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创新要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

来源 :教育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nlpkt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部分,教师应正确引导学生走入生活,感悟人生,写出真情实感的好作文。
  【关键词】作文 创新 生活
  
  “文以载道。”作文的本质就是表达自己的某种观感和思想认知,而认识的源头就是生活,作文创新要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
  一、作文创新要摆脱重技巧和模仿的窠臼
  在传统的作文教学中,很多老师对学生的写作指导首先放在结构和文体技巧上,重视教给学生作文的形式和技巧,并以学生能灵活运用多变的文章形式和技巧为作文教学成功的主要表现,有所谓的“天下文章一大套,看你套的妙不妙”。但是,文章的形式美是为文章的内容美服务的,离开了内涵丰富深刻的内容,任何华丽的形式都毫无价值。本来,形式的新颖是相对而言的,像结构上的各种形式早就不新鲜了。至于文体上的形式因为写的人少而显得较为新颖,如果叫大家一窝蜂都去写,也就显得平淡无奇了。只强调形式上的创新是没有多少意义的,甚至是有害的,有的同学一味要写新的文体,由于笔力不够,结果写成了不伦不类的“四不像”。企图用新颖的形式来掩盖内容上的缺陷十有八九要失败。如果老师教学生形成这种华而不实的文风,更加误人子弟。
  二、阅读能够指导写作,但不是写作的全部
  古人说过“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是古人写作经验的实践总结,它强调了一定量的阅读对整体写作能力培养的潜移默化的重要影响,表明阅读教学也是作文教学的一个重要手段。老师可以通过阅读教学指导学生一些作文技巧和思维方法,还可以教导学生如何去体味情感、认识事物、把握文体特征等。但古人同时也说过“尽信书不如无书”,“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阅读作为一种综合的作文教学手段,对形成学生最初直观的写作的感性认识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随着学生作文能力和技巧的逐步提高,它只能是退居次要的一个辅助手段,否则学生就容易形成一些思维定势,易于泥古,难以创新。教学中我们常常发现,每当作文时,总有一些学生见到题目抓耳挠腮,落不了笔,最后抱出一些作文书哗啦啦地翻,他们以为,现成的文章就是他们的救星。所以,我们的作文教学更应该在范文阅读之外下工夫。
  三、到生活中去淘金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宋代大哲学家朱熹在《观书有感》中以“塘”喻心,以“活水”喻求知,形象地说明一个人知识的丰富、学问的渊博需要不断从“源头”注入“活水”。作文的“源头”在哪里?在鲜活的生活里,通过对生活现象和生活事件的观察感受来表达自己的思考认识,运用创新思维去认识自身的生活。
  (一)要把学生作文的目的定位在自如地表达自己对生活的观察、感受和理解上
  在作文教学中我们看到的现象首先是学生在看到题目后没有什么可写,其次才是怎么去写。生活就像万花筒,那么缤纷灿烂、丰富多彩,要表达的东西多如牛毛、俯拾皆是,学生为什么就偏偏觉得没什么可写?问题或许出在我们日常的作文教学倾向上,我们太注重学生按照我们对生活的理解来表现好的、美的、典型的东西,而这些东西并不是学生兴趣关注的东西,不是他们学识修养和认识水平所能达到的。学生有表现欲望,有享受被老师肯定和表扬的强烈心理需求,他们会根据老师平时的教导和教学倾向去揣摩老师的意图,甚至会想当然地拔高老师对学生的心理预期,这自然会反过来变成学生作文表达的一种心理压力,拿不准什么可以作为老师能够认可的作文可以观照的对象。长此以往,形成恶性循环,视野愈益狭隘,最终变成作文无米下锅。所以创新作文教学首先要理清学生作文要表现的是鲜活的现实生活,从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兴趣特点入手,不提过高的要求,循序渐进,只要表达了自己心中对鲜活的现实生活的认识,文从字顺,积极健康,都应该被视为是成功的作文。
  (二)鼓励学生多角度、创造性地思维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同样一座庐山,站在不同的位置,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庐山表现出几乎迥异的姿态。生活中许多问题,只要我们稍稍变化一下角度就会得出异乎寻常的答案。创新作文教学中就要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去认识同样的社会现象和生活问题,让学生在感性中培养辩证思维的品质,在比较中去把握事物的本质和区别,在实践中去体味事物多变的面孔,从而在更高的层面、更广泛的领域全面认识事物。通过这样的认识,培养学生思辨的品质,最终形成学生比较牢固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富有特色的个性思维,创造性地去认识事物。这样学生才能够有所表达,表达也才有深度、才有新意。
  (三)重视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
