伺服机构导管振动疲劳失效分析

来源 :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haha_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针对伺服机构导管根部出现疲劳裂纹问题,建立导管振动力学模型,利用振动理论分析导管振动响应机理。采用有限元模态分析获得导管固有频率,计算脉动压力激振下的导管根部振动响应结果。加载焊接残余应力后,利用Goodman模型修正循环应力,得到振动疲劳失效数据。结果表明,导管固有频率与液压脉动激振频率相近,导致在压力脉动激振作用下导管根部产生较大弯曲应力,残余应力与压力脉动共同作用下,造成导管根部疲劳失效。依据研究成果,提出改进措施,并完成试验验证。
其他文献
本文重点分析研究了110 kV绝缘子的冲击闪络电压,利用COMSOL仿真软件构建了绝缘子仿真模型,通过研究分析110 kV绝缘子在工作电压下和雷电冲击电压下的结果,对其冲击闪络电压进行仿真建模计算,同时与实验结果进行比较研究。
对一种塑壳断路器动触头元件(触头材料为AgW65,触桥材质为TU2无氧铜)的电阻点焊工艺进行研究,研究焊接电流、焊接压力、焊接时间三个工艺参数对动触头元件焊接强度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AgW65动触头与TU2触桥电阻点焊的最佳工艺参数:焊接电流:7.8~8.0 kA,焊接时间:180~200ms,焊接压力:0.25~0.4 MPa,产品焊后剪切强度可达到175 N/mm2以上。
利用非真空感应熔炼、半连续铸造及电磁搅拌的方式,实现了Cu-5%Fe合金锭的制备,并通过现代化的成套轧制设备,实现了Cu-5%Fe合金薄板带的制备;采用金相显微镜、维氏硬度计、万能试验机等测试了其显微组织、力学性能、导电率等。另外,对Cu-5%Fe合金薄带的电磁屏蔽性能进行测试,结果显示:在14 kHz~18 GHz频率范围内,Cu-5%Fe合金的屏蔽效能都能达到60 dB(除14 kHz外)以上,可以作为军用设备的屏蔽材料。
本文从火力发电厂节能降耗的必要性出发,分析当前火力发电厂在节能降耗方面存在的问题,并且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手段,希望能够降低火力发电厂的能源消耗。
本文分析了GIS设备内部微水含量超标的危害和超标的原因,提出了一种带电干燥GIS设备内部SF6气体的方法,研制了基于循环气体的GIS设备带电干燥装置,该装置可将GIS内部的SF6气体循环,实现了在线除湿的目的。通过现场应用,验证了该装置的有效性,为其推广应用奠定了基础。
金属基复合镀层广泛应用于微型刀具、内燃机气缸内壁、牙医钻头、活塞环镀层等方面。本文介绍了金属基复合镀层的电沉积制备方法,从沉积装置、颗粒分散、镀层均匀性以及镀层结合性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分析了平板式、旋转式槽镀复合电沉积和不循环式、循环式喷流电沉积的特点和研究现状,在减小颗粒团聚、提升镀层颗粒含量和镀层结合性等方面给出了参考方法。
光伏发电具有波动性,所以它在微电网中应用时会引起直流母线电压的波动。本研究利用混合储能技术,通过光伏电池与储能元件共同供电来平抑直流电压波动,提高电力系统稳定性。在负荷功率发生突变时,通过将功率分配给蓄电池与超级电容来平抑功率,由超级电容承担瞬时功率,由蓄电池来承担剩余部分,同时通过对超级电容进行充放电阈值限制来防止超级电容过充过放,实现能量最优利用。最后,通过MATLAB仿真验证控制策略的可行性。
为确保某运载火箭活动发射平台在轨道上完成运载火箭的垂直转运任务,根据活动发射平台产品自身和转运轨道的技术特点,在借鉴以往型号设计经验基础上,设计了其理想速度曲线,包含直线轨道运行、经过道岔和终点定位等过程,通过行走试验证明活动发射平台理想速度曲线设计合理,能够保证活动发射平台在满足任务要求的基础上顺利完成运载火箭的垂直转运任务。
为了实现运载火箭快速高精度入轨,基于迭代制导设计了入轨级制导方案。纵向通道采用基于飞马火箭的线性正切迭代制导律,采用牛顿迭代法快速求解俯仰姿态角;利用纵平面预测得到的纵向关机点状态和关机时间以及侧向通道关机点状态公式,对轨道倾角进行预测控制。数值仿真表明,提出的方法在稳定性、快速性、制导精度等方面均具有相对优良的品质。
针对非对称四通件传统加工过程存在的问题,提出整体成形试验方案,串联集成“充液拉深-缩口-液压胀形-翻孔”等系列工艺,以形位尺寸及壁厚减薄率为约束指标,针对成形难度最大的拉深,分别分析了液室压力、拉深比、压边力等对成形的影响。经过试验表明,压边力为50T时,可成形良好的深筒形件,并通过设计“胀形+翻孔”组合工艺,实现非对称四通件的精确定位与小减薄率翻孔成形。经过测量零件最大减薄量为22.5%,成形良好并通过了液压强度考核试验,实现四通零件整体无缝成形,为航天多通产品整体成形提供了技术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