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条件不起诉制度的具体适用

来源 :法制与社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sarur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近年来,我国犯罪数量上升与司法资源紧张的矛盾日益突出,而相对缺乏灵活性的刑事诉讼制度又无法满足实践的需要,因而兼具诉前分流和缓解社会矛盾双重功能的附条件不起诉制度越来越受到司法界和学界的关注。不久前刚出台的新刑事诉讼法,也正式将附条件不起诉制度纳入法律规定之中,可谓立法上的一大进步。本文旨在探讨附条件不起诉制度的适用对象、范围、程序等问题,提出附条件不起诉需要进行具体的制度设计,以期达到效果最优化。
  关键词 附条件不起诉 适用 程序 监督机制
  作者简介:庄甜甜,温州市鹿城区人民检察院公诉科。
  中图分类号:D9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592(2012)11-033-03
  审查起诉是一项重要的诉讼活动,在整个刑事诉讼流程中,处于承前启后的中间环节,构成了一个独立的诉讼阶段,体现了慎重起诉的立法意图。 近年来,为了完善刑事诉讼制度,缓解社会矛盾,许多地方检察机关对现行审查起诉方式开展了不懈探索,在诸多新制度中,附条件不起诉制度尤为引人注目。随着我国新刑事诉讼法的出台,附条件不起诉制度也被正式纳入法律规定之中,可谓立法上的一大进步。本文通过阐述我国附条件不起诉制度的发展历程,分析附条件不起诉制度的具体适用对象、范围、程序等问题,提出完善附条件不起诉制度的合理性建议,以期达到该制度的效果最优化。
  一、我国附条件不起诉制度的发展历程
  我国的附条件不起诉制度发端于基层检察机关的改革实践,而新近出台的刑事诉讼法则将附条件不起诉作为办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特别诉讼程序作了专门规定,这代表着附条件不起诉制度已经正式纳入我国立法。
  (一)司法实践中的尝试与探索
  附条件不起诉制度是在宏观法律政策指引下的一种基层组织行为,在这个行为过程中,上海市长宁区人民检察院是第一个“吃螃蟹”的基层检察机关。 1992年初,长宁区人民检察院决定对一名涉嫌盗窃的16岁疑犯延期起诉,考察期为三个月,由于该犯罪嫌疑人在考察期内表现良好,长宁区人民检察院决定对其从宽处理,实行“免予起诉”,检察机关后来将这一行为称为“诉前考察”。 正式以“暂缓起诉”作为试点的是武汉市江岸区人民检察院。2000年12月,江岸区人民检察院对两名15岁的初三学生实行暂缓起诉,并开展暂缓起诉的改革试点。2001年5月,石家庄市长安区人民检察院出台了《关于实施“社会服务令”暂行规定》,开始探索对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实行暂缓起诉。各地基层检查机关对附条件不起诉制度的尝试与探索在实务界与理论界均引起了较大反响。
  在基层检察院大力推进附条件不起诉制度是检察机关自由裁量权在具体案件中的运用和实践,该项举措对完善我国公诉制度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当然,在实践中附条件不起诉制度也遇到了一些阻力和反对观点。但需要明晰的是,附条件不起诉虽是以有罪认定为前提,但这种有罪认定只是一种程序上的认定,而非实体认定,既然不是实体认定就谈不上对法院审判权的侵犯和逾越。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大前提下,无论在立法层面还是实践层面,综合考量案件具体情况并进行区别对待无可厚非,因此,附条件不起诉制度并不存在有违司法公正的问题。而各个试点所取得的成果也进一步证明了附条件不起诉制度具有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
  (二)立法上的正式确立
