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汉唐时代的龟兹大曲、伊州大曲、高昌大曲等,到阿曼妮莎汗整理为完整的十二木卡姆,新疆维吾尔木卡姆经历了人世间的战火与和平、沧海和桑田,薪火相传到今天。到上个世纪中叶,新疆刚解放之初,流传在民间的十二木卡姆已经危在旦夕,时任新疆政府领导的赛福鼎请求周恩来总理予以帮助,中央人民政府给予了高度重视,立即派出了得力人员。从那时起,一个汉族音乐学家的名字和木卡姆紧紧联系在一起,他就是万桐书。
2008年12月初,已经85岁的万桐书应邀参加中国传统和古典木卡姆学会成立大会,回到了乌鲁木齐。在见到万桐书以前,我特意查看了有关他的简历。在“万桐书”的条目下,是这样介绍的:万桐书,研究员,男,1923年12月3日出生于武汉市。1948年毕业于南京国立音乐院理论作曲系,曾任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音乐家协会名誉主席,中国音乐家协会理事,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学会顾问,自治区政协第三、四、五届政协委员。1992年,在北京举办的“中国维吾尔族‘十二木卡姆’系列活动”中,被授予“木卡姆艺术家”荣誉称号;1999年初,被授予“世界文化名人成就奖”;2006年,被授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二届“天山文艺奖”贡献奖。
见到万桐书先生的那天,乌鲁木齐大雪纷飞。精神矍铄、鬓发如雪的先生感慨地看着窗外:“乌鲁木齐变化太快了。”他不由回忆起57年前的乌鲁木齐。弹指一挥间,半个世纪在生命的云卷云舒、花开花谢中不过是白马过隙。1951年3月,北京一派春意盎然,刚刚28岁的万桐书突然被中国音乐家协会主席吕骥找去:“组织经过认真研究,准备把你派到新疆工作,新疆有套宝贵的音乐遗产叫作十二木卡姆,一定要保存下来,不能失传。”
回忆起当时的情景,万桐书微笑着说:“我当时居然不知何为木卡姆。只知道贝多芬、柴可夫斯基。但组织安排了,我坚决服从。”万桐书和妻子抱着刚满周岁的女儿,坐飞机到兰州,再换列车,5月到达乌鲁木齐。“那时候南门还有城墙,有木桥,可没有现在这么美。”住的地方安排在如今的新疆大学红湖对面的老苏联领事馆。几乎在同一时候,喀什十二木卡姆大师吐尔地·阿洪、郭西·阿洪和来自伊犁的肉孜·弹拨尔也都来到了红湖。
“那时候,红湖周围绿树成阴,有一棵百年古树遮天蔽日,吐尔地·阿洪、郭西·阿洪、肉孜·弹拨尔常在闲暇之余放喉歌唱,歌声悠扬,非常动听,把我深深吸引住了。听了十来天,听出点门道,歌声有时高亢、有时低沉,但只要手鼓声一变,调子就变。”说到这些,万桐书显得很兴奋,他面带微笑,仿佛又回到了那一刻。“那时候,吐尔地·阿洪已经73岁了,个头不高,眼睛炯炯有神,记忆力非常好。第一次录音很顺利,但是由于录音设备差,效果不太好。当时的新光发电厂一天发电只有几个小时,电压跟不上,无法录音。最后拿电台的设备进行了录音,才保证了质量。基本上一天录制一套,录完即听,不满意的部分第二天重新录,用了两个月的时间方才大功告成。那时也没什么条件,录音棚里铺着一块地毯,吐尔地·阿洪带着儿子卡吾力·吐尔地坐在那里,一个打手鼓,一个拉沙塔尔,木卡姆总共有12支套曲,每支套曲必须连贯唱完,中间不能有停顿,一唱就是两个小时左右。这样,整整录了两个多月!1951年10月,第一阶段的录制工作结束了,工作组整整录下24盘钢丝带。整部木卡姆的演唱时间长度超过20个小时。听着钢丝录音机中传出自己演唱木卡姆,吐尔地·阿洪热泪盈眶,我们也是激动万分!” 万桐书感慨地挥了挥手,那个时候的细节时隔半个多世纪,在老人的心里还是如此清晰。
