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上东区妈妈们的入托战争

来源 :现代家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yitz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耶鲁人类学博士薇妮斯蒂·马丁和丈夫一起带着孩子搬到纽约上东区时,她对那里的生存规则还一无所知。从物色公寓、购买学区房、给孩子申请私立学校开始,她打响了一场艰苦卓绝为期六年的“战争”。作者以下的口述告诉我们:全世界妈妈们的焦虑其实都一样。
  托儿所远比你想象的重要
  我原本以为,因为我和先生确定以后一定会把儿子送进公立学校,所以不需要为了未来可以进高级的私立学校,先在托儿所卡位,但没想到在上东区,抢托儿所是你死我活的战争,不管是普通的,还是顶级的,通通都一样。
  我在孩子音乐班上认识的几位妈妈,还有我带大了四个孩子的嫂嫂,都是上东区人,她们帮我恶补上东区教育的知识,教我学校的事该怎么处理。她们说某几家托儿所的所长认识再往上的学校校长(幼儿园到八年级的八年制学校,或是到十二年级的十二年制学校)。那些校长之间关系很好,有办法把学生送进“好大学”——今日的世界进入超级竞争状态,不只是常春藤名校才称得上好学校。此外,很多托儿所和学校都有很方便的“兄弟姐妹条款”——只要你有一个孩子进了某所学校,你其他的孩子以后几乎一定都可以进。
  依据所有妈妈的说法,我得现在、立刻、马上打电话给托儿所,所以我打了。“不能申请了。”电话那头的女人连再见都没说就挂断了电话。我心想干脆放弃算了,干吗搞得紧张兮兮的?又一想,不行,儿子的未来可能受影响,不能就这样放弃!我就此误入歧途。在恐惧的胁迫下,我从原本的旁观者变成体制的拥护者。我跟上东区的妈妈们一样,跟全世界的妈妈们一样,每天都在焦虑自己是不是做得不够好、不够多,生怕对孩子的未来造成不好的影响。
  一点都不好玩的“试玩”
  我嫂嫂的四个孩子上的是她家旁边的托儿所,当时相当欢迎大家来就读,但等到我和先生申请的时候,那家托儿所已经变成曼哈顿最炙手可热的学校了。最近还爆出了丑闻:某个华尔街人士为了帮客户把孩子弄进去,捐了100万美元,结果学校还是没收那个孩子。
  儿子进托儿所之前,得先通过书面申请、双亲面试,以及先在学校“试玩”。嫂嫂打电话请朋友帮忙之后,我拿到了申请表。我向托儿所说明我家宝宝的特殊专长、他的优缺点,以及他是哪一种类型的学习者。我实在很想写:“鬼才知道,他才两岁!”不过当然不能这样写,我只能不断用头敲墙壁,希望想出还算得体的答案。填完申请表后,接下来是“试玩”,但我称之为“海选”,因为那才是真正发生的事。我永远忘不了某次的“试玩”。那次现场放了一个吸引所有孩子目光的玩具——一个颜色鲜艳,上面有旋钮、灯光和按钮的游戏烤箱,一旁还有几个没那么起眼的玩具。这是托儿所的招生人员设计的游戏,他们想看看,一群累坏了的宝宝在面对他们的年纪还不能处理的考验时,会有什么反应。换句话说,在没有奖励的情况下,他们能否在特定情境中依旧排队,延迟享乐,压抑住自己受挫的情绪。
  现场一片混乱。
  每次我去接受这种折磨时,现场盛装出席的妈妈们,也都紧张兮兮,处于崩溃边缘,生怕孩子出错。我们自己也知道,家长也是托儿所测试的对象。但我能怎样?其他妈妈又能怎样?我们只能任由托儿所宰割。
  我拖着可怜的儿子,试过一家又一家的托儿所。有一天,我们又要参加“试玩”,现场都是儿子不认识的小朋友。儿子拉着我的手,仰起头告诉我:“妈咪,我办不到。”我听了眼泪都快喷出来了。
  儿子要到嫂嫂孩子念的那家高级托儿所试玩时,我们决定还是让先生带儿子去比较好,因为他是个非常冷静沉着的人。先生说,那家托儿所的所长,大概是全曼哈顿最有权势的人,也因此是全世界最有权势的人。說完,我们两个人都笑了,不过这不完全是玩笑话。那天我手指不断敲着桌面,焦急等待先生和儿子的面试结果。电话响起,我吓了一大跳,差点摔下椅子,先生低声告诉我:“我想从窗户跳下去。”我心一沉,尽量用最不歇斯底里的声音问:“怎么了?”
  先生说,儿子试玩的时候,托儿所的所长也在。所长和所有的小朋友一起玩培乐多黏土,一起画画,一起说话。玩到一半的时候,儿子想要引起所长的注意,叫了她好几次,但教室太吵,所长没听到,儿子竟然打所长的手臂(虽然只是轻轻的),大声说:“嘿,我在跟你讲话!”
