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觉媒介的具身美学——当代电影和媒介研究中的触觉理论探析

来源 :当代电影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cky13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伴随着触觉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触觉媒介的广泛使用,触觉理论也成为了当代电影和媒介研究领域的新锐议题.其中,媒介考古学家大卫·帕里西和新媒体理论家马克·汉森分别从不同的哲学传统和身体理论出发,探讨了触觉媒介的具身性问题.帕里西受到福柯的影响,分析了触觉媒介作为一种身体技术如何导致了触觉感知的抽象化,启发我们思考媒介化触摸的离身化趋势和美学危机.汉森则继承了伯格森的传统,阐释了新媒体艺术基于情动身体的触觉美学,以及它如何在媒介融合的趋势中捍卫触觉的具身维度和审美救赎功能.本文认为,这两种触觉理论之间的对话和协商,有助于我们批判性地认识“触觉时代”的数字电影,建构“后电影”语境中的触觉美学.
其他文献
列斐伏尔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关于“空间”问题的研究,从“生产空间”到“空间生产”,空间由生产场所转为生产对象本身,而“三元空间理论”即来自列斐伏尔有关空间问题的相关研究.作为一种新型建筑类型,地铁也有其独特的空间属性.地铁作为现代都市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逐渐成为文学作品中重要的叙事符号,具有丰富的文化意蕴.以列斐伏尔的“三元空间理论”研究为基础,分析地铁空间生产的三种表现形态:作为实体的地铁空间,它的空间增值效应拉近了主城与副城的距离;作为城市意象空间,地铁是一种城市化的象征,再现了都市人的精神生活状态;作
矛盾分析法又称对立统一律,是辩证法的重要逻辑法则,强调矛盾双方的相互对立、相互依存和相互转化,以及在“一分为二”基础上的“合二为一”.其被广泛运用于文学、戏剧和电影中的人物塑造、人物关系对照以及戏剧冲突的建构,因此不失为一种电影故事创意策划的有效方法.在电影创意的剧作层面,通过挖掘人物与自身、人物与他人、人物与情境、情境与情境等二元组合中的对立统一关系,故事在表层结构上建立起清晰可辨的二元冲突范式,同时在深层结构上,通过多组二元对立意象的交织实现两两之积的蒙太奇功效,赋予文本多层次的阐释空间.
娄烨导演的电影《兰心大剧院》于2019年在威尼斯国际电影节上亮相并获得了主竞赛单元的金狮奖提名.暌违两年,该片于2021年10月15日在国内上映.电影根据虹影的小说《上海之死》改编,讲述了1941年发生在上海的一场谍战故事.“珍珠港事件”的前一周,为了套取日本海军密码专家古谷三郎的重要情报,中国女间谍于堇从香港返回了“孤岛”时期的上海并入住华懋饭店.于堇的公开身份则是知名女星,回上海表面上是接受旧爱谭呐的邀请,在他导演并主演的话剧《礼拜六小说》中担任女主角.
期刊
在西方文艺作品中,中国形象经历了从“极端美化”到“极端丑化”的嬗变过程,表征着西方对东方的“他者化”想象.这种想象一定程度上内化为华语电影在自塑中挥之不去的认知阴影,以及讨好海外市场的捷径.目前,华语电影在海外所建构的国家形象大抵分为四类:武林天地、玄幻境地、发展中的乡土、去不到的他乡.四种形象虽有部分代表性,但并非当前中国多元立体的社会真实.华语电影需在坚守民族文化特色的同时,融合世界共通情感,“直言”式地呈现当代中国形象.
交互纪录片的叙事是非线性的,这也就意味着其叙事不是基于时间,而是基于空间的.本文使用内容分析法研究交互纪录片的空间叙事,重点关注交互纪录片中的空间主题,文本层的素材使用与空间构图,时空体层的体裁形式以及空间模式的基本类型.本文揭示了交互纪录片空间叙事的特征:通过表征现实空间、空间塑形、互动参与来积极勾连现实,实现了对空间的深度重构;同时积极借用以往媒介形态,形成以时空体为核心的叙事逻辑.
电影创意是一切电影创作(制作)的起点与支点,其选择的对错优劣直接决定电影的成败高下.同时,电影创意又是电影创作(制作)的难点与奇点(物理学概念),涉及最原初、最玄妙和最自由的艺术想象与媒介创造.本文试图从创意思维、创意要素和创意模式三个方面来探讨电影创意的一些基本思路和实战应用,希望能为电影创作(制作)者和研究者提供有益的参照.
超现实主义运动的美学特征和表意习惯深刻地融合入大众美学体系之中.当代电影创意稀释了超现实主义对自动性、非叙事、无意义的坚持,集中强化了其原始冲动和梦境释放的高光.超现实主义在创意层面,注入观奇期待,成为剧本原始动力;在风格层面,注入叙事基调,成为作者话语标志;在文本层面,注入声画符号,成为影片表达能指.在处理和运用超现实主义元素时,需要认真处理它们“可否被感知、是否被惊奇、能否被认同”这三个递进问题.它们保持现实理性与超现实非理性之矛盾统一,保持“超我”塑造与“本我”驱动之矛盾统一,并完成从形式服务于内容
随着技术的变革,以电影为代表的艺术媒介信息被数字技术整合为感知的综合视听信息,这极大地改变了传统艺术信息的呈现方式,形成了全新的艺术与媒介之间的认知关系.数字信息传递作为数字时代人类感知方式变迁的重要表征,也经历了从物质性的媒质向信息化非物质媒介的变化.从弹框到界面,数字信息在电影艺术的传播介质发生变化;从字象到图像,数字信息逐步形成了独立的视觉表现系统,并且随着信息呈现系统的日趋完善,同时延伸了电影艺术的本体功能及其媒介内涵,也为电影艺术从稳定的视听艺术结构,指向了一条朝向虚拟现实/超文本链接/多媒态超
学科交叉和理论互鉴一直以来都为电影研究提供开阔的视域和多元的方法论,同时也会因边界的位移与模糊而产生不同程度的问题.当下新媒体的兴盛使传统的电影批评机制与新兴的话语批评现象互生共存,互联网、数字媒体催生出对传统电影理论的诸多挑战,故而电影理论的开拓和更多维度的跨学科理论研究亟需不断展开.在诸多纷杂的话语中,青年学者的学术思辨和研究成果亦聚集成声,所以,大学生电影节于2020年开办“国际青年学者论坛”,旨在为青年学者搭建分享学术成果、交流学术思想的平台.
期刊
本文旨在从电影银幕观的发展变化角度,从溯源画框论、窗户论、镜像论三种“前数字”时代的电影银幕观念,媒介融合语境下的电影银幕观念以及电影银幕与人类的身体关系演变三个部分考察“观众-银幕”之间的互动关系与身体关系,并以此重新思考电影本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