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教学中老师最怕什么?最怕学完后学生做题出错误:要么怀疑学生的智商,要么怀疑课堂设计的缺陷。许多教师视之为洪水猛兽,或“快刀斩乱麻”,以一个“错”字堵学生的嘴,“棒”杀学生的思维,或再接二连三提问,直到得出“正确答案”;或亲自把正确答案“双手奉上”。殊不知,在学生的错误中,包含认知个体大量的信息和已有的经验,有的甚至隐藏着一种超常、独特的智慧的光芒。我们若能慧眼识真金,让学生充分展示思维过程,显露错误中的“闪光点”,给予鼓励和赞赏,并顺着学生的思路将“合理成分”激活,引导学生对自己的思维过程作出修正,助其迈向成功的道路,那么“错误”也就成为课堂教学中的一种宝贵资源。下面我就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谈如何利用学生在课堂中出现的错误。
1.将错就错,因势利导
小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由于年龄小,经验少,注意力不稳定,感知能力还没有得到充分发展,常常会出现一些“错误”的认识。这正暴露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真实思维,其实学生就是在“犯错”与“纠错”的过程中逐渐成长起来的。
在学完两种计时法转换的方法后,我设计了下面这个实际应用题加以巩固:“上午8时是几时?”有学生马上举手回答:“20时。”我愣了一下。放在以前,“上课干什么去了?”可能会脱口而出,毕竟对教学中学生出现的“错误”研究已有十来年了。我话锋一转,接着说:“哦,我明白了。你是想考考老师,对吗?好,我先回答你的题。20时就是晚上8时,我说得对吗?”全体学生齐答到:“对。”那个学生似有所悟,但我并没有急于让他回答。我想借机引导,加深学生对时间的认识。
我又接着问:“为什么对?你们是怎么想的?”有的学生回答:“20时表示时针走第二圈了,所以要加上‘晚上’,还要减去第一圈走的12个小时,就是晚上8时。”老师表扬:“说得好极了。那么请各位小老师判断一下,上午8时是20时吗?”刚才第一个举手发言的同学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笑到:“错了,应该是8时。因为上午8时表示时针走第一圈,如果用24时计时法表示,数不变,只要把‘上午’去掉就可以了。”
学生从错处找到了方法,解决的不再是一道题,而是一类题。所以,如果我们用责备对待学生出现的错误,就会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甚至丧失数学学习的信心。
2.捕捉错误,激发兴趣
矛盾有时是激发学生兴趣的有效手段,让学生在错中发现问题,产生矛盾,往往能激起学生的创新思维。在学习轴对称图形时课堂上出现了这样的场面:绝大多数同学都认为长方形的对称轴是2条。这时,有一个学生却站起来说:“老师,不对,我觉得应该是4条。”……一石激起千层浪,矛盾产生了。我没有说什么,只是微笑着对同学们说:“到底是2条还是4条,请大家以四人小组为单位研究一下吧。”过了两分多钟,有学生叫了起来:“老师,是2条!就是2条!”“你怎么知道的?”“老师,我们小组是将图形剪下来,对折发现的。”说完,他当场演示了一番。“还有不同的方法吗?”我又问。“老师,我是这样想的:既然它是一个轴对称图形,那对称轴的两侧图形应该能完全重合。”学生的确很聪明,他们的所作所为不但显示出了他们的创造潜能,而且显示出了他们非凡的动手操作能力。
试想,如果我对提出有四条对称轴的那个学生置之不理,不抓住这个激发矛盾的关键点,还能让学生发自内心地动手证明吗?这个矛盾无形之中让学生走进了“新课程”。所以,对待学生出现的错误,只要我们能巧妙地加以利用,让学生形成思维的碰撞,就能成为开发学生智力、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资源。错误来自学生,学生通过争辩、动手操作,学会质疑,学会思考,学会理清自己的思路,形成对知识的完整认识。
3.诱导“犯错”,拓展延伸
诱导学生出错,这是一般老师不情愿的,制止出错还来不及呢,还敢诱导出错?殊不知,让学生在错误中经历认知冲突,经历大起大落,从错误的迷茫中走出来的学生对概念的建立一定会记忆深刻,刻骨铭心。在教学圆锥的体积一课时,我让学生分组做实验:往空圆锥里装沙子,然后倒入空圆柱中,看看几次可以装满。各小组分头操作,之后交流圆柱和圆锥之间的关系。结果答案五花八门。有的学生说:“我们将空圆锥里装满沙子,然后倒入空圆柱中,三次正好装满,说明圆锥的体积是圆柱的三分之一。”有的学生说:“我们认为圆锥的体积是圆柱的四分之一。”还有的说:“我们不到三次就将圆柱装满了。”我也给同学们做了一个示范:“将空圆锥里装满沙子,倒入空圆柱中,一次,两次。两次正好装满。圆锥的体积是圆柱的二分之一?怎么回事呢?难道是书上的结论有错误?”我故意设计了这样一个陷阱,目的是让学生在陷阱中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学生议论纷纷起来……我让学生找出其中的原因。一位学生说:“老师你的圆柱太大了。我推荐你用我这个空圆柱。”结果三次正好倒满。于是学生把不同的圆锥、圆柱放在一起进行比较,终于恍然大悟:只有在等底等高的情况下,圆锥的体积才是圆柱的三分之一。
