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唤语文教学的理性之美

来源 :小学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panzi25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或许是个人偏好,我挺喜欢国务院原总理朱镕基的讲话风格:语言干净,表达准确,一语中的,没有废话、套话,不仅内容集中、论述有力,而且思路清晰、简单明了,让人豁然开朗。准确凝练的语言美感反映出其清晰深刻的思维品质。这其中当然包含着总理许多的政治智慧和人生修养,但也折射出总理深厚扎实的语文基本功。
  读了总理的书,不自觉地去反观当下的语文课堂,尤其关注老师的教学语言。这一看一听,还真发现了一些问题:一是啰唆,叙述语言大段呈现;二是模糊,教学中诸如“你还能发现珍珠鸟的什么秘密呢?”此类问题(或任务)的指向不明,让人摸不着头脑;三是前后脱节,教学板块之间缺少逻辑关联,整体构架欠缺。语言是思维的外壳。教师的教学语言也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其理性思维的欠缺。长此以往,将直接导致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思维训练的严重匮乏,即使有,但零散的碎片依然无法汇合起波澜壮阔、汹涌澎湃的思维海洋。
  语言和思维有着天然的联系。任何一部文学作品,其“理性因素就像盐化于水渗透在艺术的感性形式之中”。可以说,文本阅读的全过程都渗透着思维能力和品质的训练因素,如解题质疑、梳理文章思路、归纳文章主旨等。同时不同体裁的文本,其内在结构形式和语言表达上的展开逻辑也就不同,再加上不同的作者有着其独特的语言风格,因而在教学时也应形成各自不同的方法结构。教师一旦缺乏对于文本所承载的价值和心理结构的深刻洞察,语文教学就只能在浅层次上“周旋”。
  一堂好的语文课,既要有感性的情感撩拨,更要有理性的智力挑战。窃以为:一名好的语文老师,不仅需要良好的语感和表现力,更需要深刻缜密的思维品质。从这个维度上讲,语文课堂教学应该呈现以下几方面的特质:
  一、对文本创作意图的理性审视
  作家(作者)在创作中往往“有一种动力在驱使着他,这动力是一种非常深刻的感动,即感动于人生某一方面的本质真相”,因而,每一篇文本都有作者的创作意图,都表达了其独特的思想情感和生命体验。其次,作者又是采用怎样的文本框架、表现方式和言语习惯来表达、传递这一主旨的呢?这些都应成为我们语文教师的基本思考点。
  例如《珍珠鸟》一文,作者冯骥才在文尾“我笔尖一动,流泻下一时的感受: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的一句凸显了文本主旨。作者冯骥才在表达这一主题时,是通过“我”和小珍珠鸟的相处过程中一步步呈现的。文本重点段中出现了“起先……随后……渐渐地(先、然后、再)……后来……”这些表示先后顺序的词。可见这个过程是缓慢的、渐进的,当然也与“我”的尊重、呵护、包容是分不开的。因而,文本中“人”和“鸟”两条线索交织前行,相互渗透,小珍珠鸟从天性怕人→逐步亲近→完全信赖的过程清晰呈现,最终走向人鸟和谐、彼此信赖的美好境界。但有老师在教学时,将主问题设计为“作者夸什么‘真好’,‘好’在哪儿”,引导学生从小珍珠鸟的外形、活动去感受其美丽漂亮及活泼可爱,并迁移仿写小动物外形;也有部分老师将文本主旨定位在“人类要爱护动物,珍惜自然”等等,这些似乎都有失偏颇。
  其实,无论是以教师,还是以学生的角色来解读文本,其基础是一个读者的视野和眼光,阅读的直觉应该是大致相同的。同时,教师在解读文本时,切不可拘泥于作品的局部和细节,寻章摘句,停留在每一词、每一句、每一段的意义,而是要把文章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从整体入手,将局部和细节与文本主旨有机联系起来,对文本进行整体的体悟和理性的剖析。从而避免人为地过度开发和过于拔高,避免支离破碎的肢解课文,防止思维的碎片化。
  二、对学生学习规律的精准把握
  文本有它的肌理,学生学习也有他的一般规律。学生在阅读文本的过程中,往往要经历一个从“阅读空白”到形成“阅读期待”并最终获得“阅读满足”的过程。教师首先要了解学生阅读文本的空白点,梳理后再针对性地展开教学。如上例《珍珠鸟》,受经验所限,学生对珍珠鸟的外形特点、生活习性等都是不了解的。教师需要抓住这些“空白点”,结合文本并补充资源进行适当讲解。当学生了解到珍珠鸟是一种怕人的鸟,可文中鸟却和人亲密相处、一点儿也不怕人时,新的空白点就产生了:为什么会这样呢?于是教师马上挑起这种思维的矛盾冲突点,使之成为一个撬起课堂的思维支点,从而引发学生强烈的阅读期待,教学的流程便如一湾叮叮咚咚的溪水自然流转。
