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视野下初中语文课堂口语交际教学方法新探

来源 :文教资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nf076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口语交际是新课标视野下初中语文课堂中五个环节中的重要一环。口语交际教学法之一:情境模拟法包含仿古模拟法、穿越模拟法、梦境模拟法;口语交际教学法之二:角色扮演法包含艺术表现法和调查走访法;口语交际教学法之三:双向互立法包含滚雪球法,辩论赛法。作者用以上三种方法表现口语交际新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 新课标 口语交际 古诗
  关于对新课标视野下初中语文的古诗口语交际新教法方面的探索,鲜有人涉足,所以对于这方面的研究显得极富意义。下面,以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的古诗篇目为例,我将以三种方法探索新课标视阈下初中语文古诗口语交际的新教法。
  一、情境模拟法
  以往的口语交际教法十分地生硬,而新课标中对初中语文口语交际强调“具体交际情境”[1]。毕竟,“个体的行为基本上是由他对自己和周围环境所获得的知觉决定的”[2],口语交际应注重情境。关于情境模拟法,我将其分为仿古模拟法、穿越模拟法和梦境模拟法。
  (一)仿古模拟法
  行为主义在语文课程实施方面注重模仿和练习。对此,可模仿古人,让学生着古装,佩古饰,言古语。结合夏完淳的《别云间》(义务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年6月第2版)(八年级上册),首先要让夏完淳穿上古代的囚服,以及加上囚犯特有的“装饰”。然后学生或者教师来问或答。问题可为:这位仁兄,时至今日,你作何感想?回答可为:鄙人三年为明奔走羁旅,如今又成南冠,无限河山泪沾衣,无颜敢言天地宽。还可继续发问:黄泉路近,你还有何牵绊?回答可能是这样的:魂魄毅兮为鬼雄,身即死兮魂归故。魂幡引兮召来者,扶摇直上兮我大明旗。
  新课标要求课程与生活的连续性,并且强调场合,这在之前都是被忽视的。仿古模拟法也应具有生活气息。此外,建构主义也主张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体验”及“接触社会”和“社会实践”[2]。由此,针对杜甫的《登岳阳楼》(七年级上册),可以带学生登岳阳楼,或是与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的气势相匹敌的楼阁。然后,因势利导,让学生充分想象,融入诗境,互谈感受。若是元好问的《同儿辈赋未开海棠》(八年级下册)与龚自珍的《己亥杂诗》(八年级上册),则可先导入“枝间新绿一重重,小蕾深藏数点红”或者“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等关于景物的古诗,作一简介后,问学生诗中所蕴含的思想感情,让学生以小组互派“信使”的方法交流,最后再总结归纳。
  (二)穿越模拟法
  关于穿越模拟,可分为两种,一是古代穿越到古代,二是古代穿越到现代。
  古代穿越到古代,以李白的两首诗为例。建构主义的学生观认为学生会“基于以往的经验与认知能力,形成对问题的解释提出他们自己的假设”[3]。结合《古诗十九首》(七年级上册)中“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的诗句,假设这名女子穿越到交通十分便利的现代,然后模拟她与现代人的谈话。例如这名女子可能会问:这(某交通工具)是什么东西?它有什么用处?如果她要到某处去大约什么时间可以到,等等。结合“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的诗句,看到大型织布机她可能会问现代人:这个东西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它一天可以织多少匹布?怎么使用它?等等。只要将双方的口语交际展现出来即可。这样的方法迎合了新课标中所强调的口语交际教学的灵活性、创新性。
