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GIS和logistic模型的地震滑坡致死人数快速评估方法

来源 :地震地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ww234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科学评估地震地质灾害可能造成的人员伤亡数量,是提高地震人员伤亡评估准确性和完善地震灾害损失评估体系的重要因素之一,然而,这一问题却至今没有完善的解决方案.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GIS和logistic模型的地震滑坡致死人数快速评估方法,尝试在此方面开展研究.该方法包括3个步骤:1)在GIS中将评估区划分为1 km×1 km的网格单元,把网格范围内的人口数量赋值给网格单元作为其人口属性信息;2)基于回归的logistic模型,根据网格单元的地震滑坡危险性属性计算各网格单元的地震滑坡致死率;3)计算各公里网格单元的地震滑坡致死人数,然后进行整个研究区的地震滑坡致死总人数评估.利用本方法,以2014年“8·3”鲁甸MS 6.5地震,2012年“9·7”彝良MS5.6、MS5.7地震和2008年“5·12”汶川MS8.0地震的3个地震灾区为研究区,进行了地震滑坡致死人数测试.其中,基于鲁甸震例构建地震滑坡致死人数快速评估方法并评价其有效性,利用彝良和汶川震例测试该方法在更广范围内开展地震滑坡致死人数快速评估时的外延性和适用性.基于文中提出的模型评估得到鲁甸地震灾区因地震滑坡导致的死亡人数为233人,与实际因地震滑坡导致的死亡和失踪共250人相比少17人,死亡总数评估误差率为6.80%;公里网格单元死亡人数评估结果的Kappa检验值为0.912,表明用所建模型计算的死亡人数与实际死亡情况的一致性较好,模型具有很好的统计学意义.而外延适用性分析结果显示:汶川地震时滑坡导致的死亡和失踪合计约20000人,模型评估的结果为18732人,死亡总数评估的误差率约为6.5%;模型评估的彝良地震灾区地震滑坡致死人数为48人,比实际死亡人数少11人,死亡总人数评估误差率为18.64%,公里网格单元死亡人数评估结果的Kappa检验值为0.889.实例研究结果表明:在允许存在一定误差的前提下,文中所提出的地震滑坡致死人数快速评估方法可推广应用到其他区域地震滑坡灾害导致的人员死亡数量的估计中,该方法具有一定的外延适用性.
其他文献
2021年5月21日云南漾濞发生了6.4级地震,造成35人伤亡,受灾面积近6500km2.文中基于WGM2012布格重力异常、ETOPO1高程和接收函数估计得到的莫霍面深度资料,考虑密度差的横向变化,计算得到了该地震震源区及周边地区的重力均衡异常.研究结果表明:地壳平均密度与上地幔顶部密度差的变化范围为0.3~0.55g/cm3,漾濞地震震源区位于密度差过渡带.研究区6.5级及以上地震分布在重力均衡异常(艾里均衡理论莫霍面深度与接收函数H-κ叠加扫描法得到莫霍面的深度之差)梯度带的频率高于极值区.漾濞地震
基于致密油藏开发实践,分析已实施缝网压裂直井和体积压裂水平井2种致密油开发方式下产量变化规律,优化部分经济评价参数,形成了一套适合致密油藏经济参数优选和评价的方法.利用该方法对2种致密油开发方式下不同油价、不同单井日产量的致密油典型区块进行了经济效益评价,依据评价结果建立了在内部收益率为6%、不同油价下单井投资界限与日产量界限图版.应用该图版可有效减少经济评价工作量,快速确定产能区块是否达到经济效益指标.同时通过对投资界限的敏感性分析,明确了油价敏感区间以及单井日产量和投资界限对评价结果的敏感程度.研究成
支撑剂在裂缝中的运移是页岩体积压裂中的难点及研究热点,目前一般将裂缝考虑为矩形平板状,但据现场实际、室内实验、微地震监测、理论分析,体积压裂裂缝一般具有不规则齿状特征,裂缝初始延伸方向很有可能与最终延伸方向存在一定夹角,并极有可能形成裂缝网络.针对页岩体积压裂中支撑剂在粗糙、迂曲的复杂裂缝中运移的问题,通过自底向顶的方式建立了三维粗糙迂曲裂缝模型,模拟了不同粗糙程度和迂曲程度中的固液两相流,研究了压裂液和支撑剂性能对铺砂的影响.结果表明:裂缝粗糙程度越大,裂缝迂曲、扭转程度越大,裂缝内平均砂浓度越高,铺砂
