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闲情偶寄》中的戏曲语言论看李渔尚俗的美学观

来源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rai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李渔在他的戏剧理论的代表作《闲情偶寄》中对于戏曲系统地提出了一系列的美学观点,其中对于戏曲语言的论述,是从观众的角度展开,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他崇尚戏曲的通俗化,只有这样戏曲才能植根于民间,有着强大的生命力。
  【关键词】戏曲 李渔 美学观 通俗
  
  戏曲艺术集传统艺术美之大成,蕴含着人物性格的美、戏剧意境的美、舞蹈的美、音乐的美、语言的美以及气韵的美,系统全面地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审美观念和审美心理。
  戏曲作为民间意识形态折射的一种俗文化现象,产生于勾栏瓦肆之中,作者多为落魄文人,表现着民间百姓现实生活的知识与价值观念,其中既包括肯定现实秩序的正统观念,也有否定现实秩序的异质因素。作为一门综合的舞台艺术,它本身包括两个方面:艺人的舞台表演和文人的剧本创作。戏曲艺术一方面认同官方意识形态,大讲忠孝节义,提倡“不关风化体,纵好也徒然”;而另一方面,又竭力渲染打家劫舍、荒诞不经的绿林寇盗、才子佳人、神仙鬼怪,伤风败俗,屡被官禁,表现出“雅”与“俗”的矛盾斗争。作为一门通俗艺术,戏曲以演出成功为价值实现形式,因此要具有舞台性,要适合作为观众最主要构成群体的市民阶层的欣赏趣味,满足他们的审美需求。所以既要通俗,但又不能粗俗。
  
  一
  
  李渔活动于明清之交,无意仕途,专门从事剧本、小说、诗文的创作,是位著名的戏曲、小说作家。他带领家庭戏班四处演出谋生,积累了丰富的戏剧创作和演出经验,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戏剧理论,从而成为我国古代最重要的戏曲理论家。他的戏剧理论集中在《闲情偶寄》的词曲部、演习部,涉及剧本创作、人物塑造、戏剧语言、戏剧功能等,他的戏剧思想代表了中国古代戏曲理论的最高水平。
  针对戏曲中雅俗的矛盾,李渔提出自己的媚俗的戏剧美学观,最主要的特点是:他认为戏剧是文学、舞台、观众三位一体组成的综合艺术。他的戏剧观念,认为戏剧就是三者结合而成的艺术整体。所以他论剧作,总是联系舞台,如他赞金批《西厢》,“能令千古才人心死”。但他指出:“圣叹所评乃文人把玩之《西厢》,非优人搬弄之《西厢》也”(《闲情偶寄·填词余论》),论宾白:“既以口代优人,复以耳当听者”?(《闲情偶寄·词别繁简》),作者、演员、观众三者统一,作者想到观众的甚少,想到演员居多。讲到唱词:“戏文做与读书人与不读书人同看。”(《闲情偶寄·忌填塞》)?雪是与观众统一的。但讲到演员又联系剧作,要求演员:“解明情节,知其意之所在,则唱出口时,俨然此种神情。”(《闲情偶寄·解明曲意》)?雪还论锣鼓:“曲调初起之时,横敲乱打,盖却声音,使听白者少听数句,以致前后情事不连。”(《闲情偶寄·锣鼓忌杂》)演唱又要想到观众,这种对于戏剧的整体观念,在戏剧历史上是第一次由李渔形成的。把表演艺术作为戏剧整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把整个戏曲以观众为核心展开,成为通俗的易懂的艺术。李渔的以观众为核心的戏剧整体观念,是正确而可贵的。这种戏剧观念给予他的美学观点以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对有些美学观点的影响是十分深刻的。
  