  语文教法往往忽视兴趣。朱绍禹在《中学语文教学法》中强调语文知识教学的“兴趣性”[4]。为增强趣味性,古代穿越到现代可融入现代科技。杜甫的《春望》(八年级上册)表明其经历了“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的时代。他思念家人,但通信却十分不便。为此,可让学生模拟杜甫给家人或者是亲戚朋友打电话的场景,谈谈近况及家长里短。或者在小组中多次选人分别代替“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的杜甫及其家人,将两方的视频通话呈现出来。再如进行《钱塘湖春行》(八年级上册)的教学时,可模拟韩愈在电视机前看到钱塘湖的景色后与好友之间的谈话。针对李商隐的《夜雨寄北》(八年级上册)或者《无题》(八年级下册),则可表现他在看到先进的照明和交通工具时,与周围人的交谈情境。这就是新课标中所讲的,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具有重要作用。
  (三)梦境模拟法
  以往的口语交际教法培养了太多的考试机器。新课标口语交际教学重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创造性思维,它与联想能力的培养训练密切相关。而梦境模拟则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王勃有诗《山中》。结合此诗可联想其梦回故乡与亲朋好友推心置腹的交谈。在梦境亲朋好友可能会问他:“在外可好?”王勃可能会回答:“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在梦中,他们还会问他曾经的一些经历,等等。这样,采用问答的形式,以问题促进交际,以凸显口语交际的互动性。陆游在《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八年级上册)一诗中吟“铁马冰河入梦来”,对此,可以模拟其上阵杀敌的血腥梦境,写好开场白,导入切题的图片及音乐,找诵读好的同学演绎舞台剧,或者一人一句即席诵读。当然,也可让学生谈谈自己在大风雨夜中的梦境。
  以前的口语交际的教法过于单一,教师往往因循守旧,照本宣科,学生更是故步自封。新课标意在通过多种评价方式,增强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多元智能理论则要求课型的多元化”[3],二者都主张一种开放式的教学。教师应该鼓励并逐步引导学生自由联想,充分表达观点。结合王安石的《登飞来峰》(八年级上册),可引导学生联想在梦境中登上飞来峰的感受,然后问他们身处高处的感觉。比如教授杜牧的《赤壁》(七年级上册)时可问学生他们联想到了什么?由赵翼的《论诗》(八年级上册),让学生充分联想梦到“才人”辈出的场面,问他们自己心中的“才人”形象是怎样的。此法对于增强学生的综合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二、角色扮演法
  角色扮演法又分为艺术表现法和调查走访法。   (一)艺术表现法
  角色扮演法可以用比较艺术、文雅的手法展示出来,比如采用戏剧表演或者记者采访。
  运用戏剧法需要使用道具来呈现诗意,还要布置好场地。例如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七年级上册),要使用道具造呼啸的北风,造飞雪与“梨花”,准备好白草,弓、铁衣、红旗、马匹,还要准备好胡琴,琵琶与羌笛三种乐器。此外,写好剧本分好幕,对好台词等工作皆要做。一切准备就绪后,再将相关主题的口语交际用话剧或者戏曲呈现出来。例如可以呈现岑参和武判官双方在喝酒时的谈话,以及岑参在武判官上马之前的饯别之语,等等。
  关于记者采访,结合虞世南的《蝉》(七年级下册),杨巨源的《城东早春》(八年级下册),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所寄》(七年级上册)和崔颢的《黄鹤楼》(七年级下册),可以一人拿话筒扮演记者,一人扮演作者,由记者问其创作感受。
  新课标中初中口语交际强调口语交际的表情、语气、表达方式、表达内容。这种艺术性的角色扮演很好地突出了这些,避免了“一刀切”。对话语言可“文”可“质”,十分灵活,并且这种形式的口语交际对于提高语言、审美能力的作用极大。
  (二)调查走访法
  相比之下,调查之法具有更多的泥土气息。调查之法可分问卷调查和走访调查两种。
  结合孟浩然《过故人庄》(七年级上册),陶渊明《饮酒》(九年级下册)中“无为”的思想,杜甫《望岳》(八年级上册),曹操《龟虽寿》(九年级上册),文天祥《过零丁洋》(八年级上册)中“有为”的思想,可以做一次问卷调查,问题为:你认为人生应该“无为”还是“有为”?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八年级下册)和《秋词》(七年级上册)中表现的是刘禹锡的乐观,宣宗宫人的《题红叶(八年级下册)》,杜牧的《泊秦淮》(八年级上册)中所流露出的却是哀伤。为此,则可以做一次关于人生态度的问卷调查,题为:你当下的人生态度是乐观还是悲观?
