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550-1868(2015)03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有效的提高,由此,人们越来越关注自身及家人的健康问题,这使得医疗及护理工作面临更高的要求。高校的儿科护理专业专门培养儿科护理人才,为了更好的满足人们及社会的要求,就需要十分重视教学效果,然而在当前的高校儿科护理教学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在充分分析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具体的解决问题的措施,以便于提高儿科护理教学的水平。
【关键词】儿科护理教学;存在问题;解决措施
前言:随着人们对健康关注度的提高之后,医疗行业所面临的要求将会更高,在医疗行业中,护理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在这样的大背景之下,护理工作的难度将会变得越来越大。护理工作也分很多的种类,与其他的护理工作相比,儿科护理的难度更大,而且儿科护理工作者所担负的观察任务、护理项目等要更多,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要求也非常高。这样一来,就需要儿科护理专业开展有效的教育,进而使培养出来的人才都具备十分专业的儿科护理技能。
一、高校儿科护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的素质比较低,学习目的不明确
从素质方面来看,当前高校儿科护理专业学生的整体素质比较低,进而影响了教学的有效开展,同时,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的学习目的不明确,这是因为学生对于儿科护理专业还未形成正确的认识,另外,有些学生并不是真正的想学习儿科护理,因此,在实际的学习过程中,缺乏学习的动力。在大部分学生的认识中,觉得护理工作就是简答的打针、输液,由于认识上的偏差导致学生学习的兴趣非常低,长时间的积累下来,学生就会产生厌学情绪。这样一来,就阻碍了儿科护理教学有效的实现。
(二)教师的整体素质比较落后
作为一名优秀的儿科护理专业教师,除了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之外,还需要具备一定的临床经验,这有这样,培养出来的人才才会具有更加专业的儿科护理技能。然而,当前高校所具备的教师资源中,从整体上来看,综合素质好比较低,有的教师虽然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但是缺乏丰富的实践经验,而有的教师在专业知识方面还比较欠缺,更何谈提临床经验,受到教师整体素质的影响,儿科护理教学无法达到真正的教学效果。
(三)教学方式落后
兒科护理专业所需学习的内容比较琐碎,理论性、系统性及逻辑性都不强,这使得学习的难度大增。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比较常见的教学方法为师徒式带教模式,也就是说,在教学的过程中,以教师的讲和演示为主,学生通过看和操作来进行学习。这种教学方式比较单一,对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影响比较大,而且该种教学方式过分强调教师的作用,使学生缺乏实际的动手能力及创新能力。
二、高校儿科护理教学存在问题的解决措施
(一)培养双师型人才
近年来,我国的各大高校实行了扩招,为了更好的进行教学,护理学专业招收了大量的中青年教师,这些中青年教师都具备比较丰富的护理学专业知识,不过缺乏相应的临床经验。因此,高校可以定期的安排专职教师到医院参加临床实践,以便于丰富自身的临床经验,从而更好的开展儿科护理专业教学。通过安排临床实践,可以将教学与临床实际充分的结合,从而避免出现教学与实践脱节的情况。同时,经过临床实践活动的开展,教师都发展成为双师型人才。
(二)调整教学内容,注重临床应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医学领域不断的出现新技术、新知识,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在制定儿科护理教学计划及教学内容时,要坚持与时俱进的原则,保证教学内容与临床实际相符合。双师型人才不仅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而且具备最为先进的临床实践经验,这样在开展教学时,所选择的教学内容会与临床应用相符合,从而培养出更为有用的人才。
(三)完善教学资源及教学设备
随着人们对健康重视程度的提高,促进了医疗卫生事业的繁荣发展,由此也带动了护理学专业人数的提升。同时,高校的扩招而导致护理学专业的人数急剧增多。这样一来,现有的教学资源及教学设备就无法满足实际的需求,需要高校加大投资的力度,完善教学资源和教学设备。儿科护理是一项十分重视操作能力的工作,因此,在进行儿科护理教学时,一定要注重培养学生实际的动手能力,而教学设备的完善则可以良好的实现这一目标。
(四)选择科学的教学方法
即使儿科护理教学具有较强的实践性,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受到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比较严重,教师依然会采取“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知识。然而,这种教学方法无法培养出社会需要的人才,需要对教学方法进行改进。首先需要做的就是完全摒弃传统的教学思想,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状态,变为以学生为中心,在教学的过程中科学的选择教学方法,有效的提高教学效果。一般来说,经常使用的教学方法有案例分析法、讨论教学法、情景教学法等,通过这些教学方法,学生有效的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五)多元化考核方式
当前,在儿科护理教学进行考核时,以理论考核为主,这使得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过分重视理论的学时,缺乏应有的实际动手能力。因此,为了改变这种现状,就需要改变传统的考核方式,实施多元考核,将理论所占的考核比较降低,提高实践占据考核的比重,从而有效的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及实际操作能力。
结论:随着高校扩招的进行,儿科护理专业的学生越来越多,这样一来,学生的水平就变得参差不齐,在进行教学时,影响了实际的教学效果。除此之外,还有很多的因素影响着实际的教学质量,比如学生对儿科护理的认识、教师水平的高低等,基于此,为了有效的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出满足社会要求的儿科护理人才,高校制定了一系列应对措施,比如培养双师型人才、选择科学的教学内容、更新教学方法、完善教学资源及教学设备等,通过这些措施的实行,有效的提高了教学质量,使学生具备更为优秀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施珍妮.儿科护理学教学改革状况分析与思考[J].齐鲁护理杂志,2013,(18):138-139.
[2]赵明东.多媒体教育技术在社区儿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06):93-94.