  2012年3月14日,我国刑事诉讼法几经修改、审议,终于正式出台,附条件不起诉制度是其中的亮点之一。新刑诉法将附条件不起诉作为办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特别诉讼程序作了专门规定,其中第271条至第273条规定,“对于未成年人涉嫌刑法分则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规定的犯罪,可能判处一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符合起诉条件,但有悔罪表现的,人民检察院可以作出附条件不起诉的决定……在附条件不起诉的考验期内,由人民检察院对被附条件不起诉的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进行监督考察。未成年犯罪嫌疑人的监护人,应当对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加强管教,配合人民检察院做好监督考察工作。附条件不起诉的考验期为六个月以上一年以下,从人民检察院作出附条件不起诉的决定之日起计算。”同时,被附条件不起诉的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应当遵守必要的法律规定,若其在考验期内违法相关规定,人民检察院则应当撤销附条件不起诉的决定,依法提起公诉。
  虽然我国目前的法律只对未成年犯罪嫌疑人的附条件不起诉作出具体规定,但这已是立法上的一大进步,同时也是立法上的初步尝试。应当说,附条件不起诉制度在实现案件繁简分流,降低司法机关诉讼压力,提高诉讼效率,预防犯罪等方面确实能够发挥较大作用。因此,附条件不起诉制度的确立在我国司法体制改革过程中必然会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而其适用范围也将会随着法治的进步而更加广泛。
  二、附条件不起诉制度的适用范围与条件
  关于附条件不起诉的适用主体,我国学界一直存有多种不同观点。一种观点认为附条件不起诉不应以身份来限定主体范围,而应结合案件性质与社会利益进行综合界定, 另有观点认为附条件不起诉不仅要依照主体身份进行划分,而且应该仅仅适用于未成年人犯罪。 我国新刑事诉讼法则采用了上述第二种观点,即规定附条件不起诉制度仅仅适用于未成年人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的犯罪、侵犯财产的犯罪以及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的犯罪中可能判处一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案件。此外,新刑事诉讼法亦规定,附条件不起诉制度的适用条件有二:一是符合起诉条件;二是有悔罪表现。笔者认为,新刑事诉讼法对附条件不起诉制度的适用范围限定得过于狭窄,应当在综合考量具体案情的基础上确定附条件不起诉的适用范围与条件。
  意大利法学家菲利强调,罪犯本身才是刑事审判的真正的、活的对象。 每一类刑事案件的犯罪嫌疑人具体情况千差万别,故犯罪嫌疑人的刑事责任也应有所区别。在附条件不起诉制度的对象选择上,应跳出以身份主体限定适用范围的思路,如果仅仅将主体范围限定在一部分未成年人上,那么司法实践中可分流的案件数量将十分有限。结合附条件不起诉制度在全国基层检察机关的试用情况,笔者认为,附条件不起诉制度的适用范围应逐步加以扩大,适用主体可增加老年人、严重疾病患者、盲人、聋哑人以及怀孕、哺乳期的妇女等。此外,结合具体案情,也可考虑将正当防卫或者紧急避险超过必要限度、犯罪中止、自首并有立功表现、初次犯罪的犯罪嫌疑人纳入附条件不起诉的范围。而除刑法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规定的犯罪之外,其他类型的犯罪也可考虑适用附条件不起诉制度。从改革探索的情况来看,各地基本上都将附条件不起诉的适用范围限定在可能判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中,而法律中规定适用刑期为一年有期徒刑以下,未免过于严厉,故附条件不起诉制度或可考虑将适用刑期扩大到三年有期徒刑以下。   依据新刑事诉讼法的规定,附条件不起诉制度的适用条件非常简单,即符合起诉条件以及有悔罪表现,这样的条件设置显然过于简单。对于附条件不起诉制度而言,所附条件是否恰当,是这一制度能否取得良好社会效果的重要因素。附条件不起诉的案件,除了不起诉的对象需要符合规定之外,还必须考虑以下几方面条件:首先是犯罪嫌疑人的年龄、家庭状况、生活环境、日常表现、前科情况等因素;其次需要考虑犯罪嫌疑人的作案动机、具体作案手段、事先预谋情况、主从犯情况、社会危害程度,以及有无法定、酌定处罚情节等;另外还要考虑到犯罪嫌疑人的悔罪态度、赔偿情况,以及是否具有良好的帮教条件等。
  三、附条件不起诉制度的适用程序
  附条件不起诉的提出是整个附条件不起诉机制的起始环节,其直接关系到整个程序的运行状态,故附条件不起诉制度适用程序的规范化显得尤为重要。
