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在理想与现实中间

来源 :江西教育·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qym29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课程改革赋予基础教育的新思路、新使命、新内容、新方法不仅彰显了现代教育理念,而且充分反映了当代社会发展对教育的期待与要求,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与深远的历史意义,但在新课程的实施中面临着严峻的历史挑战甚至是重重困难与阻力。本文从理论与实践两个层面,从把握基本原则、寻找理论与实践的契合点、形成并优化教育的几个基本要素和最终要达到的目标等方面阐述了自己在实施新课改的过程中所做的努力与探索,希望能够引发读者更加深入的思考与更加有效的实践。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 应试教育 素质教育 人格培养
  应试教育不是孤立存在的,是中国社会发展到今天的一种历史必然。面对应试教育的现状和学生成长需要之间的矛盾,在困惑中寻求突围,回归教育本源,和世界先进教育理念接轨,即全面实施新课程也是中国社会发展到今天的另一种历史必然。置身于这两种历史必然中,中学教师注定是两难的,但无论在怎样的教育境地中,我们都必须明确教育的价值取向是人格完善,教育的终极目标是素质提高,分数是学生综合素质的自然呈现,而不是奴役学生的罪恶之源。我们要把优秀置于成功之上,把发展置于成绩之上。
  一、在新课程实践中应始终坚持几个基本原则
  1.坚持科学的学生观。学生观是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下对学生全面认识与评价的总和,如何看待我们的学生,要一切从问题出发,要承认学生的社会性、特殊性和发展性,一方面学生的集体意识必然反映社会价值理念的变化,他们的困惑也正是社会困惑的集中体现;另一方面每一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人,要承认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异;同时学生还是成长中的生命体,他们有着各自的潜能,具有不可估量的未来。基于以上认识,我们应该秉持“有进步就是好学生,好习惯就是好学生”的学生观和“优秀比成功更重要,成长比成绩更重要”的学生评价原则,评价机制力求摆脱学生个体之间相互比较的误区,更多指向学生自身纵向发展水平,力求摆脱以成绩和分数论成败的误区,更多指向学生道德、心理、习惯、品质以及公民素养等自身要素的提高。
  我的一名廖姓学生曾获得九江市开发区2012年优秀公务员称号,在谈及此事时,他面带羞涩,愧疚地对我说:“梁老师,我知道当年在高中读书时我的确不是一名好学生,给您添麻烦了!”我回答他说:“你不应该道歉,应该道歉的是我,其实你不仅今天是一位优秀的公务员,当年也是一位只是理科成绩相对滞后的优秀学生。”廖姓同学就高考成绩来讲,的确是我班上偏后的,但是他身上始终保持的那种善良、热情以及积极的心态给全班师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面对这样的学生,尤其是面对他今天这种优秀的成长状况,我更清醒地认识到不是我们的学生是差生,而是我们的教育评价观念出了偏差。
  2.坚持赏识教育的理念。好孩子是夸出来的,人性深处最大的需要是对赞美的渴求,尤其是对今天中学生而言,学业负担重,身心疲惫感强,有意识的赏识、真诚的赞美恰如久旱的甘霖,沁人心脾。这里特别想说明的是所谓有意识的赏识和真诚的赞美,是指教师要有意识地发现包括学习成绩落后、行为习惯不好的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并适时地给予他们善意的夸奖和中肯的鼓励。可以说,让不同类型、任何一个层次的孩子都感觉到自己存在的价值和发展的意义,是教育对孩子最深切的关怀,也是教育自身最大的功德。