[3]赵小红.点拨教学法在儿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06):240-242.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有效的提高,由此,人们越来越关注自身及家人的健康问题,这使得医疗及护理工作面临更高的要求。高校的儿科护理专业专门培养儿科护理人才,为了更好的满足人们及社会的要求,就需要十分重视教学效果,然而在当前的高校儿科护理教学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在充分分析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具体的解决问题的措施,以便于提高儿科护理教学的水平。
【关键词】儿科护理教学;存在问题;解决措施
前言:随着人们对健康关注度的提高之后,医疗行业所面临的要求将会更高,在医疗行业中,护理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在这样的大背景之下,护理工作的难度将会变得越来越大。护理工作也分很多的种类,与其他的护理工作相比,儿科护理的难度更大,而且儿科护理工作者所担负的观察任务、护理项目等要更多,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要求也非常高。这样一来,就需要儿科护理专业开展有效的教育,进而使培养出来的人才都具备十分专业的儿科护理技能。
一、高校儿科护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的素质比较低,学习目的不明确
从素质方面来看,当前高校儿科护理专业学生的整体素质比较低,进而影响了教学的有效开展,同时,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的学习目的不明确,这是因为学生对于儿科护理专业还未形成正确的认识,另外,有些学生并不是真正的想学习儿科护理,因此,在实际的学习过程中,缺乏学习的动力。在大部分学生的认识中,觉得护理工作就是简答的打针、输液,由于认识上的偏差导致学生学习的兴趣非常低,长时间的积累下来,学生就会产生厌学情绪。这样一来,就阻碍了儿科护理教学有效的实现。
(二)教师的整体素质比较落后
作为一名优秀的儿科护理专业教师,除了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之外,还需要具备一定的临床经验,这有这样,培养出来的人才才会具有更加专业的儿科护理技能。然而,当前高校所具备的教师资源中,从整体上来看,综合素质好比较低,有的教师虽然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但是缺乏丰富的实践经验,而有的教师在专业知识方面还比较欠缺,更何谈提临床经验,受到教师整体素质的影响,儿科护理教学无法达到真正的教学效果。
(三)教学方式落后
兒科护理专业所需学习的内容比较琐碎,理论性、系统性及逻辑性都不强,这使得学习的难度大增。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比较常见的教学方法为师徒式带教模式,也就是说,在教学的过程中,以教师的讲和演示为主,学生通过看和操作来进行学习。这种教学方式比较单一,对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影响比较大,而且该种教学方式过分强调教师的作用,使学生缺乏实际的动手能力及创新能力。
二、高校儿科护理教学存在问题的解决措施
(一)培养双师型人才
近年来,我国的各大高校实行了扩招,为了更好的进行教学,护理学专业招收了大量的中青年教师,这些中青年教师都具备比较丰富的护理学专业知识,不过缺乏相应的临床经验。因此,高校可以定期的安排专职教师到医院参加临床实践,以便于丰富自身的临床经验,从而更好的开展儿科护理专业教学。通过安排临床实践,可以将教学与临床实际充分的结合,从而避免出现教学与实践脱节的情况。同时,经过临床实践活动的开展,教师都发展成为双师型人才。
(二)调整教学内容,注重临床应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医学领域不断的出现新技术、新知识,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在制定儿科护理教学计划及教学内容时,要坚持与时俱进的原则,保证教学内容与临床实际相符合。双师型人才不仅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而且具备最为先进的临床实践经验,这样在开展教学时,所选择的教学内容会与临床应用相符合,从而培养出更为有用的人才。
(三)完善教学资源及教学设备
随着人们对健康重视程度的提高,促进了医疗卫生事业的繁荣发展,由此也带动了护理学专业人数的提升。同时,高校的扩招而导致护理学专业的人数急剧增多。这样一来,现有的教学资源及教学设备就无法满足实际的需求,需要高校加大投资的力度,完善教学资源和教学设备。儿科护理是一项十分重视操作能力的工作,因此,在进行儿科护理教学时,一定要注重培养学生实际的动手能力,而教学设备的完善则可以良好的实现这一目标。
(四)选择科学的教学方法
即使儿科护理教学具有较强的实践性,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受到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比较严重,教师依然会采取“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知识。然而,这种教学方法无法培养出社会需要的人才,需要对教学方法进行改进。首先需要做的就是完全摒弃传统的教学思想,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状态,变为以学生为中心,在教学的过程中科学的选择教学方法,有效的提高教学效果。一般来说,经常使用的教学方法有案例分析法、讨论教学法、情景教学法等,通过这些教学方法,学生有效的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五)多元化考核方式
当前,在儿科护理教学进行考核时,以理论考核为主,这使得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过分重视理论的学时,缺乏应有的实际动手能力。因此,为了改变这种现状,就需要改变传统的考核方式,实施多元考核,将理论所占的考核比较降低,提高实践占据考核的比重,从而有效的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及实际操作能力。
结论:随着高校扩招的进行,儿科护理专业的学生越来越多,这样一来,学生的水平就变得参差不齐,在进行教学时,影响了实际的教学效果。除此之外,还有很多的因素影响着实际的教学质量,比如学生对儿科护理的认识、教师水平的高低等,基于此,为了有效的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出满足社会要求的儿科护理人才,高校制定了一系列应对措施,比如培养双师型人才、选择科学的教学内容、更新教学方法、完善教学资源及教学设备等,通过这些措施的实行,有效的提高了教学质量,使学生具备更为优秀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施珍妮.儿科护理学教学改革状况分析与思考[J].齐鲁护理杂志,2013,(18):138-139.
[2]赵明东.多媒体教育技术在社区儿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06):93-94.
[3]赵小红.点拨教学法在儿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06):240-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