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明朝在东北大致今天的辽宁省境内设置了辽东镇,是北部九边重镇中最东边的一镇,辽东既有沿长城修建的起作战功能的敌楼,也有起瞭望预警功能的烽火台。烽火台中,临近敌界要冲者叫作冲台,位于长城内侧的叫腹里接火台,沿着驿路向内地分布的叫路台,而辽东镇因濒临海疆还有一种沿海备倭墩台,这些墩台耸立于广袤海岸线边缘的山峦高岗上,时刻警惕地注视着可能来袭的海盗或倭寇。
明朝在辽东半岛设有三座卫城,金州卫、复州卫、盖州卫,即今天的大连市金州区、瓦房店市复州城镇、营口市下辖的盖州市。烽火台建造从明洪武年间一直延续到万历年间,沿海墩台的功能主要就是保障明朝海岸线的安全。明永乐九年刘江任辽东镇总兵,开始着重建设沿海墩台,这是辽东半岛兴建沿海墩台的第一次高潮,并于永乐十七年在金州卫东南的望海埚全歼来犯倭1500余人。自此倭寇再不敢犯辽。
兴建沿海墩台的第二次高潮是嘉靖时期,这时中国东南倭寇为患猖獗,辽东地区的海防设施也早已废弛荒芜,于是在嘉靖四十年前后再次开始整修辽东海防,同时期编纂的《全辽志》一书对辽东镇的防务配置状况有着十分详细的记述,其中就提到了诸多海防墩台的名字,虽然至今所存者已经不多,大部分旧名称也难以与现存墩台相对应,但毕竟一些墩台尚在,我实地去踏寻,将历史从故纸堆中唤醒,让它们活生生地展现在眼前!
兴建沿海墩台的第三个阶段是万历年间,确切地说是在“万历朝鲜之役”时期(1592—1598),当时日本攻入朝鲜,同时倭寇水军也不断袭扰辽东沿海,明朝前后两次派兵入朝参战抗倭,万历二十五年,明朝任命万世德为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巡抚天津、登莱、旅顺等地,专管海防军务。万世德在到辽东赴任时,在锦州沿海的杏山竟然遭遇倭寇,一战灭之。在万世德的部署下,辽东半岛上再次大规模重修和增补了墩台,万世德也作为明军第二阶段入朝抗倭的统帅指挥明朝各路兵马彻底打败了侵朝倭军。
由近及远先从金州卫烽火台遗存说起吧:
大连市金州区二十里堡烽火台位于金州区北部二十里堡镇,大致处在镇子的东北方,西面是渤海,此台的作用是连通石河驿并监视渤海海面的。烽火台所在小山当地人叫台山,已经被日渐蚕食,甚显孤立。实际上这座山还是挺大的,林丛密布,烽火台被深深地隐藏在树林深处,不走到近前根本难以发现。灰白色的石灰岩砌筑,通高在7至8米。为一个巨大的梯形台造型,顶部还残存有部分青砖,证明昔日曾有砖砌垛墙,这种墩台只能靠绳梯上下。墩台四周以同种石料建有墩院,方方正正,四角还凸出有角台,因林木太密,只有航拍才能一窥全貌。
林中蚊子极多,疯狂叮咬,周围无一处空旷平地,无人机勉强起飞后却难于降落,迫降后还刮裂了一支桨叶。
镶嵌在墙上的文保碑还落着“金县革命委员会”的名字。这个地名和这级机构早已成为历史,连同这块碑也变成文物了。
大连市金州区石河镇烽火台从金州向北前往复州的途中,有一个石河镇,是明代石河驿的旧址,镇子的东山顶上现存一座烽火台,位于驿路旁的制高点上,向南可接金州卫二十里堡烽火台,向北可接复州卫烽火台,向西可控渤海湾,向东北与小黑山墩台遥相呼应。多年前我曾来此寻访,当时周围是一片坟地,现在则在山南坡开辟出了一大片公墓,我气喘吁吁奔上山来,看守墓地的人盘问我时,听说去看烽火台,极为不解,连说我过不去。原来山顶久无人迹,树木杂草已经完全长死,我站在略开阔些的烽火台东侧拍照,竟然也看不出草丛中这是个什么东西了。
墻边的文保牌倒是显得崭新,这个角度正好可以俯瞰整个石河镇和远方的海湾,但烽火台还是陷在树丛中,根本看不清状况。以前这里还没有这么多恼人的树木野草,可现在人已经无法进入,只能借助无人机来一个俯瞰了:烽火台以就地取材的毛石砌筑,存高约4米,平面呈正方形,四周建有墩院,院墙边长约8米左右,高度与墩台相当,四角有角台,西墙中部还凸出一座马面,上辟以低矮门洞,人只得侧身弯腰钻入。
曾见过老明信片里拍摄的石河烽火台,远方小黑山主峰上的豁口看得很清楚,此台实际上在动乱中已经严重被毁,20世纪90年代又依旧址重建了,石缝中的黏合物全是水泥。石河烽火台就是《全辽志》中记载的明代石河驿所属“石头寨台”。
明朝在辽东半岛设有三座卫城,金州卫、复州卫、盖州卫,即今天的大连市金州区、瓦房店市复州城镇、营口市下辖的盖州市。烽火台建造从明洪武年间一直延续到万历年间,沿海墩台的功能主要就是保障明朝海岸线的安全。明永乐九年刘江任辽东镇总兵,开始着重建设沿海墩台,这是辽东半岛兴建沿海墩台的第一次高潮,并于永乐十七年在金州卫东南的望海埚全歼来犯倭1500余人。自此倭寇再不敢犯辽。
兴建沿海墩台的第二次高潮是嘉靖时期,这时中国东南倭寇为患猖獗,辽东地区的海防设施也早已废弛荒芜,于是在嘉靖四十年前后再次开始整修辽东海防,同时期编纂的《全辽志》一书对辽东镇的防务配置状况有着十分详细的记述,其中就提到了诸多海防墩台的名字,虽然至今所存者已经不多,大部分旧名称也难以与现存墩台相对应,但毕竟一些墩台尚在,我实地去踏寻,将历史从故纸堆中唤醒,让它们活生生地展现在眼前!
