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时如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mallfishy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的特征是创新教育。创新源于问题,问题推动发展。爱因斯坦有句名言:“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要求学生:“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该怎样有效地引导小学生提出问题呢?我做了以下尝试:
  一、让学生敢于发问、乐于发问
  “好问”是孩子的天性,他们对眼前发生的事都喜欢问“为什么”,甚至打破沙锅问到底,而我们家长、教师有时觉得反感、不屑一顾,这样做很有可能在自己的不经意间扼杀了一个孩子的求知欲。其实这种好问的精神正是打开知识大门的钥匙,也是一个创新人才所必须具备的。天真可爱的孩子跨入校门后,随着年龄的增长,“问题”越来越少了。其问题在于我们教师,以及传统的教学模式。创设恰当的问题情境来促使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对于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具有重要的作用。创设问题情境应是一个由教师具体引导到学生独立发现和提出问题的渐进过程。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已有知识和教学目的设置与学生的原有认知发生冲突但又处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的问题,使学生的思维处于一种心求通而不得,口欲言而不能的“愤”、“徘”状态,激发学生的积极思维和探究欲望。
  情境的创设,可采用知识生活化、演示的比较、故事诱思、图片操作、竞赛或游戏等多种方式,让学生感到喜闻乐见,密切联系生活实际。同时课堂上教师必须创设一种互相尊重、理解、和谐的学习气氛,把微笑带进课堂,用真诚的微笑,和蔼的教态,饱满的精神,良好的情绪,不断加强师生间的情感交流。真正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教学中要及时表扬、鼓励学生的发问,即使学生提出一些很简单的问题,甚至是一些幼稚可笑的问题,教师都要给予鼓励,尤其是学困生。解除学生怕提问、怕师生嘲笑的心理负担,让学生大胆地提出问题。
  二、学生是课堂的主人,都参与到提问中来。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培养提问的习惯
  新课程强调教育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发展,教师是为学生的学习服务的,要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在课堂上,师生关系是平等的,教师要将学生看作是一个完整而又充满活力的人,要充分尊重学生,相信学生,鼓励学生。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要认真倾听,即使个别学生的问题有明显的错误也要积极帮助,而不是嘲讽,要充分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求知欲。教师还要努力寻找学生提问中的闪光点并及时加以表扬和肯定,从而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和被尊重的快乐,进而养成爱提问的习惯。对于学生各种奇怪的想法,教师要客观耐心地引导学生,同时营造出师生平等,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学生就敢于提出自己的真實想法,就会提出自己的疑问。
  教师在创设问题情境后,要留给学生一段思考的时间,让学生明确“问题”到底是什么,其目的是什么,由问题到目的应扫除哪些障碍,要联系到哪些已有知识。学生明白这些以后,才可能提出问题。在这段等待或者说思考的时间里,学生可以分组讨论,使学生明确提出问题的努力方向。等待的时间,应由问题的难易程度以及学生对问题的熟知程度而定,提出问题的机会,也应均等地分给学生,让每位学生都参与到提出中来。应尽量让学生提出问题,因为学生提出问题的过程是锻炼学生问题意识的重要阶段,由学生提出的问题就可以看出学生是否真正把握了问题的特征。学生若能提出高质量的问题,则说明学生已把握了问题的真谛,反之,则要分析原因,继续引导,直至学生能够在总体上较为准确把握问题。
  三、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善问
  “学成于思,思源于疑。”人的思维是从发现问题开始的。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高质量的问题,对于学生个性品格的形成和智力的开发具有很高的价值。学生提出的问题,正是学生迫切需要解决的。如果教师的教学以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学,定会事半功倍。它是创造的起点,没有这种问题意识,就没有创造性。
  1、寻找题眼。
  如学习《草船借箭》一课,学生问:①谁向谁借?②为什么借?③怎样借?这一系列问题引起了学生认识上的冲突,激起探究欲望。学生有了求疑解题的心理,就能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就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讨论,积极举手发言。
  2、抓中心词句(或叫关键词句)。
  如《草船借箭》一课的中心句:“周瑜长叹一声,说:“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一学生由此提出:①诸葛亮敢于用草船借箭,他算对了什么?②从“神机妙算”中看出诸葛亮是怎样的一个人?
