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在路上

来源 :世界华文作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ngqingw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部分浴火重生的顽强跋涉
  蹒跚行
  我因为每天的傍晚时分都要去散步,散步的地点常常在金坛的南洲里公园,而且往往会一直走到最南端的城东乡后歧村。大约七、八个月前,我总是看到一对母女在那儿并肩缓缓蹒跚彳亍而行,而妈妈的腋下也总是夹着一张小椅子。看那女儿的举止,简直就象是一个中风患者,年龄约30来岁的样子。我奇怪,这么小的年纪怎么就会中风了呢?打听的结果是,她原来是2008年遭遇了一场车祸造成脑损伤,才形成了今天的这般模样。
  死神敲门
  她叫张丽霞,今年34岁。城东乡后歧村人,曾经担任过广播电台的主持人、金坛《洮湖》杂志的编辑、导游、移动公司的职员……2008年7月18日,她在前往宜兴途中的官林镇遭遇了车祸,她乘坐的车和一辆卡车相撞。虽然法院判定卡车司机负全责赔偿55万元,但是对方早已逃之夭夭,无法执行。当时,她就被紧急送往宜兴中医院抢救,由于伤势太重,旋即转移到了苏州九龙医院治疗。当她被抬上手术台的时候,医生们发现,她的瞳孔已经开始放大!医生的心猛的一紧,分明听到了死神的敲门声:“咚!咚!咚!”。
  爱的呼唤
  全村的乡亲们都说,丽霞这孩子是个好姑娘啊,她十分的懂事,也很能干。或许是医术精湛,或许是她的生命顽强,或许是苍天的眷顾,经过了两次的清除瘀血手术后,她的生命还在人间。却仍然昏迷不酲,危险依旧存在,死神并没有离去。她的母亲带着她当时只有7岁的儿子在金坛的家中,天天哭着。好心人提醒说,你不能在家里待着,你要去医院,去呼喚她,把孩子也带上,一起去呼唤。要不然她有可能会脑萎缩不容易醒。
  在病床边,母亲、儿子都哭着一声声的呼唤:“丽霞!丽霞!”、“妈妈!妈妈!”,儿子稚嫩的童音一遍遍地唱:“世上只有妈妈好……”后来,丽霞告诉我说,其实当时她已经听到了,只是还不会说话和睁眼,但是泪水还是止不住地流出来了。妈妈一看,激动地脱口大声说:“好了,她听到了。”一旁的护工提醒说不一定。于是妈妈又说“丽霞,我是娘,马上我还要回家去,你要是听到了,就捏捏娘的手。”真的,母亲感觉到女儿的手捏了两下自己的手。妈妈还是不放心,又拉过孩子,说:“这是你儿子的头,你要是真听到,就摸摸孩子的头。”在场的人(除了孩子)都屏住呼吸,双眼一下子都集中在那双赢弱无力的手上……动了!动了!大家都清楚地看到丽霞的手无力、细微但是明确地在孩子的小脑袋上抚摩。激动的泪不由分说地从大家的眼睛里夺眶而出!直到8月6日,父亲无比惊喜地发现她已能够和家人进行极其简单模糊的交流。
  在这昏迷的近一个月里(通常是14天就能够基本苏醒。),日夜陪伴在身边的父亲,为她按摩、捶背、说话、鼓励,愣是累瘦了30多斤,至今没有完全恢复。其他的家人也陪伴在那儿,一起精心护理。
  坚强康复
  嗣后,她又先后展转到上海的杨浦老年康复中心、上海华山医院(补齐颅骨)、常州德安医院等接受进一步的和完整的康复治疗。在华山医院康复期间,练习站立,是以秒来计算成绩的。为了鼓励她练习跪姿,时年56岁的父亲每次都陪同她一起下跪;还每天一次次地给她出数学题做。去年回到金坛,继续顽强的康复训练。父母轮流一起搀扶着她练习挪步,“那时候就觉得脚有千斤重,是父亲的严格要求督促了我。”,她感慨地说。刚开始的时候走几步就要回轮椅歇一下,一天只能走几米、十几米,最多三十几米。从去年的十月起,他们每天都到马路上去练习,早晚各一次。父母每次都带着小椅子,让她走累了就坐一坐。那时候走0.5公里要坐3次椅子。整整一年,风雨无阻,雨雪天的时候,老人要边夹着椅子,边同时撑两把伞,还要扶着她。现在她已经能够走2公里只坐两次了,一天能走3公里,其中还能够上上坡、登台阶。她说:“我大难不死的能够活下来,没有理由不精彩生活。我天天都在坚持,我也一定能够刻苦训练、坚强支撑、快乐生活来回报父母及所有关心我的人。”