我们总想着一节课行云流水,学生学完后得心应手,学生的错误越少越好,但这仅仅是我们的愿望,不符合学生的思维发展规律。不出错的教学不是真正的教学,不出错的课堂不是真实的课堂。忽视了学生的错误,就是错过了最佳的教学契机,错过了最宝贵的教学资源,错过了最精彩的动态生成。“棒杀”学生的错误,就是扼杀了学生的智慧和灵感。面对错误,我们要学会多一些等待,少一些埋怨,多一些睿智,少一些批评,多一些疏导,少一些否定。
1.将错就错,因势利导
小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由于年龄小,经验少,注意力不稳定,感知能力还没有得到充分发展,常常会出现一些“错误”的认识。这正暴露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真实思维,其实学生就是在“犯错”与“纠错”的过程中逐渐成长起来的。
在学完两种计时法转换的方法后,我设计了下面这个实际应用题加以巩固:“上午8时是几时?”有学生马上举手回答:“20时。”我愣了一下。放在以前,“上课干什么去了?”可能会脱口而出,毕竟对教学中学生出现的“错误”研究已有十来年了。我话锋一转,接着说:“哦,我明白了。你是想考考老师,对吗?好,我先回答你的题。20时就是晚上8时,我说得对吗?”全体学生齐答到:“对。”那个学生似有所悟,但我并没有急于让他回答。我想借机引导,加深学生对时间的认识。
我又接着问:“为什么对?你们是怎么想的?”有的学生回答:“20时表示时针走第二圈了,所以要加上‘晚上’,还要减去第一圈走的12个小时,就是晚上8时。”老师表扬:“说得好极了。那么请各位小老师判断一下,上午8时是20时吗?”刚才第一个举手发言的同学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笑到:“错了,应该是8时。因为上午8时表示时针走第一圈,如果用24时计时法表示,数不变,只要把‘上午’去掉就可以了。”
学生从错处找到了方法,解决的不再是一道题,而是一类题。所以,如果我们用责备对待学生出现的错误,就会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甚至丧失数学学习的信心。
2.捕捉错误,激发兴趣
矛盾有时是激发学生兴趣的有效手段,让学生在错中发现问题,产生矛盾,往往能激起学生的创新思维。在学习轴对称图形时课堂上出现了这样的场面:绝大多数同学都认为长方形的对称轴是2条。这时,有一个学生却站起来说:“老师,不对,我觉得应该是4条。”……一石激起千层浪,矛盾产生了。我没有说什么,只是微笑着对同学们说:“到底是2条还是4条,请大家以四人小组为单位研究一下吧。”过了两分多钟,有学生叫了起来:“老师,是2条!就是2条!”“你怎么知道的?”“老师,我们小组是将图形剪下来,对折发现的。”说完,他当场演示了一番。“还有不同的方法吗?”我又问。“老师,我是这样想的:既然它是一个轴对称图形,那对称轴的两侧图形应该能完全重合。”学生的确很聪明,他们的所作所为不但显示出了他们的创造潜能,而且显示出了他们非凡的动手操作能力。
试想,如果我对提出有四条对称轴的那个学生置之不理,不抓住这个激发矛盾的关键点,还能让学生发自内心地动手证明吗?这个矛盾无形之中让学生走进了“新课程”。所以,对待学生出现的错误,只要我们能巧妙地加以利用,让学生形成思维的碰撞,就能成为开发学生智力、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资源。错误来自学生,学生通过争辩、动手操作,学会质疑,学会思考,学会理清自己的思路,形成对知识的完整认识。
3.诱导“犯错”,拓展延伸
诱导学生出错,这是一般老师不情愿的,制止出错还来不及呢,还敢诱导出错?殊不知,让学生在错误中经历认知冲突,经历大起大落,从错误的迷茫中走出来的学生对概念的建立一定会记忆深刻,刻骨铭心。在教学圆锥的体积一课时,我让学生分组做实验:往空圆锥里装沙子,然后倒入空圆柱中,看看几次可以装满。各小组分头操作,之后交流圆柱和圆锥之间的关系。结果答案五花八门。有的学生说:“我们将空圆锥里装满沙子,然后倒入空圆柱中,三次正好装满,说明圆锥的体积是圆柱的三分之一。”有的学生说:“我们认为圆锥的体积是圆柱的四分之一。”还有的说:“我们不到三次就将圆柱装满了。”我也给同学们做了一个示范:“将空圆锥里装满沙子,倒入空圆柱中,一次,两次。两次正好装满。圆锥的体积是圆柱的二分之一?怎么回事呢?难道是书上的结论有错误?”我故意设计了这样一个陷阱,目的是让学生在陷阱中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学生议论纷纷起来……我让学生找出其中的原因。一位学生说:“老师你的圆柱太大了。我推荐你用我这个空圆柱。”结果三次正好倒满。于是学生把不同的圆锥、圆柱放在一起进行比较,终于恍然大悟:只有在等底等高的情况下,圆锥的体积才是圆柱的三分之一。
我们总想着一节课行云流水,学生学完后得心应手,学生的错误越少越好,但这仅仅是我们的愿望,不符合学生的思维发展规律。不出错的教学不是真正的教学,不出错的课堂不是真实的课堂。忽视了学生的错误,就是错过了最佳的教学契机,错过了最宝贵的教学资源,错过了最精彩的动态生成。“棒杀”学生的错误,就是扼杀了学生的智慧和灵感。面对错误,我们要学会多一些等待,少一些埋怨,多一些睿智,少一些批评,多一些疏导,少一些否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