厕所的建设以及农村生活垃圾的处理工作,同时,还要注意保护现有的生态环境,做好绿化工作。对于游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问题,广西自治区可以将目前的旅游资源进行分类汇总,消除地域的界限,对旅游资源进行整合,然后重新划分,将现有的资源进行分类,打造不同类型跨区域的旅游实体,如农业旅游、工业旅游、乡村旅游等。对于交通设施问题,广西自治区以及各市应加大对基础交通设施的投入,打造两小时经济圈,以扩大客源市场,吸引更多游客。
3.3 生态文化文明
从我们对生态文化文明存在的问题分析来看,其主要问题是民族文化开发深度不足、生态知识宣传力度不够以及生态技术利用率较低。解决民族文化开发深度不足的问题最好的办法就是要深入了解当地文化的历史渊源,找出其具有当地民族特色的文化,对其进行进一步的分析,然后与业态相结合将其展现给游客,使游客能够更好地感受到当地的文化特色。对于生态知识宣传力度不够的问题,这就需要政府加大对当地居民、游客以及旅游业的宣傳力度,使人们在从事旅游活动时能够潜移默化地了解、学习相关知识,提高自身的素养。针对生态技术利用率低的情况,政府要加大对生态技术研发的投入,鼓励旅游地加大对生态技术产品的利用,可以在各市设立试点,免费提供设备并派专人指导使用的,来提高生态技术的普及率。
3.4 生态制度文明
从我们对生态制度文明存在的问题分析来看,其主要问题是本地区没有完善的政策体系,国家相关政策和法规的执行力度不够。由于西江经济带涉及七个市,我们要建立完整的政策体系,确保国家的政策、文件能够更好地落实,沟通是最大的问题。解决这个问题最好的办法就是成立一个西江经济带的发展委员会来协调七个地级市的关系,各市和广西自治区分别等量选取人员任职,在关于西江经济带的问题上,均通过西江经济带的发展委员会统一指导。由西江经济带的发展委员会根据国家、政府的政策、文件,统一制定一套完整的政策体系和生态制度奖惩机制,并监督各市的落实。对于西江经济带区域旅游的发展,西江经济带的发展委员会可以结合各市的资源优势,对于整个西江经济带做出一个统一的规划,确保各市能够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优势,又不会与周边地区产生冲突。
3.5 生态社会文明
从我们对生态社会文明存在的问题分析来看,其主要问题是基础服务设施建设不完善,缺乏专业旅游人才使管理及服务水平不高等。针对基础服务设施不完善的问题,缺乏专业的旅游人才的问题,政府应该加大对本地旅游人才的培养,可以在一些专科学校设立与旅游管理相关的专业、课程,加大对实用型人才的培养。对于人才的引进,政府可以给与优惠政策。对于现有的旅游行业的工作人员,应对他们定时进行培训,提高他们的服务水平。同时广西西江经济带的区域旅游应重视当地的社区的参与度,让社区居民积极地参与到区域旅游中来,这样不仅可以增加当地居民的收入,而且还能够让游客从当地居民那里体验到高质量的服务。
参考文献:
[1] 廉同辉,王金叶,程道品. 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潜力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模型—以广西猫儿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J].地理 科学进展,2010,29(12):1613-1619.
[2] 左文君,明庆忠,李圆圆.区域旅游特征、发展动力和实现路径研究[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6,11:91-93.
[3] 谷树忠,胡咏君,周洪.生态文明建设的科学内涵与基本路径[J].资源科学,2013,35(1):2-13.
[4] 薛冰,张伟伟,陈兴鹏,耿涌,任婉侠.关于生态文明的若干基本问题研究[J].生态经济,2012,260(11):23-29.
[5] 张晓.关于西江苗寨文化传承保护和旅游开发的思考[J].贵州民族研究,2007,6:48-50.
[6] 姚旻.生态文明与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J].中国流通经济,2009,(12):63-66
[7] 孔翔,杨宏玲. 基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优化[J].经济问题探索,2011,(7):38-42.
[8] 杨桂华等译.生态旅游[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
[9] 朱元秀,徐长乐,生态文明视角下的江苏沿海生态旅游竞合研究[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2,21(6):700-706.
[10] 梁少棉,张社尧,生态旅游与旅游生态文明[J].生态科学,2003,22(2):183-185.
[11] 余谋昌.生态文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对十八大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思考[J],桂海论丛,2013(1),29(12):20-28.
【通联编辑:张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