  二
  
  一部成功的戏曲艺术,如果表达的内容、立意均贴近百姓生活,体现通俗趣味,而在文学形式上,却大量运用拗口和高深莫测的语言,堆砌华丽辞藻,设置深奥晦涩的意象,那么大众在接受时也会遭遇许多障碍。中国戏曲理论从来重曲轻白,李渔深知这极不利于戏曲去获得观众,便大胆、坚定地提出曲白并重的崭新理论。戏曲的语言该是怎样的呢?在《窥词管见》中,李渔指出:“诗有诗之腔调,曲有曲之腔调,诗之腔调宜古雅,曲之腔调宜近俗,词之腔调则在雅俗相合之间”。在这里,关于“曲”的语言李渔提出“近俗”的主张。在这里李渔十分重视宾白,因为宾白在戏剧中极重要,宾白对于展示人物性格、推动剧情发展都有帮助,观众往往也是通过宾自来了解人物、把握剧情,宾白具有独特的作用和效果,是曲文无法代替的。
  1.曲文的问题:在《闲情偶寄》中,他又专辟“词采”一节谈曲文问题。曲文的词采重于音律,音律放在第三。其首要要求即为“贵显浅”。何为“显浅”?通晓明了之意也,用李渔的话说,即为“通畅明白,通情达意”,“贵浅不贵深”,那种“费经营”、“欠明爽”、“书本气”浓重的曲文,是李渔坚决反对的。因为“填词之设,专为登场”。即戏剧创作是专为舞台演出的。因而,剧作家创作的唱词必须考虑观众的接受,观众水平不同,趣味不同,唱词应是大众化的,应能为大众所接受。他说:“传奇不比文章,文章做与读书人看,故不怪其深;戏文做与读书人与不读书人同看,又与不读书之妇人、小儿同看,故贵浅不贵深。”欣赏戏剧的观众是多样的,因而,李渔要求戏剧语言首先应该浅显易懂,与案头文学的语言不同。李渔又认为,戏剧演出受舞台和时间的限制,演员的唱词不可重复,从而肯定了戏剧语言应口语化。《贵显浅》云:
  曲文之词采,与诗文之词采非但不同,且要判然相反。何也?诗文之词采贵典雅而贱粗俗,宜蕴藉而忌分明;词曲不然,话则本之街谈巷议,事则取其直说明言。
  然而,过犹不及。“一味显浅而不知分别,则将日流粗俗,求为文人之笔而不可得矣”,“矫艰深隐晦之弊而过”便会导致“极粗极俗之语”,真正的“文章高手”是“能于浅处见才”,在浅易通晓的曲文中蕴涵着丰富的内容。可见李渔不仅为戏曲曲文创作确立了以通俗为尺度的审美评断标准,并且将这一标准置于文白兼擅、雅俗相济的高度。类似为了防止矫枉过正的要求还有《宾白第四》中的“戒淫裹”、“忌俗恶”等款。
  李渔对词采还提出“重机趣”的要求。“机者,传奇之精神;趣者,传奇之风致。”他说:“少此二物,则如泥人、土马,有生形而无生气。”从他的“泥人”、“土马”作喻来看,他所说的风致精神,是指曲词的生动、形象、韵味而言的。从各曲的关系看“提出不能有断续痕”,只有这样的曲,各曲之间才能发生有机的联系,承上接下,形成一个活的系列,不能从中减掉一曲,增添一曲。而应无“断续痕”。从每一曲来看,他提出不能有“道学气”。所谓道学气在艺术上是死板、僵化,所以说“以板腐为戒”。如果把他的意思概括起来说,就是曲要有生气,仍然是基于戏剧要有生活美感的要求提出的。风致,精神,机趣,看来都很抽象,却又十分具体。“生形”与“生气”仅一字之差,却划分出艺术的真伪之别。曲不但有“生形”,更要有“生气”。说“月出于东山之上”,这是生形,但无生气。接一句“徘徊于斗牛之间”,两句合观,既有生形又有生气,形象浮现。《琵琶记》五娘送伯喈:“无限别离情,两月夫妻,一旦孤零。”这是说情,不是抒情。说情只有情的形式,没有情的实感。“他那里漫凝眸,已是马行十步九回头,归家只恐伤亲意,阁泪汪汪不敢流。”这才是抒情,是发自人物内心之情,不是作者代表人物作感情介绍。从以上例证,可以体会到李渔讲的机趣是什么。
