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将盲盒娃娃丢入沸水,盖上锅盖,煮三五分钟……近期,一批煮盲盒娃娃的视频走红小红书、B站等内容平台。
这不是对盲盒娃娃进行销毁,而是在进行一种叫作改娃的活动。
所谓改娃,便是消费者在购买盲盒后,对盒内玩偶所进行的一种改造。
把娃娃放入沸水中煮是改娃的第一步,目的是为了将娃娃部件间的胶水软化,以将娃娃拆分成零件。之后,还要对娃娃零部件进行去色、打磨、塑形、上色、重新组装,将娃娃改造成为全新的形象。
这一模式的走红,与盲盒的衰落有很大关联。
2016年7月,泡泡玛特首款潮流玩具产品Molly星座系列盲盒上市。
凭借精致的形象、亲民的售价、成瘾性的玩法,曾经声名不显的泡泡玛特成功打破潮玩固有圈层,吸引了数量庞大的年轻消费群体抢购。
此后,以盲盒为营销手段,泡泡玛特一路狂奔。2017年至2019年,泡泡玛特的收入分别为1.58亿元、5.15亿元、16.83亿元,3年赚了20多亿元,净利润暴涨近300倍。
2020年12月11日,泡泡玛特正式在港交所挂牌上市,发行价为38.5港元/股。上市首日高开超100%,报77.1港元/股,总市值突破千亿港元。
泡泡玛特的财富神话,引得无数品牌拥入盲盒赛道。不仅有52TOYS、TOP TOY、IP小站等潮玩品牌打造盲盒产品线,机票、奶茶、文具,甚至蔬菜瓜果等也纷纷推出盲盒玩法。一时之间,万物皆可盲盒,万物也皆做盲盒。
然而,随着盲盒这一营销打法的滥用,其弊端也逐渐开始凸显。
重复款堆积,盲盒身价腰斩
潮玩品牌大量生产制造盲盒,潮玩爱好者为了集齐套装不计成本,导致大量重复娃娃的出现。
对于消费者来说,这些重复娃娃食之无味、弃之可惜,为了避免闲置,有的消费者会选择送人,也有的消费者会选择在二手平台上低价甩卖。据了解,在闲鱼、转转等二手平台上,很多原价59元的盲盒,被拆出后20元就能买到。
框架僵化,设计创新乏力
潮玩品牌在开发盲盒产品时,通常会设置相应主题,在该主题下方,会分别设计出12款不同的娃娃。
设计更多的款式,让消费者随机抽取,这是盲盒玩法的精髓。然而,一个主题12款娃娃的框架,也很大程度上制约了盲盒的创新。
目前,许多潮玩品牌都是以星座、职业、月份等作为主题设计系列盲盒,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达成了调性统一,方便产品的研发,但从创新的角度来看,这严重限制了设计师的想象力与创造性。
消费重心旁移,潮玩IP被弱化
伴随着盲盒的走红,“雷款”“常规款”“隐藏款”等名词也逐渐活跃在潮玩爱好者圈层。对于这些爱好者来说,他们在购买盲盒之前往往会阅读攻略,通过摇盒子、称重等多种方式,以避免买到系列中的“雷款”,并尝试抽取“隐藏款”。
从打造潮玩品牌的角度来看,这并不是一件好事。消费者将产品划分为“雷款”“常规款”“隐藏款”,甚至采取“作弊”手段进行购买,意味着消费者的消费重心已经转移,其购买的是“Molly xx款”这一特定产品,而不是Molly这一通用IP。
而这,对于以IP提升产品附加值的潮玩行业无疑是致命的。
盲盒的弊端也催生了改娃的诞生。
言吾豪是小红书平台一名专业的改娃博主,因为他自己经常抽到“雷款”,所以萌生了改娃的念头。
在他手中,Dimoo、Skullpanda、Labubu等盲盒娃娃被拆分重组为各式全新形象。
2月24日,电影《新神榜:哪吒重生》上映之际,言吾豪曾制作一款“Dimoo蒸汽朋克《哪吒重生》”的创意娃娃。
这款娃娃本体使用的是泡泡玛特Dimoo社会大学系列—外卖boy,配件选用了弹簧(排气管)、皮革(护目镜带),使用珐琅漆进行上色喷涂。