  其次,学生的思维是从具体形象向抽象逻辑发展。教学时是先归纳后验证,还是先演绎后概括,教师需要根据各年段学生的认知特点来确定。尤其在低中年段,教师要慎用逆推法。在教学初始,不要急于抛给学生一个定论,然后奔向课文去寻找论据。例如“小池塘美不美?从哪儿看出小池塘很美呢”“海底景色奇艺、物产丰富表现在哪里”“为什么说五月的槐乡是槐花飘香的季节,又是孩子们的季节”“为什么说‘信赖,就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等,教学成了一个根据结论而寻找论据的过程。学生的个性化思维湮灭期间,教学索然无味。长期这样教学还会带来比较严重的后果:一方面,教师不断地给予学生一种直觉上的锻造和情感的规训,让学生习惯于一味接受文本或成人给予他的价值判断,从而形成思维的定势与片面化。比方说海伦·凯勒是坚强的,狐狸是狡猾的,旧社会是万恶的,勤奋就一定能成功……另一方面,也会出现一些科学性的错误。曾听一位老师执教一年级《大海睡了》,初读完课文,教师就问:“晚上的大海给你什么感觉?”很多学生的回答都让老师不满意,终于有一个学生回答道“很静”,教师表扬后马上追问:“从哪里感受到大海很宁静的呢?”于是开讲“风儿不闹了,浪儿不笑了……”上完这课,相信许多学生的脑海中便会留下“晚上的大海很宁静”这一深刻印象。然而这是不科学的。课后我就问执教老师:晚上的大海一定是宁静的吗?究其原因,这位老师犯了逻辑上的一个致命错误。从逻辑上讲,由A→B成立(如果A并不是B的唯一条件),那么B→A也就无法成立。
  除此之外,学习方法的指导与渗透也应循序渐进。字词的理解、句段的品析到谋篇布局的奥秘探寻,自然段、逻辑段再到主要内容的概括等等,也应由易到难,步步为营。总之,教师对学生学习规律和特征的精准把握与实施,将使学生思维的流动与延展更为顺利。
  三、对课堂逻辑结构的清晰呈现
  教师教学思维的清晰程度是需要通过课堂结构呈现并使学生感知到的。一般来说,一个目标明确、思路清晰的教师,他的课堂脉络也应该是明确而清晰的,是很容易引起学生的思维共振的。因此,不管内容如何多,教师需要做的是用“一个点”“一根线”进行串联,使得前后环节彼此联系、相互照应。
  如《哪吒闹海》一文,可扣住题眼“闹”字展开教学:这儿的“闹”是什么意思?哪吒为什么闹海?他是怎样闹海的?闹的结果怎样?“闹”便成了教学的一个核心点。整个教学流程依附于那个核心点上,在这集中又由此散射,一脉相承,渐次展开,让中心点与整个教学面彼此呼应,从而呈现教与学的程序之美,思维之美。
  又如教学《大自然的文字》文,可设计三大问题形成三大板块,形成相互之间有机关联的整体。问题1:作者伊林向我们介绍了哪几种大自然的文字,这些文字向我们传递着哪些信息?这是对文本内容的理解;问题2:每一种文字背后都蕴藏着深奥的科学知识,例如“森林中花岗石的来源”实则就是“冰川运动”(出示两段文字),读一读,比较一下,你更喜欢读哪一段?为什么?这是对科普小品文“生动形象、通俗易懂”这一表达特点的感悟;问题3:同样介绍石头(石灰石和花岗石),介绍的方法却大不同,这又是为什么呢?这是对表达方式细微变化的进一步追寻。三大问题层层推进,由表及里。在这样极富张力和圆融的课堂中,学生定能感受到完整和严密的逻辑进程,能感受到“形散而神聚”的逻辑之美,其思维品质也一定能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和提升。
  恩格斯指出:“一个民族要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性思维。”我并不否认语文教学中感性的力量,但我更希望有理性思维的浸润与包蕴。因为语文是通过对语言文字理性的思考来完成对文明成果的继承与超越的。理性思维可以穿越文字的壁垒,跳出对文字只言片语的感性认识,破译作者的心灵密码,从而获得深刻切实的感悟和准确稳定的认知能力。因此,每个语文老师都应努力完善自己的思维结构,把握住学生从感性经验提升到理性思维的教学节点,以逻辑结构的理性视角映衬鲜活的语文教学,进而彰显语文课程的理性精神,映照出文本世界和课堂教学美丽的天光云影。
其他文献
【案例】  《最后一头战象》(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课文以时间为序,扣住四个感人的片段:“英雄垂暮”“重披战甲”“凭吊战场”“庄严归去”,把嘎羧生命里最后的辉煌与庄严记述下来。在初读整体感知环节,提炼小标题是老师常用的方法。有一位老师在执教时这样引导:  师(在学生朗读课文思考问题之后):课文讲了嘎羧临死前的几件事?谁来具体说说?  生:三件。第一件事讲了嘎羧重新找到了象鞍,然后又披上了象鞍;第二件事
【摘要】小学国学教育以蒙学为主,训蒙养正,启迪思维,培养德操,但是主流国学课堂以学生熟读成诵为主要教学目标,教法比较单一,学生可接受性不强。“游戏化教学”理念的提出,为小学国学教育提供了一条新路径,能显著地提高学生学习国学的兴趣和积极性,让课堂教学更加生动有效。笔者以“《千字文》跳跳棋”为例,尝试将“游戏化教学”付诸实践,探讨一种可操作的国学游戏化教学方法。  【关键词】小学国学教育 游戏化教学