  2.关于宾白。李渔将《宾白》列为第四,提出曲文与宾白的关系。“故知宾白一道,当与曲文等视,有最得意之曲文,即当有最得意之宾白,当使笔酣墨饱,其势自能相生。常有因得一句好白,而引起无限曲情,又有因填一首好词,而生出无穷话柄者。”由此看,曲文与宾白是相辅相成,而这正是中国传统戏曲的特点。中国的戏曲是把诗、乐、舞、词、文等融合在一起的艺术,并且这些要素并不是机械的凑合,而是如化学反应一般,达到真正融合。李渔的理论是正确的,对中国戏曲来说,曲、白、科、诨、唱、念、做、打等都是戏曲美创造中不可缺少的有机环节,任何一项都不能忽视。
  对于宾白,李渔首先提出“声务铿锵”。他说:“宾白之学,首务铿锵。一句聱牙,俾听者耳中生棘;数言清亮,使观者倦处生神。”语言清亮铿锵才能打动人,聱牙难听之语只能令人生厌。其次,宾白应个性化。“语一人肖一人,勿使雷同”。不同的人物有不同的语言,宾白应体现出人物的个性特点。其三,宾白“文贵洁净”。“洁净者,简省之别名也。洁则忌多,减始能净……多而不觉其多者,多即是洁,少而尚病其多者,少亦近芜。”这是说,宾白应以简洁为原则。但该多则多,该少则少。尽量减少无用无意之语。做到言少意多。他说:“作宾白者,意则其多,字惟求少。”又提出“意取尖新”、“少用方言”等。李渔提出这些要求,目的就是通过宾白而创造最佳的艺术效果,让观众获得满足。
  李渔的这些话包含接受美学的合理因素,因为传奇与文章不同,文章是做给读书人看的,传奇的服务对象是老百姓,老百姓的确听不懂戏文的曲词,确实只能当音乐来欣赏,他们要了解剧情人物,确实“单靠宾白一着”。
  在李渔的十种曲中对白之多,远远超过了元曲及明代著名的传奇,所以他不无自负地说:“传奇中宾白之繁,实自予始。”他的代表作《风筝误》是“宾白之繁”的典型,全剧最精彩的“惊丑”、“诧美”两出戏最精彩的笔墨就是对白。《奈何天》“虑婚”、“惊丑”、“误相”也有趣味横生的对白。《比目鱼》第十出“改生”本身就是一出闹剧,对白之多可以作话剧看。他的《琵琶记·寻夫》改本与高明的原著比较,最显著的特色是加了三倍对白。
  李渔从声音与意义两方面肯定对白,有台词“意则期多,字唯求少”的八字原则。戏剧语言与小说语言不同,戏剧语言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要比小说语言精练;戏剧语言又与诗歌语言不同,观众不能中止看与听来玩味与思索,故不能像诗那样脱节,又要“贵显浅”。李渔要求对白要短,要明白,又要含蓄,又要传递最大的信息,这是“潜台词”的理论,是戏剧语言对立统一的辩证法。李渔从戏剧的特征来论述“潜台词”,给后人以莫大启发,所谓“千斤话,四两唱”,就是戏曲演员积几代人的舞台实践总结出来的经验之谈。三百多年前的李渔,正是从观众接受美学的角度对宾白的重要性从理论上予以阐述。
  3.李渔同样对于戏曲的科浑,提出“近俗”又要避免恶俗的主张。李渔认为科浑的好处在于可以使观众保持持久的兴趣,避免产生接受疲劳。“文字佳,情节佳,而科浑不佳非特俗人怕看,即雅人韵士,亦有瞌睡之时”,因此,“科浑非科浑,乃看戏之人参汤也。养精益神,使人不倦,全在于此”(恫曲部·科浑第励)。科浑最主要的特点在于诙谐性和趣味性,它借助喜剧性的语言和动作逗人发笑,可以说,科浑最能体现戏曲的通俗性和市民性特征。将科浑与词采、宾白、声律等戏曲要素并列并加以论述的,李渔是第一人。如同取材和唱词一样,科浑的“俗”也是有限度的,“科浑之妙,在于近俗,而所忌又在于太俗,不俗则类腐儒之谈,太俗即非文人之笔”,他提倡“戏谑”式的科浑,“如说口头俗语,人尽知之者,则说半句,或说一句留一句,令人自思”,或“借他事喻之”,这样,既达到了科浑的目的,又可避免“淫词秽语”对观众的污染。
