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飘寰宇菇行天下

来源 :铁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lai20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湖北省随州市三里岗镇,位于炎帝神农故里、编钟古乐之乡曾都区西南部,地处国家级风景区大洪山北麓。全镇面积318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5.3万亩,山场面积31.8万亩,辖19个村(居)委会,人口4.6万。抗战时期,这里是新四军五师儿女战斗、生活过的革命老区。原江汉军区司令员赵基梅等一大批革命先烈长眠在这片土地上。
  改革开放以来,三里岗人民积极利用自身优势,大力发展香菇产业,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取得骄人成绩。2007年,三里岗镇被中国食用菌协会授予“中国香菇之乡”称号;2008年3月,三里岗镇吉祥寺村被湖北省委、省政府确定为全省新农村建设示范村;2009年9月,三里岗镇被湖北省委、省政府批准为全省新农村建设试点乡镇。另有三个村被评为随州市新农村建设试点村。
  这一项项成绩、一系列称号的取得,凝聚了无数老区人民的心血与汗水。2012年底,记者在随州市新四军研究会会长李克申的带领下,到达三里岗镇吉祥寺村,切身感受这“中南地区最大的香菇集散地”的风采。
  小香菇做出大产业
  去往三里岗的道路两旁,一排排整齐的菇栅不时映入眼帘。还没进镇,就看到许多人骑着摩托车,驮着一袋袋香菇向镇中驶去。李会长告诉记者,这些人都是去香菇交易市场的。三里岗面积不大,却有一个年交易量1.2万吨、交易额10亿元的全国性香菇交易市场。据当地人介绍,一年中有8个月,镇中心的香菇交易市场都是人头攒动、熙熙攘攘的,成包成包的香菇周围站满了买家和卖家,成交装好的一车车香菇整装待发。
  “我和老伴今年种了2500袋香菇,在村里算是少的,每袋的净利润最少5元,一年收入可达到2万元。”在三里岗镇吉祥寺村的香菇种植大棚里,55岁的村民汪福龙手里拿着刚采摘的香菇,高兴地对记者说。从1996年至今,汪福龙从最初每年产菇三四百袋,发展到如今的5000袋;从原来从山上砍树用木头当原料种植,到如今用饵料袋种植,他种植香菇的历史已经有16个年头了。这些年的变化,汪福龙感受至深。以前一家人的生计就靠那几亩水田,打出的粮食仅够填饱肚子,要想换点钱给儿女买身新衣服,都要从口里省出来。自从种植了香菇后,他早已翻新了房屋,供儿子上完学,娶了媳妇又添了孙子,存折上的数字也是逐年增多。
  吉祥寺村是三里岗镇依托食用菌产业建设新农村的示范村,村内建有袋料香菇标准化栽培基地、食用菌科研中心、特色旅游山庄等。村支书张国勇介绍,859户村民中,像汪福龙这样的香菇种植户有700多户,这成了村民最主要的致富途径。如今,村民人均年收入1.2万元,远远高于全市平均水平,照目前的发展势头,大约五年,就能达到党的十八大提出的让“农民收入翻番”的目标。
  然而,三里岗镇的香菇产业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三里岗镇很早就有野生香菇,人工段木栽培始自上世纪70年代末。1978年冬,华中农业大学教授杨新美到这里前,当地农民还不知道平时用来烧火做饭的林木会成为未来富裕生活的源泉。杨教授带领他的研究生和三里岗回乡知识青年在该镇办起第一个人工段木栽培香菇实验场。从此,在杨教授的带动下,香菇种植技术迅速普及,三里岗逐步形成“村村办菇场,家家种香菇”的格局。
