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性硬化症合并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2例分析

来源 :医药前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xiangf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系统性硬化症(systemic sclerosis,SSc)合并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hrombot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TTP)的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方法:分析2019年12月—2021年5月我院收治的2例SSc合并TTP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2例诊断SSc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溶血性贫血、血小板减少、神经精神症状、肾损伤、发热,诊断合并TTP,经血浆置换、激素、免疫抑制剂等综合治疗后病情缓解.结论:SSc合并TTP病情凶险,病死率高,早期识别、合理治疗可改善预后.
其他文献
目的:分析尿毒症皮肤瘙痒运用血液灌流与血液透析联合治疗的效果.方法:择取2018年3月—2021年3月至我院就诊的尿毒症皮肤瘙痒患者80例,依照奇偶数的方式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采用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对照组单纯给予血液透析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治疗后两组毒素水平均有所下降,但实验组低于对照组,治疗后两组炎性反应因子水平均有所下降,且实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毒症皮肤瘙痒患者给予血液灌流与血液透析联合治疗的效果显著,安全性较高,能
目的:分析脑栓塞抗凝治疗患者颅内微出血的发生率及危险因素.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1月—2021年1月收治的350例脑栓塞抗凝治疗患者,观察患者颅内出血的发生率,同时采用单因素分析与Logisitic多因素分析(广义的线性回归分析模型)的方式,分析患者颅内出血的危险因素.结果:年龄≥65岁、存在高血压史、血糖水平≥8 mmol/L、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10分、早期脑梗死,均是脑栓塞抗凝治疗患者颅内微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对脑梗死患者抗凝治疗时,应对年龄在65岁以上,伴有高血压史,NIHSS
目的:观察慢阻肺并呼吸衰竭者行无创呼吸机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2月—2021年2月茶陵县中医医院收治的78例单纯慢阻肺并呼吸衰竭者,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39例慢阻肺并呼吸衰竭患者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39例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无创呼吸机辅助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慢阻肺并呼吸衰竭者血气、呼吸指标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慢阻肺并呼吸衰竭者血气、呼吸指标均有改善,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的慢阻肺并呼吸衰竭者治疗总有效率是97
目的:探讨“全血滤白”血液制品在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月我院进行输血治疗的患者100例,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组,即观察组(运用“全血滤白”血制品)和对照组(运用非“全血滤白”血制品)各50例,就观察组白细胞滤除前后血液制品质量进行观测,并与对照组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白细胞计数进行比较,同时比较非溶血性发热性输血反应发生率、红细胞输注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患者血液制品在“全血滤白”后,与“全血滤白”前比较,白细胞水平降低.经对观察组所运用的“全血滤白”进行测定,血红蛋白、血小板计
目的:对比分析输入不同成分的血液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10月—2020年10月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42例,均给予输血治疗,根据输血成分不同分为A1组(单输去白细胞的红细胞组)、A2组(单输单采血小板组)和A3组(输去白细胞的红细胞和单采血小板组),各14例,15 d治疗后对患者治疗效果进行评估,比较三组治疗效果;根据输血治疗效果分为无效组与有效组,比较其生化指标.结果:A1组无效率为28.57%、A2组无效率为57.14%.A3组中两者均无效率为21.43%;三组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实施厄贝沙坦结合氨氯地平治疗效果.方法:选我院2020年5月—2021年2月期间以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疾病就诊的患者9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氨氯地平药物治疗,观察组采用厄贝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血糖、治疗后血压值以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血糖、治疗后血压值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实施氨氯地平+厄贝沙坦治疗,患者在空腹血糖、餐后血糖、治疗后血压值等方
目的:探讨南方红豆杉水提物对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诱导的胃癌NCI-N87细胞上皮问质转化(EMT)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20年6月浙江中医药大学实验中心体外培养NCI-N87细胞,随机将细胞分为5组,分别为空白对照组、TGF-β诱导组、TGF-β+(低、中、高剂量)红豆杉组.采用Transwell迁移、侵袭和细胞划痕修复实验测定侵袭、迁移能力,Western印迹法实验检测各组EMT相关标记物蛋白与PI3K/AKT信号通路相关PI3K、Akt、p-Akt等蛋白的表达水平,同
目的:分析不同方法血管通路血液净化对于肾功能衰竭患者的治疗效果,并就研究结果进行讨论.方法:选取2019年10月—2020年10月于我院接受肾衰竭治疗的患者,共80例,按照不同的血管通路方法对患者进行治疗,分为动静脉内瘘组40例,经皮中心静脉插管组40例,并对结果进行分析和对比.结果:通过研究和分析后发现,动静脉内瘘相较于中心静脉插管的效果更优,两组患者的C R P指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此次对比实验可以发现,在对肾功能衰竭患者进行治疗时,采用动静脉内瘘治疗的方式能够达到稍好效
目的:观察腹腔镜联合内镜手术治疗结肠肿瘤患者的疗效及预后.方法:将2018年1月—2021年4月在我院外科手术治疗的96例结肠肿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使用单纯腹腔镜手术,观察组使用腹腔镜联合内镜手术,对比两组的各项手术指标、恢复指标、并发症发生率、标本肿瘤指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吻合口不满意比例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切缘不足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吻合口漏、吻合口出血、腹腔感染、切口感染、肺部感染、尿路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
目的:探讨诺欣妥(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治疗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对60例于2018年4月—2020年8月我院收治的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进行分组,对照组(30例)接受常规药物治疗,试验组(3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诺欣妥药物治疗,对患者治疗前及治疗6个月后的静息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直径(LVEDD)、室间隔舒张末期厚度(IVST)、左室后壁舒张末期厚度(LVPWT)、左室收缩末容量(LVESV)、左室舒张末容量(LVEDV)、BNP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