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对东北方言中的“熊族”词语进行了考察,整理归纳了现收录于东北方言词典中的所有带“熊”字的词语。从“熊族”词语的词性、隐喻机制和色彩意义三个方面进行分析,主要指出“熊族”词语形成背后的隐喻认知模式,以及“熊族”词语的感情色彩、形象色彩和语体色彩。
关键词:东北方言;“熊族”词语;隐喻;色彩意义
一、引言
东北方言中有许多带“熊”字的词语,如“熊孩子、挨熊”,这类词语十分生动、形象,可以更加形象地表现出人的状态特征。下面笔者就对带“熊”字的东北方言词语进行简要分析。
二、与“熊”有关的东北方言词语
(一)带“熊”字的名词
在人们的日常交际中,常常会用“熊”来形容与熊的外形、体态特征相似的人。
(1)比喻无能、懦弱的人:熊货、熊包、熊色赖、熊玩意儿。
(2)比喻人难看、窝囊、软弱的样子:熊色(shǎi)、熊相、熊样儿、熊架儿。
(3)比喻软弱、无能的话:熊话。
(4)比喻(人出的)坏主意:熊趟儿、熊招儿。
(二)带“熊”字的形容词
北方人常用带“熊”字的形容词讽刺、挖苦人。包括:“熊拉巴唧”形容人软弱无能;“熊气”形容人胆怯、懦弱;“熊态”形容人服输、服软;“熊头日脑”多形容莽撞之义,有时形容人蔫头蔫脑,萎靡不振;“熊汤”形容人软弱、放赖;“熊到家”形容人窝囊极了。
(三)带“熊”字的动词
“熊”作为一个词,包括以下几个义项:欺负;(用不正当手段)索取;骗;训斥;软弱、无能、畏缩、支持不住。前四个都是动词,只有第五个是形容词。除了“熊”字还有“熊个紫的”“熊住”这两个带有“熊”字的词语也是动词。
三、“熊族”词语中的隐喻认知模式
在认知语言学领域,隐喻已经不再是一种修辞手法,而是人类的一种思维模式。这些带“熊”字的词语,正是隐喻这一人类的认知思维模式指导的结果。
(一)“熊族”词语隐喻的经验基础
隐喻作为人的一种认知模式,其经验基础就是人体的经验。棕熊长期生活在东北地区,人们较为熟悉,且棕熊的体长跟成年人的身高相近,可以直立行走,因此人们在想要对别人进行评价、描述时,就常常会使用与人的形体相像的棕熊。
(二)“熊族”词语隐喻的类型
笔者认为“熊族”词语隐喻应看作结构隐喻。结构隐喻的两个概念分别属于不同的认知域,但他们各自的构成成分之间存在着对应关系。用“熊族”词语来形容人,就是以“熊”这一概念的结构来构造“人”的概念,将谈论熊的性格、体貌特征的词语用来谈论“人”。“熊”的特点是凶猛、不灵活、难看,“人”也有严厉的、笨拙的、长得难看的,这就构成了“熊”与“人”两个概念构成成分的规律的对应关系。
(三)“熊族”词语隐喻运作的基本方式
东北人在用“熊族”词语形容、指称人的时候,在头脑中往往有“人是熊”这样一种概念。在认识陌生的事物时,人们的思维自发地会用已知的事物去衡量、比较,从而认识陌生事物。“熊族”词语的隐喻就是“熊”这一概念域到“人”这一概念域的系统映射:
熊(源域) 人(目标域)
凶猛 厉害(欺负、索取、训斥)
不灵活、走得慢 窝囊、蔫头蔫脑
难看 难看的样子
笨拙、反应慢 軟弱、无能
东北方言中“熊族”词语的隐喻就是依靠源域到目标域一一映射的机制形成的。从熊的特性看,熊比较凶猛、厉害,将这一特征映射到目标域“人”上时,源域的“厉害”的属性特征被凸现出来,并被“人”继承过来。从熊的体貌特征看,熊一般比较笨拙、反应慢,就有“熊货、熊包”等隐喻表达。
四、东北方言中“熊族”词语的色彩意义