  随着香菇生产规模的扩大,销路也日益广阔。1988年,几个胆大的商贩改变传统的提篮小卖,用帆布包装了几十斤香菇到广州叫卖,利润比在家乡高。自此,三里岗香菇开始通过广州、深圳转售香港、日本。2000年初,三里岗镇人一路跟随香菇来到香港才发现,这里的香菇大部分来自三里岗,而价格却翻了一番。当年下半年,三里岗镇政府就办起了首家自营出口企业,当年创汇800多万美元。
  获得自营出口权后,香菇产业继续升级的又一个问题出现了。三里岗镇香菇虽然出口量大,但欠缺精加工,在国际市场上缺乏竞争力。为此,2005年,镇里五家食用菌加工龙头企业投资1000多万元,改建标准厂房,引进先进设备,规范生产工序,三里岗香菇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迈上了新台阶。
  走进三里岗镇永安食品有限公司,只见宽敞的加工车间内,一袋袋香菇被送上流水线,经过精选去杂、杀菌烘干、金属探测等工序后,包装为成品。公司董事长张文英指着一垛码放整齐的箱装香菇说:“这批货将运往香港分公司,销往美国。”具有多年香菇经销经历的张文英介绍,香菇不但香味浓郁,还有多种药用功效,几乎是沿海地带和海外华人餐桌的必备佳肴。如今,三里岗镇香菇已出口到30多个国家和地区,畅销日本、韩国、美国、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现在,内地消费量也在逐年增长,我们好几家公司正在抢抓机遇,开发香菇罐头、香菇酱丝等休闲食品,进一步扩大海内外市场。”张文英对香菇产业的未来充满信心。
  “经过30多年的发展,香菇已成为我镇的支柱产业,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后盾力量。特色香菇产业是强化我镇新农村建设基础、拓宽农民增收渠道的支撑,我镇90%以上的农户种植香菇,90%以上的农户收入来源于香菇,90%的财政收入来自于香菇。特色香菇产业在我镇新农村建设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三里岗镇党委书记王笠自豪地说。
  探索“民企带村”新办法
  走在三里岗镇上,远远可见“香菇街”的金字招牌。据了解,这条占地14.8亩的“香菇街”建于1992年,从此三里岗香菇贸易有了固定的场所。1999年,三里岗镇政府筹资近千万元,在镇东侧兴建香菇加工新区,入园企业36家,建筑面积1.45万平方米;2002年又筹资1300多万元,在镇西侧兴建新型现代化工业园,全面打造香菇出口创汇的基地。
  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三里岗镇政府以香菇产业为纽带,将企业发展与乡村发展统一起来,相互促进,探索出一条“民企带村”的新农村建设新模式,并以吉祥寺村为试点,取得巨大成功。
  2007年10月,为了探索香菇产业“农户+基地+公司”的发展模式,三里岗镇政府多方筹资建起了袋料香菇标准化栽培示范基地,将基地规模扩大到500亩,发展袋料香菇150余万袋,香菇加工收购企业纷纷进村,与农户签订统购统销协议。这种“农户+基地+公司”的农村香菇产业发展新模式取得成功。目前,三里岗镇袋料香菇标准化栽培示范基地已是全国最大的袋料香菇标准化栽培示范基地、随州市出口企业的备案基地。   为了进一步促进“民企带村”的成效,真正将菇企与农村、农户联系在一起,2008年11月,三里岗镇政府联系各大香菇加工企业,由政府牵头,企业支持,投资2700余万元兴建了三里岗香菇交易大市场,形成了集交易、仓储、加工、服务等项目于一体的专业化市场。2008年9月,又支持三里岗长久菌种厂与华中农业大学合作成立三里岗食用菌科研中心,2010年成立长久菌业有限公司,从事食用菌的育种驯化、高产栽培、科技成果转化及实用技术推广服务等。自此,“农户+基地+公司+市场”的农产品产销一体化格局基本形成,农户和菇企真正成为利益联合体,企业对村集体的支持力度加大。