第一次录音结束了,随之而来的工程依然非常艰巨,艰难的整理、记谱工作并不比录音轻松。由于吐尔地·阿洪唱的木卡姆中有大量的察合台语,很多维吾尔本民族的人都听不懂,这就牵涉到翻译问题。 1954年8月,万桐书率领的抢救木卡姆工作组再次邀请吐尔地·阿洪来到乌鲁木齐,此次要进行的是更为复杂的“配词”(翻译歌词)工作。工作组还请来一些翻译家、维吾尔族诗人、音乐家共同参与配词,还从西安音乐学院请来了音乐学家邓伟。“每放一段录音,吐尔地·阿洪就唱出歌词,大家记下来再与录音进行对照,然后逐字逐句地把它们翻译成现代维吾尔文,记谱工作仍然以1951年的为主,以1954年的为补充。这项工作花费了一个多月时间才完成。”万桐书说。
在紧张地整理十二木卡姆的同时,万桐书还多次深入到南北疆广大地区,在十多个县(区)访问了上百个有名望的民间歌手。结果证明,以吐尔地·阿洪的弹唱为依据整理的十二木卡姆曲调完全正确。这次,万桐书请既懂察合台语又懂诗的维吾尔诗人尼稀依提重新整理记录歌词,其他语言专家再据此译成汉文。经过数年翻译、审核,在整理出版的《十二木卡姆乐谱总集》中,仍以著名木卡姆大师吐尔地·阿洪留下的木卡姆乐曲和歌词为主,同时补充了部分木卡姆乐曲,删去了一些重复和不合音乐节拍的歌词,补充了部分在维吾尔古典文学中占有特殊地位的著名诗人的经典力作。吐尔地·阿洪演唱的十二木卡姆共计245首乐曲、2482行歌词。在这次整理补充中,最终审定收录乐曲320首、歌词2990行。
“在第一次录音时,吐尔地·阿洪就已有病在身,第二次录音时,他已经身瘦体弱,许多歌词和唱段已经记得不那么清楚了。”万桐书惋惜地摇摇头,毕竟在1954年的时候吐尔地·阿洪已经74岁了。这一次大师唱得自由而放松,而录制的条件也升了一个档次,这是由于乌鲁木齐苇湖梁电厂电量充足,录音再无后顾之忧了。了解十二木卡姆的人都知道,木卡姆很长、很复杂,弹唱者要一部一部顺着节奏一口气唱完,中间一停就难接上,无法反复听唱记录,必须录音后记录整理。自治区党委宣传部派人到上海,买回一台美军留下的处理品——老式钢丝录音机,终于完整保留了大师的声音。“万幸啊!在第二次录音的两年后,也就是1956年,吐尔地·阿洪就去世了。这对抢救木卡姆艺术来讲,真是很惊险!可惜的是吐尔地·阿洪没有能够听见他自己的声音。”万桐书神色严肃地说。
在整理木卡姆近五年的时间里,万桐书认为,十二木卡姆和西汉、东汉以及唐代的著名大曲龟兹乐、伊州乐、高昌乐、疏勒乐等西域古代音乐有着密切的传承关系,木卡姆中吸收了大量中原音乐的元素,同时也极大地丰富了中原音乐。1960年,《十二木卡姆乐谱》两卷集和资料唱片模版出版。这部被称之为“维吾尔族音乐之父”的十二木卡姆得以基本按原样保留了下来,为后来进一步对十二木卡姆进行研究提供了可靠的文字、音响、乐谱资料,完全可以这样说,这是继公元16世纪阿曼妮莎汗和卡迪尔汗整理十二木卡姆之后的又一次里程碑。《十二木卡姆乐谱总集》的出版在中国音乐史上划出了一道璀璨的光芒,为那个时代的新疆奉献出了最美丽的一幅画卷,从而形成了第一个版本,拉开了十二木卡姆从口头传承到文本传承的序幕。
经过50多年的整理和发扬,新疆维吾尔木卡姆不再是师徒间口头传授的纯民间的传唱艺术,而成为有曲谱、有音律、有节拍、有诗文唱本的正宗艺术形式。十二木卡姆曲调360个,连续24小时才能演奏完毕;配词选取了维吾尔族古典诗、民间长诗和民间歌谣,长达4000多行,朗诵起来朗朗上口、铿锵有力。作为中国民族文化中引人注目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新疆维吾尔木卡姆是其中璀璨的一颗明珠。目前已经成功申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
