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是一个糖尿病患者,说起我对糖尿病34年来的自我保健体会,可能对大多数病友都有借鉴意义。
1972年我在工厂当办事员,当时体形较胖,身高160厘米,体重70千克。有一段时间我觉得外阴奇痒,去妇科检查没有异常,便怀疑是糖尿病引起的,一查血糖,空腹血糖9.8毫摩尔/升,餐后11.3毫摩尔/升,甘油三酯18毫摩尔/升,血清呈乳白色,被诊断为糖尿病。
当年我才40岁,对糖尿病缺乏认识,只知道该病治不好,一时情绪很低落,非常悲观。当时只有D860降糖片,没有降脂药,治疗也不正规,时间一长也就破罐子破摔了。结果导致体重下降、消瘦、抵抗力减弱,不仅外阴瘙痒,又发展成尿路感染、发烧,就住院了。住院期间,我认识了一位老干部,她也是糖尿病患者。她安慰我说:“你千万不要悲观。我从自己多年来与糖尿病的斗争中体会到:患病在天,治病在人。要做到既来之,则安之。人生有很多磨难,有的磨难靠别人的帮助是能够克服的,唯有健康是任何人也帮不上忙的,只能靠自己。相信只有认真治疗,才可以使自己少受罪,家人少受累,节约医药费,造福全社会。”听了她的话后,我逐渐端正了态度,平衡了心态,开始按照医生的指导进行正规的糖尿病治疗。
1976年优降糖上市后,我开始服用,当时效果还很好,但到了1983年,日服6~8片,空腹血糖还经常在10毫摩尔/升以上,出现消瘦、乏力,腹泻和便秘经常无缘无故地交替发生,医生说是并发了糖尿病肠病,用复方地芬诺酯治疗后,腹泻明显好转。到1988年,又合并了高血压、冠心病,我在非常不情愿的情况下,用上了胰岛素。开始时是使用短效胰岛素,1日3次注射,现在用的是诺和灵30R,每日36单位。自从用上胰岛素以来,血糖控制较好,空腹7毫摩尔/升,餐后2小时10毫摩尔/升左右。
1994年的除夕夜,我发生了急性心肌梗死,住院两个多月,总算保住了生命。后来,我经常出现心绞痛,每次发作,我除了及时服药外还进行吸氧治疗。吸氧治疗的效果很好,但是更换氧气瓶太麻烦了,就想买一台医用制氧机,由于价格太高,一时舍不得买。朋友对我说:“荣誉是过去的,金钱是留给后人的,只有健康是属于自己的。为了身体健康,该花的钱一定要花,不要舍不得。”我一听很有道理,就下定决心买一台。10多年来,我每天吸氧1~2次,每次30~60分钟,再配合药物治疗,现在,我的心绞痛很少发作。
我的甘油三酯血症是家族性的,一般降脂药不顶用,我就吃进口的力平脂,效果很好,血脂从18毫摩尔 / 升降到2.1毫摩尔 / 升。医生说:“你心梗10年了,身体还能保持得这么好,真是不简单。”
经过30多年与糖尿病的抗争,我悟出了一个道理:自我保健非常重要。常言说:三分治疗,七分疗养。我的体会是:三分医生,七分自我。在这30多年的抗病斗争中,我只住过4次医院,也就120余天,绝大部分是自己在治疗。因为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病,很多治疗、监测是需要自己完成的,自己不学习糖尿病知识,光靠别人是绝对不行的。经过多年的实践,我总结出“六自”的自我保健方针:
一是自我体验:如口干、乏力、多尿、多饮和许多并发症的症状,最先感知的是自己。一旦有了症状,要及时就医,及时调整药物。
二是自我监测:尿糖、血糖、体重、视力等检查,是要靠自己去完成的,并做好记录。在我患病初期的20年中,全靠测尿糖来监测血糖控制情况,而且用的是班氏液烧沸法,我总是尽心尽力地去做。我可以做到每排尿1次,烧1次尿糖。血压增高后,为了减轻家人的负担,我学会了自测血压,每天6~10次,光检查记录就写了10多本,做到这一点,没有毅力是不行的。用胰岛素治疗后,1天2~3次的胰岛素注射都是我自己注射的,基本上不麻烦家人。由于我做到了这一切,现在尿微量白蛋白阴性,眼底正常,仅有轻度白内障,在药物作用下,血压、血糖基本正常。
三是自我治疗:服药、吸氧、注射胰岛素、康复锻炼,都要自己认真完成。
四是自我控制饮食:刚开始,这是一件很难的事,家人为了不让我难受,全都跟着不吃甜食。后来,随着自己对糖尿病知识的了解,饮食控制成了我的自觉行动,控制饮食对我而言不再是一件难事。
五是坚持科学生活方式,坚持合理运动:由于我身患多种疾病,不运动是不行的,但运动量过大也不行。现在,我坚持每天上午、下午各慢跑半小时、打一套太极拳,自我感觉良好。
六是自学糖尿病诊疗知识:我买了很多有关糖尿病、高血压的书,还订了保健类杂志,每本我都认真地学习,从中吸取有益的养生保健知识。
以上的自我保健措施,全要靠自己完成,完全不需要医生,只有当自己出现了不认识的症状、药物不能自我调整时,才需要去看医生,请医生检查、指导。我经常对病友们说:“养病不能全靠医生,特别是糖尿病这样的慢性病,要立足自我调整,坚持自我保健。只有这样,才能保持健康,活得自在。”
据《祝您健康》
编辑 / 赵明建
