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策略研究

来源 :党史博采·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rkzh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在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和践行的现实境遇,包括有利条件和制约因素、核心价值观践行的主体力量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核心价值观践行策略。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
  在当代中国,只有实现广大人民群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和践行,整个国家和社会才能形成强大的凝聚力,确保国家、社会的稳定发展。因此,深入研究和探讨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和践行的现实境遇、主体力量和有效路径,促进全社会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认同和践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必然要求。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和践行的现实境遇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和践行是一项系统工程,其具体成效如何受各种因素影响。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和践行的现实境遇,分析探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和践行的有利条件和制约因素,找到影响制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和践行的关键瓶颈,对于我们认清形势、明确方向,有的放矢地解决问题具有重要意义,是我们顺利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重要前提。
  1、有利条件
  建国60多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大幅提高,国家的综合国力显著提升。良好的经济基础和思想、文化、制度环境,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和践行提供了现实基础和有利条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为传播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良好的制度环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制度之魂。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综合国力迈上新台阶。到2010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到39.8万亿元,经济总值上升为世界第二。
  2、制约因素
  (1)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与实践的契合度不高,导致主流价值观边缘化危机。
  现实生活中,暴力征收征用土地、强制拆迁房屋、垄断国有企业与民争斗等损害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时常发生,严重脱节、严重削弱了广大群众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的信心、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导致了主流价值观边缘化危机,成为影响和制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和认同的消极因素。
  (2)社会转型时期的价值冲突和碰撞,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和践行形成挑战和挤压。目前,中国社会正处在历史上前所未有的社会转型时期。很容易在价值迫求和价位选择上产生迷茫和困惑,这就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与认同受到挑战和挤压,甚至面临着“认同危机”和被“边缘化”的危险。
  二、核心价值观传播和践行的主体力量
  1、执政党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和践行的领导力
  执政党首先要坚持理论创新。理论创新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要求,是工人阶级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一部中共党史就是一部中国共产党人不断推进理论创新的历史。其次是价值灌输。价值灌输是指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科学理论输送到人民群众中去,用以教育人民,实现其服务实践的价值。灌输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基本原则。再次是价位示范。执政党提出意识形态是为了抓住人心;但在抓住人心的同时,政党自己也受到它的束缚,广大大民群众对执政党意识形态的信仰、信念、信心,往往聚焦于政党自身的示范意义。
  2、政府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和践行的责任主体
  中国共产党的各级组织是领导者。各级党组织领导下的各级政府则是执行者。因此在我国现行的政治生态中,各级政府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责任主体。具体说来,政府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中承担着政策执行、经济调控、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等责任。
  3、企业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和践行的重要承担者
  在现代社会中,企业不仅是市场活动的主要参与者,也是国家文化的微观创造者,还是社会责任的重要承担者。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企业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基础作用,也是企业文化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和践行的重要单元组成部分。
  4、民间组织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和践行的重要参与者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扩展和渗透,民间组织的兴起也日益成为参与社会核心价值观建设的重要力量。民间组织凭借其自由、广泛的优势,不仅传播它们的组织核心思想,而且积极参与社会核心价值观建设。因此,民间组织己经成为国家推进社会核心价值观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甚至在某些领城成为核心价值观建设的倡导者和捍卫者。
  三、核心价值观传播和践行的基本路径与策略
  1、思想教育
  思想教育处于基础性地位。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公众教育体系之中。首先,家庭教育反映出特殊群体的价值倾向,这些价值取向在潜移默化、长期的行为互动中被家长无意识地或有意识地灌输给个体。
  其次。学校教育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主阵地。在学生价值观和思想品德形成的过程中。学校教育具有独特的地位和作用。从学校教育过程看。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到各级各类学校,贯穿到从幼儿园到大学教育的全过程。
