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身份证的网络实名认证及密码防护方案

来源 :数据通信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linw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用户根据实名制要求进行真实身份认证时,若身份信息监管不当或隐私信息防护不力,将衍生出信息泄露、身份盗用、非法窃听和非法访问等大量安全问题.为了更好地解决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了基于身份证的网络实名认证及密码防护方案.方案依托用户持有的身份证,利用内嵌居民身份证验证安全控制模块的认证设备,实现用户身份信息的网络实名认证过程.结合国产密码技术对身份信息进行全生命周期安全保护,保障身份信息的机密性和完整性.最后,本文将该方案应用于流动人口在线租住场景,切实保障入住信息的安全机密和入住人员身份的真实性.
其他文献
为弥补我国海上信息获取手段不足,提高海上目标早期预警识别和连续跟踪监视能力,本文论述了以某试验船作为示范平台,通过集成改造目标监视系统设备,研制部署船基多元数据融合软件等手段,最终形成可实时呈现海上目标综合态势及识别监视信息的应用系统.该系统同时具备对重点目标的抵近侦察能力,并可为后续基于船舶平台的海上目标识别监视系统设计提供实践参考依据.
提出了一种应用于BUCK型开关电源的模糊自适应PID算法.根据状态空间平均法对系统的每个环节建立数学模型,在控制环节建立具有三角形函数特征的隶属度函数,制定具有专家经验的模糊规则.利用MATLAB/Simulink对主电路进行仿真验证,对系统的指标和性能进行分析,并与传统PID算法比较.结果 表明:模糊自适应PID控制系统的动态响应时间提高0.03s、超调量降低10%.
本文介绍了中国电信网优团队针对高速铁路网络服务的特点在4G数据业务4项及六项感知指标方面,为满足高铁用户高质量服务需求而进行的端到端感知提升的分析研究、基本思路、优化方法及经验分享.
介绍了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射频场感应的传导骚扰抗扰度中所用耦合去耦网络的耦合系数和去耦衰减的校准方法.首先,给出了耦合系数和去耦衰减的定义和技术指标,根据定义和技术指标,给出了校准所用标准器.标准器除了网络分析仪、同轴精密负载、同轴固定衰减器和辅助器件-参考接地平面外,还需要添加标准150Ω/50Ω阻抗适配器,以实现150Ω平衡端与50Ω不平衡端之间的阻抗转换.文中给出了校准连接示意图、校准时的注意事项、耦合系数和去耦衰减的计算公式,以及耦合系数不确定度评定结果.
结合电磁兼容测试,通过延迟、抖动、丢包率指标判定远程医疗影像系统影像传输质量,并设计一款智能远程影像质量评估软件,使用均方误差、峰值信噪比、结构相似性指标评估分析远程医疗影像系统发出和接收影像的差异率,旨在为评估5G远程医疗系统的电磁兼容安全性、可行性提供参考.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D2D蜂窝通信网络功率控制策略.在所提方案中,考虑来自蜂窝用户设备和D2D用户间的干扰,通过深度神经网络自主学习D2D用户设备的传输功率,从而约束蜂窝用户设备的干扰实现D2D用户设备加权总和的最大化.与现有的传输功率控制方案不同,复杂的优化问题必须以迭代的方式牺牲更多的计算时间,本文所提方案以相对较低的计算时间来实现功率控制.仿真结果表明,本文所提方案以足够短的计算时间最大化D2D用户设备的加权总和.
0 引言rn计量标准准确度低于计量基准,是日常统一量值的重要依据,在量值传递体系中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计量标准考核,标准名称为计量标准器具核准,是市场监督管理部门的一项行政许可工作.2020年至今,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密集出台和修订了《计量标准考核办法》(2020年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第31号令)、《全国计量标准专项监督检查方案》(市监计量发〔2021〕18号)、《计量标准考评员管理规定》(市监计量发〔2021〕22号)等制度,加强了对计量标准工作的指导、监督和管理.不仅要求各建标单位全面开展自查,还
期刊
在成形具有复杂内腔结构的钛合金铸件时,型芯的正确选取和使用至关重要.就目前钛合金铸造应用最为广泛的三种型芯(石墨芯、金属芯、陶瓷芯)进行了系统阐述,并对未来型芯的发展进行了展望,以期为我国高端钛合金部件制造水平的提升提供有益借鉴.
拥塞控制是网络研究的经典课题,可以避免网络因拥塞而性能下降.其在互联网的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近年来,随着机器学习、深度学习和强化学习的兴起,给拥塞控制提供了新的思路.对网络拥塞控制的机制进行了详细分析,阐述了国内外对于该领域的研究现状及进展,将有代表性的解决方案分为基于规则的解决方案、基于路由反馈的解决方案和智能解决方案3类,并详细分析了各方案的原理及优缺点.
民族特色文化是世界区域性文化,因其独特魅力与迥然的艺术风格,在现代包装设计中得以广泛应用.现代包装设计传承国际化的设计理念,与民族特色文化共进,将产品准确定位,个性表达,充分体现出民族特色文化的独到之处,完成文化交流与商品信息的传递,以民族特色文化的吸引力和渗透力,连接产品和消费者,完成从工厂到销售的过程,同时以包装为载体,通过其鲜明的个性化包装设计风格,对民族特色文化进行一次特殊形式的传播与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