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农村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应注意的的两个方面

来源 :当代教育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hzhangx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当前的农村初中数学教学中,只重知识技能而忽视情感态度价值观,忽视过程与方法的情况还普遍存在。下列两种现象在课堂教学中经常出现:
  一是教师对课堂教学过多地注重了知识、技能方面的传授,忽视了教师自身的情感投入。常表现为部分教师过多强调学生的基础问题,而教师自身的主导情绪状态平淡、低落,情绪表现贫乏、无力,不能充分把握教材中的情感因素,致使课堂教学显得干涩、枯燥、表面化,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不到充分的调动、发挥。
  二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注重公式、性质、定理的应用,忽视了对学生进行知识的形成过程的探索和数学思想方法、思维品质的培养。常表现为学生不能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积极参与到实践、观察、探索、思维、讨论等各种有意义的教学活动之中,缺乏对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的培养,使学生在掌握的过程中,实践和创新能力得不到充分的发展。
  课堂教学,是促使良好学习结果产生的主渠道。为了解决如上所说的问题,我以为有两个方面应该引起教师的重视。
  1注意课堂教学的情绪,促进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的和谐发展
  1.1课堂中教师必须有一个良好的情绪状态
  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主导情绪应该是积极的。教师的情绪是极易感染学生的,当教师由于种种原因拉长着脸,或表情淡漠、忧心忡忡,或神色恍惚、烦躁不安地走进教室,打开书本进行课堂教学时,学生会感到情绪压抑,从而使得学生心理闭锁,阻碍了新信息的输入。而当教师面带微笑,怀着喜悦的心情进行课堂教学,学生会倍感亲切,快乐之情油然而生。以教师自己的快乐情绪来影响和引发学生的快乐情绪,会使学生心扇敞开,思维活跃,可以更有效地接受信息的输入。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十分强调教师的这种情绪状态的重要性,他指出:“我们认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质,而在于激励、唤醒、鼓励。而没有兴奋的情绪怎么能激励人,没有主动性怎么能唤醒沉睡的人,没有生气勃勃的精神怎么能鼓励人呢?只有生气才能产生生气,死气只能从死气而来。所以你要尽可能使自己习惯于蓬勃的生气。”这位伟大的教育家的话非常适合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因此,在课堂教学中需要教师以饱满的热情来调动学生的情绪,振作他们的精神。兴奋的情绪和振作的精神是大大提高学习效率的必要条件。
  1.2加强教材内容的情感处理
  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富有情感地讲授内容,给学生情感上的感染,使学生在接受认知信息的同时,接受相应的情感因素的传递。达到以横生情,以情促知、知情共育的效果。
  ⑴要善于把握、挖掘教材本身所蕴的情感因素。
  教师在钻研教材和设计教法、学法时,必须充分挖掘教材中蕴含的情感因素,即既要备好认知因素方面的课(知识性、技能性、思想性),也要备好情感方面的课(情感性、体验性、表情性)。而后者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往往被忽视。在数学教学中,首先应该用数学学科本身所具有的魅力去吸引学生、感染学生,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情感。第二,可从数学学科应用的广泛性入手,把枯燥无味的数字、符号、公式、法则、图形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意识到数学知识就在我们身边,从而使学生产生亲切感,产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求知的情感。第三,抓住数学本身具有的抽象美、逻辑美,诱发学生联想,在美感中提高追求真知的动力,促使学生产生一种愉悦的心理体验。第四,结合课本内容适当介绍一些古今中外数学史或有趣的数学知识,设计一些趣味性、探索性和应用性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兴趣和自豪感。
  ⑵要善于用语言来表达教材内容中的情感。