兴建沿海墩台的第三个阶段是万历年间,确切地说是在“万历朝鲜之役”时期(1592—1598),当时日本攻入朝鲜,同时倭寇水军也不断袭扰辽东沿海,明朝前后两次派兵入朝参战抗倭,万历二十五年,明朝任命万世德为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巡抚天津、登莱、旅顺等地,专管海防军务。万世德在到辽东赴任时,在锦州沿海的杏山竟然遭遇倭寇,一战灭之。在万世德的部署下,辽东半岛上再次大规模重修和增补了墩台,万世德也作为明军第二阶段入朝抗倭的统帅指挥明朝各路兵马彻底打败了侵朝倭军。
由近及远先从金州卫烽火台遗存说起吧:
大连市金州区二十里堡烽火台位于金州区北部二十里堡镇,大致处在镇子的东北方,西面是渤海,此台的作用是连通石河驿并监视渤海海面的。烽火台所在小山当地人叫台山,已经被日渐蚕食,甚显孤立。实际上这座山还是挺大的,林丛密布,烽火台被深深地隐藏在树林深处,不走到近前根本难以发现。灰白色的石灰岩砌筑,通高在7至8米。为一个巨大的梯形台造型,顶部还残存有部分青砖,证明昔日曾有砖砌垛墙,这种墩台只能靠绳梯上下。墩台四周以同种石料建有墩院,方方正正,四角还凸出有角台,因林木太密,只有航拍才能一窥全貌。
林中蚊子极多,疯狂叮咬,周围无一处空旷平地,无人机勉强起飞后却难于降落,迫降后还刮裂了一支桨叶。
镶嵌在墙上的文保碑还落着“金县革命委员会”的名字。这个地名和这级机构早已成为历史,连同这块碑也变成文物了。
大连市金州区石河镇烽火台从金州向北前往复州的途中,有一个石河镇,是明代石河驿的旧址,镇子的东山顶上现存一座烽火台,位于驿路旁的制高点上,向南可接金州卫二十里堡烽火台,向北可接复州卫烽火台,向西可控渤海湾,向东北与小黑山墩台遥相呼应。多年前我曾来此寻访,当时周围是一片坟地,现在则在山南坡开辟出了一大片公墓,我气喘吁吁奔上山来,看守墓地的人盘问我时,听说去看烽火台,极为不解,连说我过不去。原来山顶久无人迹,树木杂草已经完全长死,我站在略开阔些的烽火台东侧拍照,竟然也看不出草丛中这是个什么东西了。
墻边的文保牌倒是显得崭新,这个角度正好可以俯瞰整个石河镇和远方的海湾,但烽火台还是陷在树丛中,根本看不清状况。以前这里还没有这么多恼人的树木野草,可现在人已经无法进入,只能借助无人机来一个俯瞰了:烽火台以就地取材的毛石砌筑,存高约4米,平面呈正方形,四周建有墩院,院墙边长约8米左右,高度与墩台相当,四角有角台,西墙中部还凸出一座马面,上辟以低矮门洞,人只得侧身弯腰钻入。
曾见过老明信片里拍摄的石河烽火台,远方小黑山主峰上的豁口看得很清楚,此台实际上在动乱中已经严重被毁,20世纪90年代又依旧址重建了,石缝中的黏合物全是水泥。石河烽火台就是《全辽志》中记载的明代石河驿所属“石头寨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