  1.申请的提出。附条件不起诉的适用与犯罪嫌疑人、被害人有着直接利害关系,因此,犯罪嫌疑人与被害人当然可以对是否适用附条件不起诉制度提出自己的意见。在诉讼过程中,犯罪嫌疑人以及被害人可以以口头或书面的方式提出意见,人民检察院听取相关单位或者个人的意见后,决定是否适用附条件不起诉制度。
  2.审查。人民检察院对进入附条件不起诉程序的案件应当进行全面审查,这里所指的审查主要是对案件事实和证据的审查。首先需要审查该案件是否属于可以或者应当作出附条件不起诉的案件范围;其实需要审查案件事实是否清楚,证据是否确实充分,是否符合起诉条件;再次需要审查犯罪嫌疑人的主观恶性,是否具有悔罪情节,以及案件的社会危害程度等。
  3.对被不起诉人进行考察。我国新刑事诉讼法规定的附条件不起诉考验期为六个月以上一年以下,犯罪嫌疑人应当在考验期内遵守一定的监督管理规定,比如要按照考察机关的规定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离开自己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时应当报经考察机关批准;要按照考察机关的要求接受矫治和教育等。笔者认为,检察机关在作出附条件不起诉决定时应当附加具体的条件,比如定期参加社会公益劳动、向指定的社会公益团体、社区提供一定时间的义务性劳动等,而且考察期限也应依照具体案情适当延长。
  4.不起诉决定的撤销。新刑事诉讼法规定,在附条件不起诉的考验期内,由人民检察院对被附条件不起诉的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进行监督考察。未成年犯罪嫌疑人的监护人,应当对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加强管教,配合人民检察院做好监督考察工作。在法律规定的考验期内,犯罪嫌疑人若违反了相关规定或被发现犯有新罪和漏罪,人民检察院应当撤销附条件不起诉的决定,依法提起公诉。不起诉决定被撤销后,检察机关在追溯时效之内仍可依法追究犯罪嫌疑人的刑事责任。
  四、附条件不起诉制度的监督与制约机制
  附条件不起诉制度的出现与发展,离不开起诉裁量主义 的发展。法治国家的典型特征就是立法上授予权力之后,必须同时设立对应的监督与制约机制,以达到权力与权力或者权力与权利之间的充分制衡,防止权力的过分滥用。 故我们在适用附条件不起诉制度的同时,必须完善其内部与外部的监督制约机制,既加强检察机关内部的日常监督,又增加相应的外部监督渠道。
  第一,内部监督。检察机关公诉部门在承办案件的过程中,对案情了解得最为全面,因此,公诉人员在审查案件的同时,应做到审慎仔细,严格依照附条件不起诉制度的适用范围与程序,作出是否适用附条件不起诉制度的正确决定。对于经办人提出适用附条件不起诉的建议,公诉部门的主诉检察官、部门领导以及分管检察长应当进行审查,把好监督的第一道关口。此外,还应当充分发挥人民检察院内部各部门之间的相互监督作用,如纪检监察部门可以从办案纪律、执法力度等多角度进行监督,从而增加依法办案、文明办案的力度,确保附条件不起诉制度能够依法适用。
  第二,外部监督。在本级检察机关作出附条件不起诉决定后,经办部门应当将案卷材料和审查报告进行备案,上级检察机关应当定时对该类案件进行随机抽查,而针对一些影响范围广泛的案件,上级检察机关也可以对案卷材料进行复查。若在案件核查中发现下级检察机关的附条件不起诉决定确有错误的,应当撤销不起诉的决定,依法提起公诉。对于公安机关移送起诉的案件,检察机关若决定不起诉的,应当将不起诉决定书送达公安机关,公安机关可以对该决定进行适当的监督。同时,被害人也可以对检察机关所作的不起诉决定提出异议。此外,还可以借鉴日本的做法,成立专门机构对附条件不起诉的适用进行监督。
  附条件不起诉制度的建立,既是制度的创新,也是立法的进步。但是,如何使附条件不起诉制度最大限度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应当成为我们下一个需要思考的问题。法治国家要求权力之间相互制衡,防止权力滥用,而附条件不起诉制度可以说是一块试金石,但愿其能经受起时代的考验,在宪政的维度内担当起历史的责任。
  注释:
  樊崇义.刑事诉讼法实施问题与对策研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389页.
  2010年4月9日,由上海市长宁区人民检察院、华东政法大学青少年犯罪研究所、上海市法学会未成年人法研究会共同主办“社会管理创新与检察机关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理论研讨会”上王福弟、陆海萍、徐海东等系列论文.青少年犯罪问题.2010(7).