“熊族”词语,表意精确,生动形象,极具喜剧性。“熊族”词语的这一幽默、直白的表达效果源于其具有独特的色彩意义。
(一)“贬义”的感情色彩
东北方言中的“熊族”词语基本都带有贬义的感情色彩。带“熊”字的名词比喻懦弱、无能的人或者人的窝囊的样子,都表现出说话人对描述对象的鄙视、厌恶的情感。另外,动词“熊”也含有贬义的感情色彩,形象地表达出说话者不满、看不起的态度。
(二)“熊”的形象色彩
有形象色彩的词语都含有表示形象的部分,来引起人们的联想。在这些带“熊”字的词语中,“熊”就是这些词语表示形象的部分。东北人抓住它不灵活、笨拙的特点,用它的形象来形容窝囊、软弱的人,如“熊架儿”。
(三)口语化的语体色彩
这些“熊族”词语多用于口语化的情景,在书面语中并不多见。它们大多是人们在日常聊天时使用的,“熊族”词语亲近,贴近东北人的生活,因此也会在东北的文学作品中出现,但出现的次数并不多。这些“熊族”方言词汇通俗生动,亲切易懂,也体现出东北地区和人们的精神风貌。
五、结语
东北方言中的“熊族”词语以熊喻人,生动幽默,其贬义色彩浓厚,整个词语形象生动。深究“熊族”词语产生的原因,我们可以发现,除了满族的狩猎文化和东北独特的地理位置之外,根本原因是我们的认知思维模式——隐喻。隐喻已经成为人类的一种思维模式,隐喻在认知中的作用是自发的,人们的思维方式可以不自觉地将“熊”和“人”两种事物相提并论。
参考文献:
[1]高永龙.东北话词典[M].北京:中华书局,2013.
[2]盛丽春,韩梅.东北方言与地域文化的关系[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6(11).
[3]杨松柠,王静敏.浅析黑龙江方言词语的色彩意义[J].大庆社会科学,2010(03).
[4]尹世超.东北方言概念词典[M].哈尔滨:黑龙江大学出版社,2010.
关键词:东北方言;“熊族”词语;隐喻;色彩意义
一、引言
东北方言中有许多带“熊”字的词语,如“熊孩子、挨熊”,这类词语十分生动、形象,可以更加形象地表现出人的状态特征。下面笔者就对带“熊”字的东北方言词语进行简要分析。
二、与“熊”有关的东北方言词语
(一)带“熊”字的名词
在人们的日常交际中,常常会用“熊”来形容与熊的外形、体态特征相似的人。
(1)比喻无能、懦弱的人:熊货、熊包、熊色赖、熊玩意儿。
(2)比喻人难看、窝囊、软弱的样子:熊色(shǎi)、熊相、熊样儿、熊架儿。
(3)比喻软弱、无能的话:熊话。
(4)比喻(人出的)坏主意:熊趟儿、熊招儿。
(二)带“熊”字的形容词
北方人常用带“熊”字的形容词讽刺、挖苦人。包括:“熊拉巴唧”形容人软弱无能;“熊气”形容人胆怯、懦弱;“熊态”形容人服输、服软;“熊头日脑”多形容莽撞之义,有时形容人蔫头蔫脑,萎靡不振;“熊汤”形容人软弱、放赖;“熊到家”形容人窝囊极了。
(三)带“熊”字的动词
“熊”作为一个词,包括以下几个义项:欺负;(用不正当手段)索取;骗;训斥;软弱、无能、畏缩、支持不住。前四个都是动词,只有第五个是形容词。除了“熊”字还有“熊个紫的”“熊住”这两个带有“熊”字的词语也是动词。
三、“熊族”词语中的隐喻认知模式
在认知语言学领域,隐喻已经不再是一种修辞手法,而是人类的一种思维模式。这些带“熊”字的词语,正是隐喻这一人类的认知思维模式指导的结果。
(一)“熊族”词语隐喻的经验基础
