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视化编程课程考核方式探索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yuwu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可视化编程是一门实践性课程。针对课程的特点和传统考核方式的不足,提出采用一人一套题、分组上机的考核方式,并从考核目的、考试流程和实际效果等方面进行具体阐述。最后指出该考核方式的不足并提出改进方法。
  关键词:分组上机考试;可视化编程;实践
  TP311.1-4
  可视化编程是一门实践性课程。该课程不仅要求学生掌握程序设计语言,还要求学生掌握窗口编程技术。传统的教学模式越来越不适应培养高技术人才的需要,因此考核方案改革势在必行,采用随机抽签、独立考试的考核方式可以大大提高学生动手编程能力。
  一、背景
  可视化编程是一门程序语言设计课程。该课程不仅要求学生掌握程序设计语言,还要求学生掌握窗口编程技术。本着“少讲多练”的原则,许多编程实践要求学生在实验课和课后来完成。以往课程的考核采用笔试+实验的方式,从教学效果来看,虽然学生通过了考试,但对程序设计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术掌握得不扎实。对于理论课,不少学生采用考前突击,死记硬背的方式来通过考试;对于实验考试,学生要么从网上下载,要么拷贝学习相对比较好的学生的程序即可通过实验考试。显然,这样的成绩不能反映学生实际的学习情况。因此在上后续课程时,一旦要求动手编程,则立刻发现学生在实践方面的能力非常差。
  针对上述问题,许多教师提出了考核改革方案。如刘一臻等提出注重过程的考核方式,包括试卷考试、大作业、小作业、上机考试等[1]。梁福荣等以就业为导向,提出了能力测试、分层测试,模拟测试等多种考核形式[2]。汤伟等转变命题方式,力图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3]。范晶等强调学生自主学习,分阶段进行测试[4]。
  虽然以上教师提出了各种考核方式,但随着网络技术发展,仍然无法避免学生对网络的依赖。究其原因,除了学生的学习方法、学习态度以及教师的教学方式外,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学生平时动手实践不足,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对网络、同学和老师产生依赖感。
  二、随机抽签的考核方式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笔者放弃了传统的试卷考核和传统的上机考查方式,转而采用分组随机抽题的考试形式。实践表明,采用该考核形式可以提高学生动手编程能力。通过对比发现,采用传统考查方式的学生的编程能力比采用分组随机抽题方式的学生要低很多。
  (一)采用分组随机抽题考核方式的目的
  考试是对学生所学知识和技能的检验。就本课程而言,考试除了检验学生对该课程的基本知识点的掌握之外,还要检验学生的编程能力。因此,上机考试可以取代试卷考试。具体到本课程,就是要学生完成上机习题以及实验课程中的上机实验。因此考核目的就是检查学生是否完成了上机练习。如果学生完成上机练习,通过考试是很轻松的;反之,通过考试的难度就很大。因此,采用分组随机抽题的考试方式能够检验学生平时的学习状况。
  (二)考试流程
  明确考试范围后,将编程题目随机分为35组,每组2道编程题,考试时间2小时。学生从35个信封中随机抽取一套题目,要求学生在不查阅参考资料,不上网、不询问同学的前提下独立完成。考虑到学生人数较多,因此将学生分成若干组,每组8-10人,这样在每一组的考试中只有8-10个人从35套题中抽取试题,既减轻了教师的出题工作的负担,也能保证学生抽题的随机性。笔者所带课程人数大约50-60人左右,最多有2个同学选到同一套题。笔者给学生两次机会。如果第一次没有通过可以参加第二次考试,考试成绩以两次考试成绩最好的为课程成绩,两次考核均未通过则为不及格。
  (三)实际效果
  笔者在我校学生作了尝试,根据与学生交流和考核结果分析表明,采用随机抽题上机考试在能够促进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氛围也有改善。通過这种带有强迫式的动手实践,不少同学表示课程真正“学懂了”。
  三、考核方式的改进
  虽然该考核方式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仍有改进和完善的地方。
  1.教师的出题工作量比较大。由于缺乏题库,教师需要手工录入考试题目,因此出题会占用教师大量时间,这对于推广该考核方式不利。
  2.考试题目局限于教材,仍然存在学生靠机械记忆来参加考试。
  3.每套试题难易程度不均衡。由于考试题目来自于教材,因此很难保证试题之间难易程度相当。站在学生角度来讲会感到不公平。
  改进措施:
  1.加强题库建设,聘请助教负责题库的更新与维护。运用计算机信息技术管理题库,自动生成考试题目,甚至开发自动改卷系统,对学生的程序进行自动评判、自动打分。
  2.题目不局限于教材。建立题库系统后,绝大多数的题目并不来源于学生所用教材,因此学生不可能通过机械记忆来通过考试,这样更能反映学生的真实学习情况。
  3.建立试题的难易等级,形成试题时尽量保持试题之间难易程度的一致性。
  四、结语
  考试是对学生平时学习状况的必不可少的检验手段,本文所提出的考核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以往考核方式的不足,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考虑到大多数的计算机课程都有实践环节,因此该考核方式也可以推广到其他的计算机课程中。
  参考文献:
  [1]刘一臻,李敬波,马彩霞等.以过程考核为主导的大学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类课程考核评价体系的研究[J].辽宁科技学院院报,2014(1):66-68.