  过去一般的教学比较重视言语的通俗易懂、简明扼要,只求准确、清晰。在理解了情感在教学中的作用后,现在的教学言语除了准确清晰外还应追求生动活泼、形象、富有情趣和感染力,有一定的幽默感,以便使讲课言语既传神又传情,达到科学性和艺术性的完美统一,当然,这要求数学教师具有扎实的语言功力。
  ⑶要善于用表情来传递教学内容中的情感。教师在教学中使用最多的是言语表情。言语表情是通过在教学中的语音、语调、语速、节奏、停顿等变化来表达情感的。教师抑扬顿挫、缓急有致的讲课声,既能传情达意,感染学生,又能帮助学生理解内容,引发兴趣,而且言语表情的变化还会刺激强化学生注意力的集中性和稳定性。
  ⑷要善于用情境来烘托教学内容中的情感气氛、教师可配合教学内容,运用一定的数学手段,创设某种教学情境,以使学生更好地体验教学内容中的情境,理解数学意义和实际应用。同时,对有些本身不含情感因素的数学知识,教师也应尽可能从外部赋予它以某些情感色彩,让学生在接受这些知识时,感受到某些情趣,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热情。
  2注重课堂教学的过程,促使学生掌握方法,提高思维品质
  数学教学是数学思维活动的过程,培养数学思维品质离不开数学实践,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我们应注重以下几种思维品质的培养。
  2.1思维的深刻性
  通过概念的形成过程,培养抽象概括能力,重在理解,重在知识的形成过程,不满足对概念定义的机械背诵。尽力让学生自己发现真理,弄清定理公式的来龙去脉,条件结论的逻辑联系,能独立作出证明,明确定理,公式与其它知识之间联系,所处的地位与所起的作用,逐步把握知识的逻辑结构。
  对于数学问题的思考,能够抓住问题的本质和规律深入细致地加以分析和解决,而不被一些表面现象所迷惑。解题以后能够总结规律和方法,把获得的知识和方法迁移应用于解决其他问题。
  2.2思维的灵活性
  培养学生思维不囿于固定的程序和模式,能够根据具体情况及时换向,灵活调整思路以克服思维定势。在解决数学问题时,善于运用辩证思维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 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善于联想,长于发散,培养灵活思考进退自如的思维习惯。 强化数学语言教学,注意对同一对象的不同语言的表达方式,加强自然语言,符号语言,图象语言的互译训练。
  2.3思维的敏捷性
  在数学语言的教学上应把自然语言、符号语言、图象语言有机结合,相互印证,便于理解数学概念、定理、公式,通过对数学语言的理解和运用,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敏捷性。 善于选择信息,善于运用直觉思维,善于把问题转换化归,注意思维的合理性,避免走弯路,出奇制胜。 教学中要注意思维块的积累,熟练地应用思维块是达到思维敏捷的有效手段之一。
  2.4思维的批判性
  强调数学语言的严密性,经常引导学生对数学语言的细微差异进行分析,善于发现思维中的矛盾和漏洞,提出改正错误的方法。 通过典型错误的分析,引导学生善于独立思考,提出疑问,及时发现、纠正错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通过回顾和反思,自觉调控思维过程,通过解题思路或方法的自我评价,提高辨析正误的能力。 通过发现反例的训练,进行数学严密性与思维批判性的培养。
  2.5思维的独创性
  教学上应充分鼓励学生的创造性的思维萌芽,千万不可泼冷水,这是培养思维独创性的原则。鼓励学生自己编题,变更条件,考察结论的变化,通过定理的引伸、特殊化、一般化引出新定理,激发创造性思维的火花。 通过归纳、类比提高发现问题作出猜想的能力。通过对猜想的否定,提高发现反例的能力;通过对猜想的肯定与论证,提高发现证明思路的能力。通过探索性、开放性作业,培养初步的独立探索的能力。
  数学课堂教学中充分考虑情感因素和学生数学思维品质的培养,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以上是我对初中课堂教学策略研究的粗陋之见,在今后的工作中还需不断加以完善、提高 。
其他文献
清代教育家颜元说过:“讲之功有限,习之功无已。”作业是师生平等交互的对话,是进行学习实践的经历,是提高能力、提升素养的途径。  长期以来,中学语文作业的设计常规有写作类、笔记类、摘抄类和识记类等几个类型,作业的评改主要以老师的全批全改为主。实际情形是学生热情不够高,胡乱应付,抄作业现象严重,教师改作业辛苦,实际收效甚微。形式单一、机械重复的作业抹杀了孩子的天性和个性。如此恶性循环,直接影响语文教学
期刊
师:前面我们学习了函数的概念、函数的表示方法、分段函数等内容。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个新内容,现在我想问大家一个问题:  问题1.函数是描述事物运动变化规律的数学模型,如果了解了函数的变化规律,那么也就基本把握了相应事物的变化规律。在事物变化过程中,保持不变的特征就是事物的性质。观察下列各个函数的图像,并说说它们分别反映了相应函数的哪些变化规律:  生1:第一幅图的图像是上升的,随着x值的增大,y的值
期刊