  快乐生活
  如今,她的左手依然没有恢复知觉,她父亲对我说,她的左手如果再过几年还不能恢复的话,难度大了。当时,我看到这硬汉的眼睛里有晶亮的液体滚动,温柔而无奈的目光交融在夕阳中,刚毅的嘴唇微微的抖动。特别要紧的是,她容易晕倒,身边不能没有人陪。父母的年纪已经很大了,都是花甲之人,儿子虚岁10岁。父亲患有高血压、高血脂、还是1000多度的近视,视网膜脱落。她目前的生活来源是残疾人的低保360元/月。母亲是失地农民,每月补贴260元,患有高血压。父亲退休金是1500元/月。
  在我采访她的时候,有一位村民以为我是记者,对我说,记者啊,你要好好的写写丽霞。真是个好丫头。她却很轻松、很阳光地对这位村民说:“婶婶,我会好的,我好起来了,我们家就好起来了。明年我要给我爸爸做60岁大寿。我想好了,一定要我来做,要好好报答父母,他们已经为我做了太多太多。我还要把我儿子培养出来呢!”是的,她每天都要抓孩子的功课,哪怕再累。孩子对老人说,“公公(姥爷的意思)、婆婆,你们为我妈妈吃了不少的苦。我以后也会对你们好的,假如我考取了大学,我要把你们和妈妈都带在一起,去上大学。”
  爱要永远
  爱,在路上,看见的和看不见的路上,绵延;
  爱,萦绕在不幸和万幸之间;
  爱,要岁岁年年……。
  我,深深地祝福他们,这充满关爱的万幸家庭。这亲情浓郁朴实的一家人。
  第二部分 坚强女儿这样对我说
  这位同志,不瞒您说,自从我出院回家直到今天,我一直反复地想起我爷爷(一位人民警察)常说的一句话:“事非经过不知难”。真的,这场变故对于我和我的家人,留下了很多很多的感慨和感受:
  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把我的一切都改变了。目前我的左手和左脚不能正常工作,几乎成了偏瘫。很惊奇,我自己倒能够接受。这当然要感谢我亲爱的父母和家人,在这三年里的精心照顾、护理。特别是在我住院期间,他们所给予我的博大的爱、深深的情,我这一辈子都会牢牢地、牢牢地铭刻在心里的。
  在我恢复知觉以后,父亲告诉我,我住院的时候,妈妈每次和他通电话的时候都少不了的一句话是:“他爸爸啊,该花多少钱,我们都花啊。不要舍不得,女儿的命就是我的命。你哪怕拼了老命也要保住我们的女儿。”边哭边说。不,不是说,几乎是喊。   朋友们都说我很勇敢很坚强,其实我很脆弱,容易掉眼泪。可家人的安慰让我明白,我大难不死的能够活下来,就没有理由不精彩地生活。在上海康复的期间,父亲和孩他爸一直都在全程陪伴、精心照顾。去年的8月6日,当父亲发现我已经有那么一点点的表达能力的时候,立即非常欣喜的叫唤我孩他爸,他也是很兴奋地从冲澡的地方跑过来。当他们确认我真的已经可以表达的时候,两个大男人都有一种想喜极而泣的感觉。(确实,他的父亲亲口告诉我,那一天的那一幕已经死死地刻在他的脑子里了。随时随地地想起来都象刚刚发生的一样,清晰得不得了。)是啊,他们翁婿两人和护工这一个多月轮流日夜的帮助我按摩、捶背、呼唤、鼓励,没有白费!我是不幸的,可我又是幸运的。现在回想起来,就觉得好象是在做梦一样。
  是的,我天天都在坚持,是家人给了我力量,一种精神上的力量。象我这种病人术后往往必须切开食管进食,为了不让肺部感染。父亲他们因此担心得自己也睡不好、吃不好,因此而累瘦了很多。回到金坛以后,我们先是在金沙花园小区内锻炼的。脚一着地,就非常非常的钻心地疼,严厉的父亲坚持要我咬牙锻炼;还有在上海康复的时候,练习站起来,开始只能够站一秒,就这也很疼,可是父亲一点儿也不容许我懈怠,当我能够扶着不锈钢管站到15秒的时候,我们父女俩就好象打了一个大胜仗似的。那叫一个兴奋!风雨天在马路上锻炼的时候,父亲都让我自己撑一把伞,为了让我锻炼平衡。怪不得我们的邻居都说,如果没有我父母这么精心和严格的帮助康复,我不会有今天这个样子。
