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科学之钥匙 解学生之困惑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中阶段是人生的黄金时期,高中生正处在身体和智力发展的爆发时期,面对社会和人生他们的思想往往带有理想化,而现实却常常与他们的理想有着冲突。所以,高中阶段是容易产生困惑的时期。辩证法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也是高中阶段学生进入哲学殿堂的一个关键阶梯,如何发挥辩证法的教育功能,如何运用这把科学的钥匙解开高中学生的困惑是本文笔者探索的目的和归宿。
  关键词: 高中生; 困惑; 辩证法;解开
  高中阶段是人生的黄金时期,这个时期的学生身体发育日趋成熟、知识积累日益丰富,逻辑思维日臻完善,有着丰富的情感和精力。这个时期的学生不但关注自己,而且对社会和人生有着浓厚的兴趣,但他们往往用理想化和形而上学性的态度来对待社会和人生。而现实的结果却常常与他们的想象有着冲突,这就导致他们对自己对社会产生了种种的困惑。如何帮助高中生解开人生困惑的讨论和文章屡见报章,并提出了种种真知灼见,这是社会有识之士的责任和贡献。在这些讨论中本人较认同这样一个观点:教育工作者自觉运用辩证法的科学观点指导学生解开困惑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技巧。辩证法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也是高中阶段学生进入哲学殿堂的一个关键阶梯,如何发挥辩证法的教育功能,如何运用这把科学的钥匙解开高中学生的困惑是本文笔者长期探索的问题。作为一名中学政治学科教师,又兼学校政教处主任一职,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过程中,本人坚持运用辩证的观点去解决学生思想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做到既教书又育人,收到了显著的教育效果。
  一、用量变与质变辩证关系原理,解学生对过程与结果关系之困惑
  在长期的工作中,本人发现有这样两类学生:一类忽视积少才能成多的道理,而不愿去做埋头耕耘的工作;一类只知盲目地积累,而忽视对知识进行系统化和逻辑化的整理。这两类学生最后都因成绩不理想而产生这样的困惑:要用怎样的过程才能有良好的结果呢?这两类学生前者患有“急功近利症”,后者患有“一盘散沙症”,针对学生的这两种“病症”,在哲学课讲“量变与质变辩证关系原理”时,本人觉得正是进行思想教育的大好时机。唯物辩证法认为:量变是质变的前提,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任何事物的发展变化都是首先从量开始的,没有一定量的变化,就不可能有质的飞跃。而量变引起质变的方式有两种,一是事物数量的增减导致质变的发生,二是构成事物的要素在结构上的调整导致质变的发生。“急功近利症”的学生对基础知识缺乏必要的感性认识,积累到的知识数量并没有达到足以引起质变“度”,其成绩是可想而知的;而“一盘散沙症”的学生对基础知识缺乏必要的理性认识,没有对获得的知识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抽象性思考,同样不能实现对知识的飞跃式认识,其成绩也是乏善可陈的。
  孔子有:“学而不思则罔。”荀子也有:“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先哲的这些言论都在证明:没有平时的挥汗播种,就不会有欢笑的收割;没有平时的深思熟虑,就不会有丰硕的收获。作为一名高中生,既要重视每次考试的结果,更要注意每个奋斗的过程;既要树立远大的理想、崇高的目标,更要脚踏实地、埋头苦干、从点滴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平时做起;既要进行必要的知识积累,更要善于对知识进行系统化和逻辑化的归纳。
  二、用事物发展前进性与曲折性关系原理, 解学生对成功与挫折关系之困惑
  有许多学生取得成功时,觉得天下事易如反掌,世间一切是美好的,但当遇到一点儿困难和挫折时,则又会觉得世界是这样的冷酷黯淡,没有一条路可以走得通。在他们的思想中存在着这样的困惑:成功的道路上难道就没有坦途和捷径吗?这类学生其实是患有“一蹴而就症”,他们往往不明白某时某刻的反复或倒退都是前进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针对学生的这种“病症”,在哲学课讲“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时,本人首先向学生讲清辩证法关于这一原理的内容:事物发展的总势趋是前进的,而发展的道路则是迂回曲折的,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在前进之中有曲折,在曲折之中求前进,这是一切新事物发展的途径。接着本人给学生强调:任何一个人的成功都不可能是直线式的一步到位,而都是在曲折中前进,在螺旋式的道路中不断前行的,都是在一次又一次的失败后,才走向成熟,走向成功的。