文中对云南省区域范围内的2015—2021年的相对重力数据进行了平差计算,结合区域地质构造环境和区域范围内已发生的地震震例,系统分析了区域重力场变化和地壳水平运动的时空分布特征,获得了区域重力场变化与漾濞MS 6.4地震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2018—2021年震中位置的重力变化较弱,以震中为中心,附近区域在短期及1 a期、2a期和4a期基本呈四象限特征且重力变化较为剧烈;2)震前短期及多年期重力变化显示,重力场高梯度带集中在漾濞—下关区域,且零值线交替出现在该区域;3)震前多年期重力变化显示,发震断
泉水与地震活动密切相关,断裂带内的泉水地下水可反映许多断裂内部的水-岩反应、构造活动等信息.2021年5月22日玛多县发生MS7.4地震后1 d,从本次地震形成的地表破裂带内仍然在喷砂冒水的点和东昆仑断裂内的温泉采集了21个水化学样品,以及4个震后喷砂冒水点中的砂土样品.文中分析了泉水及砂土的来源与特征,讨论了地表破裂带与东昆仑断裂附近泉水的差异性.结果表明:1)21个泉水的TDS范围为113.2~1264.6mg/L,水化学类型为Ca·Mg-HCO3、Ca·Mg·Na-HCO3、Ca-HCO3、Na·C
2021年5月22日青海省玛多县发生MS7.4地震,这是2008年汶川MS 8.0地震后中国发生的震级最大的地震.由于该地区强震动观测台站稀疏,在此次地震中仅获得少量远场强震动记录.为评估此次地震的地震动影响场,文中利用青海玛多MS7.4地震的多个震源破裂模型、断层滑动模型以及震源破裂随机模型,基于随机有限断层三维地震动模拟方法给出了震中附近一定区域内4461个虚拟观测点的模拟地震动三分量加速度时程.与远场观测记录峰值(PGA、PGV)及青藏地震区地震动峰值预测方程的预测中位值进行对比,发现模拟记录峰值及
文中利用小波多尺度分析方法对青藏高原东南缘WGM2012布格重力异常进行5阶分解,得到了该区域不同深度上的布格重力异常子集,并据此研究了该区域的地壳构造、物质运动及其孕震环境.结果表明:2、3阶小尺度重力异常反映了该地区的强震主要发生在高重力梯级带及活动地块边界上,对比分析各尺度重力异常,发现地震孕育不仅受控于中、上地壳的断裂地块构造,也与深部地壳的密度变化有关,这种地壳深、浅部相互作用的动力学过程可能是川滇地区地震孕育的重要条件;4阶中尺度重力异常显示松潘-甘孜地块的东南缘存在1个低布格重力异常圈闭,与
2021年5月21日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漾濞县发生MS 6.4地震,中国国家强震动观测台网在此次地震中获得了一批高质量的强震动加速度记录.文中对该地震的29组强震动加速度记录进行处理,绘制了3个方向的地震动峰值加速度(PGA)、峰值速度(PGV)空间分布图;将观测的地震动PGA、加速度反应谱值(SA)与国内常用的地震动衰减关系计算值进行了对比;分析了观测地震动的幅值、时频特征,并将近场台站记录的反应谱与中国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谱进行了对比分析;同时,结合现场震害调查分析了极震区结构震害较轻的主要原因.结果表明
文中基于2021年5月21日漾濞MS 6.4地震震中附近7个台站记录的2019年1月1日—2021年5月21日的宽频带垂直分量连续波形数据,通过背景噪声互相关提取17个台站对间的经验格林函数,在0.1~0.5 Hz频率范围内,采用互相关时延计算方法获取台站对的当天经验格林函数与参考经验格林函数中直达Rayleigh波的相对走时偏移,对漾濞地震前的区域波速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漾濞MS 6.4地震前5个月以来,震中附近区域的Rayleigh波相对走时偏移异常台站对经历了从外围较远处零散分布向震中附近集
文中利用区域台网数字地震波形,计算了2001—2016年郯庐断裂带鲁苏皖段及邻区825次中小地震的震源机制解,并收集了1970—2000年模拟记录时期323个震源机制解,共计获得1148个震源机制解.以震源机制解作为输入数据,采用阻尼应力张量方法反演获得了研究区1.0°×1.0°空间应力场变化特征.结果显示,郯庐断裂带鲁苏皖段最大主应力方向呈现空间连续性变化特征,由西向东总体呈EW、NEE、NE向逆时针趋势性旋转,局部存在差异;以郯庐断裂带为界,东、西两侧的应力场存在差异,以西的华北平原地块最大主应力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