  最后,社会教育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大课堂。社会教育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对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进一步强化和补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本身就是一项要求群众广泛参与的实践活动。
  2、舆论引导
  舆论引导的主体是大众传媒。人民群众对主流价值观的认知程度,在很大界度上取决于媒体传播的力度。大众传媒是承担舆论传播工作的主力军,是营造主流舆论、推广主流价值观的主要渠道。要充分发挥媒体在核心价值观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引导各级各类媒体认清肩负的责任,努力把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贯穿到日常宣传报道中。
  3、文化熏陶
  通过文化的熏陶和感染。引导人们接受和内化主导的价值理念。文化具有普及性,可以说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在所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载体中,通过文化熏陶和感染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加强主流文化建设,通过主流文化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众文化。   4、实践养成
  实践出真知。实践长才干。实践见真情。实践养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一条重要路径。首先,实践是人们形成正确价值观的基础。要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们首先要形成正确的价值认识,而正确的价值认识最终是来源于实践,只有经过人们的亲身实践体验才能内化为人们的价值认识。人们的价值情感、价值意志以及价值信念都是在人们的践行价值规范的实践过程中才得到强化的,人们的价值行为也只有经过反复实践才能形成。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要达到培养人们的正确价值观和价值行为的目的,就必须积极引导受教育者参与各项实践活动。其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引导人们按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去行动,它不仅要求受教育者掌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知识,而且要求受教育者按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去行动。
  5、政策支持
  完善人民群众的政策参与,推进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所谓政策参与就是以政策主体和客体的双重身份直接或间接参与公共政策决策过程。在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的过程,不仅可以促进人民群众对于核心价值观的认知和情感方面的认知,还可以强化人民群众在社会行为与价值观认识之间的协调性、一致性程度。事实上,政策能否实施合理而有效的调节作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策的制定是否与社会发展趋势和大多数人的根本愿望相吻合,这就要求政策的制定必须有广泛的社会参与度,尤其要充分地听取各方来自群众的利益要求,充分发挥各方面群众的积极作用。使决策过程成为广泛听取意见、分析、研究并解决社会利益矛盾的过程,成为调动各方面群众积极性,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过程。
  6、制度安排
  要保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为广大人民群众所认知、认同和践行,就必烦保证有效的制度供给。制度建设既要考虑经济发展的近期目标,更要兼顾社会发展的长期目标。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分配制度是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这种情况要有其他制度与之相配套,否则收入分配差就会持续扩大。要在制度上体现社会主义共同富裕价值观的历史传承。
  [参考文献]
  [1] 梅荣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构成[J].红旗文稿.2012(09)
  [2] 侯惠勤.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概括上如何取得共识[J].红旗文稿.2012(08)
  [3] 韩震.“民主、公正、和谐”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追求——兼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凝练及其原则[J].红旗文稿.2012(06)
  [4] 杨明.国家与公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概括的基本路径[J].红旗文稿.2012(04)
  [5] 田心铭.独立自主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J]. 红旗文稿.2012(03)
  [6] 周利方,沈全.国外核心价值观建设的实践类型及启示[J].理论月刊.2011(11)■
  (本文系贵州大学校级课题研人文2014003)
其他文献
文章简要回顾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下发以来,各地区、各部门和各高校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经验,提出了今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
以三大力学为基础,对建筑结构体系进行了分析,着重对拱结构体系应用于大跨度空间的建筑造型进行了研究,说明了拱结构体系的特点,为创造出独特的交通建筑造型研究做好坚实的铺
随着高校招生人数的不断扩大、部队编制体制的调整改革以及部队训练任务的加重,军训教官供需矛盾日渐突出,高校军训时因找不到部队教官面临着巨大的压力。近几年来我们充分发挥
在企业,特别是在国有企业中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是党的优良传统,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思想政治保证。随着改革的深入发展,面对新形势、新情况,各种矛盾和冲突交织在一起,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形势更加复杂,任务更加艰巨,工作更加艰苦,方方面面都在发生着变化。  一是人们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人们的思想更加活跃,观念更复杂多样。与现代化建设相适应的新思想、新观
在社会转型和矛盾凸显期,“调解”尊重历史传统,符合社情民意和社会管理的客观规律。它是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的有效方式;是维护稳定的积极探索;尤其是在创新社会管理工作
理想信念教育是高校“两课”教学的核心,只有不断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才能指导当代大学生用理想信念武装自己,使科学理论入耳入脑,从而指导自己的实践,为我国各项事业的发展提
编辑部:云南省宣威市资源性、水质性、工程性缺水并存。为此,宣威市先后争取和投入资金47亿元,除险加固,配套落实水利设施。其中:自来水入户980103人,就近挑水用的103155人;小
从极限平衡理论出发,提出考虑桩土相互作用的基坑抗隆起安全系数提高值计算公式,并通过具体工程验证,该计算方法合理、经济,具有广阔的推广前景。
西柏坡时期,面对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和即将到来的全国胜利,中国共产党在外交政策方面提出:“一边倒”、“另起炉灶”和“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三大外交政策。在以往的关于研究
当前,我国正处于改革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各种体制、结构、利益等关系需要深度调整的矛盾凸显期。全社会的思想观念、经济与社会结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