  自有科举考试以来,评价机制往往用考试来衡量人才,以文取胜,轻视口语交际。这种长期的功利性,使得古诗口语交际教学先天不足。口语交际教学评价标准的缺失和模糊,给具体的教学实施带来诸多困难,使口语交际教学的发展缺少了一个有效的依据,加大了教学难度。问卷调查和实地调查,可让学生承担实际的交际任务,学生的操作“步骤”和“技巧”[5]就不会那么生硬,教学难度也可减轻。这样有助于增强新课标中初中语文口语交际的内容中强调学生的理解力、沟通力、表达力。而且此法能够提高学生的应变能力,有助于综合考察学生的真实口语交际水平,解决以往教法造成的学生能力与成绩的脱节问题。
  “主体间性”理论强调口语交际的“社会化”与现实资讯[2]。钱威和徐越化主编的《中学语文教学法》中也提到了一种“交往式语境”[6],主张学生和各种人进行交际。因此,实地走访,进行口语交际是十分可取的。例如结合白居易的《观刈麦》(七年级下册),可与真正的农民聊天,问他们一些关于耕种、收获的问题。结合李贺的《雁门太守行》(八年级上册),可让去边远地区,走访军民,问他们关于气候、国事的看法,等等。
  三、双向互立法
  此法中又融入了滚雪球法、辩论赛法。
  (一)滚雪球法
  新课标中提出在口语交际教学中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整体启发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所以发散思维必不可少。首先要分设两方,开设多组,专人记录,采用双向“滚雪球”法吸纳各组的观点。如可让多位学生分别暂代李白的叔父李云和李白。由李云,也就是《宣州谢朓楼饯别校叔书云》(八年级下册)中的“校叔书云”来劝慰忧愁,以及想要退隐的另一方李白,然后记录者将劝慰者和劝慰对象所持的观点列出,照此模式滚动,组组交流,最后两方观点汇成两个大“雪球”。学生可从双方观点中深刻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实际上则为一个生成性的过程。对此,教师应该在教学可控的基础上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做到“因材施教”“文道统一”。针对李白《行路难》(九年级下册)中的“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一句,则可以由一同学扮演君王,另一同学扮演认识姜太公,或者尹伊的人,或者路人,以其之口说姜太公或者尹伊得遇明主之事,将二方描述要点列出,照此模式进行,组组交流,最后让学生讨论比较两方的观点,深入体会文意。杜甫的《孤雁》(七年级下册),同样可采用此法,一方扮演孤雁,一方扮演其同伴,以其之口,互诉情感。组组再交流,双向滚动,形成双方想法的大“雪球”。然后让学生由孤雁同伴的情感展开讨论,这样更能体味孤雁哀思之深重。
  (二)辩论赛法
  新课标主张要“建造开放而有活力的课堂”,要求学生能够“即席讲话”,并能“积极发表看法”,“有针对性地发表意见”。辩论法无疑是较好的选择。陶渊明《归园田居》(七年级下册)中“种豆南山下”,“载月荷锄归”尤为突出。曹操《观沧海》(七年级上册)中的“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也撼动人心。对此,围绕“人应该出世还是入世”这一主题举行辩论。这种辩论的形式,能使学生越辩越明,使学生受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另外,此法有助于突破注入式教学,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实现寓教于言,理、乐。但是,一定要结合学生的实际需要及兴趣,因材施教。
  总之,关于新课标视野下,初中语文课堂中口语交际方面的教学,是语文课堂教学环节中有待发展的重要一环。加强对学生进行口语交际方面的教学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我们必须重视初中语文课堂中口语交际方面的教学,并探索关于此方面的新教法,以谋求新课标视野下中语文课堂中口语交际方面教学的新突破与新发展。教学方法是无法穷尽的,所以,此项工作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倪文锦,谢锡金.新编语文课程与教学论[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13,23,193.
  [3]樊曼莉.课型范式与实施策略中学语文[M].江苏教育出版社,2012(10):15,21.
  [4]朱绍禹.中学语文教学法[M].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246.
  [5]陈怀.对现行教材中口语交际内容的思考[J].中国教师,291-292.
  [6]钱威,徐越化.中学语文教学法[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216-226.
