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探讨

来源 :中国电力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uicuiCUICUI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重庆理工大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2009年底开始实施“卓越计划”,2011年建成“卓越工程师基地”。阐述了电气专业“卓越计划”的内涵、特色,介绍基地在人才培养方案、企业支撑体系、师资队伍建设等几个方面的探索和改革。实践证明该专业的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培养了一大批具有“创造、创新、创业”能力的“三创”卓越工程师,为工程教育改革积累了经验。
  关键词: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三创;人才培养模式
  作者简介:刘伟(1964-),男,四川宜宾人,重庆理工大学电子信息与自动化学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系主任,副教授;贺晓蓉(1973-),女,四川德阳人,重庆理工大学电子信息与自动化学院,副教授。(重庆400050)
  基金项目:本文系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重大项目“电气信息类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编号:101102)资助、重庆市2010年人才培养模式与创新实验区“‘宽口径、大工程”观下的电气信息类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的阶段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2)06-0058-02
  
  我国拥有世界上最大规模的高等工程教育,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工程教育成绩斐然,培育了上千万的工程科技人才,有力地支撑了国家工业体系的形成和发展。但不容忽视的是,虽然我国工程技术人员总数已达1000万,居世界之首,但是人均产值却很低,每百万元产值的工程师人数,我国约为美国的16倍,德国的13倍。在国际竞争力的排名中与人才有关的指标排名落后,反映出我国合格的工程应用型人才严重匮乏。是什么影响了我国工程人才培养的质量?传统的工程教育重视理论学习、缺少实践是一个重要因素。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简称“卓越计划”)致力于改革工程人才培养的传统模式,弥补传统工程教育的缺失,创新高校与工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机制。卓越计划是国家振兴工程教育的一次重大探索,对提升工科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工程教育和工程师的国际互认具有重要意义。
  重庆理工大学作为重庆市重点建设高校,肩负着培养和输送高级科研、工程人才的重要使命。重庆理工大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以下简称电气专业)创建于2004年,从每届招收2个班,发展到每届招收4个班;毕业生就业形势良好,就业率高达98%,毕业生质量得到国内外专家、机构和社会的广泛认可。特别是随着国家智能电网工程的规划实施和西部水能资源大力开发建设,电气工程领域卓越工程师的培养更是迫在眉睫。2009年底,电气专业开始实施“卓越计划”,通过近两年来的探索和实践,目前已在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优化、师资队伍建设、校内外工程实践基地建设等几个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培养了一批具有“创造、创新、创业”能力的卓越工程师,实践证明该专业的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工程教育改革积累了经验。
  一、以“三创”型人才标准,充实“卓越计划”内涵
  21世纪是以创造、创新、创业为特征的世纪,知识经济将占着世界经济的主导地位,人才评价也从资格转向能力,从技能转向创造。创造、创新、创业具有内在的一致性,都给予认识主体一种新的感觉,都含有创的成分,但创的程度、形态、阶段却不同。创造强调原创性,创新在于再创性,而创业则是创造和创新的综合,注重把创造与创新的东西变成现实活动。只有通过不断的创新,才能使创造走向完美,而只有创业,才能把创造和创新的成果发挥出实效[1]。