  为了充分发挥企业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经过政府引导,企业与村集体联合,组建了“随县裕国农业综合开发农民专业合作社”,下设“香菇生产专业合作社”、“林业生产专业合作社”、“畜禽养殖生产专业合作社”、“粮食生产专业合作社”等分支机构。通过合作社的形式把村民转变成工人及股东,解决农民增收难的问题。通过股份制形式对吉祥寺村田地、山场进行整合,村民以田地、山场形式入股,由合作社统一经营,按股份分红,将普通农民转化为合作社的股东。合作社在促进企业和农村发展的同时,利用自身优势投资兴办或成立各种经济实体。以合作社为主要发起人成立“吉祥寺新农村建设投资公司”,投资公司通过企业化运作,积极投资或承建其他项目而获取经济效益,合作社名下的各分支机构通过参与多行业经营以获得利润,并将部分赢利用于反哺吉祥寺新农村的各种公益性建设,取得巨大成效。自此,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得到巩固和升级,“民企带村”的新农村建设模式取得很大成效。吉祥寺村也成为“湖北省新农村建设示范村”。
  “2012年,我们已给村民组织了8次专业科技培训,并与建始县建立产企合作,与他们签订180万元的锯末采购合同,解决了菇农的原材料采购问题。”张国勇说,他们下一步准备积极地寻求合作伙伴,尽量多联系一些食品加工企业,来带动香菇产业的发展。
  三里岗镇党委、政府一直坚持将发展壮大香菇特色产业作为主要工作,实施“产业兴镇”战略。在三里岗香菇走出国门的道路上,政府发挥了关键作用。当时,几家企业都担心出口香菇有风险,对拓展海外市场畏首畏尾。时任三里岗镇党委书记曹永玖鼓励企业先去香港探路,并承诺“赚了是你们的,赔了是镇政府的”。在政府的鼎力支持下,三里岗香菇终于打开了国际市场。
  三里岗镇新农村建设的累累硕果正是建立在强大的香菇产业基础之上,产业兴镇、产业兴村、产业富民将是他们长期坚持的重要方针。
  惠农建设卓有成效
  “新农村建设不能仅局限于用指标和数字进行考核和衡量。”三里岗镇党委书记王笠表示:“新农村建设只有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管理民主20字方针,没有一个具体的标准,只能在探索中前行。”
  为了让人民切身感受到经济发展给家乡带来的发展变化,三里岗镇政府立足新农村建设,加大了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市县相关部门也不断加大了对三里岗镇各种项目资金的倾斜力度,全力扶持了三里岗镇新农村建设工程。几年来,三里岗镇共投资1000多万元进行水库桥梁除险加固、堰塘改造、沟渠硬化、河道整治工作;投资2000多万元,整治土地1万余亩,新增耕地1000余亩,改造低产林800余亩、低产田1万余亩,农田排灌沟渠完好率达到95%,灌溉保证率达到85%以上;投资150余万元实施农村安全饮水工程,惠及群众6000余人;投资2400余万元修建通村公路120余公里,全镇行政村水泥路通达率已达到100%;投资450余万元进行了农村低压电网改造。饮水安全,交通畅通,电力保障,农民生产生活水平得到极大改善。
  农村公共事业是新农村建设的基石,三里岗镇政府始终将强化农村公共服务作为中心任务,农村公共事业得到长足发展。一是全面完善了社会保障体系。投入资金200余万元实施了村级主要干部养老保险、城乡低保、农村“五保”供养、特困户和移民扶持等工作。加大了社保费征缴力度,全力保障了困难群体的生活保障问题。二是全面实施了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扩大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面,切实加强了计划免疫和重大传染病防控工作,投资了100余万元新建、修缮了各村村级卫生室,配备了相关医疗设备,对全镇人民建立了个人健康档案,医疗卫生条件得到充分改善。