  3、质疑矛盾。
  如《十里长街送总理》中说:“一位满头银发的老奶奶,双手拄着拐杖,背靠着一棵槐树,焦急而又耐心地等待着。”一句中老奶奶为什么焦急?为什么又能耐心地等待?我启发学生很好地动一番脑筋来解决这个矛盾。学生的思考从谬误一步步走向正确,从浅薄一步步走向深刻。可见,对矛盾处进行质疑也是解决问题的一种好方法。
  4、比好坏。
  如《荷花》一课有句话: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学生问:“为什么不用‘长’而用‘冒’”?通过讨论可以让学生体会到祖国文字的博大精深。
  5、抓感兴趣的部分。
  如《田忌赛马》一文,有学生问:“同样的马匹,为什么只调换了一下马的出场顺序,就可以转败为胜呢?”再如《凡卡》这篇课文,最后凡卡寄出一封信。由此,一学生问:“凡卡的信能收到吗?”从而引导学生展开激烈的讨论。
  此外,还应教会学生大胆地围绕课中插图、课中标点、课中空白等内容提出疑问。学生提出的问题,有的是浅层次的,没有多大的思维价值,有的是深层次的,具有较高和很高的思考价值。这就要求教师具有分辨问题高低的能力,能在短时间内,把学生所提的问题梳理出来。这样逐惭培养学生把问题提到点子上,善于在关键处提出问题。
  四、鼓励学生带着新问题走出课堂
  传统的教学是把问题在课堂上弄懂,走出课堂没有问题了。其实,这是片面的教学观。从现代的教学理论认为,问题的解决并不是教学的根本目的,不能满足于学生已经掌握了多少个问题的答案,而是在获得结论的同时,鼓励学生自主地提出新的问题,带着新问题走出课堂,并想办法解决,体现“大语文”教学观。
  1、总结的艺术。
  在给一堂课下结束语时,有意识的给学生留下“言尽而意无穷”的意境,让学生去思考、去幻想。如学习《观潮》一文时,做了如下结尾:“今天,我们如临其境,观赏了被称为天下奇观的钱塘江大潮,我们通过有感情的朗读,理解并积累了一些好词佳句,还学着用了用。你们学得真棒,那作者为什么还要写潮来前,潮过后呢?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
  2、设计拓展性练习。
  如《称象》结课时,教师可提出问题:你们还知道哪些反映人的智慧的故事?(司马光、诸葛亮)还想知道曹冲的其他故事吗?让学生走出课堂去寻找。
  实践证明:只要启发得当,学生是能够抓住课文的重点和难点提出问题的,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比教师主观设计大大小小的问题,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更重要的是,它从根本上改变学生等待老师传授知识,消除学生学习上的依赖心理,使学生成为主动探索者,把学习的潜力充分挖掘出来。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上课之时主动求知,主动练,不徒坐听老师之讲说。”只有让学生“靠自己的能力”去学习,学生自觉地学习,进而才能学会生存,形成独立自尊的健全人格。
  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既“解放”了老师,又“救活”了学生,何乐而不为呢?
  参考文献
  [1]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作者:陆志平 薄俊生
  [2]《教育新理念》作者:袁振国
  [3]《教学策略与方法》作者:周小山
其他文献
本课题通过总结评价滕州市新型合作医疗试点中资金筹集与运用中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研究分析合作医疗对化解农民疾病经济风险和促进农村医疗资源合理使用的作用,找出影响合作医疗运行发展的主要因素,探求新型合作医疗可持续发展的内在机制,力求为进一步巩固和发展新型合作医疗制度提供可操作性的政策建议。 通过发放调查问卷和入户座谈,了解农户的筹资意愿和对新型合作医疗的评价,从基金来源、筹资方式和筹资标准等方面
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是企业家人力资本价值、企业家掌握的资源禀赋和企业外部环境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企业家才能是继土地、劳动力、资本之后的第四大生产要素,是决定企业绩
小学教育是教育的基础,也是个体身心健康发展的基础。进入到21世纪以后,社会越来越需要创新型的人才。小学生进入小学时,对新鲜的事物总想追根究底,总喜欢问个为什么,然而,一旦读了几年书,有大部分的学生失去了问问题的乐趣,一个对未知事物没有探索兴趣的孩子如何能成长为一个具有创新素质的人,如何具备创新能力呢?这就需要课堂教学中注重鼓励这种质疑精神,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创新教育已成为当今新课程教育教
期刊
在日常教学中,往往由于学生回答问题不清,语言表达不畅,导致课堂气氛不够活跃,师生交流受阻,教学质量欠佳。对小学生来说,要求语言表达清楚有条理,用词恰当;要求学生对问题回答突出主题,互动交流明确重点,内容简明扼要,语句通顺。反之,学生回答问题语无伦次,主题不分,条理不清。  那么,如何提高小学生口语表达能力,是课堂教学中重要组成部分,是语文教学不可忽略的训练,是课任老师不可忽视的教学内容。下面就平时
伴随着财务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业务经验与财务管理融合的呼声越来越高,业务管理与财务管理相结合,这已成为当前我国企业革新的主要趋势.企业要想进一步提高信息化水平,
近些年里,随着数字化图书馆的技术不断前进,现在数字化的文献资源已经不再禁锢在传统的图片以及文本等种类的媒体资源当中了.现在音视频等多媒体的文献资源的数字化存储、加
新课程呼唤课堂要充满生命的活力,倡导让我们的课堂回归生活,属于生活。它要求教育提供给学生顺利成长与发展的土壤,要求教师的教学必须成为以学生个性发展为中心的育人行为,使课堂充满学生情感、智慧、人格成长的阳光雨露,最终让课堂成为师生生命的绿洲。那么,怎样使比较枯燥的数学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呢?怎样构建开放的教学空间,让学生在课堂上真正活起来?  一、让课堂充满活力的"魂"  情感具有一种内驱力,积极的情
期刊
一、过程与结果的关系  传统数学的弊端之一是重结果、轻过程。由于课堂教学方式往往是“灌输式”教学或“接受式”教学,学生只知问题的答案,不知问题的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只知“是什么”不知“为什么”,久而久之,学生的求异批判意识被压制 ,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发展被严重阻碍。所以在教学中我们要注重过程 但并不能忽略结果。如:在教学三角形内角和时可以这样设计。实验验证:请同学们用准备好的三角形模型,剪刀等,动
期刊
夏天来了,蚊子又要拼命亲吻人了,不消说,后者的自然反应是,极其痛恨这种一厢情愿的偷袭式的亲吻.尽管现在尚无研究表明蚊子会传播新冠病毒(SARS-CoV-2)而致人染上新冠肺炎(CO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