  郭斐飞.附条件不起诉制度的完善.中国刑事法杂志.2012(2).第62页.
  刘浪,景孝杰.附条件不起诉制度的构建.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10(5).第80-85页.
  朱丽群,赵宁.附条件不起诉制度的实践探索和程序构想.青少年犯罪问题.2010年增刊.第62-63页.
  宋英辉译.日本刑事诉讼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58页.
  [日]田口守一著.张凌,于秀峰译.刑事诉讼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23页.
  浙江省东阳市人民检察院课题组.附条件不起诉制度研究——以刑事和解试点工作经验为借鉴.法制与社会.2010年.第37页.
  刘东辉.浅析附条件不起诉制度.法制与社会.2012(5).第53页.
  参考文献:
  [1]林钰熊.刑事诉讼法(下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2]郭云忠.刑事诉讼谦抑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3]周长军.刑事裁量权论.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4]尹吉,周珺.检察官自由裁量权初探.中国检察出版社.2004年版.
  [5]汤啸天.刑事诉讼研究的新视角.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6]季卫东.法律程序的意义——对中国法制建设的另一种思考.中国法制出版社.2004年版.
  [7][日]我妻荣.新版新法律学字典.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其他文献
混合式教学在教育信息化迅猛发展中应运而生,是一种逐渐成为教育领域中广泛关注,将面对面课堂教学和在线自主学习有机结合起来的新型教学模式。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学科,正好可
[摘要]作为一名教师,要成长、要进步,离不开学习,也离不开教科研。身处于吉化六中这样的一个温暖的大家庭之中,有了校领导为我们搭建的各种平台、提供的各种机会,有了同事间的各种帮助,使我们能够更好地去钻研我们的教学,使自己的工作更加出色,使自己和学生都能更加受益。本文谈谈自己的一点心得体会。  [关键词]教学研究;教师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2)
1943年,闻一多在他的那篇热情而又严谨的学术散文《文学的历史动向》中,不无忧虑地指出:但在这新时代的文学动向中,最值得揣摩的,是新诗的前途.你说,旧诗的生命诚然早已结束,
摘 要 现行刑法体系内,罪刑法定原则与犯罪构成体系之间存在矛盾和冲突之处,导致在理论上两者不可兼得。在完善我国现行犯罪构成四要件体系的目的下,必然要对两者的关系进行明确,以达到犯罪构成体系与罪刑法定原则的和谐统一。  关键词 罪刑法定原则 犯罪构成要件 犯罪构成体系  作者简介:向明智、高彬,成都市青白江区人民检察院。  中图分类号:D9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592(2012)1
当前形势下,干部党性教育面临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繁荣的市场经济环境和和平执政环境,新的内外部环境要求我们的党性教育能帮助干部形成正确的世界观,统一干部队伍的思想和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德国民法第687条分两款规定了两种不真正无因管理的类型,即所谓的误信管理和不法管理。虽说同属不真正无因管理,但是误信管理和不法管理在构成要件和法律效果方面有很大的不
中国新诗从诞生之日起,至今已走过了近一个世纪的历程,其命运之曲折坎坷在所有新文学样式中大概可算最为突出.她从开始时的态度最决绝、变化最彻底但成绩并不理想的初期阶段,
摘 要 当前,社会的企业组织包括公司在内的多种形式。随着公司法人制度的施行和完善,公司被赋予了独立的人格,公司股东的有限责任显得比较重要,大大刺激了企业投资者的兴趣,有利于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然而在现阶段,公司人格和股东责任呈现两级对立的态势,尽管产生了一定的经济价值,但是存在以滥用公司法的形式谋取非法利益的现象。因此完善公司法人制度,促进公司企业的正常运营,促进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是当前迫切需要解
摘 要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法治进程的推进,人民群众对公平正义的呼声越来越高,而其中以刑事被害人为代表的社会弱势群体尤为引人关注,刑事被害人在刑事犯罪中已经受到一次侵害,如果犯罪发生后其得不到相应的补偿或救助就会受到第二次打击,这与我国积极倡导的保障民生,积极构建和谐社会是极不相称的。国家有必要通过立法建立相应的国家补偿制度来解决刑事被害人的实际困难,帮助其重新步入生活正规。本文试通过探讨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