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资源保护及森林防火管理措施初探

来源 :农村科学实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ash_ch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有着丰富的森林资源,而森林资源在国家经济建设和生态环境改善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应该加强对林业资源的保护,并且做好森林的防护管理工作,不断扩大森林资源的覆盖面积,发挥森林资源涵养水源和防风固沙的作用.在具体的森林防火管理的过程中,应该明确森林火灾的发生原因,结合原因找出有针对性的防控对策,减少森林火灾的发生概率.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同一地区不同品种箬竹叶资源功能性成分含量及抗氧化能力的差异.方法:以现有的11种箬竹叶资源为原料,对其基本营养成分、黄酮、多糖、多酚、挥发油等功能组分进行含量及醇提取物抗氧化能力进行评价,最后对数据进行权重分析并综合评分.结果:同一地区不同品种箬竹叶的基本营养成分含量差异显著,水分、粗蛋白、粗脂肪和灰分四种成分的变异系数,只有粗蛋白的为13.93%,其他三种变异系数不超过10%.黄酮、多糖、多酚和挥发油四种功能性成分含量也存在显著差异,其黄酮含量和多酚含量变异系数分别为34.47%和38.04%
对比分析热泵干燥、微波干燥、真空冷冻干燥三种干燥方式对桑叶粉色泽、粉体特性、氨基酸组分及挥发性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真空冷冻干燥L*、b*最大,a*最小;微波干燥润湿性、持水力和持油力最差,溶解性和堆积密度最强;真空冷冻干燥桑叶粉润湿性、吸湿性、持水力和持油力最强,堆积密度最小;微波干燥桑叶粉总氨基酸、必需氨基酸以及必需氨基酸占比均最高,分别为11.68 mg/g、3.40 mg/g、29.11%.不同干燥方式的桑叶粉鲜味氨基酸占比和含量差距较大,微波干燥桑叶粉甜味氨基酸、芳香族氨基酸和苦味氨基酸含量与相对
时代的发展和社会急速发展,促使人们的生活观念发生了转变,在追求物质享受的同时更加注重商品的高质量和无公害,尤其是富含各种维生素的水果备受青睐,水果的市场需求量逐年增加,但是迅速增加的市场需求也增加了果农的负担,过去以粗放的管理模式不仅给生态环境带来了极大的压力,而且无法有效保障果树的产量和水果的质量,为了保证市场能够售卖高质量的水果,保证果农的经济收益,必须开展果树栽培技术的创新和研究,科学消灭病虫害.从目前果农主要面临的果树栽培和病虫害防治方面出现的问题出发研究,尝试提出相关解决措施,以提高农产品的质量
我国的森林资源与其他国家相比资源储量相对丰富,但由于人口众多,社会生产过程中的资源消耗量也明显偏大.部分情况下会存在过度追求林业经济效益,过度砍伐森林资源的现象,为森林资源保护工作带来了极大的难度,这与我国的经济可持续发展目标严重不符.为了达成生态平衡和兼顾经济效益的目标,需要采取有效的森林资源调查监测措施,对于森林资源的储量信息和资源分布信息等进行综合调查,在明确森林资源现状的基础上,对资源利用策略进行合理规划,确保同时满足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做到对既有森林资源的有效开发与利用.前期的发展实践证实了森林
以清料法腌制成熟的皮蛋清为原料,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以物料比(皮蛋清与蒸馏水质量比)、酶解时间和酶添加量为考察因素,以水解度和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响应值,利用响应面试验优化设计得出皮蛋清抗氧化性多肽制备的最佳工艺参数:物料比1:10.4 g/mL、酶解时间4.1 h、酶添加量0.57%,该条件下的水解度为11.23%,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89.76%,最佳工艺下的酶解液具备一定的抗氧化性.当酶解液浓度为10.4 mg/mL时还原力、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清除率和羟基自由基(·OH)清除率分别为0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经济建设一直在不断发展,各地的城市化建设水平也一直在稳步提升,但与此同时,我国的生态环境却也遭到了前所未有的破坏,林业资源出现了严重耗费和流失,致使土地开始沙化,耕地开始被吞没.为了能够更好地解决我国林业资源在当下的社会环境中所出现的一些问题,本文将从林业可持续发展模式中大力推进造林抚育技术的重要意义出发,结合造林技术和抚育技术的开展措施,将二者结合起来进行分析探讨,并提出相关的优化措施,以期能够为我国的经济建设提供一些有益的帮助与参考.
为研究一种快速高效的茶叶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 oxidase,PPO)制备方法,本试验采用三相分离法(three phase partitioning,TPP)获取茶叶PPO,并研究其酶学特性.结果表明,通过两次三相分离纯化后可获得酶比活力210.46 U/mg、纯化15.76倍、回收率8.04%的茶叶PPO,其最亲和底物为邻苯三酚(Km=6.82 mmol/L,Vmax=5.36×10?2 OD/min),最适反应温度和pH分别为45℃和pH5.5,在25℃和pH4.5~7.0时具有较好的稳
国家发展速度的提升,也让我国林业产业规模随之扩大,采伐迹地更新造林成了主要话题,越来越多的林业工作者也开始重视起这一技术的运用.并且,森林资源十分宝贵,其肩负着改善环境、维护生态环境平衡的功能,对此要做好对采伐迹地的更新造林,维护林业的可持续发展.而迹地更新造林技术的运用,可把荒山逐步消化,并培育出更多的后备森林资源,以此帮助林农增加经济效益,也让林业部门获得更多的社会效益.基于此,本文主要分析在采伐迹地中更新造林技术的运用方法,希望能够为大家带来一些参考.
为阐明活性氧(ROS)与蜡样芽孢杆菌菌膜形成的相关性,以市售原料奶中分离的蜡样芽孢杆菌分离株为目标菌,以细菌中NADPH氧化酶介导产生的ROS为主要靶点,用外源ROS补充剂过氧化氢(H2O2)、ROS清除试剂N-乙酰半胱氨酸(NAC)、NADPH氧化酶抑制剂二苯基氯化碘盐(DPI)处理蜡样芽孢杆菌,测定分析ROS变化与菌膜形成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0.01μmol/L H2O2、1μmol/L H2O2、100μmol/L H2O2处理组平均菌膜形成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平均菌膜形成量(P0.05),随着H2
目的:应用单因素实验和响应面法优化超声波提取冬凌草甲素工艺并探索冬凌草甲素的体外抗肿瘤活性.方法:通过单因素实验确定料液比、超声时间和超声功率的参数范围,经响应面法优化提取工艺;体外培养肿瘤细胞HepG2,经过对HepG2细胞存活率和凋亡蛋白Caspase-3和Caspase-9表达的研究,探讨冬凌草甲素的抗肿瘤活性.结果:超声波提取冬凌草甲素最佳工艺条件是:超声功率190 W,料液比1:18 g/mL时对冬凌草甲素进行1.5 h的提取,实现(4.122%±0.102%)的最大得率.体外抗肿瘤实验证实冬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