E-mail:zhao163yojian@163.com
1972年我在工厂当办事员,当时体形较胖,身高160厘米,体重70千克。有一段时间我觉得外阴奇痒,去妇科检查没有异常,便怀疑是糖尿病引起的,一查血糖,空腹血糖9.8毫摩尔/升,餐后11.3毫摩尔/升,甘油三酯18毫摩尔/升,血清呈乳白色,被诊断为糖尿病。
当年我才40岁,对糖尿病缺乏认识,只知道该病治不好,一时情绪很低落,非常悲观。当时只有D860降糖片,没有降脂药,治疗也不正规,时间一长也就破罐子破摔了。结果导致体重下降、消瘦、抵抗力减弱,不仅外阴瘙痒,又发展成尿路感染、发烧,就住院了。住院期间,我认识了一位老干部,她也是糖尿病患者。她安慰我说:“你千万不要悲观。我从自己多年来与糖尿病的斗争中体会到:患病在天,治病在人。要做到既来之,则安之。人生有很多磨难,有的磨难靠别人的帮助是能够克服的,唯有健康是任何人也帮不上忙的,只能靠自己。相信只有认真治疗,才可以使自己少受罪,家人少受累,节约医药费,造福全社会。”听了她的话后,我逐渐端正了态度,平衡了心态,开始按照医生的指导进行正规的糖尿病治疗。
1976年优降糖上市后,我开始服用,当时效果还很好,但到了1983年,日服6~8片,空腹血糖还经常在10毫摩尔/升以上,出现消瘦、乏力,腹泻和便秘经常无缘无故地交替发生,医生说是并发了糖尿病肠病,用复方地芬诺酯治疗后,腹泻明显好转。到1988年,又合并了高血压、冠心病,我在非常不情愿的情况下,用上了胰岛素。开始时是使用短效胰岛素,1日3次注射,现在用的是诺和灵30R,每日36单位。自从用上胰岛素以来,血糖控制较好,空腹7毫摩尔/升,餐后2小时10毫摩尔/升左右。
1994年的除夕夜,我发生了急性心肌梗死,住院两个多月,总算保住了生命。后来,我经常出现心绞痛,每次发作,我除了及时服药外还进行吸氧治疗。吸氧治疗的效果很好,但是更换氧气瓶太麻烦了,就想买一台医用制氧机,由于价格太高,一时舍不得买。朋友对我说:“荣誉是过去的,金钱是留给后人的,只有健康是属于自己的。为了身体健康,该花的钱一定要花,不要舍不得。”我一听很有道理,就下定决心买一台。10多年来,我每天吸氧1~2次,每次30~60分钟,再配合药物治疗,现在,我的心绞痛很少发作。
我的甘油三酯血症是家族性的,一般降脂药不顶用,我就吃进口的力平脂,效果很好,血脂从18毫摩尔 / 升降到2.1毫摩尔 / 升。医生说:“你心梗10年了,身体还能保持得这么好,真是不简单。”
经过30多年与糖尿病的抗争,我悟出了一个道理:自我保健非常重要。常言说:三分治疗,七分疗养。我的体会是:三分医生,七分自我。在这30多年的抗病斗争中,我只住过4次医院,也就120余天,绝大部分是自己在治疗。因为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病,很多治疗、监测是需要自己完成的,自己不学习糖尿病知识,光靠别人是绝对不行的。经过多年的实践,我总结出“六自”的自我保健方针:
一是自我体验:如口干、乏力、多尿、多饮和许多并发症的症状,最先感知的是自己。一旦有了症状,要及时就医,及时调整药物。
二是自我监测:尿糖、血糖、体重、视力等检查,是要靠自己去完成的,并做好记录。在我患病初期的20年中,全靠测尿糖来监测血糖控制情况,而且用的是班氏液烧沸法,我总是尽心尽力地去做。我可以做到每排尿1次,烧1次尿糖。血压增高后,为了减轻家人的负担,我学会了自测血压,每天6~10次,光检查记录就写了10多本,做到这一点,没有毅力是不行的。用胰岛素治疗后,1天2~3次的胰岛素注射都是我自己注射的,基本上不麻烦家人。由于我做到了这一切,现在尿微量白蛋白阴性,眼底正常,仅有轻度白内障,在药物作用下,血压、血糖基本正常。
三是自我治疗:服药、吸氧、注射胰岛素、康复锻炼,都要自己认真完成。
四是自我控制饮食:刚开始,这是一件很难的事,家人为了不让我难受,全都跟着不吃甜食。后来,随着自己对糖尿病知识的了解,饮食控制成了我的自觉行动,控制饮食对我而言不再是一件难事。
五是坚持科学生活方式,坚持合理运动:由于我身患多种疾病,不运动是不行的,但运动量过大也不行。现在,我坚持每天上午、下午各慢跑半小时、打一套太极拳,自我感觉良好。
六是自学糖尿病诊疗知识:我买了很多有关糖尿病、高血压的书,还订了保健类杂志,每本我都认真地学习,从中吸取有益的养生保健知识。
以上的自我保健措施,全要靠自己完成,完全不需要医生,只有当自己出现了不认识的症状、药物不能自我调整时,才需要去看医生,请医生检查、指导。我经常对病友们说:“养病不能全靠医生,特别是糖尿病这样的慢性病,要立足自我调整,坚持自我保健。只有这样,才能保持健康,活得自在。”
据《祝您健康》
编辑 / 赵明建
E-mail:zhao163yoji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