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适与高本汉:文言、口语之辨的方法和旨趣

来源 :读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ngyonggu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胡适以倡导白话文和新文化运动闻名于世,其一生最主要的贡献可归为新文化运动、倡导民主政体与自由主义、整理国故诸方面。三岁不到时,便读其父所编《学为人诗》《原学》及姚鼐选编《律诗六钞》等。十四岁之前已读完朱熹《 四书集注》及《诗经》《 易经》《尚书》《礼记》《孝经》等。九岁时,胡适在四叔家发现一部残破的《水浒传》,其后又得到了全本《水浒传》。这部书可以看作后来胡适高举“文学革命”大旗的引子。
  高本汉(Bernhard Karlgren,1889-1978)是二十世纪欧洲杰出的汉学大师。一九一五年,高本汉在瑞典乌普萨拉(Uppsala)大学获得博士学位。接下来三年在传教士学校教中文。一九一八年之后的二十年,高氏为哥德堡大学东亚语文学和文化教授,这是为他特别设立的职位。
  胡适与高本汉的学术因缘,始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是年,高本汉发表“ LeProto-chinois,langue flexionelle”(《原始中国语为变化语说》)一文,讨论了上古汉语的词形变化。当时林语堂尚在德国莱比锡大学攻读语言学博士学位,在看过高本汉寄赠的此文抽印本之后,大为叹服。高氏的研究方法、材料和结论,与胡适《尔汝篇》《吾我篇》不谋而合。胡适在《〈左传真伪考〉的提要与批评》一文中说,高本汉“在中国文法沿革的研究上也曾有很好的成绩。……那篇论原始的中国文是说中国古文是有文法上的变化的,如‘吾’‘我’之别,‘尔’‘汝’之别,但他用的方法与材料都和我大致相同,故结论也和我相同;不过我作那两篇文字是在海外留学时代,只用了一些记忆最熟的《论语》《孟子》《檀弓》(高先生所谓‘鲁语’的书),下的结论也只是概括的结论。高先生却用了统计法,并且把各种条例外都加上心理学上的说明,大可以补我的不逮”(高本汉:《左传真伪考及其他》,陆侃如译,商务印书馆一九三五年版,98 页)。
  高本汉也跟胡适一样,自小深受家学熏陶,父亲约翰纳斯·卡尔格伦为瑞典延雪平高中拉丁语、希腊语和国文老师。高本汉在与妻子茵娜的通信(一九一一年二月十七日)里已经提到汉语文言、口语的问题。他认为,只学会汉语口语而不能掌握文言文,实在是“苦海无边,寸步难行”。另一方面,在中国国内,一九一六年的《新青年》(第二卷第二号)“通信”栏内刊载了胡适致陈独秀的信,胡适提出了“八事”主张,主张废止文言文,揭开了白话文运动在新文学领域的序幕。但隨之出现了各种反对的声音,使胡适感觉到,文言和白话还是不能完全割裂。
  白话文运动离不开汉字的拼音化,因为它是这个运动得以成立的理论基础。高本汉和胡适都曾对汉字拼音化的问题做过探讨。如胡适曾说:“拼音文字必须用‘白话’做底子,拼音文字运动必须同时是白话文的运动。提倡拼音文字而不同时提倡白话文,是单有符号而无内容,那是必定失败的。”〔《胡适文集》(第一册),北京大学出版社一九九八年版,117—118 页〕一九一三年,教育部议定“国语注音字母”方案,一九二二年又颁布了“注音字母书法体系”,注音字母方案得以定型推广。一九二六年,国语统一筹备会发表了赵元任、钱玄同、刘复等制定的“国语罗马字”,两年后正式公布“国语罗马字拼音法式”,与注音字母一样具有法律地位。
  一九二八年一月二十九日,高本汉在伦敦中国学会上做了一次题为“汉语的拉丁字母”的报告,讨论了威妥玛—翟理斯拼音系统的创造性功绩,认为某些拼音方案应该修正,如尾部不发音的-h(如hsueh,汉语拼音xue)应该舍弃;以hs- 来表示舌面摩擦音x- 亦不可取,更反对以ch- 和ch’- 同时表示zh-(支)、ch-(吃)和j-(鸡)、q-(七)。高本汉还认为,中国必须创造西方文字的拼写方法,以便于创造一种基于口语的新文学,这也是他对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建设性建议。
  同样热衷于国语罗马字的胡适,在《〈中国新文学大系·建设理论集〉导言》(一九三五)一文中指出,“音标文字是必须替代汉字的”,并非只是以音标给汉字注音,而是用音标表达口语,即形成以音标为符号的口语对等于书面语的系统,此即胡适所理解的彻底的言、文合一,成为真正统一的语言。胡适明确表示支持国语罗马字的使用,虽然在声调使用上还有问题。对于声调问题,高本汉则反对威妥玛—翟理斯系统以音节上边的数字标调的方法,认为它们“既麻烦又耗时”,而应该“通过拼写的变化来表示四声”(马悦然:《我的老师高本汉》,李之义译,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二00九年版,237页)。


  虽然胡适等称文言文为“死了的语言”,但若认为他是要将中国数千年的旧文学一并抛弃,则是莫大的误解。他曾说过:“议论如墨翟、孟轲、韩非,说理如公孙龙、荀卿、庄周,记事如左氏、司马迁,皆不朽之文也。六朝之文亦有绝妙之作。”〔《胡适留学日记》(下),安徽教育出版社一九九九年版,284 页〕胡适和高本汉尽管治学理路同中有异,但“整理国故”堪称二人共同的毕生事业。