  学生个体至少存在三个不可超越:第一,是学生的身体条件不可超越;第二,是学生的智能存在不可超越;第三,是学生的心性条件不可超越。教育的神奇力量就是要透过学生生命中那道“裂缝”,把阳光照进学生心底深处。在我所在学校的初一年级,有一位丁姓学生自六岁半开始双腿高位截肢,父母均无正式工作,家境困难。2014年3月26日,我陪同该生的班主任去家访,目的是传递学校对他的一份关心和期待,即希望他透过生命的不幸看到生命的幸运,做一个站立起来的少年。第二天上午,我从学校图书馆借了三本书《海伦·凯勒自传》《海明威传》《史铁生传》,因为要提前离校外出办事,我便把书给了该生的班主任,让班主任转交给他,但转念一想,我不该如此草率,我应该把这次送书的行为当作一次激励的契机,于是我把书从班主任处拿了回来,一直等到下课放学时间,亲手把书送给这个孩子,并向他表达了三份心意:希望他自信地看到自己品学兼优的优点;希望他能够坦然地接受来自同学、老师和学校对他的关心与帮助;希望他能够克服困难,成长为一位热爱生活、充满阳光,让家长以及所有关心他的人为之欣慰的人。
  3.坚持教育民主,推行教育公平。教育民主和教育公平是新课程的基本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民主是指师生人格平等、精神畅通,公平是指学生无论贵贱、无论优劣,教师对他们都应该一视同仁。教育民主、教育公平体现在教育实践中就是要努力让任何状态、任何境遇中的学生都能拥有自己需要的教育资源。就教育而言,我们的原则应该是教师的目光要关注班级每一个学生,教师的爱心要播洒到教室的每个角落。就教学而言,努力突显学生主体地位,使学生在民主的课堂氛围中成为认知主体,探索主体,自我提高、自我完善的主体。另外,教育民主、教育公平的意义还在于民主的思想、公平的意识能够在学生中建立一种秩序,播下一颗种子,是培养公民素质,形成公民精神的基础。
  在2012年2月6日新学期开学典礼上,我作了题为《做一个合格的公民》的演讲,目的是动员学生做一个有民主思想、自由精神,有公共观念和责任意识的现代公民。在2012年6月22日的毕业典礼上,我大加赞赏了向校长信箱投递意见书的同学,特别点名表扬了到我办公室当面反映食堂问题的学生。这就是公民意识的表现。2013年9月开始,在全校范围内围绕“责任教育”开展了公民教育,向全体学生提出三句话:班级对我很重要,我对班级不重要吗?学校对我很重要,我对学校不重要吗?国家对我很重要,我对国家不重要吗?从而激励学生思索人生存在的意义,探寻个人在公共群体中的定位。
  二、在课改进程中我们要努力寻找实践与理论的契合点
  1.新课程实施不能遗失经典教育范例。大家可能都知道关于孔子“闻斯行诸”的故事,面对子路和冉有这两个个性迥异的学生所问的相同问题,孔子的回答是截然不同的,这正是孔子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在实践当中高妙运用的经典案例。这也是新课程实施应该具有的意识和应该关注的领域。经典的教育范例固然是一笔宝贵的教育财富,其实,身边的教育个案也是我们应该珍视的教育资源,如学校每学期举行一次的“我的教育故事”和“凡人教育小语漫谈”等形式,我们很好地分享了教育经验与教育智慧。记得在一次座谈中,我和老师们讲到自己的一次教育经历,那是在2002年,当时我所带的高三文科班中有一个崔姓女生,性格比较叛逆,特别不能接受父母对她的教育和管束,然而却对逝去的爷爷怀着深深的感情。整个三月份这位女生到校上课的时间不足一半,我找她谈过心,也家访过,但一直不能把工作做到她的思想深处。清明节那天,我突然想到该生对她爷爷的深厚感情,便试探着表示愿意陪同她到她爷爷坟前扫墓,虽然有些吃惊,但是她欣然答应了。在她爷爷坟前,我问了她一个问题:如果你爷爷在天有灵,他最希望看到的是一个怎样的你?那一瞬间,她似乎被我问住了,一路回来,她也并无话语。但从那天以后,她真的似乎变了一个人,在高考复习中表现出了一种久违的专注与力量。那一年,她如愿地考上了上海戏剧学院。在每次座谈中,诸如此类的故事有很多,这些故事还有另外一层意义,那就是可以启发教师认识到每一个学生就是一个世界,教育就是要不断地尝试着和不同的学生在心灵深处相遇。   2.新课程实施要追寻人本的教育艺术。大家都熟悉陶行知先生“四颗糖”的故事,面对犯错误的学生没有批评和指责,而是通过不失时机地先后奖赏给学生四颗糖的方式,感动了学生的心灵,教育了学生的思想。这正是陶行知先生人本主义教育思想在实践中不着痕迹的体现,所有高妙的教育艺术既是教育思想的充分体现,更是教育感情的真实流露。在中学教育中一定要遵循“设身处地体贴学生”的施教原则,以面对面的交流,以换位思考的方式,唤起教育的情感共鸣,激发教育的艺术火花。我还向老师们讲起过自己教育女儿的一件小事,有一个晚上,我走进女儿书房,关心地询问她在看什么书,并随意地伸手想翻起书的封面,不料想的是,我女儿却迅速地用手压住了书本,不让我把书翻起。就在这一瞬间,我意识到女儿书本下压着的肯定是不想让我看到的东西,我立刻缩回了手,并笑着对女儿说:“别紧张,爸爸不看了。”然后,又对她讲:“你长大了,在爸爸面前当然可以有自己的秘密,但在爸爸面前可不能有心事啊。”女儿有些脸红了,笑着对我说:“爸爸放心,我知道了。”就这么一个回合,我以为我体贴了孩子,孩子也更加信赖了我。
