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我国快速发展的过程中,随着职业教育的大力发展,中职校的教育也要跟上时代的步伐,这就要求中职校的教育教学要体现“以生为本、能力本位、行动导向”三大理念。根据中职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特点,梳理教学内容,改变传统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手段,寻求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有效途径,增强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力求培养出符合岗位需求的新型社会人才。
关键词: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理实一体化
一、 引言
近年来,我国大力倡导工匠精神,致使这个词在各行各业中得到了广泛运用。教育行业作为培养人才的重要行业,自然也不例外。由于中职学生普遍存在文化课程相对薄弱的现象,学生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时专注度不高,容易厌倦,不愿意主动学习,工匠精神相对缺乏。然而,工匠精神对中职教育起着重要的作用,是中职学生应该拥有的一种职业精神。因此,中职学校应该重视培养学生的这种精神,进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中融入工匠精神,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同时可以使工匠精神在学生内在逐渐形成,从而提升中职学生的职业素养。
二、 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优势特点及意义分析
《计算机应用基础》作为中职校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它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应用计算机解决工作、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用计算机基础的理论知识来指导教学,有利于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让实训操作更加娴熟,从而促进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它的优势特点体现如下:首先,在《计算机应用基础》中实施理论和实训的有效结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学习过程中,通过上机操作,可以将枯燥无味的理论知识转化为一个个的项目来练习。当学生不再面对白纸黑字的书本时,他们对学习的兴趣也就激发出来。如在讲授word表格时,学生对表格的定义、表格的行高、表格的列宽等概念表现出厌学的情绪,当教师出示用word精心做好的符合专业特色、具备学生审美能力的表格时,学生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个个跃跃欲试。其次,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还可以提高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的效率。当学生通过实践发现该课程的兴趣时,就不再做一名被动的学习者,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学习的效率自然得到提高。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学生会对知识有更加全面和深刻的认知。第三,这样的教学模式可以有效提高和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源自生活的项目实例,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渴望解决问题、完成项目。教学过程中,学生是课堂的主角,而教师只需扮演一名主导者就够了。
三、 《计算机应用基础》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实現路径
(一) 培养学生学习的专注度
学习专注度不高,是中职学生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而计算机基础运用这门课程的时间又比较长,学生很可能在上课中处于神游状态。因此,在这门课程的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耐心以及注意力。比如,可以在课堂的前几分钟,让学生进行打字练习。学生通过打字练习,不仅可以提高文字录入的速度,而且可以让学生浮躁的心平静下来,专注在打字上。长此以往,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的专注度,让学生将注意力转向课堂学习,使其更好地掌握所学的知识与技能。
(二) 以实际生活为基础全面展开教学活动
在进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学习的时候,学生需要将生活实际和计算机基础理论紧密结合,通过将计算机应用和实际生活相结合,进而提高理论研究的应用水平。为满足实际生活对计算机应用的需求,可以从两方面入手,一方面,教师应扩大学生关于计算机应用理论知识的视野,保证学生能够根据学习到的计算机应用知识解决实际生活问题,提高学生发现生活问题以及解决计算机问题的能力。当实际和理论相结合的时候,学生的计算机知识应用能力才能得到真正意义上的提高。另一方面,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突出计算机基础理论思想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保证提升个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 采用多样化的中职计算机教学方法
理实一体化的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需要灵活选择教法。根据学生学习能力的不同、计算机素养的差异,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这样才能够收获更好的教学效果。常用的教学方法有项目教学法、分层教学法、案例教学法、任务驱动法等。以项目教学法为例,项目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将一个独立的项目分成一个个子项目交给学生,让学生进行项目研究,带着目的主动学习理论知识,尝试操作,进而组织实施,评价总结,最后完成项目。其突出特点是:以学习项目为载体,以项目展开为主线,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任务学习等学习方法,完成学习任务。该教法,改变了“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创新了教学方式,体现“教、学、做”合一,学生在主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建构知识体系,提升能力,逐步实现学习过程和工作过程真正意义上的对接。如在初学幻灯片制作时,教师只需要讲解演示文稿的创建与保存,图片、文字等元素的插入,对于文字格式的设置、动画设置、幻灯片背景等知识点,学生完全可以自主学习,教学经验证明,在这一学习领域,学生的自学能力强、作品质量高,理实一体化的优势得以呈现。
四、 结语
本文的研究结果为目前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存在学生能力参差不齐、教学内容不合理、教学效果差等问题。由此本文提出以下教学对策:转变学生的学习思想、线上线下教学方法、以实际生活为基础全面展开教学活动。在我国教育事业不断发展下,将会出现多样化的教学法和更为有效的教学模式,作为中职教育的计算机课程教师,应重视自身教学能力的提升,进而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学服务。
参考文献:
[1]陈开宠.理实一体化训练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的开展[J].学周刊,2018(31):28.
[2]张静.中职学校计算机理实一体化教学的思考[J].科技创新与生产力,2016(7):47.
[3]崔国强.浅谈中职计算机教学中的理实一体化[J].电子制作,2014(20):99.
