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挝南俄4水电站工程基本设计阶段枢纽布置设计

来源 :云南水力发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qun02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介绍了老挝南俄4水电站工程作为老挝境内引水距离最长、设计利用水头最高的水电站的枢纽布置特点,总结了长引水式、小流量、高水头水电站在勘测设计过程中应关注的重点和难点.该项目的基本设计报告已于2020年通过老挝政府的正式批准,预计2023年实现投产发电.
其他文献
某清污分流工程的雨水主管或渠箱需从地下无梁楼盖人防工程顶部通过.为研究圆管或渠箱对地下无梁楼盖结构的影响,采用有限元法进行了分析计算,模拟了施工期开挖工况.从无梁楼盖的位移、应力、塑性区分布规律等方面,分析圆管或渠箱对无梁楼盖荷载的影响程度,比较各方案结构效应的差异.研究表明,布置雨水主管或渠箱对地下无梁楼盖影响有限,渠箱方案的影响较圆管方案略小.施工期无梁楼盖的受力小于布置渠箱和圆管的方案.
将大中型水电工程建设征地补偿标准政策演变分为非强制性移民、政治性移民、征地补偿调整和征地补偿专项制定法规及发展4个阶段,分析了各阶段的时代背景、征地利益关系、政策法规依据及与其他工程补偿标准差异等情况,研究表明大中型水电工程征地补偿标准政策具有特殊性,为了减小与其他工程补偿的差异,应逐步淡化其特殊性,与其他工程实行同样的补偿标准.
针对机制砂不同石粉含量对混凝土工作性能及强度的影响,通过自行配置不同石粉含量的机制砂进行混凝土室内试验.通过试验结果表明石粉含量对混凝土有其不利的一面,也有其有利的一面.在实际工作中,不应单一的认为其有害而限制其含量,应根据其试验结果确定合理的石粉含量要求及范围,既有利于混凝土成本的控制,也有利于混凝土的质量.
近年来,我国的抽水蓄能电站设计、施工技术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通过数十年大量的工程实践,我国积累了丰富的抽水蓄能电站水库库盆防渗工程建设经验,但对岩溶地区抽水蓄能电站库盆防渗的研究并不多.依托岩溶地区某抽水蓄能电站下水库防渗方案,研究岩溶地区库盆防渗型式选择、库盆防渗及黏土铺盖细部结构设计,探讨岩溶地区库盆防渗注意要点.经研究分析,下水库库盆防渗选定库岸沥青混凝土面板+库底黏土方案.
为揭示普洱市相对湿度的变化趋势,以普洱市6个气象站1961-2015年共55年逐日相对湿度序列为研究对象,采用线性回归分析和Mann-Kendall检验法对普洱市年和四季相对湿度的趋势性和突变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①普洱市相对湿度年内变化曲线呈现单峰单谷型,相对湿度最小出现在3月,7月达到最大,夏秋季节均在80%以上;②近55年来,普洱市年和四季平均相对湿度均呈现出显著减少趋势,其平均变化速率为-0.81%/10年,从四季来看,冬季相对湿度减小幅度最大,夏季、秋季次之,春季最小;③普洱市各站平均相对湿度在
不同地质条件下,导流隧洞开挖后的初期支护对减少围岩受施工扰动产生的应力释放,限制围岩变形,确保洞内施工安全有重要意义,采用Phase2模拟了导流隧洞开挖及初期次支护过程,分析了不同地质条件下(Ⅲ、Ⅳ、V类围岩)的围岩应力及隧洞初期支护结构的稳定性,可为验证设计的初期支护措施提供依据.
水工泄洪建筑物导流边墙运行情况会影响水电站的安全稳定运行.近年来随着声呐技术的发展,通过声呐技术的组合使用及改进作业方案,实现了水下立面结构缺陷高精度检测,并在后续水下施工修复进程中及时获知结构三维体型变化情况,完成了水下施工修复全周期监测及施工效果佐证;通过检测成果的三维可视化、数字化展示及方量计算,为水电站水工建筑物监测、检测运维工作部署提供了有力的支撑依据.
介绍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技术在布拖换流站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现状评估、预测评估以及综合评估中的应用,场地内及周边无崩塌、滑坡、泥石流等不良地质作用,确定了评估区西南侧挖方区建设引发地质灾害的可能性.据此评估结果,得出工程的地质灾害危险性分区和适宜性分区.最后,总结了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技术在地灾评估应用中的优缺点.
河道比降大,泥沙含量多,河床淤积层厚,河流冲刷能力强,洪水泥石流灾害频发是泥石流河道的主要特点,如何对泥石流河道进行治理一直是河道治理工程中的一大难题,大多泥石流河道治理效果不明显,甚至经受不住洪水的考验.旨在对泥石流河道的特点及治理措施进行简要分析,以供同行设计和施工参考?.
统计表明,坝基渗漏是影响大坝安全的一个重要因素,在拦河坝设计时应充分重视坝基渗控方案设计.针对黄登工程拦河坝坝基地质条件,结合工程自身特点,对所采取的上游主防渗帷幕+河床坝段增设上游副帷幕+下游封闭副帷幕的防渗帷幕方案,及坝基范围内4纵7横排水幕+集水井集中抽排的排水方案进行了论述.监测成果表明,坝基扬压力与地下水位分布符合一般规律,坝基渗漏量小,满足设计要求,表明渗控措施设计方案合理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