此外,言吾豪还曾以SkullPanda为原型打造火影忍者系列,包括“旗木卡卡西”“宇智波鼬”“藥师兜”“我爱罗”“迪达拉”,等等。“改娃不同于雕塑,它是基于一个已有形象去发散与衍生,如果完全是一个新娃,前后对比后就不能形成共感。”言吾豪曾在采访中表示。而所谓共感,便是在娃娃原有特征的基础上进行有限度的发散、修改之后,消费者仍能够对娃娃的原本身份进行有效分辨。
从这一点上来看,改娃更像是一场“换装”游戏,其本质上,仍依托于潮玩原有的IP与号召力。这也为改娃从业者带来了一定的法律风险。如果只是出于个人爱好,对盲盒娃娃二次创作、上传社交平台,这是作为消费者的权利;但如果用于商业用途,私自接单或售卖,则很有可能造成对原IP的侵权。
当然,对于潮玩品牌来说,改娃也并非水火不容的敌人,有些优秀的改娃作品,能够很好地对IP进行再推广和再创新。
事实上,言吾豪曾多次被泡泡玛特邀请参加官方举办的线下活动。目前,他也签约于泡泡玛特旗下的葩趣MCN。
8月27日,泡泡玛特公布了2021年上半年的“成绩单”。报告显示,公司上半年总营收为17.73亿元,较上一年同期增长116.8%;毛利11.17亿元,同比上涨109.4%。
值得注意的是,泡泡玛特这份最新的业绩公告里,已经几乎见不到盲盒二字。而在市场上,泡泡玛特也放弃了以盲盒为主的营销策略。
打开泡泡玛特的天猫旗舰店可以看到,虽然各式盲盒依然存在,但已经开始进行整套售卖,如泡泡玛特最新上市的“SkullPanda人生如戏”系列,单个售价69元,整套12个售价828元,并未有溢价或套路存在。 此外,泡泡玛特还正加速开发“MEGA珍藏系列”这一高端潮玩产品线。
“MEGA”在英文中有“巨大的”“优秀的”意思。顾名思义,该系列的特点便是对原有的盲盒娃娃进行放大和升级,如该系列下的Molly 1000%,便是将原本只有7厘米高的Molly盲盒,用更好的材质、更优的工艺做至70厘米。
该系列也获得了玩具圈甚至潮流圈的关注。
前段时间,泡泡玛特发售了海绵宝宝联名款的SPACE MOLLY 1000%,虽然售价为4999元,比普通盲盒59元的售价翻了近85倍,但还是引发23万+的消费者进行争抢。一些没抢到的爱好者,在二手平台上甚至出价数万元进行购买。
王霏霏、杨超越、宋茜、李纯等明星纷纷与SPACE MOLLY 1000%同框合影,甚至手持娃娃的太空枪摆出各种造型。
此外,陈赫晒出了SPACE MOLLY 1000%的360度无死角高清大图,而谢霆锋则异常认真地拍摄了一条该娃娃的开箱视频。
泡泡玛特开拓“MEGA珍藏系列”新阵地,其竞争对手也不再执着于单一的盲盒。
作为泡泡玛特的主要竞争对手之一,除盲盒、变形机甲、文旅文创题材的超活化系列、高端产品DREAMFAIR、桌游5个产品线外,52TOYS计划今年将增加3个新的产品线:in像、BEASTPUNK、闪电奇舞。
其中,“in像”是对某个形象在经典的瞬间所做的一个立体还原,偏向比例较大一点的手辦、景品等;“BEASTPUNK”是6寸(20厘米)的可动系列,配件、服装都可以脱卸,把玩性比较强;“闪电奇舞”则是3.75英寸(9.525厘米)的可动玩偶,与很多知名IP合作打造。
盲盒的兴起,使泡泡玛特的发展进入上升期,并创造了一个令所有人都为之瞩目的财富神话。
然而,随着众多竞争对手的入局、无限制的生产,盲盒开始显露出弊端,造成大量重复款娃娃在二手市场被低价甩卖,催生了改娃这一新生业态。
潮玩行业巨头如泡泡玛特、52TOYS等也开始将目光转移,如泡泡玛特打造“MEGA珍藏系列”,52TOYS上新“in像”“BEASTPUNK”“闪电奇舞”全新产品线。
这些现象的产生,归根结底,是浪潮退去后,投资者、消费者已逐渐恢复了冷静,潮玩也如之前被吹上风口的行业一样,再次回归其商业的本质—IP。
如今,潮玩行业的脚步虽逐渐放缓,但这只是挤出了水分,重归健康发展。在消费不断升级、Z世代占据消费主力的当下,潮玩这门生意不会落幕,只是需要潮玩品牌为之付出更多的努力。
