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课堂“善问”更精彩

来源 :北方音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jian618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前一阵,有幸阅读了《好问的孩子哪儿去了》一文,文章从音乐课堂上孩子不会提问,没机会提问,不想提问三方面剖析了孩子课堂不善问的原因,提醒教师在课堂上要多多的鼓励和引导学生发问,培养其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和良好的学习方法。细读之余,我不禁思索:孩子在课堂上不善提问应当引起老师的高度关注,但转变提问的角色:课堂上直面学生的教师们是否善问呢?经常听到有的老师抱怨音乐课上问题抛出后,孩子却象个“闷葫芦”,或是怎么也说不出老师希望的答案,特别是在公开课上由于“答不对问”而出现冷场尴尬的场面。然而,反思老师课上所提之问,它们合理吗?问题有价值吗?无效之问能怪学生答的不佳吗?
  【关键词】音乐课堂;善问;引导
  有位教育家曾经说过:中小学教师若不谙熟发问的艺术,他的教学是不易成功的。可见,精心设计卓有成效的课堂提问是构建高效课堂的根本保证。好的提问,能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每一根神经,极大地提高音乐课堂的教学效率,引领学生在音乐王国里遨游。音乐课以审美为核心,教师的课堂提问,既要讲究科学性又要兼顾艺术性,在问题的设计上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一、指向要明确
  音乐是一门聆听的艺术,在音乐体验和感受上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正因如此,音乐课堂一些问题的提出应该具有明确的指向性,不能过于笼统和模糊,否则问题容易“泛化”,失去提问的初衷。有这样的教学片段:学生欣赏了《大河之舞》音乐背景下的爱尔兰踢踏舞和美式踢踏舞后,老师提问:两种舞蹈有什么区别。问题一出,台下举手回答的学生寥寥数人,且学生的回答比较散乱。如果教师之前这样提问:从舞蹈的韵律,舞蹈的节奏变化,舞者的情绪等方面作比较,两种舞蹈有何区别呢?这种带有明确指向性的提问是否更能引起学生的聆听和观察,从而有利学生分析比较和回答?在音乐教学过程特别是引导学生欣赏音乐时,教师应该多从音乐的要素,如音乐的情感,节奏的变化,旋律的起伏等多方面提示学生聆听音乐,让学生能围绕这些音乐要素来欣赏和思考,从而理解音乐的内涵,真正的走进音乐的世界。少提诸如“听了音乐,你有什么感受”等空乏无“领”的问题,尽管学生也能说出一二,但是这种提问却不能引导孩子有效的感知音乐。
  二、难易需适度
  问题的设计难易要适度,应以“跳起来能摘到桃子”为宜。过于直露或浅显的问题就象是一碗清水,无滋无味,让学生没有任何思考的空间和余地。经常可以听到课堂上老师问“这首歌曲好不好听”“你们想不想学”等问题,学生只要回答“好”或“不好”,“想”或“不想”,无须经过大脑的思考。这样的提问往往提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极大的抑制了学生的思维。反之,如问题过于艰深,学生往往无从回答,莫衷一是,产生畏难情绪,畏惧的心理,从而挫伤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抑制了学生求知欲望,影响了学习的兴趣。
  三、时机巧把握
  俗话说:趁热方能打铁,有风才能扬帆。问题提出的时机要把握好,才能在課堂上“煽风点火”,起到“点睛之笔”的效果。教学《走进号子》,引入号子时,我先让学生欣赏生活中真实的劳动号子,面对这种新颖而独特的“原生态”音乐劳动场面,学生兴致盎然,欣赏完毕,他们仍然沉醉其中。面对学生欲言又止的神情,我抛开原先向学生直接介绍号子的设计,而是设下一问:几个人抬一件重物时,每个人精神应该高度集中,为什么他们还要大声的吆喝歌唱,这不是一心二用吗?问题一出,学生纷纷举手质疑反驳……从他们的口中,得出了号子在劳动中可以统一劳动节奏,鼓舞干劲,消除疲劳,使劳动更具有乐趣的作用,这为后面的学习作了良好的铺垫。教师恰在时机的提问作用有两点:其一,由学生亲口归纳和总结,其自主探究答案的效果与老师直接的讲述两相比较,更能使学生印象深刻。其二,问题设在学生思绪活跃的时机,因此能引出学生的共鸣。适时 “抛砖”,方能“引玉”,课堂上教师提问的时机把握的巧,才能引起学生的有效思考,从而在“头脑风暴”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
  四、无效要避免