隐喻作为人的一种认知模式,其经验基础就是人体的经验。棕熊长期生活在东北地区,人们较为熟悉,且棕熊的体长跟成年人的身高相近,可以直立行走,因此人们在想要对别人进行评价、描述时,就常常会使用与人的形体相像的棕熊。
(二)“熊族”词语隐喻的类型
笔者认为“熊族”词语隐喻应看作结构隐喻。结构隐喻的两个概念分别属于不同的认知域,但他们各自的构成成分之间存在着对应关系。用“熊族”词语来形容人,就是以“熊”这一概念的结构来构造“人”的概念,将谈论熊的性格、体貌特征的词语用来谈论“人”。“熊”的特点是凶猛、不灵活、难看,“人”也有严厉的、笨拙的、长得难看的,这就构成了“熊”与“人”两个概念构成成分的规律的对应关系。
(三)“熊族”词语隐喻运作的基本方式
东北人在用“熊族”词语形容、指称人的时候,在头脑中往往有“人是熊”这样一种概念。在认识陌生的事物时,人们的思维自发地会用已知的事物去衡量、比较,从而认识陌生事物。“熊族”词语的隐喻就是“熊”这一概念域到“人”这一概念域的系统映射:
熊(源域) 人(目标域)
凶猛 厉害(欺负、索取、训斥)
不灵活、走得慢 窝囊、蔫头蔫脑
难看 难看的样子
笨拙、反应慢 軟弱、无能
东北方言中“熊族”词语的隐喻就是依靠源域到目标域一一映射的机制形成的。从熊的特性看,熊比较凶猛、厉害,将这一特征映射到目标域“人”上时,源域的“厉害”的属性特征被凸现出来,并被“人”继承过来。从熊的体貌特征看,熊一般比较笨拙、反应慢,就有“熊货、熊包”等隐喻表达。
四、东北方言中“熊族”词语的色彩意义
“熊族”词语,表意精确,生动形象,极具喜剧性。“熊族”词语的这一幽默、直白的表达效果源于其具有独特的色彩意义。
(一)“贬义”的感情色彩
东北方言中的“熊族”词语基本都带有贬义的感情色彩。带“熊”字的名词比喻懦弱、无能的人或者人的窝囊的样子,都表现出说话人对描述对象的鄙视、厌恶的情感。另外,动词“熊”也含有贬义的感情色彩,形象地表达出说话者不满、看不起的态度。
(二)“熊”的形象色彩
有形象色彩的词语都含有表示形象的部分,来引起人们的联想。在这些带“熊”字的词语中,“熊”就是这些词语表示形象的部分。东北人抓住它不灵活、笨拙的特点,用它的形象来形容窝囊、软弱的人,如“熊架儿”。
(三)口语化的语体色彩
这些“熊族”词语多用于口语化的情景,在书面语中并不多见。它们大多是人们在日常聊天时使用的,“熊族”词语亲近,贴近东北人的生活,因此也会在东北的文学作品中出现,但出现的次数并不多。这些“熊族”方言词汇通俗生动,亲切易懂,也体现出东北地区和人们的精神风貌。
五、结语
东北方言中的“熊族”词语以熊喻人,生动幽默,其贬义色彩浓厚,整个词语形象生动。深究“熊族”词语产生的原因,我们可以发现,除了满族的狩猎文化和东北独特的地理位置之外,根本原因是我们的认知思维模式——隐喻。隐喻已经成为人类的一种思维模式,隐喻在认知中的作用是自发的,人们的思维方式可以不自觉地将“熊”和“人”两种事物相提并论。
参考文献:
[1]高永龙.东北话词典[M].北京:中华书局,2013.
[2]盛丽春,韩梅.东北方言与地域文化的关系[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6(11).
[3]杨松柠,王静敏.浅析黑龙江方言词语的色彩意义[J].大庆社会科学,2010(03).
[4]尹世超.东北方言概念词典[M].哈尔滨:黑龙江大学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