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半壁江山,作文教学重点是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包含口头和书面两个方面,所以低年级说写训练是作文教学的基础。加强说话、写话训练不仅能发展儿童的语言能力,提高观察能力,思维能力,促进智力发展,而且能为今后的作文打下坚实的基础。近年来,在低年级语文教学实践中,我在这方面进行了积极的实践与思考。
一、挖掘各种资源 创设说写情境
1利用生活资源 创设说写情景
“教育只有扎根于儿童的生活与经验,教育才能发挥自己的效能,教育才有意义。如果教育脱离了人生与经验,教育便是不可能的,因为它是无根的。”在平时的生活中,我多渠道地给学生创造“说”的机会,愉快的郊游,感人的电影、开心的中队活动等等,不仅丰富了学生的生活,更为他们创设了说话情境。通过和学生及时交谈,使他们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和自身的经历感受。学生可感兴趣了,他们的话匣一打开,还真没完没了。
2 挖掘教材资源 创设说写情境
人教版低年级语文新教材,图文并茂,是丰富的说写素材库。说写训练点随处可见。
课文里的说写训练更是比比皆是,学习小学语文第三册《欢乐的泼水节》时,我设置了这样一个说写话情境:“清水是吉祥如意的象征,谁身上泼的水多,就意味着谁得到的幸福多。我要将这清清的水,祝愿。”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们的思维闸门打开了他们纷纷想自己的亲人表达了祝福。
3. 提供词汇资源 创设说写情境
多年的语文教学,我深切的体会到,每个学生都是想象的天才,而且很多教师往往忽视了这一点。在日常的识字教学中 ,我常常会将每课要求认的生字组词,给学生一些不相干的词,让他们发挥想象,编写故事。学生会充分联想,写出一些让老师惊讶的小故事。
二.重視语言积累 夯实作文基础
培养小学生写作能力,首先要他们有一定数量的词、句积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能够运用不少词语,口头表达能力远远超过所识字的范围。因此教师首先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有计划、有重点的安排词汇教学内容。让学生掌握正确的用法,引导他们把学过的词语运用到句群训练和作文中去,使词、句成为学生听说读写的语言材料。学习文章的时候,把优美的句子、段落摘抄或背诵,写作的时候可以运用。
三.从积累到运用 架设说写之桥
低年级学生年龄小,阅读量少,词汇不丰富,怎样指导学生从阅读中积累语言,进而在说写中运用语言呢?
1抓好朗读和背诵
读是写的基础,只有读得多 语言积累得多,文章才能有血有肉。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朗读能力强的学生文章相应也写得比较好;而朗读能力差的学生语感差,文章常常写不好。因此,从一年级起,我就重视读的训练,在我的指导下,大多数小朋友都能读得有声有色。在熟读的基础上,有一些优美的文章要求学生背下来,俗话说得好“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背的东西多了,自然有了材料,写作的时候就有内容,不空洞。
2让词汇在学生头脑里活起来
低年级老师都有这样的感受:学习生字,学生会根据经验组成一连串的词,其中不乏成语,但往往这些词在学生头脑里是死的,要是这些词在学生有脑力活起来,教师需要巧引导,即使是一年级的小朋友也应如此。
3列好题纲 先说后写
说 ,说话练习是关键,让学生反复说,做到把意思说清楚;写,写短文,在普遍会说的基础上,让学生自己动手去写。新教材,有的练习只要求说,不要求写;有的既要求说又要求写。但一个学期只要求写几篇,我认为量还不够。其实,只要学生能说,学生就能写。引导得法,学生还会有一定的创造性。
每次说话,为使学生说话有条理、写话有框架,我自己先列好题纲。我们常常看到学生三、四年级了,写文章还是从头到尾就一段,不知道如何分段写。我想,这是我们教师的责任。因此我在对学生进行说写训练时,特别重视这一点。在说写训练之前,给孩子以清晰的思路。比如,我鼓励孩子写《森林运动会》时,在观察、说话的基础上,帮他们列了一个提纲:
1森林运动会在什么时侯、什么地方举行?分别有哪些运动员参加了什么比赛?
2最精彩的要数什么比赛?
3比赛结果怎样?