  [2]梁福荣等.浅谈计算机专业中课程考核趋势[J],福建电脑,2015年(7):150-151.
  [3]汤伟,姜峰,赖俊等.计算机类课程考核方式改革的若干思考[J].计算机工程与科学,2014(A2):118-120.
  [4]范晶.计算机程序设计类课程考核方式的改革与研究[J].信息与电脑.2015(16):155-156.
  作者简介:何伟(1975-),男,汉族,江苏苏州人,讲师,研究方向:智能优化,先进制造,教育信息化。
其他文献
摘要: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不仅取决于他们的知识储备量,更取决于其运用这些知识的本领。学好高等数学的指标之一,就是迅速,准确地解题,因此学生必须具有过硬的运算能力。本文从几个方面论述了在教学中应从哪些方面来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关键词:运算能力;特点;培养方法  G642  高等数学是本科院校重要的基础课程,他不仅是学生后续专业课程的基础,也是解决各类工程技术问题的基础。“高新技术本质上是
摘 要:我国的建筑业发展迅速,随着建筑逐渐向着大规模发展,确保建筑结构的安全性也成为了建筑业发展中的重要课题。在进行建筑结构设计的时候,不仅要保证完成建筑的需求,提高建筑的美感,最主要的是要在建筑结构设计的时候确保建筑的安全。  关键词:建筑;结构设计;建筑安全  现阶段的建筑在使用中,安全事故频发,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安全造成了很大的影响。所以确保建筑的安全性,也成为了建筑设计人员的主要关注点。在建
摘 要:地址灾害是产生环境问题的主要因素,地质灾害的发生经常会对环境造成严重的破坏,对人们的生活造成了非常严重的影响,水资源的不合理开发是导致地质灾害的主要原因,水资源利用的不合理不仅会导致环境的严重破坏同时也会使地下水位降低等自然灾害。所以,本文基于水文地质条件在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中的重要性做了以下几点研究。  关键词:水文地质;地质灾害;危险性  勘查有关的重要工作就是水文地质,勘查的数据可以
摘要:应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目的是为了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相对于传统课堂式教学而言,其最大特点在于利用视频等影音资料来实施教学并重新构建学生的学习流程。本文提出在“医学成像技术”课程的教学实践中,进行具有翻转课堂教学特点的授课模式,从课件制作、学生分析、以及教学实践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讨论。最终设计构建出适合该课程的教学流程和模式,以提高学习效果,进而培养出在医学图像处理方面具有高技术、高能力的创新
摘 要:公路與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在交通运输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极大地推动了国民经济的发展。公路施工的面积比较大,需要进行长距离的地理勘测,而且施工的时间长,工程量大。因此,公路施工安全管理意义重大。本文针对公路施工安全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谈一谈个人的观点,并提出几点有效解决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公路施工;安全管理;优化措施  1 公路施工安全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公路施工过程中没有重视安
摘要:针对现有新能源汽车发展现状,从专利技术、基础设施和国家标准等几个方面对新能源汽车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分析新能源汽车发展过程中需要研发的重点,企业需要通过掌握实质性核心技术,配合合理的专利战略布局,构筑自己的专利壁垒,同时推广技术领先的自主知识产权,才能形成真正的产业国际核心竞争力,在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国际标准具有话语权。  关键词:新能源汽车;专利;基础设施;标准  F426.47
着眼于党的先进性和执政能力建设,着眼于党风和社会风气的根本好转,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纪委第七次全会上强调,要切实抓好新形势下领导干部作风建设,要在领导干部中大力倡导勤
摘 要:我国从古至今都是著名的农业大国,农业也是我支持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因此其建设情况与国民利息息息相关。近些年,我国对农业的建设力度越来越大,而农业水利工程的相关建设在其中更是占据了重要位置,就农业灌溉的情况来看,加大对农业水利工程的建设对我国农业起着重要的现实作用。而浆砌石施工工艺则是农业水利工程建设中的常见施工工艺,其能够根据不同的水利工程建设内容从多角度考虑,全面的保证工程质量。
摘要:课程问题是高职教育的核心问题,结合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实际教学情况,提出了基于行业标准的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改革,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是打好学生专业课基础,也是一种增强学生工作适应性和岗位胜任力的教学模式。同时以行业岗位需求为逻辑起点和主线,将行业标准融入教学内容,建构工作过程所需的基础知识体系,依据职业需求设置电子技术基础课程内容,紧扣专业课需求和行业标准,本行业典型电路为例,实用性强的特点。  
摘 要:本文通过对新建吉林至珲春铁路某特大桥的实际工程案例,对箱梁架设穿越既有线的各工序施工进行论述,强调了铁路封锁的管理及架梁方案,对工程进行总结。  关键词:钢箱梁;架设;特大桥;穿跨越既有线  1 工程概况  新建吉林至珲春客运专线某特大桥位于图们市村北侧,沿布尔哈通河南岸而设,全长1736.25m。孔跨布置为:1-23.5m+35-31.5 m+3-23.5 m+(18+24+18)m+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