  项目名称:常熟理工学院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新课标视野中初中语文课堂五个环节的教学方法新探——以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的古诗篇目为例》;项目编号:2015082。指导教师:王菊艳
其他文献
摘 要: 课前任务设计是翻转课堂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是翻转课堂实现顺利翻转的重要保障。本文立足ARCS模型视角,围绕“注意、关联、自信和满意”这四个要素进行翻转课堂课前任务相关活动和策略的设计。  关键词: ARCS模型 微课 翻转课堂 课前任务  一、概述  1.ARCS模型  ARCS模型是美国心理学教授约翰.M.凯勒(John M Keller)提出的有关动机激励的模型。该模型有四个要素,
(广州市第七十一中学,广东 广州 510470)  摘 要: 思辨能力作为中学生综合素养重要组成部分,如今在网络时代、教育环境及思考者自身条件等诸多因素中逐渐蜕化。本文旨在探讨在政治教学中培养思辨能力的可行性,以及在“认知领域教育目标分类理论”的支撑下进行以“提高效率 促进公平”为教学范例的探索与实践。  关键词: 思辨能力 教学案例 高中政治  “思辨”是思考辨析、分清楚之意;“思辩”是思考辩论
摘 要: 革命文化是党内政治文化的源头,不同革命时期产生了以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为核心的革命文化,集中展现了革命文化的信仰属性、组织属性和实践属性。从革命文化生成、运行和发展的逻辑看,大学生党员深化党内政治文化认知要正确处理好理想信念与现实任务的关系、崇高追求与立足平凡的关系、传承弘扬与创新塑造的关系,在党内政治文化建设中发挥主体作用。  关键词: 革命文化 基本属性 认知路
摘 要: 《太谷学派史稿》一书采用纵向研究的方式探究了太谷学派及其思想发展的完整脉络,回顾了太谷学派研究的百年状况,对二者有机结合进行的横向研究构成了本书独特的构思,立意深远。该书史料丰富,不乏创新,处处充满了强烈的社会使命感和浓厚的问题意识,是一部了解太谷学派发展及其思想全貌具有较高理论深度的重要学术著作,不仅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还具有很强的学术参考价值。  关键词: 《太谷学派史稿》 纵横交错
摘 要: 一门新语言的学习过程往往受到已掌握的语言的影响,维吾尔族大学生学习英语时,不仅受到来自维语的干扰,汉语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影响因素。本文选择以词汇层面为研究内容,塔里木大学42名维吾尔族学生为研究对象,对他们在200字英语作文当中的词汇错误进行归类分析,并提出教师在词汇教学方法改革时可以参考的意见。  关键词: 维吾尔族大学生 英语词汇 教学改革  研究语言习得中的错误对语言学习者和教授者
摘 要: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以布迪厄的“场域—惯习”理论为分析框架,在核心价值观教育过程中,惯习是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水平的直接体现,场域直接影响行为者的惯习。宿舍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第二课堂”,从构建良好的宿舍“场域”出发,培育学生良好“惯习”,有助于形成良好的班风、院风和校风,是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载体。  关键词: 场域 惯习
摘要:《金陵十三钗》是旅美作家严歌苓的中篇小说,其英文翻译为“The Flowers of War”,即“战争之花”。严歌苓用她独特的叙事方式和凄婉的笔调,将那些最纯净善良的灵魂,镌刻在了那段伤痕累累、血迹斑斑的历史上。笔者认为,严歌苓在行文的过程中,之所以能带给我们身临其境的触动感,其高超的人物构造技巧应该是整部作品的灵魂所在。  关键词:战争背景選择 引子铺垫 出场层次安排 人物形象构造 全书
摘 要: 路遥的小说往往呈现出一个城市与乡村二元对立的文学世界,这种城乡二元结构不仅体现在空间层面,更体现在文化精神层面。本文将文学文本与文学理论、文学批评方法三者结合,对路遥小说中的城乡二元结构进行分析与研究,探讨城乡二元结构视野下路遥小说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路遥 城乡二元结构 现实意义 《平凡的世界》 《人生》  路遥,中国当代杰出作家,茅盾文学獎得主,坚持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著有《在困
摘 要: 信息化技术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本文将以“Job Interview”模块教学为例,探讨如何在教学设计中合理运用信息化手段,将其融入有利于知识建构、技能训练、素质养成的高职英语教学过程之中。  关键词: 高职英语教学 信息化技术 教学设计  一、引言  随着信息化技术逐渐深入社会各个领域中,教育信息化成了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和要求。教育部印发的《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
摘 要: 本文阐述了社会性发展和自我悦纳的概念、结构及两者之间的关系,着重强调了自我悦纳是社会性发展的重要内涵之一,认为自我悦纳是人的社会性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并对人的社会性发展的定义及其特点作了新的阐释。  关键词: 社会性 社会性发展 自我悦纳  社会性是人的基本属性,社会性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看做是社会化程度。作为个体心理发展的重要方面,它存在和发生于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