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转型中的书法审美价值(连载一)

来源 :中国凤凰美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604140102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书法是中国文化精神的迹化形式。
  中国古典书法美学精神是重要的。它在现代书法美学所推进回归感性、回归生命、回归人的整体的“过程美学”中,使现代人禀有了一种强烈的寻根——寻找家园意识。它不仅使中国人在书法这一“写意哲学”中体味抒情写意的风神,而且也使西方现代艺术家在目光东移中,找到了精神流离之后的“家园”。然而,中国传统美学范式的局限性,又使得书家和书论家们急于清理根基而使书法禀有“现代”气息。当然,迈出这一步,就意味着处身于传统之中又超越于传统之外。
  生生不息的文化将我们带到21世纪门槛前。人们在新旧世纪的交点上回眸历史和文化。几千年传统书法理论和实践滋养了20世纪书法美学和书法热潮。在新世纪将临之时,当代学人对中国书法美学的思考和对传统的吐纳所留下的书法艺术精神遗产,必然令后学回味再三。
  中国书法学有没有一个理论体系?如果有,这个体系的理论形态是什么?它在中国文化领域占有怎样的地位?它在今天遭遇到怎样的挑战?其价值重新实现的基点是什么?这些都是书法文化理论必须直面并加以回答的。
  文化转型中的书法艺术话语
  中国文化注重人文精神,肯定人性之善,以人道、人生、人性、人格为本位,强调仁心与天地万物一体和人的文化陶冶建构作用;中国人文精神“深体天人合一之道”,讲求天地人“三才”统一,以道德理性、感性慧心、人文境界为依,内外兼修;人文精神所标举的艺术精神,是一种“穷观极照、心与物冥”的人生审美体验和精神境界,一种技进乎道、以形媚道、以艺写意的审美人格完成。
  文化是“人化”与“化人”。文化与文明的差异在于,就本性而言,文化价值不属于物化领域,而是表达一种心灵境界和精神价值追求,反映一个时代本质特性和走向未来之境的可能性。当代文化定位是对传统文化的审视和选择的一种深化,而文化重建不是固守传统或唯新是求,而是在文化选择中不断提高选择主体——现代人的文化素质。因为文化之根系乎人,文化目的则是为了人——人自身的价值重建。
  作为文化精神核心的艺术,是对主体生命意义的持存,对人类自由精神的感悟,对人类精神家园的守护。书法是人的书法,而人是文化的人。中国书法是中国文化写意达情的象征符号,是中国文化意识的凝聚,是自由生命之“舞”的审美本体活动。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认为,中国书法的文化转型是中国文化转型的一个重要标志。它不仅标志着传统中国艺术对现代人审美意识的重塑,而且也标志着现代人的开放性使书法这一国粹成为走向世界进行文化对话的当代艺术话语。
  但是,必须指出,那种在中西书法当代历史文化建构和创造性转型问题上,认为只有走向现代书法,走向西方,才是惟一出路,才是走向了现代文化的观点,应该说是值得分析的。这种观点实际上是把世界各民族文化间的“共时性”文化抉择,置换成各种文化间的“历时性”追逐。文化的现代化是一切文化发展的必然轨迹。西方文化先于其他文化一步迈入了现代社会,但这并不意味着这种发展模式连同这种西方模式的精神生产、价值观念、艺术趣味乃至人格心灵就成为惟一正确并值得夸耀的目标,更不意味着西方的今天就是中国乃至整个世界的明天。历史已经证明,文明的衰落对每一种文化都是一种永恒的威胁,没有任何一种文化模式可以永远处于先进地位。在文化形态上,只有不同文化之间的“互相理解和自我体验”(狄尔泰),只有文化形态意义上的“对话和交流”(伽达默尔)。中国文化的转型只有从自身的历史(时间)、地域(空间)、文化精神(生命本体)上做出自己的选择,按自身的发展寻绎出一条全新的路(道),方有生机活力。相反,无论是传统重负的中国走向西方,或是价值危机的西方走向东方,都只能是一条死路。因为这种不从文化的时空生命本体出发,一味横向移植,必然使文化在一次次虚妄的割断自身的历史中,挫败其文化生命力,而使美好的初衷和文化蓝图夭折于母腹之中。