  生活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作文要表达学生对社会、生活和人生的观感认识,没有社会实践,这些认识从哪来?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学生自己到生活中去,到社会上去,到大自然中去,去听,去看,去体验,去采集。广泛接触现实生活中层出不穷的新人、新事、新物、新风尚、新潮流、新经验、新问题,广泛关注社会焦点问题和百姓的热门话题,广泛采集紧扣时代脉搏的新鲜材料,然后分析、思索、积累、贮存,不断充实自己的作文素材库,不断丰富自己的表达经验和能力,不断提高自己的思维认知水平。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学生既培养了亲身实践、参与认识社会生活和人生的兴趣,又直观地获取了生活原生态题材,锻炼了体验生活的技能,这样写成的作文自然耐人寻味,刻骨铭心。
  生活是一座富金矿,只要淘就能得到闪闪发光的金子。创新作文应以社会人生的大生活作为学生自己观照和反映的根本,不走出教室,不走进社会,缘木求鱼,只会把作文教学带进死胡同。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只有建立大生活观、大语文观,引导学生走进生活又以生活为表现对象,学生的作文才会有源头活水源源不断地注入,学生的创作才会是鲜活的生命个体灵动的倾诉,写作也才能真正变成学生生活的基本能力。
其他文献
<正>我国目前正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关键时期,农村人口减少、劳动力稀缺、政府引导力度的加大,促进了农村土地流转,种植大户、专业合作社数量逐年增加。与此同时,现
【摘 要】新课改活动背景下,很多政治教师开始一步步地摒弃传统意义课堂教学中的说教形式,开始在构建种种新型课堂模式的过程中将活动引入课堂中来。在形式丰富多样的课堂活动中,学生悄然形成了良好的思想品行,将课堂知识熟记于心,达到了课堂学习与素养提升双步提升的理想效果。  【关键词】思想政治 课堂活动 教学策略  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活动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师生多边活动。但在教学实践中,不可否认,很
在新课程改革中,作为中学英语教师就应该从师生关系、语言兴趣和教学手段创新等方法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最终达到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摘 要】在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美术教育受到了空前的重视,围绕儿童美术教育方面的知识,有目的地在培养儿童美术才能的教育中,尊重儿童心理、生理特点,并借用儿童的好奇心,从而培养其浓厚的兴趣。运用布鲁纳所提出的“发现学习”模式,努力从根本上激发儿童的审美情感,发掘儿童的智力潜能,丰富儿童的想象力,提高儿童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儿童美术 培养兴趣 创新  儿童的美术教育更是在教育领域中占有重要的地
<正>话费以及家里水、电、煤气欠费了怎么办?村里收费点要收手续费,不收手续费的收费大厅往往又挺远的,为了省个手续费,又要花时间赶路和排队,真是不方便。《新农业》的热心
<正>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1921年7月,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宣告成立了。从此,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六十年艰苦卓绝的斗争,终于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反动统治,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辉煌成就。当前,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正确路线的指引下,全国人民更加紧密地团结在党的周围,意气风发、斗志昂扬地为振兴中华又开始了新的长征,为建设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而英勇奋斗。历史雄辩地说明,中国共产党的六十年是作为中华民族中流砥柱的六十年,是领导中国人民翻天覆地
在新课标的要求下,小学音乐教育面临着转变观念,建立创新教育模式的新形势。随着音乐新课程的不断推进,音乐教师的教学理念在不断地转变和提升。如何让孩子们在音乐课里尽情享受
<正> 胡耀邦同志在党的十二大报告中指出:“从一九八一年到本世纪末的二十年,我国经济建设总的奋斗目标是,在不断提高经济效益的前提下,力争使全国工农业的年总产值翻两番”。这个关于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战略目标的完整提法,对经济战略目标的含义作了最明确的规定,里面包含着两层意思:一个是力争工农业年总产值到本世纪末翻两番,一个是不断提高经济效益这个前提。在经济战略目标的含义中,为什么要作出以
<正> 没有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指引,就没有新中国。这早已经不仅仅是什么理论问题,而是亲身感受的现实了。但是,在经过林彪、“四人帮”十年浩劫后的今天,当我们把工作的着重点转移过来,集中精力搞社会主义的四个现代化时,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指导作用还要不要?还灵不灵?在一些同志尤其是一些青年同志的头脑里倒确实成了问题。产生这
<正>实现农机农艺的融合,对促进农业稳定增产和农民持续增收,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政府部门对此给予了高度重视并积极推动。2015年,辽宁省选取了5个县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