  “三创”型人才是指以学科教育为基座的,以通识基础深厚、综合素质高、专业适应性强为塔身的,以富有创造、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为塔尖的,复合型的、适合未来发展要求的高级专门人才[2]。无疑,卓越工程师的标准与“三创”型人才的定义是高度和谐统一的,因此重庆理工大学电子信息与自动化学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系(以下简称“我系”)培养卓越工程师的标准就是要有“创造能力、创新思维和创业精神”。
  根据创的程度、形态、阶段不同,采取的培养方案应有所区分,根据学院的具体情况我们制订了“211”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即前两年按电气信息大类进行培养,设置“创造”课程,重在实施创造性教学和培养创造性人才;第三年根据具体选拔标准分流后打造专门的卓越工程师班,设置“创新”课程,重在启发创新思维及传授创新技法,培养创新品格;最后一年根据社会和行业需求进行工程能力的培养,设置“创业”课程,重在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创业技能和创业人格。“211”模式正是根据创的程度、形态、阶段不同而采取的“三段式”培养模式,真正培养出具有“创造、创新、创业”能力的卓越工程师,以满足社会的需要[3]。
  二、以一体化课程体系,彰显“卓越计划”特色
  本专业引进国际工程教育改革的最新成果——CDIO工程教育理念,以面向工程为导向、以项目驱动为手段、以能力培养为核心、以全面发展为目标,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构建了具有本专业特色的卓越工程师培养一体化课程体系,图1是以设计为导向的培养计划鱼骨架图。根据“三创”型人才的要求,我们按照三级项目对教学过程具体组织实施:(1)一级项目要求完整地、前后衔接地贯穿于整个本科教学阶段。包含本专业主要核心课程和能力要求的项目,制定专业知识与能力的基本架构。(2)二级项目为包含一组相关核心课程、能力要求的项目,需要课程群的支撑,是对相关课程群的综合,主要训练和培养学生综合应用相关知识的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二级项目是基于课程群,每个课程群都有一个项目,如设计、制造、控制、检测,这些项目相当于综合性的课程设计,把相关联的课程知识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认识到其不是孤立的知识点。例如构建了一个“电气综合设计”的二级项目,该项目在学生学习了电子技术、电机与拖动基础、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电力电子技术、计算机控制、电气测试技术、电力工程等相关课程后才能完成,在第四年秋季进行,该项目针对一个电机的调速系统可以使学生从构思、设计、实现、运作等四个方面得到系统的工程能力的训练。(3)三级项目为单门课程内为增强能力与理解而设的项目,为初级项目,一般在课程内进行。多方联合设计教学大纲与课程计划,建设课程[4-5]。
  从图1可以看出,培养计划首先是在入学阶段对新生开设“工程导论”课及进行“三创”入门教育,使新生树立“三创”意识,感受“三创”环境。其次是在大二和大三阶段,全面培养学生的“三创”能力,通过开设工程基础课程和进行工程专项训练让学生初步感受自己的创造和创新能力。最后是在大四阶段,学生在这一阶段运用和实践“三创”思维,开展“三创”活动,锻炼自己的“三创”能力。通过毕业设计和创业实践,经过思维力和创造力的结合,就形成创业能力,从而使自己成为创业人才。
  三、以多维产学研合作模式,打造“卓越计划”企业支撑体系
  “211”培养模式的实施需要企业由单纯的用人单位变成共同培养单位,发挥企业具备真实工程环境和先进的工程实践条件的优势,为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工程设计能力和工程创新能力创造必要的物质条件。
  我们开展的“211”卓越计划,得到一批知名企业的协助与合作,早在2006年就与长安集团、大江集团、顶益集团等企业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自2007年以来已连续4年为上述公司定单式培养了60多名学生。近几年来,这些公司不仅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上与本实验区开展广泛的合作,还向学生提供了一定的奖学金和助学金,它们在企业管理、技术力量、设备支撑、资金保障等方面均为卓越计划的实践营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与重庆电科院签订合作协议,每年送出20~30名学生到电科院去参与其日常科研生产工作,学生的实习实训完全融入了企业,借助电科院的平台锻炼了工程实践能力,为今后就业打下坚实基础。