教学内容:“分类计数”问题(适合“长方体和正方体”单元结束时使用)。  教学目标:通过活动,帮助学生积累由特殊到一般、寻找规律解决问题的数学经验;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培养学生探究数学奥秘的兴趣;掌握分类计数的方法以解决相关问题。  教学设想:借助课件直观,将学生的探究活动不断引向深入,通过不完全归纳引导学生把握问题的共性进而发现规律、获得一般性结论;教学中要尽可能地让学生自己发现规律、表述
【摘要】语言的积累与运用是发展小学生语言的基础。本文基于支架式教学的应用意义,探索支架式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帮助学生学习归纳概括、品味词句、复述课文,从而帮助学生习得语言,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关键词】支架式教学 语言表达 语言积累  语言是人类交流的工具,也是人类抒发情感、沟通心灵的重要媒介。灵活、准确、流利地运用语言,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標。如何帮助学生运用语言是教师努力探索的方向。
【摘 要】实践劳动教育要学会调动时间能量,实现劳动教育成果的转化与养成。“打卡”就是一个能够调动时间能量、“卡”住劳动教育的节点、“卡”实劳动教育成效的策略,能够巧妙地完成劳动教育的时间管理和时间成效,构建体现新时代特征的劳动教育行动路径。  【关键词】 劳动教育 打卡 时间  有人说,时间是最天才的批评家,纷纭万象在时间的长河中洗去铅华,终会显出本质与本相。时间也是最伟大的工匠,世间万物在时间的
【摘 要】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古诗词在编排上具有“数量增加”“主题突出”“梯度明显”三个显著的特点。同时,这些诗词还存在“隐在”的逻辑特点,即随着年级的升高,同一主题的诗歌由“一首”增加为“一组”,主题范围由“小”渐“大”,同一题材的诗歌内容主旨由“浅”入“深”。基于这些内在特点,教师在对教材诗词进行补充拓展时,应遵循教材主题、学情特点、诗词价值、思维提升四个原则。  【关键词】统编教材 古诗词
我国油气资源丰富,但陆相沉积盆地地质条件复杂,储层非均质性强、薄互层储层发育,储层精细表征与油藏动态监测是提高我国油田油气采收率、最大限度地开发油气资源的关键所在,  在中国石油大学,有一位年轻的科学家,他从2003年开始,就一直致力于我国复杂地质条件非均质油藏的地球物理研究工作,他是李景叶……油藏地球物理“新秀”  在中国石油大学,李景叶本硕博连读度过了8年的时光,“在学校,陈小宏教授给了我很大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次成功的课堂教学总离不开一段精彩、巧妙的导入设计。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导入自然也无定式。作为每堂课的首要环节,好的导入有着重要的作用:通过有意识地把相关的情与境、物与事铺设于课堂、作用于师生,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起点,传达必要的教学信息,启动预设的教学行为模式,引发求知欲的萌动,从而能够有效引导师生顺利进入接下来的主体教学环节。小学美术课是一门动手性强且感性丰富、趣味的课
【摘要】预测,不单单是一种阅读策略,更是一种提高作文教学的手段。教师巧妙使用绘本插图,抓住图画细节、画中有画,让学生在观察中预测,激发兴趣;利用重复而有节奏的文字来讲述故事,像福尔摩斯探案一样,去猜测、推想故事情节的发展,增强习作的乐趣;运用预测续编故事,在原有的故事基础上,顺着故事情节,大胆猜测和推想接下来可能会发生什么事。预测,让学生在创作空间挥洒自如,尽情地书写自己的所见所思所感,从而不断提
【摘要】长篇文学作品,要“让”学生阅读,“让”学生鉴赏。“导读单”设计要求“刚性与弹性”相结合,使其成为学生阅读长篇文学的向导,让学生乐读。“导读单”设计阅读方法指导,引导学生深入文本探究问题,不断提升阅读效率;从文学角度出发,围绕背景设计,让学生走近文学大师;从赏析人物和景物描写入手,提高审美情趣,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也会得到提升。导读单设计,读写结合,拓展延伸,以读促写,以写促读,让学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