三是认真落实了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对所有学生免收书费、学杂费,对贫困生继续实行“两免一补”,目前,三里岗镇中小学生入学率达到100%,义务教育入学率和巩固率得到全面提高。四是加强了村级群众文化阵地建设。近年来,三里岗镇共投资500余万元,新建了15个村办公活动场所,建筑面积达4000余平方米,投资10万元,对其余4个村办公活动场所进行了改造。多方筹资30余万元,兴建了170余平方米镇便民服务大厅和村便民服务室,村级组织阵地建设得到了巩固和发展。同时,积极启动“农家书屋”工程,投资100余万元兴建了各村村级农家书屋、卫生室,配备了现代远程教育网络。
  打造多个特色新村
  整齐的农家别墅环山而列,白墙褐瓦、楚风楚韵;文化广场草绿花红,设备齐全;香菇市场人头攒动,交易活跃。村民们住在平均每户214平方米的楼里,年人均纯收入1万多元,闲暇时在文化广场的健身器材上锻炼一下身体,这就是如今三里岗镇吉祥寺村农民的新生活。
  吉祥寺村的示范,让相邻的村子再也坐不住了,创建很快在全镇铺展开来。近年来,三里岗镇政府共投入资金2亿多元,新建居民点13个,占地500多亩,兴建1000多户、4000余间农民新居。按照“一村一品”、“一村一景”规划建设了一批别具特色的新村。吉祥寺村充分利用现有基础和优势,精打旅游牌,打造“旅游山庄式”新村;位于随岳高速公路出口附近的八一桥村、刘店村大打交通牌,科学规划居民点,筹建菇乡美食苑,建成“农家山庄式”新村;杨家棚村依靠丰富的山林资源,种香菇,栽意杨,养土猪,建成“自然生态式”新村;居委会所在地充分利用毗邻集镇的优势,塑造“仿古风格式”新村。在新农村建设的同时,该镇大力开展城乡“清洁工程”、“洁美菇乡行动”等活动,对城乡街道两旁进行绿化、亮化、美化,城乡管理不断规范,城乡居民人居环境得到极大改善。
  短暂的采访行程很快结束了。李克申会长招待记者一行在镇政府对面的农家饭店吃饭。一道道农家菜极具当地特色,其中尤以干锅香菇为最,宽大厚实的香菇在阵阵嗞嗞声中不住地往外冒油,香气扑鼻,让人欲罢不能。李会长笑着说:“怎么样?比红烧肉还好吃吧!”我们不住地点头。即将离开三里岗时,记者看到镇上一户人家的门口贴着这样一副对联:“香飘寰宇生意珠中取玉,菇行天下财源锦上添花。”愿三里岗镇继续“香”飘四海。
其他文献
诞生于抗战风云,授命于危难之中。原为星星火种,聚为万钧雷霆。名为新四军,一呼山河动。筚路蓝缕,征途铺锦;艰难苦斗,日月作证。与钢与铁为伍,与血与火同行。十多载南北转战,九万里纵横驰骋。挽巨澜,救危亡,出生入死,弹雨枪林;斩楼兰,歼日顽,流血牺牲,掠阵攻城。虎将精兵,人称铁军。铁军业绩光耀千秋,铁军精神感召世人。歌我铁军!  铁军之源,源远流长。始自北伐,初露锋芒。叶独立团,党建武装。连战皆捷,英名
期刊
敬致读者作者  《铁军》杂志响应中国新四军研究会会长、国家海洋事业发展高级咨询委员会副主任、南京军区原司令员朱文泉上将提议,于2012年3月开设了《海洋岛屿与国防》专栏,其后又与江苏省海洋与渔业局、中国新四军研究会海洋与国防教育委员会联合举办该专栏“苏海杯”征文活动。这一专栏由于站在历史传承和时代发展的高度,以加强海洋教育、建设海洋强国为己任,瞩目海洋,关注热点,受到读者和专家学者的好评与大力支持
期刊
日前,位于泰兴市新街镇杨村庙烈士祠的“慰烈工程”陈列室布展工作已经完成并对外开,这意味着泰兴市又新添一处德育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场所。  泰兴地处黄桥革命老区,著名的黄桥决战、苏中战役首尾两仗均发生在泰兴境内,是江苏省散葬烈士较多的地区之一。据不完全统计,全市各个革命时期为国捐躯者有8000多名,追认为革命烈士的有3906名。这些革命烈士及简要事迹日前被由民政部建设开通的“中华英烈网”(www.ch