  3.新课程实施要参研有效的教育模式。“先学后教,当堂训练”之所以有很好的效果,就是蔡林森校长“尊重主体、面向全体”的教育观念和课堂教学实践环节的有机结合,新课程实施的着力点就是要在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之间寻找到教育的契合点。近年来,我所在的学校结合实际提炼出有效的课堂教育模式,在各个年级开设实验班,遵循“自主——独立思考,合作——内在交流,探索——寻求规律”的新课程理念,不断探索实践,形成“设问——探据——释疑——训练”的课堂四部曲的教学模式,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这里仅举一例,在一堂语文课上,老师讲述的是马丁·路德金的《我有一个梦想》,授课老师按照“设问——探据——释疑——训练”的模式不仅高效地理出了行文结构,并深刻地解读了文本思想,具体步骤是:
  设问:马丁·路德金精神力量的源泉是什么?
  探据:马丁·路德金爱黑人,也爱白人;爱朋友,也爱敌人;爱和平,爱人类。马丁·路德金不是要把敌人打败,而是要把敌人赢过来,以爱的力量融化暴力。
  释疑:爱——当我们还在怀疑真诚与爱的意义和必要性时,那是因为我们真诚的不够彻底,爱得不够深刻。
  训练:面对现代生活中难以忍受的人际状态,我们该怎么办?
  三、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要努力形成并优化教育的几个基本要素
  1.提升教师素质。当代教师首要的素质是要有现代意识,然后是要有现代教育观念和良好的教育素养。一个教师就是一笔教育资源,欲使教师的这一笔教育资源变得丰厚,就要提倡和组织教师走专业化发展之路,开展各种行之有效的学习和教研活动。这当中贯穿始终的宗旨是努力让教师澄清对教育本源的认识,回归人本的教育真谛,明了教育的来踪去脉,掌握教育的基本规则,从而让教师的常态工作更多地作用于学生的良好发展,培养学生的现代素质。读书对提升教师素质以及启发教育智慧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有人说,读书的过程就是汲取别人生存智慧和生存经验的过程。文字是能够引领心灵走向深处的东西,我记得有一位年轻教师在办公室和我聊天时说,她读了我五篇文章,读出了我三种东西:一个是思想,一个是力量,一个是孤独。我感觉一个有着深刻阅读能力的教师不只是读懂了文字以及文字背后的人,也是在过滤自己,并一定能走进学生的内心深处。
  2.提升教师行动能力。教师行动能力直接决定教育的实际效果,提高教师的行动能力就是推动教师将教育素养转化为教育成果,教育教学能力是实施素质教育、推进新课程改革的重要基石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根本保障,也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内涵。教师行动能力的提升既要有良好氛围的影响,也要有务实的管理机制的推动,其目的是促进教师吃透新课程理念精髓,体现新课程价值精神,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本学期以来我坚持每天听一节课,至三月中旬,在初三年级我听了15节课。后来我在初三年级教学工作会上,提出了一个命题供老师们思考,那就是在中考复习中,老师的功能到底是什么?我以为老师不是资料的二传手,也不是教材的重复者,老师的功能应该是整合规律,提炼观点,向学生提供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为学生节省简单劳动时间,让学生进行有效思考和有效训练。
  另外,在教师的高效劳动之外,教师人格引领对学生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良好的示范是最好的说服力,教师的言传身教远远超过任何理论的说教。因此,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要推动全体教师不止于做“经师”,还要努力为“人师”。
