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文课程改革之风吹遍大江南北,各种新理念、新思想、新教法、新学法如春湖涌动,汹涌而来。在这样的情势下,我们需要保持清醒的头脑。既要不断更新陈旧的教育观念,革除传统教学的种种弊端,要勇于“变”,但也要敢于“不变”,凡认准了的路就要毫不犹豫地坚持。对外来的东西,既不盲目排斥,又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使之适合自己的实际。为此,语文教学应重视以下几个问题。
【关键词】语文 教学 问题 重视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2)09(a)—0079—01
语文教学必须引导学生热爱并掌握与我们血肉相连的母语,熟悉并珍视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培育下一代对民族语言、民族文化的亲切感、认同感、归属感,扎稳下一代人的精神根基,认祖尊根,饮水思源,说中国话,识中国字,懂中国文,做中国人。我们教语文就是要强中华之根,固民族之本。学语文,一个很重要的任务就是学中华文化,学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语文教材中编进了一篇篇富有教化意义的美文。语文课有着得天独厚的影响、哺育青少年一代的优势。语文课能使广大青少年学习、掌握母语,提高语文素养,同时陶冶情操,起到以美储善的作用,这是其他任何课程所不能替代的。
1、把学生的认知与情感结合
情感是世界上最真实的东西,它发自内心,不可替代,难以忘怀。语文教学是师生的认知因素和情感因素这两条经纬线交织而成的。语文教学中,沉淀感情,总比嘻嘻哈哈或无动于衷之后什么也没有留下要好得多。阅读教学需要感动,眼含泪、鼻发酸,甚至泪水夺眶而出是阅读教学效果的一种体现。要教好语文,不能不重视情感的动力功能。可以说,没有情感,就没有语文教学艺术。
教材是物,教师是人,是活生生的、有血有肉有情有感的人。教师不仅自己要有情感,而且能接受教材情感的刺激,并对学生施以情感上的影响,这就要求语文教师要“以情施教”。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能传知,也能传情,让学生在接受知识的同时,也能接受情感熏染。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传教材之情,抒自己之情,激学生之情,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
2、对文本的认真解读
文本是阅读教学之本。坚持文本教学就是坚持语文教学的本色。阅读教学不但要帮助学生理解课文,更要通过学生的阅读实践,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使学生学会如何品味语言,如何捕捉文字背后的隐含信息,如何揣摩文本中那些重要的暗示和提示,如何获得审美的愉悦,如何对文本作出富有创造性又符合文本实际的解读。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对文章思路的缜密、结构的完美有所理解是完全必要的。再者,段落层次是客观存在,是文章内容、作者思路的外部表现形式,我们不主张机械地、过细地分段,但在理清思路、结构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让学生弄清文章的段落层次安排是必要的。这对训练学生思维的有序性以及写作、口语表达的清楚明白都是十分有益的。很多人认为新课改就是将原来的一切统统推翻,彻底打烂,重建教学新秩序,这显然是认识上的偏差。
3、重视文本朗读
朗读是语文学习的第一要义,对学生学好语文有多方面积极意义。目视其文,口发其声,耳闻其音,心通其情,意会其理,多种感官协同参与,使枯燥的文字立起来,从语音到语义,从语表义到潜藏义,全方位感知,有利于学生增强理解力。声入心通,涵泳玩索,感受文本语言的声韵美、节奏美、气势美,进而领悟词句美、意境美、情趣美,获得审美体验和情感陶冶,有利于发展学生的鉴赏力。朗读还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积累精美的语言材料,储备典范的语言形式,提高记忆和表达力。朗读的过程是一个人全方位地感悟自得的过程,是“入乎耳,著平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形成语感的过程。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而语文素养的灵魂就是语感。要指导学生朗读,还应引导学生美读文本。美读是学生进入文本的桥梁,美读可以把教材无声的文字变为有声的语言,把文中静止的感情变为真情实感,既能了解作者说些什么,与作者的心灵相沟通,又能把课文中的人物、情景、事理展现出来,跃上纸面,把自己带入课文的情境中去,毫无障碍地接受课文内容的熏陶感染。美读是引导学生整体感知文本的主要形式,是学生获得情感体验的主要途径。
4、允许学生提出问题
语文教学中教师要不怕学生问,而怕学生不问。学生不问问题,表面看好像学生全学懂了,孰不知它掩盖了学生的肤浅和轻率,掩盖了教师的“话语霸权”,掩盖了学生主体地位的缺失。问题意识是学生学习主体意识的反映。问题本身就是学生对文本解读的能动反映,问题的表达本身也是语文工具的实际运用。语文课堂上,教师应当充分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对学生提出的形形色色,甚至古怪、幼稚的问题,教师不应该讥笑,应尊重学生表达自己的权利,应相信通过学习实践,通过教师有效的培养、引导,他们会逐步走向成熟。
新课程需要新型的教师,新课程中教师行为的变化,已经不取决于个人的选择,而是一种教育情境的规定,一种课程发展的趋势。新课程改革不仅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也为教师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舞台。我们语文教师要在此次课程改革中把握发展的主动权,在新课程中享受教师这一特殊职业内涵的欢乐和尊严,通过不断的变化和发展,努力把自己铸造成适应中学教育要求的一代新型语文教师。