  我只是想告訴朋友们,每个人的生活不可能都是一帆风顺的,大部分的人的生活都是坎坎坷坷的,但是不要灰心,不要气馁。事非经过不知难,同时我也要说,事非磨难不知惜。
  我是从死神的身边擦肩而过的人,为了清除瘀血,在第一次清除后,cT检查发现没有除清,又再一次的打开已经缝合创口清除,前后用了近9个小时。那种痛苦的过程,没有家人齐心协力的呵护和支持、鼓励、护理,后果难以想象。
  所以,我想说:关爱家人、珍爱家庭,困难面前不抛弃、不放弃,没有过不去的坎儿。我们自己首先一定要坚强。
  第三部分 从眼角滚落的不是哀伤
  “谢谢朋友们的关心。”听完了我转达的网友们的关切和间候之后,张丽霞爽朗地笑着说,“我现在……”
  真的好多了
  2011年9月1日,是学校开学的日子,一大早,张丽霞的家人就送孩子去学校报到。7点多钟,她就自己出发去锻炼。现在的她已经可以自己一个人走路了,不过只能够走不长的一段路,大约是一里路远的样子。(原先刚刚出来在马路上走的时候,只能也只敢由父母搀扶着贴着墙走,现在她自己也觉得好多了)。然而,妈妈还是不放心。总是匆匆忙忙地把家里的事情赶快做完,就忙不迭的追出去,当然她不会忘记提拉着那把小椅子。一方面因为丽霞在遇到横穿马路需要转弯的时候就有点儿困难了,主要是心理障碍——非常的害怕。也就是说她目前还只能适应在顺利的、没有曲折的环境里活动。在转弯的时候,就必须有人搀扶着,同时还要鼓励她。而且另一方面她还不能在较长的时间里自己一个人活动,包括体力上的原因。有朋友看到这一幕,欣喜地说:“丽霞,你能够自己走啦?要当心点得喂。不要急啊。会好的,会好的!”
  她目前在康复上的成绩还有:能够在家人的陪伴下走到桥上去——桥下有水的。刚开始的时候是怎么也不敢的,怕见到有水的沟、渠、河,更不敢从那上面经过。还有,早先刚开始的时候哪怕是前面四、五十米远的地方有障碍物——比方说车、砖堆什么的,她就不敢走了。现在这种现象没有了,障碍物在前面两、三米远都没事。更让人们高兴的是这个夏天她可以自己上下浴锅洗澡。
  因此,她一直很乐观地认为自己一定会完全康复的。她说,“我——”
  真的有信心
  “当初,手术完成以后,医生说,象我这种病将来的后果只会有三种:一是植物人;二是痴呆;三就是我现在这种样子,这是最好的结果了,是千分之一的可能。也就是说,我术后恢复的基础是最好的,起点比较高,这么有利的先天条件对于我来说,是不是天赐良机呢?!要知道,我当时的伤口位置就在右太阳穴,伤口的面积可以塞进一个小孩子的拳头。所以说我是万幸的。”我以为,这恐怕就是她的信心的由来。然而,她说,不,不仅仅是这个因素。更主要的是她的父母。“妈妈,你说。”
  “我说啊?”“嗯!我从医院回来的时候,你怎么说的?”“哦,我说,丫头,你遇到了这么大的灾,不怕啊!咱回家,靠娘住,有娘在呢!没工作了、没工资了,就到娘这里来,娘管你。娘就是再难,也不让我儿犯愁、作难。儿女长得再大,也是娘的心头肉,儿的脐带连娘心哪。”“还有我爸爸呢!”“对的,她爸当时也说,照管孩子的事情,你就不要担心了。我的身体还算可以的,不要紧,可以帮助你把孩子拉扯大。天塌不下来,就是塌下来你爸的老骨头给你撑着。你安心的锻炼、康复。”“朋友们也都鼓励我,他们说,活着就是胜利,就有希望。哪怕折了手、断了腿,也不要紧。我们来当你的腿和手。”所以,她啊…
  真的很坦然
  我正在写这篇博客时,丽霞给我发来了一条短信说:“我从出事再到康复至今,从未在父母及亲朋好友面前掉一滴泪水,相反还要在适当的时候安慰爸爸妈妈。只有在无人或者听到熟悉的歌曲时会无声无助的流泪。”她不避讳自己曾经的脆弱和伤感。
  “前几天,有同学打电话说,从您的文章里,她读到我明年要给爸爸做60大寿时,当时就哭了,因为她也很想给自己的爸爸明年做60大寿,尽一个女儿的孝心。可是,就怕老天不给她这个机会,她的父亲患的是不治之症。也许时日不多了。”丽霞叹了一口气说“哎——!她们家比我家还要难哪!”