这不是对盲盒娃娃进行销毁,而是在进行一种叫作改娃的活动。
所谓改娃,便是消费者在购买盲盒后,对盒内玩偶所进行的一种改造。
把娃娃放入沸水中煮是改娃的第一步,目的是为了将娃娃部件间的胶水软化,以将娃娃拆分成零件。之后,还要对娃娃零部件进行去色、打磨、塑形、上色、重新组装,将娃娃改造成为全新的形象。
这一模式的走红,与盲盒的衰落有很大关联。
盲盒不香了
2016年7月,泡泡玛特首款潮流玩具产品Molly星座系列盲盒上市。
凭借精致的形象、亲民的售价、成瘾性的玩法,曾经声名不显的泡泡玛特成功打破潮玩固有圈层,吸引了数量庞大的年轻消费群体抢购。
此后,以盲盒为营销手段,泡泡玛特一路狂奔。2017年至2019年,泡泡玛特的收入分别为1.58亿元、5.15亿元、16.83亿元,3年赚了20多亿元,净利润暴涨近300倍。
2020年12月11日,泡泡玛特正式在港交所挂牌上市,发行价为38.5港元/股。上市首日高开超100%,报77.1港元/股,总市值突破千亿港元。
泡泡玛特的财富神话,引得无数品牌拥入盲盒赛道。不仅有52TOYS、TOP TOY、IP小站等潮玩品牌打造盲盒产品线,机票、奶茶、文具,甚至蔬菜瓜果等也纷纷推出盲盒玩法。一时之间,万物皆可盲盒,万物也皆做盲盒。
然而,随着盲盒这一营销打法的滥用,其弊端也逐渐开始凸显。
重复款堆积,盲盒身价腰斩
潮玩品牌大量生产制造盲盒,潮玩爱好者为了集齐套装不计成本,导致大量重复娃娃的出现。
对于消费者来说,这些重复娃娃食之无味、弃之可惜,为了避免闲置,有的消费者会选择送人,也有的消费者会选择在二手平台上低价甩卖。据了解,在闲鱼、转转等二手平台上,很多原价59元的盲盒,被拆出后20元就能买到。
框架僵化,设计创新乏力
潮玩品牌在开发盲盒产品时,通常会设置相应主题,在该主题下方,会分别设计出12款不同的娃娃。
设计更多的款式,让消费者随机抽取,这是盲盒玩法的精髓。然而,一个主题12款娃娃的框架,也很大程度上制约了盲盒的创新。
目前,许多潮玩品牌都是以星座、职业、月份等作为主题设计系列盲盒,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达成了调性统一,方便产品的研发,但从创新的角度来看,这严重限制了设计师的想象力与创造性。
消费重心旁移,潮玩IP被弱化
伴随着盲盒的走红,“雷款”“常规款”“隐藏款”等名词也逐渐活跃在潮玩爱好者圈层。对于这些爱好者来说,他们在购买盲盒之前往往会阅读攻略,通过摇盒子、称重等多种方式,以避免买到系列中的“雷款”,并尝试抽取“隐藏款”。
从打造潮玩品牌的角度来看,这并不是一件好事。消费者将产品划分为“雷款”“常规款”“隐藏款”,甚至采取“作弊”手段进行购买,意味着消费者的消费重心已经转移,其购买的是“Molly xx款”这一特定产品,而不是Molly这一通用IP。
而这,对于以IP提升产品附加值的潮玩行业无疑是致命的。
改娃逐渐兴起
盲盒的弊端也催生了改娃的诞生。
言吾豪是小红书平台一名专业的改娃博主,因为他自己经常抽到“雷款”,所以萌生了改娃的念头。
在他手中,Dimoo、Skullpanda、Labubu等盲盒娃娃被拆分重组为各式全新形象。
2月24日,电影《新神榜:哪吒重生》上映之际,言吾豪曾制作一款“Dimoo蒸汽朋克《哪吒重生》”的创意娃娃。
这款娃娃本体使用的是泡泡玛特Dimoo社会大学系列—外卖boy,配件选用了弹簧(排气管)、皮革(护目镜带),使用珐琅漆进行上色喷涂。
此外,言吾豪还曾以SkullPanda为原型打造火影忍者系列,包括“旗木卡卡西”“宇智波鼬”“藥师兜”“我爱罗”“迪达拉”,等等。“改娃不同于雕塑,它是基于一个已有形象去发散与衍生,如果完全是一个新娃,前后对比后就不能形成共感。”言吾豪曾在采访中表示。而所谓共感,便是在娃娃原有特征的基础上进行有限度的发散、修改之后,消费者仍能够对娃娃的原本身份进行有效分辨。