【关键词】语文 教学 问题 重视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2)09(a)—0079—01
语文教学必须引导学生热爱并掌握与我们血肉相连的母语,熟悉并珍视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培育下一代对民族语言、民族文化的亲切感、认同感、归属感,扎稳下一代人的精神根基,认祖尊根,饮水思源,说中国话,识中国字,懂中国文,做中国人。我们教语文就是要强中华之根,固民族之本。学语文,一个很重要的任务就是学中华文化,学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语文教材中编进了一篇篇富有教化意义的美文。语文课有着得天独厚的影响、哺育青少年一代的优势。语文课能使广大青少年学习、掌握母语,提高语文素养,同时陶冶情操,起到以美储善的作用,这是其他任何课程所不能替代的。
1、把学生的认知与情感结合
情感是世界上最真实的东西,它发自内心,不可替代,难以忘怀。语文教学是师生的认知因素和情感因素这两条经纬线交织而成的。语文教学中,沉淀感情,总比嘻嘻哈哈或无动于衷之后什么也没有留下要好得多。阅读教学需要感动,眼含泪、鼻发酸,甚至泪水夺眶而出是阅读教学效果的一种体现。要教好语文,不能不重视情感的动力功能。可以说,没有情感,就没有语文教学艺术。
教材是物,教师是人,是活生生的、有血有肉有情有感的人。教师不仅自己要有情感,而且能接受教材情感的刺激,并对学生施以情感上的影响,这就要求语文教师要“以情施教”。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能传知,也能传情,让学生在接受知识的同时,也能接受情感熏染。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传教材之情,抒自己之情,激学生之情,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
2、对文本的认真解读
文本是阅读教学之本。坚持文本教学就是坚持语文教学的本色。阅读教学不但要帮助学生理解课文,更要通过学生的阅读实践,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使学生学会如何品味语言,如何捕捉文字背后的隐含信息,如何揣摩文本中那些重要的暗示和提示,如何获得审美的愉悦,如何对文本作出富有创造性又符合文本实际的解读。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对文章思路的缜密、结构的完美有所理解是完全必要的。再者,段落层次是客观存在,是文章内容、作者思路的外部表现形式,我们不主张机械地、过细地分段,但在理清思路、结构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让学生弄清文章的段落层次安排是必要的。这对训练学生思维的有序性以及写作、口语表达的清楚明白都是十分有益的。很多人认为新课改就是将原来的一切统统推翻,彻底打烂,重建教学新秩序,这显然是认识上的偏差。
3、重视文本朗读
朗读是语文学习的第一要义,对学生学好语文有多方面积极意义。目视其文,口发其声,耳闻其音,心通其情,意会其理,多种感官协同参与,使枯燥的文字立起来,从语音到语义,从语表义到潜藏义,全方位感知,有利于学生增强理解力。声入心通,涵泳玩索,感受文本语言的声韵美、节奏美、气势美,进而领悟词句美、意境美、情趣美,获得审美体验和情感陶冶,有利于发展学生的鉴赏力。朗读还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积累精美的语言材料,储备典范的语言形式,提高记忆和表达力。朗读的过程是一个人全方位地感悟自得的过程,是“入乎耳,著平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形成语感的过程。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而语文素养的灵魂就是语感。要指导学生朗读,还应引导学生美读文本。美读是学生进入文本的桥梁,美读可以把教材无声的文字变为有声的语言,把文中静止的感情变为真情实感,既能了解作者说些什么,与作者的心灵相沟通,又能把课文中的人物、情景、事理展现出来,跃上纸面,把自己带入课文的情境中去,毫无障碍地接受课文内容的熏陶感染。美读是引导学生整体感知文本的主要形式,是学生获得情感体验的主要途径。
4、允许学生提出问题
语文教学中教师要不怕学生问,而怕学生不问。学生不问问题,表面看好像学生全学懂了,孰不知它掩盖了学生的肤浅和轻率,掩盖了教师的“话语霸权”,掩盖了学生主体地位的缺失。问题意识是学生学习主体意识的反映。问题本身就是学生对文本解读的能动反映,问题的表达本身也是语文工具的实际运用。语文课堂上,教师应当充分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对学生提出的形形色色,甚至古怪、幼稚的问题,教师不应该讥笑,应尊重学生表达自己的权利,应相信通过学习实践,通过教师有效的培养、引导,他们会逐步走向成熟。
新课程需要新型的教师,新课程中教师行为的变化,已经不取决于个人的选择,而是一种教育情境的规定,一种课程发展的趋势。新课程改革不仅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也为教师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舞台。我们语文教师要在此次课程改革中把握发展的主动权,在新课程中享受教师这一特殊职业内涵的欢乐和尊严,通过不断的变化和发展,努力把自己铸造成适应中学教育要求的一代新型语文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