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腺鳞状细胞癌是一种少见的肺恶性肿瘤病理类型,以前胸壁区域聚集性、多发性蕈状肿物为表现的皮肤转移癌更为罕见。现报道1例以前胸壁聚集性多发蕈状肿物为表现的肺腺鳞状细胞癌皮肤转移病例的诊疗情况并文献复习,以帮助临床对此类皮肤转移癌的早期诊断及治疗。
【机 构】
: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通州院区肿瘤科,北京 010000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通州院区肿瘤科,北京 010000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通州院区肿瘤科,北京 010000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通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腺鳞状细胞癌是一种少见的肺恶性肿瘤病理类型,以前胸壁区域聚集性、多发性蕈状肿物为表现的皮肤转移癌更为罕见。现报道1例以前胸壁聚集性多发蕈状肿物为表现的肺腺鳞状细胞癌皮肤转移病例的诊疗情况并文献复习,以帮助临床对此类皮肤转移癌的早期诊断及治疗。
其他文献
目的比较CT与超声引导下经皮肺或胸膜病变穿刺活检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2月至2020年10月在湖北医药学院附属十堰市人民医院接受CT或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的病灶靠近胸膜的193例肺占位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穿刺方式将患者分为CT引导组(n=115)和超声引导组(n=78)。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病理检查结果及穿刺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采用logistic回归进行单因素、多因素分析。结果CT引导组恶性肿瘤检出率(60.00%,69/115)高于超声引导组(50.00%,39/78),但
目的探讨头颈部肿瘤患者化疗性口腔黏膜炎(CIOM)发生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7月至2021年7月江苏省南通市肿瘤医院收治的98例头颈部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化疗后患者是否发生CIOM将患者分为CIOM组(n=82)与无CIOM组(n=16)。比较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检测两组患者化疗前血清胱抑素C(Cys-C)、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并进行比较,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CIOM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CIOM组与无CIOM组患者体质量指数(B
P4HA2是编码胶原蛋白脯氨酰4-羟化酶(C-P4H)的α亚基的重要基因之一,在多种肿瘤中过表达并促进肿瘤进展,其高表达与患者的不良预后相关。在不同肿瘤中,P4HA2可以促进肿瘤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增加肿瘤干细胞群体的比例,以及促进肿瘤细胞免疫逃逸等。深入了解P4HA2在肿瘤进展中的作用,可为针对P4HA2预防或逆转肿瘤进展提供新的思路和见解。
结直肠癌(CRC)发病率逐年上升,早期诊断对改善患者预后意义重大。循环游离核酸(cfNA)具有无创、实时监测、克服肿瘤异质性等优势。对cfNA含量、突变、甲基化以及片段化模式等特征进行分析,为CRC的早期诊断、疗效监测、预后判断以及用药指导等方面提供了重要参考价值。但cfNA要实际应用于CRC的临床诊疗中还需解决检测技术未标准化、检测成本高、高诊断效能标志物的筛选以及多组合模型的构建等问题,这些挑战将为未来cfNA的研究提供新方向。
大部分早期宫颈癌患者可通过手术或同步放化疗获得良好的疗效,然而对于复发或转移性宫颈癌患者,可选择的治疗方案较少且预后较差。近年来,随着肿瘤免疫治疗的发展,尤其是以程序性死亡蛋白-1(PD-1)及其配体(PD-L1)和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蛋白-4(CTLA-4)为靶点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如帕博利珠单抗、纳武利尤单抗、伊匹木单抗),均已在复发或转移性宫颈癌的治疗中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CRISPR/Cas9及其衍生的基因编辑技术碱基编辑器和先导编辑器可对目标基因组进行精准编辑,已广泛应用于肿瘤的治疗,在肿瘤免疫疗法、治疗人乳头瘤病毒感染、构建高效溶瘤病毒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为肿瘤治疗提供了新手段。
局部晚期直肠癌术前同步放化疗后肿瘤降期明显,可提高保肛率及局部控制率,不良反应可耐受,但临床疗效个体差异大。近年来研究发现,环氧合酶-2、G蛋白偶联受体、P53结合蛋白1、纤维蛋白原/白蛋白比值、程序性细胞死亡因子4、肿瘤浸润淋巴细胞、微小RNA等生物学指标与局部晚期直肠癌新辅助治疗的敏感性相关,可预测术前同步放化疗的敏感性。
肿瘤相关全身炎症反应是肿瘤进展的主要原因之一。血清中的炎性标志物,如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淋巴细胞与单核细胞比值、全身炎症评分、格拉斯哥预后评分、预后营养指数、C-反应蛋白-白蛋白比值、淋巴细胞与C-反应蛋白比值、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均与结直肠癌(CRC)预后密切相关。进一步研究炎性相关标志物在CRC预后中的价值,将为CRC预后判断提供帮助。
经动脉化疗栓塞(TACE)是巴塞罗那临床肝癌(BCLC)分期系统B期肝细胞癌(HCC)的标准治疗方法。但TACE存在一定的局限性,TACE联合系统治疗或许更能使BCLCB/C期HCC患者获益。探索TACE分别联合靶向治疗、免疫治疗及靶向 免疫治疗BCLCB/C期HCC的疗效及安全性,将为HCC的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目的评估安罗替尼治疗晚期恶性肿瘤的近期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收集2019年6月1日至2020年8月31日青海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72例使用安罗替尼治疗的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安罗替尼治疗晚期恶性肿瘤的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72例恶性肿瘤患者经2个周期的治疗后,客观缓解率和疾病控制率分别为15.28%(11/72)和70.83%(51/72)。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66.67%(48/72),其中≥3级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28%(11/72)。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主要为乏力(20/72,27.78%)、厌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