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DV镜像中的审美文化

来源 :新闻爱好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st668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DV是Digital Video的缩写,指的是数码摄像机。它具有清晰度高、色彩纯正、无损复制、体积小、重量轻等特点,是最早作为家庭影像的摄录机与个人事务的记录机。它所拍摄的作品早期仅在家庭及小范围内传播,随着技术的进步与使用者人数的增多,DV所拍摄的内容渐趋广泛,扩展到社会新闻和自己制作的纪录片与影视剧。围绕DV及其作品形成一种DV镜像中的审美文化。
  DV媒介带来文化传播渠道的多样性变革
  DV首先是新型的传播媒介,其次是附着于其上的文化附加值。DV作为一种新的视觉媒体已经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它所带来的影响远远不止于技术层面,而是深入到了精神与文化领域。目前的DV作品大部分集中在有着浓郁的现实主义精神的纪录片上,并且有越来越多的所谓“私DV创作”。这些作品的题材涉及一些非常个人化的方面,出现了明显的边缘化、民间化倾向。这也给信息时代的文化多样性提供了又一个传播平台。当DV与网络媒体对接后其影像文化的传播渠道呈现出互动化、个性化与准大众化的趋势。当主流的电视媒体接纳并为其提供播出平台时,DV的影像内容将逐渐接近主流媒体的要求而进入大众化的公共话语空间。
  DV文化以互联网和电视这两种方式完成了个人内在指向性信息向社会公共空间的传递。DV文化在这两种传播渠道中的表现形式使其成为媒介文化研究中的典型范例。
  网络中的DV文化。网络中的DV内容创作者主要来自民间。近几年在DV界颇有影响力的“DV小组”以及实践社等都是非官方的,由DV爱好者自行组成。从年龄层分析,中国DV文化的倡导者和先行者大多出生于上世纪60年代中期,而随着DV热的持续升温,高校的大学生日渐成为DV文化的中坚力量。成本低廉的DV成了一大批渴望用影像表达自我却始终没有机会的人实现梦想的金钥匙。许多DV爱好者最初用DV拍了片子后在电脑上进行转录和剪辑,于是民间的DV影片首先在网上开始流行。随着爱好者的不断增加,各种关于DV的网站层出不穷。作为一门新兴的艺术,DV创作带有很强的创造性,除了和艺术沾边的群体外,大多数是不折不扣的平民,或高校在校学生,或刚进入社会的新人,用现在最流行的词语来说就是“草根”。草根一族是最自觉的有意识地用DV记录生活、表达自我的群体,他们拍摄的作品在一开始就带有草根文化的显著特征,这种特征决定了在一开始是被精英文化所排斥在外的,他们无法通过传统媒体的渠道展现自己的作品。互联网的发展与完善让草根们一下子得到了释放与展示的平台,尽管也许这种展示在一开始还是出于无意识状态。
  电视中的DV文化。在无序的DV制作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DV作品能否找到一个畅通有效的传播途径以实现由边缘向主流化的转变,成为影响DV继续发展的关键。为实现这一目的,DV必须放弃私密化、民间化的成长之路進而谋求与主流媒体融合的道路。事实上,主流媒体的有识之士也很早就对DV的影像传播优势与发展潜力给予了充分关注。现在许多电视台开辟有专门播放DV作品的栏目,1996年北京电视台创办的《百姓家园》从普通观众中选取对DV感兴趣的人进行创作,然后协同栏目组进行剪辑播出,开了我国电视DV栏目先河。继之其他地方电视台也相继开播了形式多样的DV栏目,河南电视台公共频道《DV观察》栏目是一档完全由老百姓拍摄的电视新闻节目。自2007年2月5日正式开播以来,屡屡创下收视奇迹,引起同行的广泛关注,在国内DV栏目中建立起了广泛的影响力。
  DV文化的美学意义
  我们从传媒文化的嬗变维度思考人类的精神发展史和美学进化史,发现人类美学的发展历程就是一部媒介演进、载体延伸的传播史。美学经历的每一次转型都与一定的媒介载体和传播技术的发展相联系。