  综上所述,在《闲情偶寄》中,李渔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之上,对戏曲的语言进行了具体而详细的分析,从观众学的角度,提出了创作戏曲语言的美学原则,既要简练通俗,又要力求避免粗俗;既要追求音韵词律,又要符合人物性格特征;既要追求细节,又要面向广大观众,这些“尚俗”的美学观点都是李渔“以元曲为楷模,以近日风气为背景”提出的,不仅具有一定的理论高度,更是来源于实践创作,并对后人的文学创作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
  ★作者简介:王晓伟,山西省长治市第六中学教师。
其他文献
体验教学是一种综合性很强的教学方式,它的特点是通过复现、模拟等方式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发观察和思考,进而掌握知识和发展能力。本文分析了体验式教学与传统教学
随着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压力的不断增加,尤其是贫困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更是关系到国家重视人才,维护社会稳定的不可或缺因素,但作为贫困大学生也有一些自身文化背景的客观因
干群矛盾问题是关系到党和国家兴衰存亡的根本问题,也是党建理论研究中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重要问题。本文将干群矛盾问题,置于构建和谐社会这个新时期的特殊的历史背景中去研
利用溶胶-凝胶法在纤维表面制备SiO2涂层,改善莫来石纤维(MF)与Al2O3基体的结合性能,通过扫描电镜观察分析研究了不同pH值、不同水硅比下制备的硅溶胶在纤维上的涂敷效果。通过
本文论述了自己在教授《庄子:在我们无路可走的时候》这篇文章过程中的一些感受,并从中引出了值得我们关注扣思考的问题。
"适者生存",在当今竞争激烈的时代,国内零售业面临着更大的生存压力。实践证明,价格战不仅不利于自身的发展,更不利于整个行业的发展,创新是最紧迫的任务。资源成为当今零售
【摘要】古文是中学语文的一大重点。以高中生的视角,古文阅读理解的难点主要在语境。在指导学生阅读中,笔者发现重词典轻语境已成为很多学生的通病。语境包涵的面很广,无论古今中外,语境始终是语言理解的第一要素,自然也是古文阅读的基础和前提。  【关键词】语境 古文释词 语言理解 方法运用    古文是高中语文的一大重点,理解古文的文意字义又是学生的难点。以高中生的视角,站在高考的视点,语文阅读理解的难点主
面对当前大学生就业的压力和形势,如何担负起时代责任,积极探寻服务大学生就业创业的工作着力点是当前高校共青团组织的重要工作。本文从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现状分析入手,旨在
本文对人生如何加强学习,自觉抵制腐败;从古到今,从浅入深的分析了腐败的可耻下场。劝人为善,修道立德,审计干部更要廉洁自律,做好人民的公仆。
【摘 要】本文就近几年参与听评课教学实践活动中发现的问题,总结了课堂提问中出现的种种失误。让教师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注意提问的方式、方法及科学性。  【关键词】课堂教学;教学设计;提问;思维习惯;思维能力    启发提问是课堂教学重要的方法之一。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可见课堂启发提问之重要。毫不夸张地说:一节课的顺利与否,成功与否,往往与提问的质量有着密不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