  丽霞缓了缓又说,我有时和瘫痪的以及患其他的各种绝症的人们相比。瘫痪的人们,活得太艰难;患各种绝症的朋友,活一天就离终点近一步;“而我呢?”她说,“我活一天,锻炼一天,就离完全的康复近一步。您说是不是?”正因为如此,“我天天都在坚持,常常感觉这是在做梦,但转念想想梦不可能这样的漫长和逼真。是的,这不是梦,是活生生的事实!我该怎么办?逃避后悔不是出路。只有不放弃,刻苦锻炼、坚持、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夏炼酷暑,冬炼严寒直至完全地康复。”   她说她最喜欢的颜色是绿色和蓝色(都是生命的颜色!)——草原和大海,她以前做导游的时候都去过。她还想再去看草原和大海,还想带着家人一起去。她说她知道哪些地方好玩,要带上家人都去玩玩。尽情地享受生活和自然(生命属于自然)。她在驾驭生命,我以为。当年的她曾经在金坛的广播电台上呼吁人们要热爱生活,珍惜生命;也写过散文《热爱生活》。如今要用自己的生命故事繼续为这个主题呼喊。
  挥别时,我分明看到张妈妈的眼睛里噙着泪花。不过,我肯定,从眼角滚落的不是哀伤。
  回家的路上,暮色渐浓。咱心的话:天还会亮的。
  第四部分
  中国底蕴——我为什么写《椅子父母和他们的坚强女儿》
  毋庸讳言,最早我是踏着同情弱者的台阶走进张丽霞的故事的,可是当我出离这段唏嘘拉上帷幕的时候,呈现给大家的是一组讴歌坚强、亲情、大爱的篇章。很显然,是有什么东西感动了我,是有一种力量冲动着我。于是,拭去泪痕,我反思、我回顾——
  镜头回闪一:父亲,丽霞的父亲是一个中等个儿、黝黑的皮肤上刻着硬朗线条,方脸庞,语音有着明显的糯绵。外表就是典型的铁骨柔情的汉子。在生活中,特别是在女儿的康复过程中这个特征很清晰地表现了出来。
  每次的康复训练,他基本上都是全程陪伴的。一方面,他对于女儿十分的严格甚至严苛。常常能够听到他的大声呵斥和严厉的叫唤,不容许女儿有一丝半点的懈怠。而另一方面,他自己也付出了极大的辛苦。除了我在前面提到过的和女儿一起练习跪地,一跪就是一节课45分钟,同时还得扶着点儿女儿;在刚刚开始练习站立的时候,由于女儿还处于瘫软期,整个人是软的,所以,每次都要由父亲把她从病床上抱到轮椅上,推到康复训练教室,再从轮椅上抱到地上。站立的时候还要从后面抱扶住,就这样站个一秒钟,就要再抱回轮椅。歇一会儿再从头来过。反反复复也是一节课45分钟。当然整个康复训练的课程还有别的内容。他都是一直在陪伴着女儿。整整6个月!丽霞说父亲在身边,她能够感觉到一股力量和父爱。
  一家之主——有坚强,也有担当的主心骨。
  镜头回闪二:家人,在接受我采访的时候,妈妈让女儿吃一块月饼补充一点能量,丽霞马上把月饼掰开,一分为二,说:“妈,你也吃。你不是也一样的累吗?”因为天气热,我和丽霞在交谈的时候。妈妈一直蹲坐在路牙上,给女儿打着芭蕉扇。
  前几天我在路上看到丽霞的鼻子上有土,有些奇怪。妈妈解释说,是因为昨天丽霞在刚才的那个地方摔了一跤。虽然事情已经过去了,但是妈妈还是舍不得,用我们当地老百姓传统的叫魂的办法给女儿叫了叫。这就把地上的土给抹到了已经34岁的女儿鼻子尖上了。我笑着说,孩子这么大了,你还当她是婴儿哪。她妈妈有些不好意思地说,是的,她再大也是孩子。可不就是婴儿嘛!在病中的时候,她身体是软的,我就把她象婴儿那样的抱着喂饭、喂水。她当时的吞咽功能不是最好,吃着,还往外回,我就只好边喂边用毛巾擦。平时还会不由自主的流唾沫,我也要来擦。为了更好的维持这个家,妈妈还特意的开垦了几分田的荒地,种一些蔬菜。