从这一点上来看,改娃更像是一场“换装”游戏,其本质上,仍依托于潮玩原有的IP与号召力。这也为改娃从业者带来了一定的法律风险。如果只是出于个人爱好,对盲盒娃娃二次创作、上传社交平台,这是作为消费者的权利;但如果用于商业用途,私自接单或售卖,则很有可能造成对原IP的侵权。
当然,对于潮玩品牌来说,改娃也并非水火不容的敌人,有些优秀的改娃作品,能够很好地对IP进行再推广和再创新。
事实上,言吾豪曾多次被泡泡玛特邀请参加官方举办的线下活动。目前,他也签约于泡泡玛特旗下的葩趣MCN。
风口退去,潮玩巨头转型
8月27日,泡泡玛特公布了2021年上半年的“成绩单”。报告显示,公司上半年总营收为17.73亿元,较上一年同期增长116.8%;毛利11.17亿元,同比上涨109.4%。
值得注意的是,泡泡玛特这份最新的业绩公告里,已经几乎见不到盲盒二字。而在市场上,泡泡玛特也放弃了以盲盒为主的营销策略。
打开泡泡玛特的天猫旗舰店可以看到,虽然各式盲盒依然存在,但已经开始进行整套售卖,如泡泡玛特最新上市的“SkullPanda人生如戏”系列,单个售价69元,整套12个售价828元,并未有溢价或套路存在。 此外,泡泡玛特还正加速开发“MEGA珍藏系列”这一高端潮玩产品线。
“MEGA”在英文中有“巨大的”“优秀的”意思。顾名思义,该系列的特点便是对原有的盲盒娃娃进行放大和升级,如该系列下的Molly 1000%,便是将原本只有7厘米高的Molly盲盒,用更好的材质、更优的工艺做至70厘米。
该系列也获得了玩具圈甚至潮流圈的关注。
前段时间,泡泡玛特发售了海绵宝宝联名款的SPACE MOLLY 1000%,虽然售价为4999元,比普通盲盒59元的售价翻了近85倍,但还是引发23万+的消费者进行争抢。一些没抢到的爱好者,在二手平台上甚至出价数万元进行购买。
王霏霏、杨超越、宋茜、李纯等明星纷纷与SPACE MOLLY 1000%同框合影,甚至手持娃娃的太空枪摆出各种造型。
此外,陈赫晒出了SPACE MOLLY 1000%的360度无死角高清大图,而谢霆锋则异常认真地拍摄了一条该娃娃的开箱视频。
泡泡玛特开拓“MEGA珍藏系列”新阵地,其竞争对手也不再执着于单一的盲盒。
作为泡泡玛特的主要竞争对手之一,除盲盒、变形机甲、文旅文创题材的超活化系列、高端产品DREAMFAIR、桌游5个产品线外,52TOYS计划今年将增加3个新的产品线:in像、BEASTPUNK、闪电奇舞。
其中,“in像”是对某个形象在经典的瞬间所做的一个立体还原,偏向比例较大一点的手辦、景品等;“BEASTPUNK”是6寸(20厘米)的可动系列,配件、服装都可以脱卸,把玩性比较强;“闪电奇舞”则是3.75英寸(9.525厘米)的可动玩偶,与很多知名IP合作打造。
喧嚣落定,潮玩回归IP
盲盒的兴起,使泡泡玛特的发展进入上升期,并创造了一个令所有人都为之瞩目的财富神话。
然而,随着众多竞争对手的入局、无限制的生产,盲盒开始显露出弊端,造成大量重复款娃娃在二手市场被低价甩卖,催生了改娃这一新生业态。
潮玩行业巨头如泡泡玛特、52TOYS等也开始将目光转移,如泡泡玛特打造“MEGA珍藏系列”,52TOYS上新“in像”“BEASTPUNK”“闪电奇舞”全新产品线。
这些现象的产生,归根结底,是浪潮退去后,投资者、消费者已逐渐恢复了冷静,潮玩也如之前被吹上风口的行业一样,再次回归其商业的本质—IP。
如今,潮玩行业的脚步虽逐渐放缓,但这只是挤出了水分,重归健康发展。在消费不断升级、Z世代占据消费主力的当下,潮玩这门生意不会落幕,只是需要潮玩品牌为之付出更多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