[4]颜廷勇.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在中职计算机教学的应用[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4(20):22.
作者简介:
周艳芳,河南省鹤壁市,鹤壁市机电信息工程学校。
关键词: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理实一体化
一、 引言
近年来,我国大力倡导工匠精神,致使这个词在各行各业中得到了广泛运用。教育行业作为培养人才的重要行业,自然也不例外。由于中职学生普遍存在文化课程相对薄弱的现象,学生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时专注度不高,容易厌倦,不愿意主动学习,工匠精神相对缺乏。然而,工匠精神对中职教育起着重要的作用,是中职学生应该拥有的一种职业精神。因此,中职学校应该重视培养学生的这种精神,进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中融入工匠精神,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同时可以使工匠精神在学生内在逐渐形成,从而提升中职学生的职业素养。
二、 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优势特点及意义分析
《计算机应用基础》作为中职校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它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应用计算机解决工作、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用计算机基础的理论知识来指导教学,有利于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让实训操作更加娴熟,从而促进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它的优势特点体现如下:首先,在《计算机应用基础》中实施理论和实训的有效结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学习过程中,通过上机操作,可以将枯燥无味的理论知识转化为一个个的项目来练习。当学生不再面对白纸黑字的书本时,他们对学习的兴趣也就激发出来。如在讲授word表格时,学生对表格的定义、表格的行高、表格的列宽等概念表现出厌学的情绪,当教师出示用word精心做好的符合专业特色、具备学生审美能力的表格时,学生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个个跃跃欲试。其次,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还可以提高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的效率。当学生通过实践发现该课程的兴趣时,就不再做一名被动的学习者,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学习的效率自然得到提高。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学生会对知识有更加全面和深刻的认知。第三,这样的教学模式可以有效提高和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源自生活的项目实例,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渴望解决问题、完成项目。教学过程中,学生是课堂的主角,而教师只需扮演一名主导者就够了。
三、 《计算机应用基础》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实現路径
(一) 培养学生学习的专注度
学习专注度不高,是中职学生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而计算机基础运用这门课程的时间又比较长,学生很可能在上课中处于神游状态。因此,在这门课程的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耐心以及注意力。比如,可以在课堂的前几分钟,让学生进行打字练习。学生通过打字练习,不仅可以提高文字录入的速度,而且可以让学生浮躁的心平静下来,专注在打字上。长此以往,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的专注度,让学生将注意力转向课堂学习,使其更好地掌握所学的知识与技能。
(二) 以实际生活为基础全面展开教学活动
在进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学习的时候,学生需要将生活实际和计算机基础理论紧密结合,通过将计算机应用和实际生活相结合,进而提高理论研究的应用水平。为满足实际生活对计算机应用的需求,可以从两方面入手,一方面,教师应扩大学生关于计算机应用理论知识的视野,保证学生能够根据学习到的计算机应用知识解决实际生活问题,提高学生发现生活问题以及解决计算机问题的能力。当实际和理论相结合的时候,学生的计算机知识应用能力才能得到真正意义上的提高。另一方面,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突出计算机基础理论思想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保证提升个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 采用多样化的中职计算机教学方法
理实一体化的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需要灵活选择教法。根据学生学习能力的不同、计算机素养的差异,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这样才能够收获更好的教学效果。常用的教学方法有项目教学法、分层教学法、案例教学法、任务驱动法等。以项目教学法为例,项目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将一个独立的项目分成一个个子项目交给学生,让学生进行项目研究,带着目的主动学习理论知识,尝试操作,进而组织实施,评价总结,最后完成项目。其突出特点是:以学习项目为载体,以项目展开为主线,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任务学习等学习方法,完成学习任务。该教法,改变了“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创新了教学方式,体现“教、学、做”合一,学生在主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建构知识体系,提升能力,逐步实现学习过程和工作过程真正意义上的对接。如在初学幻灯片制作时,教师只需要讲解演示文稿的创建与保存,图片、文字等元素的插入,对于文字格式的设置、动画设置、幻灯片背景等知识点,学生完全可以自主学习,教学经验证明,在这一学习领域,学生的自学能力强、作品质量高,理实一体化的优势得以呈现。
四、 结语
本文的研究结果为目前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存在学生能力参差不齐、教学内容不合理、教学效果差等问题。由此本文提出以下教学对策:转变学生的学习思想、线上线下教学方法、以实际生活为基础全面展开教学活动。在我国教育事业不断发展下,将会出现多样化的教学法和更为有效的教学模式,作为中职教育的计算机课程教师,应重视自身教学能力的提升,进而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学服务。
参考文献:
[1]陈开宠.理实一体化训练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的开展[J].学周刊,2018(31):28.
[2]张静.中职学校计算机理实一体化教学的思考[J].科技创新与生产力,2016(7):47.
[3]崔国强.浅谈中职计算机教学中的理实一体化[J].电子制作,2014(20):99.
[4]颜廷勇.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在中职计算机教学的应用[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4(20):22.
作者简介:
周艳芳,河南省鹤壁市,鹤壁市机电信息工程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