  解放心智:DV的审美社会学意义。DV导致了影像传播方面的革命,使大众传播传受失衡的状况得到很好的改变。原先的受众也可以拿起DV像传播者一样记录和传播自己对生活的观察和思考。摄影摄像技术自诞生以来的很长一段时间一直被一些机构和专业化人士所掌握,普通民众很难接触到这些东西,只是这些影像的消费群体却很难参与进去并发出自己的声音。90年代以来,随着摄影技术的发展和计算机的普及,特别是互联网的发展与发达,数字DV摄影机开始以普通家电的身份进入中国寻常百姓的家庭,开始了个人化影像创作的时代,使人们开始了用视觉进行思维的历史。
  大众使用DV的过程是一种文化变革,它的价值并不在于是一种所有权的差异,而是自下而上地来自大众的文化自主。由于DV已经逐步进入普通百姓的生活,DV文化也就更趋大众化,它已经从过去的专业化开始走向平民化。随着DV的发展,影像创作队伍将日趋庞大,专业与业余的界限也将日趋模糊。作为数字化时代的DV影像,已经成为人们组合世界的一种方式和判断世界的一种价值观念。DV时代的影像创作将变得更为多源和多元。
  真实呈现:DV的审美心理学意义。DV是一种生存状态,是对生活原生态接近真实的记录,DV让人们找回对生活久违了的天真和热情,让人们换一个视角去观察习以为常的一切。用DV镜头来观察社会,发现问题,用DV影像来寻找问题的答案,这是DV生活带来的新的语言、新的表达方式和新的生活哲学。他们在与生活零距离的创作状态中所闪烁出的火花令许多专业人士也感到惊讶。难忘伊犁静夜的雪花,难忘那个平静去世的老人,难忘那个一边呷酒一边絮叨的父亲,难忘那对艰难谋生的夫妻,难忘那个在废墟边整洁地生活的上访老人,难忘那个为重病儿子四处奔走的憔悴母亲,难忘那个春节前求人要债的男人……那些底层人物所具有的善良、坚毅、执著、关怀、相濡以沫、同甘共苦,一次又一次感动了电视机前的观众,一次又一次让我们泪流满面。朴素的DV传递了生活中最本质的力量。今天的DV是高科技社会的民间性产物,犹如民间绘画和工艺是农耕社会的民间产物一样,两者最大的类同就是对社会与生俱来的亲和性。
  对人性的关怀:DV的审美文化学意义。DV创作者运用自己的思考来反映原生态的现实生活,真实地记录那些生活在社会底层、不为主流话语所关注的迟暮老人、手工艺人、流浪汉等平凡人的粗糙影像和生命片段,从中显示出在主流话语之外,他们对普通民众的关怀和理解,而不再是主流话语所虚构出来的那种“现实”,表现出生活的沉重、生命的无奈和现实的残酷。从边缘发出一些被压在底层的普通人的心声,表现他们日常生活中的喜怒哀乐,给他们带来一种主流媒体很少具有的人文关怀与生命意识。用个人化的影像话语记录这些底层人物,使他们成为被关注被叙述的对象,带给人们对“生存”这个严峻问题的思考。
  在国内,DV作品发展前期,已经涌现出很多关注身边普通人生活的个人纪录片,如《老头》、《江湖》、《北京弹匠》、《铁路沿线》、《雪落伊犁》,甚至还产生了如贾樟柯用DV摄像机拍摄的《任逍遥》等一批DV电影。
  电视艺术下的DV新闻以平民化的视角,记录发生在群众身边的各类事情,能够较好地反映社情民意,表达民众的情感和心声,使普通老百姓有了更多的话语权,体现出社会的进步和应有的“人文关怀”。汶川地震那天,旅客陈克强用DV记录的感人视频让每个人的心为之颤动。地震爆发时,茂县渭门乡椒园村村民自己身陷困境,却还无偿为游客搭起简易棚,从家里拿来被褥和衣服给游客们铺盖御寒;村民们还冒着余震的危险到11公里外的县城背粮食,翻山越岭9个小时,用生命换来400多公斤大米,帮助游客度过最危难的时刻。这段DV视频让观众看到了灾难中人性的温暖与可贵。这样的报道不仅有利于提升观众的思想境界,也有利于凝聚整个社会。也正是有了这些身处重大突发性事件现场,且具有一定新闻意识的平民拍摄者,才使新闻作品更具接近性。
  DV影像的创作与大型设备拍摄的相比,作品内容本身缺乏一种视听的震撼力,因而发掘DV独特的美学内涵是DV栏目生存的重要保证,如果DV丧失了思想性和真实性,自身存在的价值便相对弱化。DV文化最初的形成缘于DV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真、善、美的追求,DV人憧憬能够重拾大众的理性批判和价值判断。DV文化现象是如何进入我们的生活并成为我们生活的镜像,传播学界与文化界应不断加深对DV文化的了解和传播。
  参考文献:
  1.周胜怡、孙祯祥:《透视重大突发事件中的DV新闻》,《宁波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1)。