  在人生的道路上,希望与困难、成功与挫折、幸福与痛苦、都是并存的,设想一帆风顺的人生是根本不存在的。当身处逆境的时候,心灰意冷、裹足不前只能成为“命运女神”的奴隶;玩世不恭、逃避现实,则只能成为被捉弄的懦夫和懒汉。真正的勇士,应该“直面惨淡的人生,正视淋漓的鲜血”,坚信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三、运用矛盾双方依据一定条件各向自己相反的方向转化的观点,解学生对优势和劣势关系的困惑
  家庭条件优越、智商高、学习功底扎实是现代学生进步的重要条件。本人在工作中发现一些学生自恃具备上述一个或多个条件而沾沾自喜甚至有恃无恐,也发现一些学生因缺乏优越条件而耿耿于怀甚至自暴自弃。这两类学生最终都只取得一般的学习成绩,步入社会后也表现平平。这就使学生产生这样的困惑:该如何把家庭和自身的优势或劣势转变成为自己进步的优势。其实这两类学生都患有“优势依赖症”,他们不明白优势和劣势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互相转换的。针对学生的这种“病症”,在哲学课讲“矛盾双方依据一定条件各向自己相反的方向转化的观点”时,本人指出唯物辩证法的观点:矛盾就是对立统一,矛盾对立面之间既互相依存,又互相斗争,由此推动事物运动、变化和发展,矛盾双方依据一定条件各向自己相反的方向转化是事物向前发展的重要条件。优势和劣势是矛盾对立的双方,双方都会向自己相反的方向转化,转化的关键就看依据的不同主观条件:盲目依赖优势而养尊处优则优势会转化为劣势;直面劣势而扬长补短则劣势会转化为优势。因此,如何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转劣势为优势和化优势为前进动力的关键所在。
  在漫漫的人生征途中,每个人所遇到的条件是不同的,甚至大家天生的条件就是不一样的。环境和条件优越的人不应盲目乐观,环境和条件欠佳的人也无需怨天尤人。每个人都不能形而上学地看待当前的条件和环境,成功的关键在于我们自己的努力和奋斗。许多奔向成功的人们其实都有一个艰难的过去,我们要感谢逆境的磨砺,勇于面对挫折的磨练。
  四、运用辩证法否定观原理,解学生对肯定与否定关系之困惑
  刚刚步入青年的高中生,许多观念还停留在青少年的阶段,最为明显的是对人对事的评价往往采取“是就是,不是就是不是;除此之外,都是鬼话”的形而上学的观点。随着知识的增长和社会经验的增加,他们发现有许多问题往往不是“肯定一切和否定一切”那么简单。这就导致学生产生这样的困惑:肯定与否定的关系难道不是绝对的吗?其实这类学生患有“复杂问题简单化症”,评价一个事物应因时因地进行全方位地综合考虑,应坚持一分为二的方法和态度,而绝非“一边倒”这么简单。在哲学课讲“辩证法否定观”时,本人指出唯物辩证法的观点:辩证的否定,既不是简单地肯定一切,也不是简单地否定一切,而是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克服的是旧事物中过时的消极的内容,保留的是旧事物中积极合理的因素,辩证否定的实质就是“扬弃”。本人又向学生指出:即使是结果不尽人意的行为也不要全盘否定,我们可以从中找到许多值得借鉴的东西,这就是所谓的“失败是成功之母”;更不要全盘肯定取得的成功,许多成功的背后往往蕴藏有隐忧。
  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竞争的日益激烈,对于青年一代是一个强烈的冲击。面对复杂的新情况、新问题,要求高中学生应有科学的评价观,在坚持真理和规律的前提下,全面地评价人和事,特别是对于自身要有一个正确、全面的认识,既要进行自我肯定,发扬自身的优点,同时也要不断克服自身的缺点和不足,不要故步自封,也不要夜郎自大,而是要积极地不断学习,使自身不断得到完善并强大起来。
  面对社会的发展,高中学生知识水平的提高和实践能力的进步,教育工作者的教育方法不单要跟得上时代的步伐,更必须有科学的理论指导。唯物辩证法是一种科学时代的人类智慧,是科学世界观,那么它必然应给人们人生观和价值观以科学影响。所以,对于一个人民教师来说,学习辩证法不仅能够启迪自己的人生更能拥有一把指导学生走向幸福人生的钥匙。
其他文献