  二十世纪初,欧美汉学界在大量翻译中国经典的同时,出现了严格意义上的考据校勘研究。法国伯希和(PaulPelliot,1878-1945)、英国翟理斯(HerbertAllenGiles,1845-1935)等是其中的代表。这时候胡适还在美国留学,自然很快地受到了这一考据风气的影响。当时曾对保尔·莱因斯(PaulS.Reinsch,1869-1923)《远东的思想与政治趋向》(IntellectualandPoliticalCurrentsintheFarEast)、翟林奈(LionelGiles,1875-1958)《敦煌录译释》(一九一四)等论著做过纠谬的工作〔《胡适留学日记》(上),89、309页〕。
  高本汉与胡适的立足点不同,他并非从传统考据开始,而是注重运用现代语言学方法来考证古书,从具体的语音、词汇、语法特点入手,以此来解决古书的真伪问题。高氏指出,不少典籍先秦本来就是根据不同方言写成的,在文法方面即可反映出此种差别。上文提到的《原始中国语为变化语说》就细致考察了《论语》《孟子》中人称代词“吾”“我”及“尔”“汝”等在主格、宾格等不同变格上的用法差异。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健脾利湿方联合胰岛素强化治疗对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糖脂代谢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月在我院就诊的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88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4
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对于教师而言,教学过程是否顺利?教学目标是否能实现?教学效果是否能达成?这些问题归根结底都与教师在课前的备课环节密不可分.“工欲善其事,
期刊
字体意义上的楷书,发端于省略波磔的隶书俗写体。东汉桓灵之世的陶瓶、简牍上,能见到无“蚕头”“燕尾”的隶书俗写体,启功在《关于古代字体的一些问题》长文中指出:“这是当时的新俗体、新隶书”,“实是后世真书的雏形”(见《文物》一九六二年六期),即今天楷书的早期形态。  楷书体的成熟,经过曹魏钟繇、东晋王羲之这两个标志性的发展阶段。南朝时,楷书体有了专名,叫作“正书”“真书”,南朝的书学文献中屡屡见到。 
期刊
随着高中生物教育的不断改革,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加强生活化教学,已成为教学的重点.高中生物生活化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学生的生活经历,为学生个性发展、健康成
目的:观察治疗小儿癫痫患者时使用左乙拉西坦的效果.方法:2019.04月-2020.04月在本院治疗小儿癫痫的患者共70例作为观察对象,依据随机分配法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对两组2组患
目的:观察磷酸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本院100例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联合组(磷酸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和单纯
目的:为深入分析探究黄芪桂枝五物汤用于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主要方式以及临床效果.方法:针对2018年9月-2019年12月期间于本院接受临床疾病诊断与治疗的糖尿病周围
目的:评价高血压、冠心病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治疗中左旋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钙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纳入经本院门诊确诊高血压、冠心病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共80例为
这是一部迟了二十年才译成中文出版的大著作。二00一年,艾尔曼(BenjaminElman)教授就在美国加州大学出版社出版了这本《晚期帝制中国的科举文化史》(ACulturalHistoryofCivilExaminationsinLateImperialChina),在我看来,它是海外学者有关明清中国科举研究领域第三本标志性著作。如果说,一九四六年的宫崎市定《科举史》从制度史角度描述了中国历史上(
期刊
目的:对继发性磺脲类失效的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甘精胰岛素药物(以下简称为IG)与格列美脲药物(以下简称为G)以及阿卡波糖片药物(以下简称为AT)联合治疗后,探讨其临床效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