  至今,在丽霞的手机里只保存着两首歌一《父亲》、《母亲》,只有当她一个人独处的时候,她才静静地听、静静地流泪。
  一家人——舐犊情深,血缘深情的和美。
  镜头回闪三:亲友,
  在丽霞遭遇车祸的第一时间里,她的家人和亲戚们都及时的赶到了宜兴。后来每次妈妈去医院的时候,丽霞的几个同学都陪伴妈妈一起去。好一路上照顾、安慰,亦或或许还能够帮着做点儿什么。她的几个表哥们更是忙前忙后的背她上下楼,送她到各个科室去检查治疗等等。真的是全力以赴。她有一个表哥是我的同事,他说,我直到现在,仍然是几乎每天都要和丽霞通一次电话。聊聊天,安慰安慰、问候问候病情什么的。就在我和她几次接触采访中,我也看到常常有乡亲们来安慰她、也有别的中风患者来和她交流康复的体会、并且鼓励她。
  一群人——协力同心。众人拾柴火焰高的帮扶。
  这些镜头使我想起了成龙和刘媛媛唱的《国家》里的这么一句歌词:“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
  所以,我要说:我们国家的治理不是也依靠这些要素么?
  并且,我还要说:中国有多少中风病人,我不知道。但是,我肯定知道,他们或多或少的和不同程度的都有这样的经历和故事。我的意思是,在我们中国,这样的精神一定不是个别的。西方人可能不理解为什么中国人在巨大的灾难面前,能够瞬间迸发出比灾难更加巨大的合力、精神、效率、能量。是因为他们不知道这种合力、精神、效率、能量,其实就蕴涵在我们中国的平民、平时、平常生活之中。
  我把上面所有这些都称做:中国底蕴。
  于是,我打开电脑,敲击键盘:“爱在路上……”。
其他文献
我在春天的风里等你  飘然的花瓣把忧伤洒落一地  轻柔的撩起你白色的裙裾  不停轉动的时光年轮啊  请拾起那些斑驳的岁月  和已经尘封了的记忆  轻放到这绵柔的怀抱里  唤醒一地芦花和摇着尾巴的草  把一个含苞待放的微笑送给你  我在春天的雨里等你  走进三月便走进了你的梦里  轻手轻脚的梳理着干涩的季节  一把红色的油纸伞为你撑开  那滑落而下的情感啊  请为我守候在这孤独的夜晚  淅沥的轻弹着
期刊
兔子想评职称,狼说:“你必须有发表的论文。”兔子经过一番周折找到狐狸,狐狸是专业负责论文发表的。狐狸告诉兔子:“要发表论文可以,你必须交纳280元的版面费。”兔子二话没说交了钱。没过多久,狐狸又告诉兔子:“你的论文很粗糙,必须请专家修改润色一下方可发表,尊敬的兔子,你还得交680元的“润色费”。兔子无奈,只好交了钱。苦等了三个月,论文终于在《动物教研》期刊上发表了。兔子高兴地又蹦又跳,早把交钱的苦
期刊
柔柔的春风吹来了  亲爱的孩子  你听到春天的微笑了吗  那拂动的柳枝会告诉你  鸟儿们正在跳着迎春的圆舞曲  春天的微笑啊  就梦寐在它们欣喜的翠鸣里  温暖的阳光遍洒大地  亲爱的朋友  你听到春天的微笑了吗  那山涧的桃花水会告诉你  农民们正往土地里播种着希冀  春天的微笑啊  就响彻在农用车的欢歌里  淅沥的小雨滋润着河堤  亲爱的妈妈  你听到春天的微笑了吗  那潺潺的溪水会告诉你  