  本着“双向参与、资源共享”的思想,和企业在互利共赢的前提下从不同层面、不同形式和不同特色入手,进行多维产学研合作,让企业变成培养卓越工程师的基地。归纳起来,从三个层面构建了科学合理的卓越计划企业支撑体系。(1)浅层合作:学校按企业所需设置专业课程,并在企业建立实习实训基地,建立专家指导委员会和实习指导委员会,聘请行业(企业)专家为指导委员会成员,与企业签订专业实习协议,逐步形成产学合作体。(2)中层合作:为企业提供咨询、培训等服务,建立横向联合体,形成多元投资主体。(3)深层合作:学校与企业相互渗透,以企业的发展需要设定科研攻关和技术研究方向,并将研究成果转化为工艺技能、物化产品和经营决策,提高整体效益,企业也主动向学校投资,建立利益共享关系,真正实现产学研三位一体。 每个层面上又有不同的合作方式,形成多层面、多元化的多维产学研合作模式(见图2)。
  四、以师资队伍建设的四大工程,为“卓越计划”提供保障
  师资队伍的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三创”型人才培养工作的整体质量,积极探索并实施了师资队伍建设的“四大工程”。
  访学交流工程:根据学校的相关规定,积极制定教师国内外培训计划项目,先后送培多名教师分别到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以及美国欧道明大学、日本山口大学等进行访学,通过与国内外著名高校、高水平科研院所的交流与合作,进一步开拓教师的国际视野。
  青出于蓝工程:实行了青年教师培养的导师制,通过三个层次的传帮带(教学名师带专业带头人,专业带头人带骨干教师,骨干教师带青年教师),充分发挥教学名师、专业带头人的传帮带作用,使青年教师更快更好地胜任教学、科研工作,提高师资队伍整体质量。
  双师队伍工程:根据“211”模式的特点,“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是关键。学习国外的先进经验,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采用“引、送、下、聘”等多种形式,打造双师型队伍。“引”是指从生产管理第一线引进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担任教学工作。通过引进人才,引进专业骨干、学科带头人,充实师资队伍,提高师资队伍的整体素养。“送”是选送部分教师到重点院校的对口专业进行深造,主要是从企业引进的实践应用能力强但专业理论相对薄弱的教师。“下”是让部分教师下到基层企事业单位锻炼,主要针对缺乏相关专业实践经验的教师,安排他们到生产实践、管理服务第一线实习,丰富和提高他们的实践知识和能力。“聘”是指聘请各行业的专家、企业家担任兼职教师,对现场技术技能水平要求较高的、专业性非常强的课程,请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教学,兼职教师有利于学生工程技能的熟练掌握、职业意识的强化和实践运用能力的提高;同时,兼职教师所引入的职业素养也会不断影响专职教师,有利于专职教师职业技能水平的提高。
  优秀团队工程:科学规划教学团队建设,积极建设优秀教学团队,探索教学团队建设和运行新机制、新模式,充分发挥优秀教学团队的引领和示范作用。目前我系建设了一个市级优秀教学团队。
  通过四大工程,有效促进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和内涵得以提升,促进了师资队伍的工程化,为卓越计划的顺利实施提供保障。
  五、结束语
  电气专业的卓越计划是我系多年来工程教学改革和实践的结晶,具有三个特点:一是按“三创”型人才标准培养卓越工程师,二是企业深度参与培养过程,三是强化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目前基地的各项建设仍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相信随着基地建设的进一步完善,可为各类高校卓越工程师的培养提供理念、行为上的“蓝本”,促进我国现代工程教育的变革及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衣俊卿.对高等学校开展创业教育的理性思考[J].中国高等教育,2002,(10).
  [2]张勇,邱安昌.三创教育辨义[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1).
  [3]张宏烈,顾晓华.“三创”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7).
  [4][美]Edward F.Crawley.重新认识工程教育——国际CDIO培养模式与方法[M].顾佩华,沈民奋,陆小华,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5]顾佩华,沈民奋,李升平,等.从CDIO到EIP-CDIO——汕头大学工程教育与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8,(1).
