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数字围城” 念好新闻报道“故事经”

来源 :新闻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hyangqi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让新闻报道走出枯燥乏味的“数字围城”,一直是新闻界为之努力而又争论不休的话题。
  特别是在信息来源渠道多样化、受信范围不断扩大、媒体样式翻新的电子化、信息化时代,由于枯燥乏味的数字新闻报道本身具有的抽象性、非通俗性,导致报道可读性较差,从而使传播效果大打折扣。为此,走出“数字围城”,实现新闻报道传播效果最大化,便成为当下新闻界必须重视的重要课题。
  结合多年的新闻报道实践,笔者以为,要走出新闻报道的“数字围城”,必须在新闻报道故事化上作一番探讨与深究。
  首先,新闻报道不能没有故事——这是由报道本身的传播特点决定的。历来,新闻报道特别是经济报道大多是以数字说话的,这本身无可厚非。然而,若所有的经济新闻从头到尾都是以数字说话,这又难免走向另一个极端——抽象化,因为,人们对抽象数字的认知与把握,远远不像对一个形象的新闻故事之认识与把握那么直观。比如,我们想对一个地方的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的煤化工产业进行深入报道,若按照“数字+概念”的报道套路,无非是如下内容:当地煤化工产业完成多少增加值、同比增减了多少个百分点;当地所有煤化工企业实现多少利润,对当地财政收入做出多少贡献;当地煤化工企业创造了多少利润,占规模以上工业利润多少亿元;当地煤化工产业规模有多大,与国内其它地区相比有无差距;缩小差距需要在哪些方面求得重点突破等等。
  我们并不否认数字在新闻报道中所起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如果撇开报道效果、撇开报道内容不论,由始至终只是以数字表达,难免艰涩难懂而又枯燥乏味。就上述报道而言,若能在其中加入一些新闻故事,效果就大不一样。如报道“煤化工产业完成多少增加值”,若在其中加入一个比较典型的煤化工企业面对经济新常态进行迎难而上的转方式、调结构的奋斗故事,同时通过一些细节反映其取得成效的艰难历程,并以此为切入点,再从故事细节入手报出目前该地煤化工产业完成多少增加值,人们便易于理解并接受,也能从中具体化地认识到煤化工产业生存的艰难,认识到煤化工产业在新常态下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不易。如报道“煤化工企业为财政增税做出多少贡献”,若能从一个地区在调整思路、排除万难中所走出的煤化工由弱到强的发展之路入手,并以故事化的笔调对这个地区的煤化工发展进行见人见事的叙述,然后再谈当地煤化工企业的税收贡献,报道就由枯燥乏味走向生动活泼。
  2014年,一篇题为《我们的新实力在哪里》的报道,获得了内蒙古年度新闻一等奖。其获奖的重要原因是:这篇仅有1900多字的宏观经济报道,其中的2个新闻小故事成为最大亮点。报道是以这样一个新闻故事开头的:
  时间定格在9月12日。
  这是一个让付东梅难以忘怀的日子。
  当日,总投资185亿元、年产百万辆新能源汽车的项目落户霍林郭勒市,项目投产后年产值700亿元,能为1万多人解决就业。
  尽管得知这一消息已是5天后的下午,但从事内蒙古宏观经济研究的付东梅依然激动不已……在当天的日记中,她饱含深情地写下一段话:“内蒙古以产业转型升级打造经济新实力的时代到来了!”
  报道走笔至此,笔者巧妙地进行了由点到面的顺接:“时间的意义,绝不能用长度来衡量。2014年前10个月说长不长,但它却浓缩了内蒙古打造经济发展亮丽风景线、培育经济新实力的全部荣耀。”
  这个开头,尽管也运用了数字,但这些数字却是通过具有个性的“人”来反映并出境的,不仅增加了报道的故事性,也突破了一般经济报道平铺直叙的数字出境方式,使得经济报道更具感染力、可读性。
  再看这篇报道的第二个故事:
  时间定格在10月20日。
  赤峰市西拉木伦河畔迎来一位特殊的客人——袁冠雄。
  游走河畔,他感慨万端。2年前的这一天,也是在这个地方,袁冠雄动身远赴蒙西谋求发展……
  拥挤的火车上,因投资小煤矿失利的袁冠雄一脸茫然……老实说,此行去往何处,他心里没底。车上老乡告诉他:“乌海市正在搞产业转型升级,去那里试试。”
  到了乌海,袁冠雄一眼看上了一个煤焦油深加工项目。随后,他回家卖掉豪车、抵押房产,最终将凑到的500万元以入股方式投资到项目中。目前,这个投产仅4个月的项目已实现销售收入近千万元。
  “是乌海的转型救了我。”袁冠雄不无感慨地说。
  随后,记者的笔锋一转:“一滴水折射出大海的光芒,这种转型在内蒙古具有普遍性。目前,在我区实施的五大基地建设中,工业三废高效利用和煤基新兴产业等转型项目总投资超过2万亿元。”——报道至此,以投资结构转型打造经济新实力的“内蒙古经济发展图景”已跃然纸上。无疑,是新闻故事,强化了该篇新闻报道的传播效果。