  3.优化教育主渠道。道德教育在本质上是人格的、生命的、完整生活质量的教育,中学教育要树立整体德育观,以诸育为载体,诸育中又渗透德育,有机结合。具体而言,我们的教育应该主题教育和常态养成相结合,全员育人和学生自治相结合,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相结合。从2012年开始,我所在的学校便恢复了学生毕业典礼活动,在2012年毕业典礼的校长寄语中我向学生说了一段真实的感言:作为校长,在今天的毕业典礼上,我内心感情是复杂的。我首先是喜悦,喜悦于你们的成长;同时我也有遗憾,我最大的遗憾是因为教与学的繁重、评价标准的苛酷,我们的老师可能没有给予大家如你们所渴望的那么多自由、那么多烂漫;另外,我还有欣慰,我最欣慰的是在你们颇为鲜活的生命状态里还是看到了六中教育留给你们阳光的种子。我知道,时至今日,教育给予你们的最深印象,不是上了多少堂课,考了多少次试,哪位同学曾经取得了多少名次,而是三年里,父母亲人在你们最困难的时候,传递给你们温暖的眼神,在你们最高兴的时候,和你们一起绽放的笑脸;是老师们在1095个日子里和你们的相伴相随,是一次推心置腹的谈心,是一次感人至深的家访。成长留给我们最大的意义也不是参加了多少次竞赛,获得了多少项荣誉,而是在这美好、青涩的岁月里,留下了我们多少梦想和回忆。显然,这段话我想传递给学生的是一份体贴,同时也想留住学生对母校的一份铭记。   当然,主题活动不是教育的全部,常态养成才是教育真正依托的载体。真正的教育是朴实无华的,面对每一个孩子,认认真真地上好每一节课,认认真真地批改每一本作业,认认真真地和每一个学生谈心,认认真真地做好每一次家访,这就是教育的本来面目。
  另外,我认为应该大力倡导全员育人理念,要求全体教师教书与育人相结合,将学科素养纳入公民素养的范畴,致力于培养优秀人才,致力于学生全面发展。至于学生自治,则是通过学生会、团委、班级学生活动以及学生值周活动、卫生包干区劳动等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方式,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和参与精神。与这些活动相配套,每一所学校都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经常性地组织一些贴近学生的教育体验活动,将学生的教育工作贯穿于全年的教育工作之中,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在或艰苦、或快乐、或感动的体验中培养品质、养成习惯、体验真知。
  在优化学校教育之同时,我认为还应该十分重视学校教育对家庭教育的延伸和影响,我所在的学校坚持每年9月份家长函授学校授课活动,坚持召开每个学期三次家长会,坚持在每年三月份和十月份开展“百名教师进千家”的家访月活动,力求在教育理念、教育方式上影响家长,特别是每学期一次家访月活动,真正让学生收获了信心,家长收获了感动,老师收获了赞扬,学校收获了声誉。在学校教育向家庭教育辐射延伸的过程中,我主张应该注重对学生价值观和人生信念的传播,要努力让学生认识到,无论置身在怎样的家庭环境中,无论父母从事什么职业,无论自己家庭是否享受到了改革开放的成果,自己都应该相信“规则能战胜潜规则,风骨远胜于媚骨”,人格尊严的意义超过地位和财富的价值,健康、阳光、积极、努力一定可以提升生命的高度。同时,让孩子们明白自己就是社会的一分子,每个人都是国家的一个公民,无论如何不要丧失理想与激情,在这个社会转型的时代里,我们需要信仰,需要责任,需要感恩,需要前行。
  四、新课程实施要奠定人生基石,回归教育本源
  1.彰显价值取向这一教育归属。南开教育的奇迹(南开培养了2位总理,3任清华校长,40个省部级干部,9位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全国政协副主席),让我们在南开“允公允能”的校训中寻找到了答案,那就是教育学生在价值取向上爱祖国、爱人民、爱事业、大公无私、光明磊落。在我所在的学校,近两年来,我们开宗明义走平民教育、大众教育之路,大力推行公民教育,以培养学生责任意识和公共精神为重点,致力于公民素质提高。令人忧虑的是,当今学生群体中的信任危机是客观存在的,2014年4月4日,我回到我的母校向500多名初中学生作讲演,在互动环节中,我问学生们:这个世界是真善美多,还是假恶丑多?他们几乎是异口同声回答我,是假恶丑多!对这种回答虽然我有心理准备,但我还是很震惊。如果学生群体的信任取向是这样一种状态,那么他们的价值取向又当如何?构建起一代人正确的价值观念和价值取向是今天教育的当务之急。
  2.突出道德完善这一教育核心。《傅雷家书》之所以经久不衰、魅力长存,是因为《傅雷家书》的核心内容就是教育孩子为什么要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和怎样做一个有道德的人。有鉴于此,学校道德教育应该以“真善美”为核心,大力弘扬真诚友善、宽厚谦和的传统美德。我很欣赏百年老校九江同文中学“读好书,做好人”的校训,在九江六中建校40年之际,在广泛征集意见的基础上,我们提炼出了“真人真品,善者善成”的校训,其目的便是澄清道德取向,彰显道德价值,构建学生道德基础。