  同样,在文化策略中渲染“东西方文化冲突”,以此希冀抵制西方文化意识的长驱直入,而葆有本民族文化的元气,也同样是虚幻而不可取的。人们在大谈东西方文化冲突时,却忘记了一个基本事实,即东西(或中西)文化并不存在什么冲突。因为东方在打开门户之后,迎面感受到西方文化、现代或后现代话语的强大冲击,然而西方却并没有感受到东方文化的冲击。因此,东西文化冲突论只不过是在历史叙事中,以二元对立的文化空洞的对话方式成功地掩盖了一个事实:当第一世界的“现代性”和“后现代性”主题成为第三世界向往和追求的目标时,它们在第三世界的播撒就在重新制造了一个西方中心神话的同时,设定了西方后现代话语的中心权威地位。然而,这一中心格局的标定,却不期然地将第三世界连同其历史文化传统一道置之于“主流话语”的边缘地位(参阅王岳川《后现代主义文化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据此笔者认为,东方在其所隐含的话语方式的全面展开和觉醒中,将更加清醒地拆解旧话语体系和基本范畴,以及揭穿学术研究背后的意识意向性,从而根本改变文化和理论的“生产方式”。更深一层看,在东西方文化冲突的表象下面,潜伏的是一种对传统信念和精神价值的危机感,这种危机感同样存在于东方和西方。可以说这种传统观念和精神价值的危机感是东西文化在本世纪中所面临的共同命运。文化的损毁犹如生态环境遭到破坏一样,不仅关涉东方或西方,而且关系到整个人类。
  如果说,本世纪初学者和艺术家的任务是如何“开窗”而让“西学东渐”,那么,本世纪末的学者和艺术家的任务则是如何开门,而让中国文化精神走向世界,在新的世界格局中加入自己的声音,并通过主流话语对自身的历史经验加以重新编码。在新的历史文化语境中,文化比较和比较美学弘扬一种历史重新书写的可能性。这是一种东西方跨语际话语运作的全新研究,一种对东西话语范畴和艺术范式互相冲突、互相妥协的历史回归。在后现代信息社会的文化传播和概念阐释不能保持绝对纯洁的前提下,外来艺术和理论话语的渗入或移植,事实上直接取决于本土话语操作者的选择,而作为本土的学者和艺术家的眼光胸襟,以及作为现实权力运作基础的传统话语直接成为这种文化选择的基础,因为今天(后现代信息社会),理论不再是生命之树的死寂标本,“理论之树常青”,理论已成为对现实的先导性思维和透明性价值厘定。
  文化,作为民族灵魂的体现,其深层表征为一种对世界的基本态度,并为某种价值信念的思想体系所规定。不同文化精神所呈现出来的差异,显示出不同民族文化之根。通过东西方文化艺术的对比和交汇,当代学者和艺术家必得思考这样一个迫切的问题:处于今日世界文化大视野中的华夏文化,如何弘扬其优秀的文化遗产,重铸全新的精神生命,持存海纳百川的胸襟气度?这一任务的艰巨性在于,如何在新的历史话语转型时期对潜历史形式加以充分关注,并在哲学层面的反思和批判中,重新进行文化的“再符码化”和精神价值的重新定位。
  文化是永不止息的创造过程。世界给创造者提供了无限的可能性。在走向“新世纪”的路途上,中西艺术家在互相对话和互相理解中获得全景性视界,并达成这样一种共识:在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任何一个民族再也不可能闭目塞听而无视其他文化形态的存在;任何一个民族再也不可能不从“他者”的文化语境去看待和反思自身的文化精神。了解并理解他人,其实是对自身了解和理解的一种深化。
  中西文化和美学都只能由自由精神的拓展和生命意识的弘扬这一文化内核层面上反思自己的文化,发现自己和重新确证自己,开启自己审美本质的新维度。20世纪一次次中外文化美学的论争并没有解决或终结中国书法艺术的文化处境和美学品位问题,而是开启了重新审视、重新阐释、重新定位的文化美学大门。在这里,一切终极性和权威性话语都将让位于开放性话语和倾听式的对话。
  (本文刊载于《书法研究》1994年第3期及20世纪书法研究丛书《文化精神篇》第266页,上海书画出版社出版,2000年12月第1版。插图为编者所加)
  
其他文献
近日,《中共北京市委、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公共卫生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已经市委市政府讨论通过,《意见》及其配套文件提出了要建立健全“一个机制、四个体系”,即建立健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医疗救治体系、卫生执法监督体系和公共卫生信息体系,明确提出了要建立完善的公共卫生信息系统,同时还提出了要建立畅通的疫情信息系统,实现首都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与国家、市、区县疾病预防控
期刊