  音乐课堂上经常出现一些无效的“跑题”之问,问题或“空”,或“假”,或“偏”。在一节低年级《下蛋罗》的课上,歌曲学唱的过程中,老师问:母鸡是如何下蛋的?母鸡下蛋为什么会脸红呢?如果第一问是教师旨在引导学生念出母鸡叫声节奏:咯咯咯咯嗒,问题还算合理外,那么第二个问题就明显的跑题了,也许老师是受了该课件画面的影响(画面上母鸡的头部是红色的),但是教师如果课前稍加琢磨或是课中灵活机智些,就会想到,此问即无科学依据,又无课堂实效,实乃滑稽之举。其实,稍加留意,在很多的课堂上也会出现类似的“跑题”之问,还有一些“套话”式的提问,比如“这么动听的歌曲你们想学吗”“大家高兴不高兴呀”等等,表面上此类发问体现了师生的民主与和谐,实质上问题已经“走形”和“变样”,不是真问。这类问法偶尔点缀课堂还可以接受,但用多了就会泛滥成灾,成为“空问”或“假问”。
  五、形式求多样
  要想使学生注意力在一节课上保持长时间的集中,那么老师在提问的方式上就要下一番工夫,提问的方式应当灵活多样,使孩子的思维保持高度的兴奋,否则一成不变“你问我说”式的提问会使学生“审美疲劳”。在引导学生欣赏《匈牙利五号》时,在课堂提问上,一位老师用了多种多样的方式:有在黑板上让学生观察比较四句旋律异同的书面提问,有老师在语气语速上反差很大的设问反问,有让学生抢答竞猜的提问,有总结复习所学知识的追问……老师提问的方式和语气灵活多变,学生思绪飞扬,紧随其问。多变的提问成了课堂教学的一大亮点,用一名资深专家的点评:层层包围,节节出新。可见,一成不变的提问方式只会让学生觉得枯燥和乏味,而丰富多变的提问能大大的提高学生的兴趣,吸引学生的观察和注意力,提高上课的效率。
  教学是启迪智慧的事业,教师的教学艺术也应当包含了提问设计的艺术。陶行知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智者问的巧,愚者问的笨。只要我们课前注重吃透“两头”——教材和学生,又“何愁没处下金钩”,设计不出诱人的高效提问呢?
  作者简介:陈小平(1980—),现供职于丹阳市埤城中心小学,小学一级教师,市学科带头人,多篇文章发表于《儿童音乐》、《中小学音乐教育》、《校园心理》等杂志;眭辉军(1978—),现供职于丹阳市实验小学,小学高级教师,市骨干教师,多次获省市教学、基本功比赛一二等奖。
其他文献
1硬盘自动播控系统控制模式近几年,随着硬盘播出技术和功能的13臻完善,许多电视台为提高播出质量,改善操作环境,引进了全硬盘播控系统或盘带结合系统,最终实现网络制播一体化,在构
1模拟MMDS的弊端(1)频道资源浪费,播出节目受限国家批准广播电视行业微波带宽为200MHz,但农村有线电视受资金条件限制,多数只发展了100MHz带宽,用12套发射机传送12套电视节目
对山西西山煤电股份有限公司下属的西曲选矿厂渣浆泵使用过程中出现的常见问题进行分析,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优化方案。优化后的渣浆泵工作效果良好,有效解决了生产中出现的问
1用0/22 kHz开关切换Ku双本振高频头用百胜3800卫星接收机同时接收76.5°E亚太2R和113°E帕拉帕卫星的Ku波段节目,但接收113°E卫星普遍采用双本振高频头(如9 75
【摘要】中国的音乐作品历来以民族性和时代性为其主要特征,特别是运用西方技法进行创作,洋为中用,能更好的为我国的音乐作品提供源泉。从事复调研究和理论作曲多年的陈铭志先生就创作了大量具有独特风格和艺术价值的音乐作品,写于1982年的代表作《钢琴小品八首》被视为我国的第一部“十二音技法”钢琴作品。该作品完美的融合了序列音乐技术和五声风格语言,创作出具有民族特色的中国无调性音乐而受到国内外的赞赏,这部钢琴
大型参观车队一般由十几辆至几十辆车组成,为确保在行进过程中参观人员在车内利用汽车上的调频接收机随时收听播音员对沿途项目的现场报道,宣传车应设在车队的中间位置,这样
【摘要】钢琴曲《百鸟朝凤》改编自中国民间唢呐同名曲,经过王建中先生的改编不仅融合了钢琴曲所有的要素,而且保持了民族特色,在和声、旋律、装饰音等的保留,对民族特色技能和音色弹奏技巧的发扬。本文从作品演奏的民族特色研究出发,研究其在弹奏上对民族特色的模仿,在音色上对民族乐器的模仿,展现钢琴曲《百鸟朝凤》改编过程中对民族音乐的推动和完善作用。  【关键词】百鸟朝凤;民族特色;演奏  《百鸟朝凤》是中国有
主要介绍了数字电视系统中传输流采用MPEG-2标准进行压缩时,传输流的有效载荷中PSI/SI信息的构成,以及组成PSI/SI的各种表的主要作用.
对HFC双向通道的构建进行简单的阐述,对有线网络双向通道中可能会遇到的一些问题进行描述并加以解决.
介绍了物联网技术的概念,分析了物联网技术在机械设备组建安全监控系统、机械设备组建高效的运输系统及其他煤矿机械设备中的应用。该系统可对矿井设备信息进行动态跟踪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