  3.夯实习惯养成这一教育起点。大家可能都听说过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的感言,他把他获奖的力量归属于幼儿园的习惯教育,可见习惯对一个人生活和事业的影响是何其巨大。我很推崇九江市双峰小学所坚持的精细化养成教育,在这所学校里,从晨读到午休,从课堂到课间,从见到老师打招呼到看到垃圾必然弯腰拾起等细节都有着双峰的规则并传递着双峰的文化,特别是近几年来,双峰在学生当中推行每周为父母亲洗一次脚的感恩之举,既是对学生的生活养成,也是对学生的道德养成。
  总之,人生发展的基石在哪里,教育的本源就应该在哪里;教育的本源在哪里,我们就就应该努力将新课程实施的作用力放在哪里。
  实践证明,只有立足素质提高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才可以实现学生发展和应试成绩的双赢结果,才可以在新课程的美好理想和应试教育的残酷现实中寻找到契合点。否则,为了分数抓分数,就是教育的短视,就是教育的急功近利。在课改美好理想与考试残酷竞争的拉扯中前行,我们还必须明确并固化几个观念:就当今学生而言,其发展的主要矛盾不是知识学养的储备和能力的培养,而是自身要素即人格、精神、品质、习惯、以及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处事方式等综合素质的提高,因此新课程实施的终极目的是培养学生现代的健全人格。另外,就应试成绩提高来讲,教育与教学不仅不矛盾,而且两者是高度统一的,只有教育做好了,教育真正把学生梦想唤醒了,把学生的力量解放了,教学才能有效果、出成绩;只要学生目标明确,态度积极,走上了一条发奋读书、刻苦努力的自我成长之路,学习成绩就一定会高歌猛进、一往无前!(作者简介:江西省九江市第六中学校长,江西省中学语文学科带头人,2012年全国课改先进个人。)
  责任编辑:包韬略
其他文献
本文旨在为创业型企业提供股权激励解决方案,并以A公司为例提供具体的建议性解决方案。当前是一个“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新时代,很多职场精英甚至大学毕业生都加入到创业
当前,各大运营商都在战略转型,从基础的通信运营商向综合信息服务提供商转变。其中,ICT(信息通信技术)服务是最为重要的转型业务之一。中国电信最早推出商务领航产品、中国联通的
产业链金融业务作为一种以核心企业为依托对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整体的授信融资方式,因其能够解决金融机构传统的对单一企业授信融资模式中存在的信息不对称、客户拓展以及盈利增
随着我国教育培训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如何提高组织竞争力成为苏润成人高等教育培训机构(以下简称苏润教育)的战略性问题,为此本文在对苏润教育内外环境的分析的基础上,提出苏润教育
当孩子老师推荐《朗读手册》让家长读的时候,我就有点疑惑,是让我们家长掌握朗读技巧吗?带着不解与疑惑,我捧起了这本书.rn在这个步履匆忙,略显浮躁的时代,自己已经好久没有
期刊
党的十四届四中全会《决定》指出:要“加强和健全党内监督,严肃党的纪律”。组织部门的干部监督工作是党内监督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组织部门如何
水是人们生存所必须的,社会经济的发展也必须有水资源的保障,但是,国内近年来很多区域太过追求经济的发展,忽略了水资源保护,从而导致水资源以及水环境破坏事件屡屡发生,也阻
专业汉语课程是双语教师培训中的学科专业课,在对科学专业双语教师专业知识现状的调查基础上,笔者在课堂教学中开展了教学方法及学习方式的探索,在实践教学中总结出了“做中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技术得到进一步发展.5G网络技术能为用户提供更加高效的网络接入速率,能在很大程度上提升网络传输的速度,为用户提供更佳的体验效果,由此,本文就针
上市公司的股利政策一直是财务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而股利政策的影响因素则是学者们长期关注的热点话题,由此形成了较为丰富的研究成果,如MM股利无关论、税差理论、信号传递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