这样学生写起来比较顺手,多数小朋友都按要求分三自然段写,而且写得很精彩。
总之,低年级语文教学中,要随时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恰当地进行说写训练。训练中要保护学生的说写积极性,让他们兴趣盎然地“我口说我心,我手写我心”。如果学生乐于说,乐于写,乐于阅读,乐于积累,乐于运用,那就达到了训练的目的。
一、挖掘各种资源 创设说写情境
1利用生活资源 创设说写情景
“教育只有扎根于儿童的生活与经验,教育才能发挥自己的效能,教育才有意义。如果教育脱离了人生与经验,教育便是不可能的,因为它是无根的。”在平时的生活中,我多渠道地给学生创造“说”的机会,愉快的郊游,感人的电影、开心的中队活动等等,不仅丰富了学生的生活,更为他们创设了说话情境。通过和学生及时交谈,使他们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和自身的经历感受。学生可感兴趣了,他们的话匣一打开,还真没完没了。
2 挖掘教材资源 创设说写情境
人教版低年级语文新教材,图文并茂,是丰富的说写素材库。说写训练点随处可见。
课文里的说写训练更是比比皆是,学习小学语文第三册《欢乐的泼水节》时,我设置了这样一个说写话情境:“清水是吉祥如意的象征,谁身上泼的水多,就意味着谁得到的幸福多。我要将这清清的水,祝愿。”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们的思维闸门打开了他们纷纷想自己的亲人表达了祝福。
3. 提供词汇资源 创设说写情境
多年的语文教学,我深切的体会到,每个学生都是想象的天才,而且很多教师往往忽视了这一点。在日常的识字教学中 ,我常常会将每课要求认的生字组词,给学生一些不相干的词,让他们发挥想象,编写故事。学生会充分联想,写出一些让老师惊讶的小故事。
二.重視语言积累 夯实作文基础
培养小学生写作能力,首先要他们有一定数量的词、句积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能够运用不少词语,口头表达能力远远超过所识字的范围。因此教师首先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有计划、有重点的安排词汇教学内容。让学生掌握正确的用法,引导他们把学过的词语运用到句群训练和作文中去,使词、句成为学生听说读写的语言材料。学习文章的时候,把优美的句子、段落摘抄或背诵,写作的时候可以运用。
三.从积累到运用 架设说写之桥
低年级学生年龄小,阅读量少,词汇不丰富,怎样指导学生从阅读中积累语言,进而在说写中运用语言呢?
1抓好朗读和背诵
读是写的基础,只有读得多 语言积累得多,文章才能有血有肉。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朗读能力强的学生文章相应也写得比较好;而朗读能力差的学生语感差,文章常常写不好。因此,从一年级起,我就重视读的训练,在我的指导下,大多数小朋友都能读得有声有色。在熟读的基础上,有一些优美的文章要求学生背下来,俗话说得好“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背的东西多了,自然有了材料,写作的时候就有内容,不空洞。
2让词汇在学生头脑里活起来
低年级老师都有这样的感受:学习生字,学生会根据经验组成一连串的词,其中不乏成语,但往往这些词在学生头脑里是死的,要是这些词在学生有脑力活起来,教师需要巧引导,即使是一年级的小朋友也应如此。
3列好题纲 先说后写
说 ,说话练习是关键,让学生反复说,做到把意思说清楚;写,写短文,在普遍会说的基础上,让学生自己动手去写。新教材,有的练习只要求说,不要求写;有的既要求说又要求写。但一个学期只要求写几篇,我认为量还不够。其实,只要学生能说,学生就能写。引导得法,学生还会有一定的创造性。
每次说话,为使学生说话有条理、写话有框架,我自己先列好题纲。我们常常看到学生三、四年级了,写文章还是从头到尾就一段,不知道如何分段写。我想,这是我们教师的责任。因此我在对学生进行说写训练时,特别重视这一点。在说写训练之前,给孩子以清晰的思路。比如,我鼓励孩子写《森林运动会》时,在观察、说话的基础上,帮他们列了一个提纲:
1森林运动会在什么时侯、什么地方举行?分别有哪些运动员参加了什么比赛?
2最精彩的要数什么比赛?
3比赛结果怎样?
这样学生写起来比较顺手,多数小朋友都按要求分三自然段写,而且写得很精彩。
总之,低年级语文教学中,要随时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恰当地进行说写训练。训练中要保护学生的说写积极性,让他们兴趣盎然地“我口说我心,我手写我心”。如果学生乐于说,乐于写,乐于阅读,乐于积累,乐于运用,那就达到了训练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