期刊
1955年9月27日下午5时,在北京中南海怀仁堂,毛泽东主席把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授予对创建和发展中国人民解放军有杰出贡献的十位领导人。在十大元帅中,曾任新四军军长的陈毅被称为“儒将”,除指挥作战外,陈毅还有诸多业余爱好。  擅长作诗  当代著名文学家、诗人赵朴初评价陈毅的诗词时,称在陈毅诗词中,人们可以找到甚为稀有的宝藏和甚为有益的甘泉。1977年5月,陈毅元帅的夫人张茜选编的《陈毅诗词选集
期刊
本刊讯 9月18日上午,南京市鼓楼区宁海路街道“海洋国防教育馆”建成开馆,为加强群众性海洋国防教育走出了一条新的路子。南京军区原司令员、中国新四军研究会会长、国家海洋事业发展高级咨询委员会副主任朱文泉上将出席开馆仪式,并作了重要讲话。朱会长以一首诗,生动深刻地指出了建成该馆的意义和作用:“三步两桥一馆曜,七方八面九州少,海洋教育夯根基,强国强军第一诏”。中国新四军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张宝康、副会长兼秘
期刊
粟裕是我国当代伟大的军事家,他身经百战,功参天地,克己让贤,佳话广传。粟裕还是一位著述等身的儒将和军旅诗人。他的诗,严谨工整,合辙押韵,哲理深蕴,豪放厚重,七律尤工。笔者遍搜省市图书馆,觅得粟诗25首,品读多日,感受至深。  生动壮阔的“诗史”。杜甫的诗,因其形象而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后的社会现实而被后人称为“诗史”。笔者认为,粟诗亦有异曲同工之效。君且看:1938年6月,粟裕出师江南,甫一亮
期刊
2012年是中国现代杰出的革命家、军事家、战略家粟裕大将诞辰105周年纪念。笔者随新四军黄桥战役纪念馆工作人员一起来到北京,采访了粟裕大将的夫人、新四军老战士楚青老人。  毅然从军  楚青,原名詹永珠,1923年出生于扬州。其祖父1905年被日本浪人抛入大海,尸骨无存。父亲詹克明是上海某私人银行的高级职员。楚青小学毕业后,以优异的成绩考入省属扬州中学。1937年12月,扬州沦陷后,读到高二的楚青再
期刊
盛宣怀(1844-1916年),江苏常州人,清末政治家、企业家和福利事业家,南洋公学创始人。他进献给慈禧太后的药丸,原料药材采自钓鱼岛,由其开设的药局所制(盛氏在天津开设有广仁堂)。  皇太后慈谕 太常寺正卿盛宣怀所进药丸甚有效验 据奏原料药材采自台湾海外钓鱼台小岛 灵药产于海上 功效殊乎中土 知悉该卿家世设药局 施诊给药 救济贫病 殊甚嘉许 即将该钓鱼台 黃尾屿 赤屿三小岛赏给盛宣怀为产业 供采
期刊
我最早知道“李广涛”这个名字,大约是在一年半之前,那次,我到合肥市青龙厂新四军铁军纪念园参加一个活动,市新四军研究会的陶余新老师让我对着前门正上方的“铁军纪念园”几个字拍张照片,并要我把照片冲洗出来。我有些纳闷,都是数码时代了,还有几个人愿意冲印纸质照片?陶老师告诉我,这个字是请省人大的李广涛老主任写的,老人家97岁了,他想看看题字的效果。一个97岁的老人能够题写如此遒劲有力、雄浑大气的文字,我不
期刊
我的老战友——原福州军区总医院副院长汤颖川,驾鹤西去已经一年多了,我时常想起他。可能是上了年纪的人喜欢怀旧吧,我和汤颖川相交的往事时时浮上心头。  我和汤颖川相识在70多年前。在那硝烟弥漫、浴血抗战的1941年,时任新四军一师三旅八团医务员的我,在一次旅卫生部召开的卫生防疫工作会议上,认识了九团医务员汤颖川。他是江苏泗阳县人,我是江苏南通人,交谈中我俩都感到彼此很投缘。会间休息时,我们抓紧时间作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