“工作完了,还要做一辈子的准备。”万桐书先生望了一眼外面的飘荡的白雪,回头笑着对我说:“这是我的老师著名音乐学家杨荫浏先生对我的教诲,我一直记在心头。”
2008年12月初,已经85岁的万桐书应邀参加中国传统和古典木卡姆学会成立大会,回到了乌鲁木齐。在见到万桐书以前,我特意查看了有关他的简历。在“万桐书”的条目下,是这样介绍的:万桐书,研究员,男,1923年12月3日出生于武汉市。1948年毕业于南京国立音乐院理论作曲系,曾任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音乐家协会名誉主席,中国音乐家协会理事,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学会顾问,自治区政协第三、四、五届政协委员。1992年,在北京举办的“中国维吾尔族‘十二木卡姆’系列活动”中,被授予“木卡姆艺术家”荣誉称号;1999年初,被授予“世界文化名人成就奖”;2006年,被授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二届“天山文艺奖”贡献奖。
见到万桐书先生的那天,乌鲁木齐大雪纷飞。精神矍铄、鬓发如雪的先生感慨地看着窗外:“乌鲁木齐变化太快了。”他不由回忆起57年前的乌鲁木齐。弹指一挥间,半个世纪在生命的云卷云舒、花开花谢中不过是白马过隙。1951年3月,北京一派春意盎然,刚刚28岁的万桐书突然被中国音乐家协会主席吕骥找去:“组织经过认真研究,准备把你派到新疆工作,新疆有套宝贵的音乐遗产叫作十二木卡姆,一定要保存下来,不能失传。”
回忆起当时的情景,万桐书微笑着说:“我当时居然不知何为木卡姆。只知道贝多芬、柴可夫斯基。但组织安排了,我坚决服从。”万桐书和妻子抱着刚满周岁的女儿,坐飞机到兰州,再换列车,5月到达乌鲁木齐。“那时候南门还有城墙,有木桥,可没有现在这么美。”住的地方安排在如今的新疆大学红湖对面的老苏联领事馆。几乎在同一时候,喀什十二木卡姆大师吐尔地·阿洪、郭西·阿洪和来自伊犁的肉孜·弹拨尔也都来到了红湖。
“那时候,红湖周围绿树成阴,有一棵百年古树遮天蔽日,吐尔地·阿洪、郭西·阿洪、肉孜·弹拨尔常在闲暇之余放喉歌唱,歌声悠扬,非常动听,把我深深吸引住了。听了十来天,听出点门道,歌声有时高亢、有时低沉,但只要手鼓声一变,调子就变。”说到这些,万桐书显得很兴奋,他面带微笑,仿佛又回到了那一刻。“那时候,吐尔地·阿洪已经73岁了,个头不高,眼睛炯炯有神,记忆力非常好。第一次录音很顺利,但是由于录音设备差,效果不太好。当时的新光发电厂一天发电只有几个小时,电压跟不上,无法录音。最后拿电台的设备进行了录音,才保证了质量。基本上一天录制一套,录完即听,不满意的部分第二天重新录,用了两个月的时间方才大功告成。那时也没什么条件,录音棚里铺着一块地毯,吐尔地·阿洪带着儿子卡吾力·吐尔地坐在那里,一个打手鼓,一个拉沙塔尔,木卡姆总共有12支套曲,每支套曲必须连贯唱完,中间不能有停顿,一唱就是两个小时左右。这样,整整录了两个多月!1951年10月,第一阶段的录制工作结束了,工作组整整录下24盘钢丝带。整部木卡姆的演唱时间长度超过20个小时。听着钢丝录音机中传出自己演唱木卡姆,吐尔地·阿洪热泪盈眶,我们也是激动万分!” 万桐书感慨地挥了挥手,那个时候的细节时隔半个多世纪,在老人的心里还是如此清晰。
