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成都彭州龙兴寺藏石刻由于受到“5·12”地震的破坏,加之埋藏环境和后期人为因素的影响,产生病害,主要表现为:断裂、裂缝、表面泛盐、表面粉化剥落、微生物病害、风化裂缝、应力裂缝、残缺和水泥修补。针对以上病害类型,在检测分析的基础上,制定了保护修复实施方案,包括:文物资料的收集整理、表面清理、表面脱盐、断裂处的灌浆锚固与粘合处理、补全、表面纹饰的修补、整体补强和文物修复方案记录。此次的保护修复,严格按照保护修复方案设计实施,修复效果良好。
关键词:石刻 保护 修复
引言
龙兴寺位于成都市彭州城区,素有“七佛胜地”之美称,是川西五大禅院之一,享誉西蜀,历来高僧辈出,闻名遐迩。1994年8月,重建龙兴寺舍利塔,于残塔地宫里发现一批残破南北朝、隋、唐时期的佛教石刻造像及造像石。这批珍贵造像的发现,为我们研究南北朝、隋、唐时期佛教文化的发展,佛教艺术的独特风格和魅力,提供了有力的实物佐证。这批石刻造像雕刻精美、做工细致、佩饰华贵、仪态慈祥,属国家二级以上文物。为使这批文物得到较好的保存, 1994年重建龙兴寺舍利塔用于保存南北朝、隋、唐传世石刻佛像11尊。舍利塔建成后,这批石刻造像一直保存在舍利塔内供信徒及游人参观瞻仰。2008年发生“5·12”汶川大地震,致使保存在舍利塔内的(其中的)6尊石刻严重受损。
1.石刻造像病害及分析
1.1 石刻病害种类
这批石刻,主要的病害可以分为三大类:一是由于地震的原因,从陈列台上摔下造成的断裂;二是由于地下埋藏环境的影响而形成的表面泛盐、表面粉化剥落、微生物病害、风化裂缝、应力裂缝;三是人为原因造成的残缺和水泥修补。
1.2石材样品分析
在现场提取残损脱落下的石材进行科学检测分析,分析手段主要有:岩相显微分析和X衍射分析。根据分析数据得出如下结果:
1.2.1 岩相显微分析结论
灰黄绿色,碎屑结构。粒度:中细,粒径0.4-0.06mm,定名为中细粒长石岩屑砂岩。
从这批石刻的病害状况以及岩相显微分析和X衍射分析数据可以看出,造成石刻病害的主要原因:一是地震的原因,从陈列台上摔下造成的断裂、裂缝;二是石材本身为砂岩,孔隙度相对较大。这批造像长期埋于地下环境中,地宫曾经大量进水,淤泥堆积现象较为严重。外来水内含有的可溶盐可在石刻表层富集成含结晶水的盐类,随着环境水分多少的变化,这种盐类会失去全部或部分结晶水,体积收缩,形成粉末,当处于多水环境时又吸水膨胀,重新结晶,同时产生压力。这种体积的反复变化加速了对造像表层石质颗粒的岩胀作用,致使石质颗粒间胶结强度减弱,逐步酥粉脱落。另外,文物从发掘出土后,在长期的保存过程中,文物库房内的保存环境随自然环境变化而出现较大幅度的变动,可以加速文物内含有的结晶盐的结晶—溶解—再结晶过程;温、湿度的变化会使石刻处于不稳定的湿度环境中,反复的干湿交替,使石质强度降低,产生粉化,从而产生酥粉等风化现象。三是后期的修复采取了不合适的材料补全,比如用到了水泥、白灰等材料,这些材料的引入,都加速了残缺部位表面的风化。
关键词:石刻 保护 修复
引言
龙兴寺位于成都市彭州城区,素有“七佛胜地”之美称,是川西五大禅院之一,享誉西蜀,历来高僧辈出,闻名遐迩。1994年8月,重建龙兴寺舍利塔,于残塔地宫里发现一批残破南北朝、隋、唐时期的佛教石刻造像及造像石。这批珍贵造像的发现,为我们研究南北朝、隋、唐时期佛教文化的发展,佛教艺术的独特风格和魅力,提供了有力的实物佐证。这批石刻造像雕刻精美、做工细致、佩饰华贵、仪态慈祥,属国家二级以上文物。为使这批文物得到较好的保存, 1994年重建龙兴寺舍利塔用于保存南北朝、隋、唐传世石刻佛像11尊。舍利塔建成后,这批石刻造像一直保存在舍利塔内供信徒及游人参观瞻仰。2008年发生“5·12”汶川大地震,致使保存在舍利塔内的(其中的)6尊石刻严重受损。
1.石刻造像病害及分析
1.1 石刻病害种类
这批石刻,主要的病害可以分为三大类:一是由于地震的原因,从陈列台上摔下造成的断裂;二是由于地下埋藏环境的影响而形成的表面泛盐、表面粉化剥落、微生物病害、风化裂缝、应力裂缝;三是人为原因造成的残缺和水泥修补。
1.2石材样品分析
在现场提取残损脱落下的石材进行科学检测分析,分析手段主要有:岩相显微分析和X衍射分析。根据分析数据得出如下结果:
1.2.1 岩相显微分析结论
灰黄绿色,碎屑结构。粒度:中细,粒径0.4-0.06mm,定名为中细粒长石岩屑砂岩。
从这批石刻的病害状况以及岩相显微分析和X衍射分析数据可以看出,造成石刻病害的主要原因:一是地震的原因,从陈列台上摔下造成的断裂、裂缝;二是石材本身为砂岩,孔隙度相对较大。这批造像长期埋于地下环境中,地宫曾经大量进水,淤泥堆积现象较为严重。外来水内含有的可溶盐可在石刻表层富集成含结晶水的盐类,随着环境水分多少的变化,这种盐类会失去全部或部分结晶水,体积收缩,形成粉末,当处于多水环境时又吸水膨胀,重新结晶,同时产生压力。这种体积的反复变化加速了对造像表层石质颗粒的岩胀作用,致使石质颗粒间胶结强度减弱,逐步酥粉脱落。另外,文物从发掘出土后,在长期的保存过程中,文物库房内的保存环境随自然环境变化而出现较大幅度的变动,可以加速文物内含有的结晶盐的结晶—溶解—再结晶过程;温、湿度的变化会使石刻处于不稳定的湿度环境中,反复的干湿交替,使石质强度降低,产生粉化,从而产生酥粉等风化现象。三是后期的修复采取了不合适的材料补全,比如用到了水泥、白灰等材料,这些材料的引入,都加速了残缺部位表面的风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