  其次,新闻报道不能没有新闻故事这个“点”——这是由新闻报道是源于人的活动的特性决定的。《谁是最可爱的人》之所以能成为流传至今的名品佳作,不仅在于其典型的选材和独到的时代背景,更在于文中感人肺腑的几个新闻小故事,人们从中可以由衷地感受到:“他们”之所以是“最可爱的人”,就在于其“舍小家、为大家”的情怀光照千秋——中国人民志愿军某连战士冒着被汽油弹烧着身体的危险扑向敌人并与其同归于尽,战士马玉祥从烈火中救出朝鲜儿童……战士们在防空洞里一边拌着雪吃炒面、一边谈理想……一个个生动的新闻故事片断,深刻地揭示了一个主题:具有崇高的爱国主义、国际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的志愿军战士,是“最可爱的人”。试想,如果没有这些真实而又动人心弦的故事,只是介绍有多少人战死沙场、有多少人参加志愿军、有多少志愿军家属失去亲人……报道难免抽象呆板——显然,如果仅仅以数据为主、以数字为主构成新闻报道,既缺乏说服力、生动性,又无法抓住人们的眼球。
  新闻报道不能没有新闻故事这个“点”——新闻报道终究是记录人之活动的报道,是反映人之生存发展现状的报道。故而,真实而又感人的新闻故事,是一篇新闻的“灵”与“魂”。
  有了这个“灵”与“魂”,原本由数字架构的新闻内容才有了生机与活力;有了这个“灵”与“魂”,一篇新闻报道才由抽象走向具体,为人们所接受,并打动人心。
  再次,新闻报道不能弃新闻故事这个“血肉”于不顾——这是由新闻报道受众群体大众化的发展走势决定的。从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我国的新闻报道开始走向电子化、网络化、立体化,而后,由互联网派生的微信、微博、手机报、客户端等新媒体走进大众生活,而能否抓到故事化、事件化的新闻,就成为决定新闻媒体能否发展壮大的“杀手锏”——即:只要有人、有事、有情节、有背景、有现场,一篇新闻就有了主宰其成败的“血肉”,就能赢得受众青睐。
  也因此,面对枯燥乏味的数字化新闻报道,有人质问:谁说新闻一定要少用描述、少用故事化笔调?其背后的潜台词是:多元化的社会需求正在颠覆传统的新闻叙述模式,把新闻事实换成跌宕起伏的故事来表现的潮流正在风靡传媒界,它给读者带来了全新的阅读快感,使传统的新闻表现方式受到考验,更使一批新闻名作流传后世——魏巍的《谁是最可爱的人》如是,萧乾的《鲁西流民图》如是,王石的《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兄弟》亦如是……
  真实而又感人的故事,是新闻报道的“血肉”。走出“数字围城”,让新闻报道以故事化优势赢得读者、赢得受众,已然是一个无法回避而又必须高度重视的新闻学课题。
  (作者单位:内蒙古日报社)
  编辑:赵萱瑞
其他文献
癌症是人类生命健康最具威胁的疾病,对循环肿瘤细胞的检测已经成为了当前的研究热点。随着微流控技术的逐步成熟,微流控芯片在生命科学方面已经取得了巨大进步。当前的循环肿
从2011年8月起,新闻战线掀起一场声势浩大的“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这项活动是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的实际行动,是坚持党的新闻事业性质
【正】"双剑合璧"是武侠小说家梁羽生在小说中创造的剑术绝技。两个剑客各自的战力都较弱,但两人一运法配合,和强敌打起来便收到"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小说家喜欢让心有灵犀
当前,互联网在信息传播、大数据集成、资源配置中的优势,将会成为提升以非遗为品牌的文创产业创造力与生产力的利器.本文探讨了以动画、VR、全景展示等数码艺术手段为载体,以
湖南省是一个自然灾害多发、经济欠发达的中部省份。据2008年调查统计,湖南省农村贫困群众中的无房户、危房户有l30多万户。近年来,为切实改善农村困难群众居住条件,全省各级
成就社会新闻报道,必须避免以下几种倾向:     一.避免流于表面    对于某些媒体,社会新闻似乎成了突发事件的报道,于是,一旦某处发生了失火、撞车、发病、案件等,立刻一拥而来,抢发消息。为了争夺新闻线索,各家媒体争相开设新闻热线,争相推出线索有奖,似乎社会新闻全被浓缩为突发事件。对于许多稿件来讲,根本谈不上是新闻稿,充其量也就是述说了一件事情。虽然从稿件的结构来看,新闻所要求的五要素并不缺少,
目前,国内经济发展持续升温,国家对农村的扶持力度不断倾斜,支农惠农政策逐渐加强,从侧面体现出了我国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视.本文主要从村账会计乡镇代理为出发点整
近年来,随着网络电子媒体的盛行,社会新闻舆论等各种信息传播的广度和速度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在这样的环境下,能否牢牢把握舆论“麦克风”,突出自身固有的优势,在公共事件发生的第一时间,公开报道事件的真相和发展情况,客观、冷静地引导舆论走向,真正起到权威、喉舌的作用,已经成为决定党报生存发展的生命线。  第一时间拿起舆论“麦克风”发声,这首先是党报应有的职责所在。党报作为各级党委的机关报,是党联系
近年来,广东省积极贯彻落实《自然灾害救助条例》,以提高应急救助能力为着力点,突出重点,开拓创新,努力推进救灾应急体系建设。坚持抓政策机制创建着力提高应急工作运行效率广东省
对移动通信无线系统级设备自身具备的容灾机制进行了介绍,分析了日常容灾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并且结合容灾工作实例对容灾措施进行了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