又是一年毕业季。  在这个最后的时刻,很多同学都想为自己四年的光阴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对于中国科学院大学 2016 级计算机学院王华强等五位同学来说,自然也不例外。  2020 年 6 月 2 日,王华强代表 “一生一芯” 团队,向中国科学院大学毕业答辩委员会演示“果壳”芯片的功能,顺利交出了一份超预期的本科毕业设计答卷,团队中的5 位同学最终带“芯”毕业。  7月25日,中国科学院大学公布首
1972年,刚刚从江西农场回到北京大学的徐光宪开始着手研究镨钕分离技术。稀土元素镨、钕的化学性质极为相似,分离起来相当困难,当时国际普遍使用的离子交换法原料用量较大,产品纯度却很低,徐光宪决定另辟蹊径。从络合物化学,到核燃料化学,再到萃取化学,为了祖国的需要,徐光宪几次改变研究方向。这次,国家在镨钕分离技术上遇到了困难,他更是毫不犹豫地接过了任务。  徐光宪主张采取萃取法来分离镨钕,这一方案遭到同
如果你有吃早餐的習惯,一定看到过这样一个现象:扔一把谷物圈在盛有牛奶的碗里,谷物圈会一堆堆地聚集在一起,好像粘上了一样,看起来十分“团结”。即便你将谷物圈一个一个扔进去,它们最后也会漂到一起,抑或是贴着碗边分布。一些爱吃早餐的科学家同样发现了这个现象,并给它取了一个听起来很好吃的名字——谷物圈效应。  谷物圈效应对我们来说最大的好处就是更容易吃到碗里的谷物圈,喝一口牛奶往往能吃掉一大片谷物圈,让人
午夜时分,我被突如其来的微信消息惊醒,恍恍惚惚中侧身打开手机。原来是一个很久没有联系过的朋友,突然看到某本杂志的最新目录中有我的名字,特意向我发来消息祝贺。消息的最后是一句“愿你今后笔下生风,愿你未来文如泉涌”,缀以一个似乎闪耀着光芒的太阳表情。顿时,我像一株被丰沛雨水浸润过后的植物,沿着斑驳的墙体肆意生长,逐渐蔓延开来。我旋即回复了他,简单聊过几句之后,便带着那个真诚的祝愿酣然睡去,一夜都是好梦
我和张女士朝夕相处,除了生活中的柴米油盐,便只剩下两厢情感的摩擦,似乎只有这样才能叫生活。我的成长里从来没出现过“别人家的小孩”,而张女士却总是成为“别人家的妈妈”。  张女士不看重我的学习成绩,也不干涉我每天在干什么,甚至总八卦我青春期的私人情感。当我偶尔将异性赠予的礼物拿回家时,她除了八卦之外并无干涉。  记得十四岁时那个平安夜,男同学偷偷送礼物给女同学,女同学偷偷将礼物以其他借口带回家,一切
假如天空是一面水一样的明镜,不像现在这样单调,蓝得发黑,覆盖着大地,活着可能会更有乐趣。  你将在这面镜子里看见世上的人、山峦;挺拔的老树被放大、扭曲,变得千奇百怪,并永远上下颠倒;无数条腿在天空中乱蹬乱舞。  但是,你仍希望看見世界如现在一样,当你觉得生活枯燥乏味,呆板得过于理智或愚蠢时,你就会仰视天空,相信这一切只是一个十分奇特的历史。
爸妈的表跟我们永远不在一个时区。他们会想尽办法骗你早起,只是为了让你吃上一口热腾腾的早饭。  年轻人之间的相处,有咖啡馆、酒吧、下午茶,而我们和爸妈,可能只剩下饭后家门口那条遛弯的小路了吧。  爸妈劝孩子吃东西有一个绝招:我特意给你买的。  这让你觉得不吃会有一种负罪感,怕辜负了他们的一片心意。虽然实际情况可能是他们买多了。  报喜不报忧,是中国家庭最常见的沟通方式。  爸妈生病的消息,总要等到他
小满刚至,沥沥淅淅的小雨渐渐充盈,稻田里谷粒日渐饱满,湖池生莲,绿柳成荫,万物都在厚积薄发。我开始寻找暑期实习的单位,从各个渠道寻找实习招聘信息,并针对每一个岗位的特点完善简历,如同鸣声肃穆的木鱼鼓一般虔诚。  然而,我的满怀期待却换来了石沉大海,简历邮件像蒲公英一样随风飘散,却没有落地生根,而是零落成泥,杳无音讯。深深的挫败感袭击了我,仿佛冬日里的冰霜,无限地将严寒拉长。  当我再次修改简历准备
艺术家的灵感  在情人的双肩上孤独凸起  順着背部光滑的线条  欲望被收集起来,自然形成弧度  你习惯以体温代替琴弦  纹理明亮,胜过五线谱  细弱的神经窜动,一双音符  跳入月牙状的腰窝  你的世界,像雪山上的灵柩  洁白而冷静  你比谁都清楚:  盆骨与臀,换不回一枚硬币  它们抵在喉咙,你呼吸明显  这不需要谁提醒  (作者系太原学院2017级环境工程与科学系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学生)
2017年6月7日,微博上流传着一段视频:一名女子在过斑马线时被疾驰的车撞倒,一分多钟里,无人上前救助,紧接着,第二辆车碾压了她的身体。  评论中有一名网友留言:感觉被撞的人只是一个全息影像,来往的行人、车辆都没有看见她,她完全就是一个不存在的“透明人”。  “透明人”是34岁的河南省驻马店人马瑞霞。她被送到医院后,经抢救无效死亡。  在车流穿梭的马路上,一个人躺在那儿几乎是将自己暴露给死亡。如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