期刊
我的秋天是黑白照的  没有金色的麦浪  没有青稞酒的行囊  我被游离在茫茫戈壁  看不见炊烟升起  我不曾回头  但我又不愿逃走  我怕身后的地平线屏住了太阳  的呼吸  我活得好累  整夜失去了睡意  没有温暖和阳光  无边的孤寂吞噬了我——  即将毁灭的躯体  我想焚烧,我想涂炭  我更想锻造这不赴千年的孤寂  我想拥抱,我想轮回  我更想长眠在万念崩塌的褶皱  里  即使没有一棵青松  惟,
期刊
顺着流水的声音  就能找到去年的春天  找到春天里的紫柳、独木桥  找到去年坐热了的那块石头  找到黄鹂鸟儿  以及它在蓝天里留下的划痕  找到紫燕和它生儿育女的窝巢  找到去年压在箱底的被褥  它上面的牡丹粘着的多年前的  阳光  找到去年的炊烟散失后的宁静  在春风里想着静静的往事  一个静静的早晨,温暖  升起来了。村庄,田野,沟渠  处处笼罩着柔和的阳光,炊烟  也跟着升起来了,仿佛  比
期刊
写下你的名字,心里的河流  起了不小的漪澜  一个情字长满青枝绿叶  两腮桃花绯红  我要向天再借五百年  陪你  明月窺人,是陈年旧事  相思,再一次  从眉头爬上心头  彼岸  一袭香草美人的侧影有些虚幻  映在水里的长发是真的  几番梦回前朝  在一卷薄薄的书香里  与你相遇  石榴裙下  我悉数交出心跳、呼吸和月光  然后唱着歌谣,踏着童话  杨柳春风  与你  一起回家
期刊
我不去想  事业是否成功  既然选择了长征  那就要风雨兼程  我不去想  情感是否永恒  既然选择了爱人  那就要携手同行  我不去想  生活是否舒心  既然选择了打拼  那就要分秒必争  我不去想  未来是否光明  既然选择了生命  那就要奮斗终身
期刊
“形如弯月,长虹卧波”  在青岛,大海的月光  迷失了我辨别往事的方向  栈桥旁,浪花叠叠,浊浪排空  海风颠覆着以往  皱紧眉头,看接踵比肩的人流  我发现不知何时,岁月  已把故乡,改写成遥远的记忆  背负牵念和乡情的海浪澎湃着  前仆后繼,一意孤行  站在古老的栈桥上,我抑郁  触摸着岁月的斑斑锈迹  喟叹,被礁石击碎  夕阳,被海风吹红  故乡,在我暗淡的诗句里  沉默不语  惊涛拍岸,海
期刊
两片红唇  歌唱秋春  飞来一片彩云  舞动三月妙清韵  燃烧的激情长几寸  日总向黄昏  归途何处寻  半杯酒醇  飲恨几许  远去多少时运  留下人生肠断魂  溜走的光阴短几轮  夜总会晓分  前路又阳春
期刊
这个春天里  我们都无法春风得意  孩子的作业未完成  我想我该负责任  孩子的爷爷再次入院  还是肾功不全  看着老人家躺在病床上打点滴  说话有气无力眼睛都懒得睁开  身体已经骨瘦如柴,我的心  除了一种心疼  和不忍之前的抱怨  已经荡然无存  医生告诉我们需要去省城确诊  医生说需要透析来维持  透析?以前听说过  无数次的透析  今天突然就离我这么近了  我开始不喜欢这个词  我突然想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