  (责任编辑:刘辉)
其他文献
编者按:  为营造电力行业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围,推动电力行业员工为振兴企业积极参加各类教育培训活动,鼓励员工立足本职、刻苦钻研业务、走岗位成才道路,中国电力教育协会电力教育基金管理委员会一年一度的“电力教育培训新星奖”评审工作于日前结束。2011年度共评选出特等奖10名,一等奖31名,二等奖50名,本期杂志将刊载此次特等奖获得者的事迹摘要及所有获奖人员名单,以鼓舞和激励
期刊
摘要:“信号与系统”课程知识点多、理论性强,长期存在教师难教、学生难学的问题。提出“主线式”教学方法,以问题为先导,以分析、解决问题的不同分析方法、分析思路为主线,串起课程各个章节,在教学实践中取得了较好授课效果。  关键词:信号与系统;主线式;教学改革  作者简介:李辉(1980-),男,湖北武汉人,海军工程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讲师;黄海(1980-),男,湖北武汉人,海军工程大学电气与信息
期刊
摘要:电力电子技术的内容主要涵括器件、电能变换主电路、控制三大部分。信息类专业学生应侧重于学习电力电子的控制技术,弱化电能变换主电路的拓扑分析与建模。同时,“电力电子技术”课程又是信息类专业学生学习电力背景知识的有效课程。文章分析了满足上海电力学院信息类专业人才电力特色培养要求的课程体系,然后探讨了将多媒体课件、PSIM电力专用仿真软件的教学手段与工具应用于电力电子课程的人才培养方法,使难于理解及
期刊
摘要:针对“电力工程基础”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为目标,从整合课程教学内容、优化课程资源和教学手段、加强实验教学环节、强化课程设计等方面进行探索,并将这些方法应用到教学中,提高了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  关键词:电力工程基础;教学改革;探索   作者简介:高春艳(1977-),女,河南洛阳人,河南科技大学车辆与动力工程学院,讲师;梁坤峰(1975-),男,河南新郑人
期刊
摘要:在当前形势下,如何提高大学生的综合能力特别是专业核心技术应用能力,满足专业技术领域的人才需求,是摆在各高等院校特别是地方本科院校面前的重要课题。以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为例阐述应用能力型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施。事实表明,建立科学、完善的应用能力型人才培养体系,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对专业理论学习与科学实践的热情,也能促进教师队伍水平的提高,更能促进专业核心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提升学
期刊
摘要:水电机组监测与故障诊断是能源电力专业重要的基础课程。为了加强课程教学的效果,基于实时动态建模理论和计算机可视化技术建立了水电机组的计算机仿真系统,分析了系统的组成及所需的软硬件,实现了水电机组全工况、全范围的仿真,可模拟电站的各种正常操作和故障及异常,解决了课程教学中因缺乏实验场地而造成的教学效果不理想的现象,增强了学生的工程概念,培养了学生处理电站事故的操作能力。  关键词:计算机仿真;监
期刊
摘要:对当前电类专业本科毕业设计存在的问题加以分析,结合当前“卓越工程师教育”的背景,有针对性地阐述了加强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途径,从学生主观以及外界客观因素等方面探讨了提高毕业设计质量的措施。  关键词:卓越工程师;毕业设计;电类专业  作者简介:张勋才(1981-),男,河南郸城人,郑州轻工业学院电气信息工程学院,讲师;牛莹(1982-),女,河南洛阳人,郑州轻工业学院电气信息工程学院,助教。(
期刊
摘要:对两年来浙江省配电网“三位一体”技能竞赛的情况进行了调查与分析,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解决对策。  关键词:配电网;技能竞赛;考核  作者简介:盛其富(1961-),男,浙江富阳人,浙江湖州电力技术培训中心,工程师;钱江(1976-),男,浙江嘉兴人,浙江湖州电力技术培训中心,一级实习指导教师。(浙江湖州313000)  中图分类号:G7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
期刊
摘要:电工实验是一项要求非常严格的技术实验,学生在实验中很容易反复犯错,造成不可忽略的损失。通过实践实验,分析电工学实验室中的安全问题与影响安全问题的几个因素,并提出如何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与操作技能,以及实验室管理者在实验室运行中应该采取的安全措施。  关键词:电工实验室;安全意识;操作技能  作者简介:柴学平(1975-),男,安徽芜湖人,塔里木大学机电学院电气工程系,讲师;胡将(1984-),
期刊
摘要:为了适应新形势的要求,提高“自动控制原理”课程的教学质量,就“自动控制原理”课程的讲授内容、教学方法、考核形式、网络课堂等方面进行的改革与实践作了详细的介绍,其研究成果在教学实践中取得了良好效果。  关键词:自动控制原理;教学改革;实践  作者简介:范为福(1955-),女,天津人,中原工学院电子信息学院,教授;王双红(1978-),女,河南长垣人,中原工学院电子信息学院,讲师。(河南郑州4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