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翼电影理论的引入与实践——鲁迅译岩崎·昶《现代电影与有产阶级》

来源 :北京电影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rindswod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20、30年代,由鲁迅、冯雪峰等主导的无产阶级文艺理论译介热潮将新的文艺创作及批评方法引入中国.鲁迅所译《现代电影与有产阶级》前瞻性地介绍了日本先进的左翼电影理论,是一篇不可多得的“简单浅显”而又“精密”的电影理论文章.本文从同人选择、刊物发表、附记撰写、硬译问题、译文中的电影观等五个方面分析鲁迅的翻译策略,并以此为例,探究域外电影思潮对中国左翼电影运动的理论指引和实践影响.
其他文献
20世纪90年代以来,“沦陷区电影”开始受到学界重视.由于“沦陷区电影”是在受日本控制的东亚殖民语境中发生和展开的,因而充满了种种暧昧模糊与多元异质的解读空间.有鉴于此,在结合海内外部分“满映”研究案例的基础上,引入“跨国民族电影史”的研究框架,探讨“沦陷区电影”研究重建中国主体性与历史观的必要性.同时试图建构四种共时历时的宏观维度,在进一步细化日占区复杂电影生态的基础上,对沦陷区电影研究的方法论问题予以更具批判性的甄别与思考.
本文从伊朗社会背景出发,结合电影产业发展与电影国际传播情况,梳理文本总结十年间伊朗重要电影现象与重要电影人.产业发展方面,伊朗电影深受国家内政外交影响,但总体创作环境优化,票房市场有突破;国际传播方面,伊朗电影获奖创新高,并加强同中国等亚洲国家交流与合作;代表影人方面,伊朗中生代导演引领创作风潮;重要现象方面,题材和类型有突破,延续诗意风格的同时,社会剧依托网状叙事得到开发,伊斯兰教法成为情节要素.
位于中东的约旦哈希姆王国(简称“约旦”)长久以来未建立起成熟的电影工业,但自2003年“约旦皇家电影委员会”(The Royal Film Commission of Jordan,简称“RFC”)成立以来,大大激活了约旦的电影产业.一方面,RFC利用约旦天然的地理优势吸引世界电影公司来约旦拍摄影片,创新性地探索出“影游融合”之路,刺激经济发展;另一方面,利用国际合作制片,大力培养本土电影人才,发展民族电影工业,具有鲜明的“跨国电影”属性.约旦电影正逐渐成为阿拉伯电影的又一个“后起之秀”和向世界传播阿拉伯
1982年3月,沪西工人文化宫发起筹建电影评论组,至20世纪90年代群众影评在历史中逐渐消影,此间西宫影评的活动吸引了全国新闻媒体、专家学者、电影主创人员的竞相访问,成为我们讨论上海乃至全国群众影评现象不可绕开的文化场域.首先,西宫影评不仅是民间学术活动的一个组织机构,其背后深隐着国家对工人“八小时之外”业余时间的治理策略,同时承担着建构中国社会主义群众文化的重要使命;其次,西宫影评组十余年的影评活动深度影响了20世纪80年代的电影创作,呈现出一种“群众”与“电影工作者”的互动局面.更为关键的是,过渡时期
本文以跨媒介理论视角辨析运动影像艺术的媒介性转捩,以及此衍变之意义.首先阐明以透视法为表征的现代性理论构型符号之视觉集体性特质,以及此视觉中心主义与现代宰制政体之关涉;其次,以与影院部署的差异性,乃至与平面画、全景画等绘画艺术的互涉为理论原点,讨论影像艺术中的平面及散点透视效果与身体性观视机制;继而,以多重投映影像为例,探究关于银幕装置自身的操作之于影像“透明性”的背离;再次,剖析将电影与戏剧相结合的“现场电影”对于媒介本质主义的撤销与艺术史叙事语境的挑战.持续性的解域与再域使得影像裂解为某种犹疑不安的“
数字技术使整个媒介生态发生了革命性改变,电影的制作方式和播放方式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元技术”引发的“技术动量”将时间、空间、社会重新定义,也将重塑电影产业.数字媒介时代,大而全的产业链中“链”的隐喻被互联网中“网”的隐喻所替代,分布式的电影产业发展模式成为可能.澳门作为中西文化荟萃之地,具有诸多发展电影产业的优势.借助数字媒介时代的发展趋势,电影产业或可成为推动澳门经济“破局”的关键一招.
随着数字时代的深入,艺术发展和艺术教育呈现出日益强烈的跨界融合之势.在此背景下,面向“新艺科”建设的新要求,为探索当代视觉艺术创作和教育、研究的多向度可能,拓展学科发展新方向与未来电影、当代艺术创作与研究的新空间,2021年12月11-13日,由北京电影学院主办,北京电影学院美术学院、美术学学科研究院、中国电影视觉艺术研究院承办的“无界——当代视觉艺术邀请展暨学术论坛”在北京电影学院举办.
期刊
在影像的诞生及其发展的各个阶段,技术助力下的媒介演进在其中都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一方面,媒介的演进是由于艺术的观念表达需要而做出的适应性改变,这种改变契合了阿多诺所强调的自律性艺术的审美需要;另一方面,按照尼尔·波兹曼的说法,技术的规训效应使得媒介在推动艺术与文化发展的同时也具有了自主意识,媒介在进化的过程中淡化了人的主体性,其结果就是媒介的野蛮生长超出了人的控制范围,进而对艺术进行反向控制.因此,把握影像艺术的媒介纯粹性,强调自律性,就成为抵制其向娱乐化方向垮塌,避免被技术所操控的重要手段之一.
“Essay Film”既可翻译为“论文电影”又可译为“散文电影”.针对“Essay”的不同理解和影像创作,为视频论文在电影类网站中的集中出现,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媒介语境.借助“神经—影像”串联影视文本与精神分裂症状,同时重视文本自我拓扑的政治与伦理学期待的研究方法,对视频论文的“神经—影像”特质的关注同样要聚焦时代症状、媒介的物质性和精神性特质.在此基础上,韩国导演郭共达的创作,从一系列关于作者电影的视频论文(如《什么是意大利新现实主义》)到电影《在哥伦布》,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触探影像本体的新路径.
2021年12月31日,由北京电影学院研究生院主办的第八届全国电影学青年学者论坛在我校图书馆报告厅成功举办.本届论坛主题为“电影与记忆”和“面向未来的传媒艺术学”,论坛评委有王一川、王海洲、吴冠平、皇甫宜川、谭政、张国涛、曾珍、苏涛、叶航、赵斌和尹鹏飞等多位专家学者.活动当天,18位青年学者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分享了他们的研究成果与学术观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