第一次录音结束了,随之而来的工程依然非常艰巨,艰难的整理、记谱工作并不比录音轻松。由于吐尔地·阿洪唱的木卡姆中有大量的察合台语,很多维吾尔本民族的人都听不懂,这就牵涉到翻译问题。 1954年8月,万桐书率领的抢救木卡姆工作组再次邀请吐尔地·阿洪来到乌鲁木齐,此次要进行的是更为复杂的“配词”(翻译歌词)工作。工作组还请来一些翻译家、维吾尔族诗人、音乐家共同参与配词,还从西安音乐学院请来了音乐学家邓伟。“每放一段录音,吐尔地·阿洪就唱出歌词,大家记下来再与录音进行对照,然后逐字逐句地把它们翻译成现代维吾尔文,记谱工作仍然以1951年的为主,以1954年的为补充。这项工作花费了一个多月时间才完成。”万桐书说。
在紧张地整理十二木卡姆的同时,万桐书还多次深入到南北疆广大地区,在十多个县(区)访问了上百个有名望的民间歌手。结果证明,以吐尔地·阿洪的弹唱为依据整理的十二木卡姆曲调完全正确。这次,万桐书请既懂察合台语又懂诗的维吾尔诗人尼稀依提重新整理记录歌词,其他语言专家再据此译成汉文。经过数年翻译、审核,在整理出版的《十二木卡姆乐谱总集》中,仍以著名木卡姆大师吐尔地·阿洪留下的木卡姆乐曲和歌词为主,同时补充了部分木卡姆乐曲,删去了一些重复和不合音乐节拍的歌词,补充了部分在维吾尔古典文学中占有特殊地位的著名诗人的经典力作。吐尔地·阿洪演唱的十二木卡姆共计245首乐曲、2482行歌词。在这次整理补充中,最终审定收录乐曲320首、歌词2990行。
“在第一次录音时,吐尔地·阿洪就已有病在身,第二次录音时,他已经身瘦体弱,许多歌词和唱段已经记得不那么清楚了。”万桐书惋惜地摇摇头,毕竟在1954年的时候吐尔地·阿洪已经74岁了。这一次大师唱得自由而放松,而录制的条件也升了一个档次,这是由于乌鲁木齐苇湖梁电厂电量充足,录音再无后顾之忧了。了解十二木卡姆的人都知道,木卡姆很长、很复杂,弹唱者要一部一部顺着节奏一口气唱完,中间一停就难接上,无法反复听唱记录,必须录音后记录整理。自治区党委宣传部派人到上海,买回一台美军留下的处理品——老式钢丝录音机,终于完整保留了大师的声音。“万幸啊!在第二次录音的两年后,也就是1956年,吐尔地·阿洪就去世了。这对抢救木卡姆艺术来讲,真是很惊险!可惜的是吐尔地·阿洪没有能够听见他自己的声音。”万桐书神色严肃地说。
在整理木卡姆近五年的时间里,万桐书认为,十二木卡姆和西汉、东汉以及唐代的著名大曲龟兹乐、伊州乐、高昌乐、疏勒乐等西域古代音乐有着密切的传承关系,木卡姆中吸收了大量中原音乐的元素,同时也极大地丰富了中原音乐。1960年,《十二木卡姆乐谱》两卷集和资料唱片模版出版。这部被称之为“维吾尔族音乐之父”的十二木卡姆得以基本按原样保留了下来,为后来进一步对十二木卡姆进行研究提供了可靠的文字、音响、乐谱资料,完全可以这样说,这是继公元16世纪阿曼妮莎汗和卡迪尔汗整理十二木卡姆之后的又一次里程碑。《十二木卡姆乐谱总集》的出版在中国音乐史上划出了一道璀璨的光芒,为那个时代的新疆奉献出了最美丽的一幅画卷,从而形成了第一个版本,拉开了十二木卡姆从口头传承到文本传承的序幕。
经过50多年的整理和发扬,新疆维吾尔木卡姆不再是师徒间口头传授的纯民间的传唱艺术,而成为有曲谱、有音律、有节拍、有诗文唱本的正宗艺术形式。十二木卡姆曲调360个,连续24小时才能演奏完毕;配词选取了维吾尔族古典诗、民间长诗和民间歌谣,长达4000多行,朗诵起来朗朗上口、铿锵有力。作为中国民族文化中引人注目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新疆维吾尔木卡姆是其中璀璨的一颗明珠。目前已经成功申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
“工作完了,还要做一辈子的准备。”万桐书先生望了一眼外面的飘荡的白雪,回头笑着对我说:“这是我的老师著名音乐学家杨荫浏先生对我的教诲,我一直记在心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