  2.李燕枫:《新媒体审美特征的美学思考》,《今日科苑》,2009(3)。
  3.蓝凡:《DV艺术论》,《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05(6)。
  4.陈峻俊:《DV的媒介文化分析》,《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6(4)。
  (作者为广东技术师范学院教育技术与传播学院教师)
  编校:郑 艳
其他文献
林丹,有一股与生俱来的霸气。年仅28岁的他,已经是同时拥有奥运会、亚运会、世锦赛、全英公开赛、世界杯、苏迪曼杯、汤姆斯杯七大满贯的国际羽坛第一人,被公认为“21世纪最
一、目前我省农村所有制格局及其发展趋势统揽现阶段我省农村所有制格局,有三大特征:一是多种经济形式正在发展,不同形式相互渗透,典型形态与非典型形态相互促进;二是经济形
SOCIALISME :Vousavezdeuxvach es .Vosvoisinsvousaident vousenoccu peretvousvouspartagezlelait .社会主义 :您有两头奶牛 ,您邻居帮您照料奶牛 ,于是你们共享牛奶。COMMUN SOCIALIS: You have two cows, and your neighbor helps you with the cows, so you share t
研读近三年全国理综卷化学试题,会发现试题在难度上基本没有改变,甚至在知识点和出题方式上都变化不大,在内容上侧重对基础知识、主干知识、基本技能、基本素质的考察。高考结束后考生都反映试题不难,但得到的分却不是很高。这就暴露了中学教与学中的弱点,学生对课本知识理解领悟不到位,在学习过程中不能很好的形成对化学基本原理和方法的理解,缺乏知识间的横向联系,对知识不能灵活运用。针对学生学习中存在的诸多弱点,笔者
一个身患癌症的61岁老人,可以花两年时间跑一个全球马拉松?日本的喜剧演员间宽平做到了。他2008年底离开日本大阪,开始环球马拉松。中途被确诊患上前列腺癌。但他经过短暂治疗后,很快再次上路。2011年1月,间宽平终于重新回到日本——他在日本福冈市的码头登陆。他将继续向着大阪进发,跑完最后的620公里。    马拉松中途发现前列腺癌    间宽平是一名日本喜剧演员,平常就是一位长跑爱好者,还在做演员的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今年9月1--2日,“知觉与意识:2012年心灵与机器北京会议”成功举办。会议由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北京师范大学脑与认知科学研究院、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国家重点实验室、心灵与机器Workshop联合主办。本届会议是“心灵与机器Workshop”第九届跨学科年度会议,也是心灵与机器Workshop第一次专门与心理学家、神经科学家合作办会。本届会议的主题是“知觉与意识”,分为五个专题:视觉与注意;意识与无意识知觉;概念与知觉经验;机器觉知与机器意识;情感与道德的神经机制。来自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大学
2—1.5万年前的低温期,平均气温比现代低8—10℃左右,海面最低时为现代海面的-130米;距今1.2—1.1万年气候开始回暖,全新世中期(8000—3000年前)为高温期,平均气温比现代高2
正常情况下,由于肺动脉平滑肌细胞(pulmonary arterialsmooth muscle cell,PASMC)增殖与凋亡之间的精确调控,共同维持肺动脉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而当通过多种途径引起肺动脉
上世纪50年代,久负盛名的徐韬导演就已拍摄了《草原上的人们》、《海魂》、《小康人家》等多部电影,我非常景仰、十分敬佩。1959年,当徐韬同志在上影的许多剧本中选择了《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