中国企业易犯“大企业病”,这已经成为很多企业老总的“心病”,于是一些有志于医治“大企业病”的老总开始寻找“良方”,春兰集团就是他们中的一个具有典型意义的代表。曾在2002年获得机械行业企业管理成果特等奖、2003年获得中国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一等奖的春兰矩阵式管理模式,无疑对医治“大企业病”产生了良好的效果,但是,正如“是药三分毒”一般,任何管理模式的变革都不可避免地会产生新的问题,认清管理变革
期刊
龙瑞在60年代毕业于中国美术学校。学的、做的是设计,个人兴趣始终在绘画方面。工作之余,他就拼命画素描、油画和国画。功夫不负有心人,1980年,他以优异成绩考入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成为李可染的研究生,专攻山水画。   龙瑞画山水,最初以写生为主——这是中央美院国画系山水画教学的传统。他素描不错,指导老师黄润华说他学李可染先生,他“对路子”,但他一开始就重视笔线勾皴,不像李先生那样重染积和真是描绘,与
期刊
程大利 1945年生,人民美术出版社编审。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中国文联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华文化促进会常务理事,中国画艺委会委员,自1992年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出版有《程大利画集》十余种,文集《宾退集》、《师心居随笔》、《师心居笔谭》等。作品被中国美术馆、故宫博物院收藏。作为出版工作者组织出版或主编了一系列国家大型图书,担任《中国美术分类全集》300卷副总编辑。所主编的《敦煌石窟艺
期刊
一、山水家园  中国山水画的源头到底在哪里?《左传》载:“昔夏之有德也,远方图物贡金,九牧铸鼎象物,百物为之备,使民知神奸。”杜预作注,还说:“禹之世,图画山川奇异之物而献之……”在疑古思潮很盛的20世纪学术界,人们认为这些话不可信。随着大量史前文物的出土,还有原始岩画的发现,中国美术(包括山水画)的源头,会越来越上溯。恩格斯曾经说过:“没有奴隶制,就没有希腊国家,没有希腊国家,没有希腊的艺术与科
期刊
IBM长期以来执世界计算机产业之牛耳,被视为美国科技实力的象征和国家竞争力的堡垒。但在1993年,这家超大型企业因为机构臃肿和孤立封闭的企业文化变得步履蹒跚,因为高额亏损而面临被拆分的危险,“一只脚已经迈进了坟墓”。那时IBM以惊人的速度衰落,但IBM很快走出黑暗。之后它成为PC标准的制定者,现在,IBM又摇身变成IT服务的“代言者”。  IBM成立100多年来,在纷繁复杂、变幻莫测的环境下,它如
期刊
“意在笔先,笔随意发”之说, 在中国绘画中已属常理;中国画重法, 尤当重意也已属常识。古人善用意,而法存乎其中。而后人多重守法,而意或多或所不足。笔法之重,画家多知之,然知其然而不知所以然者居多。笔法是画家必须深研的课题,知笔法者方能知中国画之法理。中国画是用毛笔绘画工具,是用软毫蘸墨在宣纸上自由运用而生发出来的绘画艺术,“有万锋齐下造万物,笔墨喷发泣鬼神”之说,其艺术效果是其他任何书写工具代替不
期刊
· 黄宾虹  ——烟客用笔在着力不着力之间,凭虚取神,苍润之中更能饶秀。(《黄宾虹自述》)  ——论六法者,以两人(王原祁和王鉴)有开来继往之功。(《黄宾虹自述》)   ——笔端有金刚杵(《黄宾虹自述》)   ——均极随意,绝无板滞束缚之态。(《黄宾虹自述》)   陆俨少  ——构图,历来有二大法,一法是由大到小,先用淡墨或朽笔勾出大体轮廓,然后随手填搭,层层渲染,随染随擦,以至成图。清王原祁、近
期刊
知画道·中国画精神   ·自我完善。中国艺术的主体精神是完善自我,是“游于艺”。中国画也不例外,“游于艺”被视作是中国画的一种境界。孔子云:“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研道知机,据德修身,依仁为人,是一位艺术家自我完善和如何做人的准则。   ·以和为美。在中国传统的天、人关系中,重视“天人合一”;在知、行关系中,重视“知行合一”;在人和自然的关系中,重视“人与自然统一”。知识、行为,自然、
期刊
时间:2010年5月14日上午  地点:北京凤凰岭美术馆  导师:龙瑞  助导:张桐瑀  资料:北京凤凰岭美术馆教学部录音  整理:北京凤凰岭美术馆理论研究部    ·写生就是为了加强对自然界山石结构等的观察,然后再思考用什么样的笔法表现出来。  ·临摹与写生其实是一会事,中国画不太分创作还是习作。  ·皴法是决定一个人笔墨语言个性的基础,在取法上一般要相对固定。  ·画了这么多年,手已经不低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