【摘要】对于农村小学生来说,写作时意见非常头疼的事情,为了开阔他们的视野,提高写作水平,教师就应当探索多种教学方法,使孩子们喜闻乐见,见而生趣。叶圣陶说:"生活如泉源,文章如溪水,泉源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地流个不歇。"只有多种方式地为学生提供多种方法,才能使学生思如泉涌。  【关键词】激励;创设;想象  小学语文应立足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这是小学语文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小学语文的灵魂所在。作文,是
期刊
【摘要】当前探究性教学大多是“贴标签式”的模式,缺乏真实性和实效性,而要真正让科学探究走进教学过程,需要教师努力形成有效的科学探究课堂教学策略。  【关键词】初中化学教学;有效性;课堂行为  新课程背景下中学化学课堂有效教学是指: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特定的教育社会背景之下,依据中学化学新课程标准,结合中学化学课程的学科特点和师生的实际,遵循现代有效教学的理论规律以及新课程教学理念,运用必要的中
期刊
新时期我国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但现在许多学校对德、智、体重视有余,对美育则很轻视,因此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必须加大对美育的力度,培养学生的美育素养。审美教育是造就人才的重要手段,语文教学则是审美教育的重要阵地,而选取美点乃是语文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的一个关键问题。学生只有具备了一定程度的情感体验,才能准确理解课文的思想感情和
期刊
【摘要】为了达到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使教育教学质量得到良好的改善,全力推行高效课堂的改革,我校找到了一条教育理念新,教学方法活,学生负担轻,教学质量高的新生之路,那就是实施“讲学稿+小组合作”的教学模式,真正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和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有了明显的改善,学习效率也随之大幅提高,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关键词】生物课程标准;讲学稿;小组合
期刊
语文作业既要检测教学效果、巩固知识,还要对学生的语文学习起到导向作用,让语文作业成为学生巩固知识、增强技能、快乐实践、开拓创新的园地。拓展型作业是在新课标指导下设计的具有开放性、创造性、实践性又能发挥学生主体性的作业。拓展型作业是巩固语文知识、提高语文能力的重要手段,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重要途径。本文就初中语文拓展性作业的类型谈个人的看法。  1课前拓展性作业  课前预习是课
期刊
语文新课程标准中,要求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初中古诗词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应忽视美育的因素。在古诗词教学中,引导使学生从诗词中发现美、认识美、欣赏美、理解美,利用古诗词中美好的形象,强烈的情感等去感染学生,塑造学生。古诗文的学习,对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在古诗文的教学中,我们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渗透美学教育。  1描绘诗歌的图画美  
期刊
《中学英语教学大纳》把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作为一个主要的教学目标,但阅读理解又是失分较多的部分。这反映了许多问题,最主要的一是没能很好地掌握英语阅读理解的技巧、策略和方法:二是语言基本功不够扎实,阅读量小、阅读训练少,对句子、文章的理解不够。所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已成为我们广大初中英语教师的一项重要的教学任务。  1强化学生的阅读语能,帮助学生自主性地阅读理解  从这几年的中考试卷的阅读部
期刊
美国著名教育家施瓦布提出:“不要把科学知识当作绝对真理教给学生,而应当作为有证据的结论。”孔子说过“学而不思则罔”, 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支需被点燃的火把,没有思维就没有收获。历史教育要真正做到给人以智慧和启迪,使学生成为有情操、会思考的人,就必须有效地改变以往历史教学中重记忆轻理解、重灌输轻思维、以接受为主的学习方式,形成并倡导探究性学习。如何引导学生有效的开展探究性学习,我进行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