  我至今都不明白,儿子最后是怎么进了那家托儿所,我从来没问过原因。我和先生想,大概是嫂嫂的影响力吧。我们家靠着这层关系,出了一个念全纽约“最好的”托儿所的孩子。我享受到沾亲带故的好处,但成功进入这个小圈圈后,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
  (晓宁)
  【编辑:陈彤】
其他文献
“妈妈要求我考上清华、北大,最差是北师大,毕业后出国留学,拿到名校的博士学位,然后回国争取高薪职位……  她有年级第一的成绩,却有年级倒数第一的心态  一年一度的心理普查工作中,我又见到了小俞。去年她上高二,是众人瞩目的年级第一。升旗仪式上,她走上主席台接受校长的表扬,脸上平静得出奇。这种与年龄不相符的平静,被老师们交口称赞,认为是成绩稳定的象征。今年再见,小俞平静依旧,只是目光有些呆滞,透着疲惫
打工归来,物是人非  “不去打工养不起孩子,出去打工对不住孩子。”这是我北漂数年最深刻的体会。  我曾无数次想象,自己终有一天再也不与女儿分离。那种“身在江湖,漂泊在外”的辛酸一直萦绕在心头。北漂的日子,我遇到过很多将孩子带在身边的工友,那些孩子的糟糕学业和邋遢外表,总是唤起我对女儿的挂念。  我和老公努力地攒钱,希望在女儿读中学前能在县城买房盘店,然后好好补偿对女儿的亏欠,陪伴她一直到她考上大学
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我们谨向关心、支持和订阅本刊的读者朋友致以最深情的祝福,祝愿我们的新老朋友在新的一年里家庭幸福,心想事成!  2018年本刊将继续举办“吉祥订户”和“亲情赠阅,圆梦读者”活动,凡订阅全年杂志者均可获得意外惊喜。另外,本刊还将不定期推出“热心读者评刊”“读者好企划”等有奖活动,总奖金额再次提高,获奖面再次扩大,敬请广大读者朋友积极参与。  “吉祥订户”抽奖活动  本刊今年第2、4
很多家长认为,小孩子睡觉打呼噜是白天玩累了,晚上睡得香的表现。其实不然,儿童打鼾有可能是疾病导致,应引起家长重视,否则有可能影响孩子的身体和智力发育。  8岁的田田睡觉打鼾已有1年多,时轻时重,有时还伴有鼻塞和打喷嚏。除此之外,他并无其他不适症状。半个月前,他因发热到医院儿科就诊,治疗后病情无好转,辗转到了耳鼻咽喉科,经鼻内镜检查,发现他有腺样体肥大。医生说,这便是田田睡觉打鼾的原因。经鼻内镜下鼻
问:小宝日渐长大,对家里的任何东西都想摸摸、动动。他把奶奶买的朝天椒塞进鼻孔,把爷爷练字的墨汁涂一脸,把我的香水洒在花盆里,往爸爸的啤酒里倒陈醋……总之,只有你想不到,没有他做不到。为此,我总担心他乱动,但凡看他伸手,就想大喝一声“住手”。请问,孩子这么调皮,我约束他不让他乱动,是对的吧?  郭青霞   答:孩子从一岁起,就会对感兴趣的东西摸摸、动动。这时,家长可以把家里收拾得利索些,把贵重东西和
问:去年6月,我在微信朋友圈看到一家美容按摩院开业优惠酬宾的广告,于是和闺蜜每人花了8500元各办了一张美容卡。我和闺蜜去美容院消费一段时间后发现,美容院的按摩师更换频繁。我感覺有问题,于是要求店家出示美容按摩师的健康证,却被告知健康证在办理中。当问及我们所用美容用品的生产厂家及批准文号时,店家也只是回复说系正规厂家产品,但没有正规牌子。我和闺蜜信不过,就想把卡里剩余的钱退掉,但老板不同意。请问,
问:我家宝宝4岁,动不动就发脾气,很多都是无理取闹。我快被他折磨疯了。请问,有何良策?  闫丽  答:当宝宝发脾气时,父母要冷静,保持平和心态,会缓解整体的紧张气氛。我们可以运用以下准则,控制孩子发脾气的次数和力度。  1.要求孩子做某事时,用友好的语气和措辞,听起来像邀请而非命令。如,用“请”或“谢谢”。  2.当孩子说“不”时,不要反应过激。因为很多情况下,他对你的要求说“不”是出于本能。这一
前 不久,在国外的社交平台上,一位英国妈妈着实火了一把。这位妈妈名叫Nikkole Paulun,有两个孩子,一个6岁的儿子和一个刚出生不久的小女儿。两个孩子都乖巧可爱,儿子经常主动照顾妹妹,非常懂事。  和许多爱晒娃的妈妈一样,Nikkole也喜欢在社交平台上晒自己和孩子的日常生活。最近, Nikkole在社交平台上的一段话,似乎打破了这一家人的平静。Nikkole发了一张儿子低头在小钱包里数钱
随着时代的进步,越来越多的家长重视教育,把孩子当成家庭的中心,给予极大的关注。在此背景下讨论是否忽视孩子,似乎不合时宜。但是在心理学博士、儿童心理学副教授顾思源先生看来,这样的讨论正当其时,而且值得深入剖析。日前,本刊邀请他与家长朋友们一起座谈这个话题。  情感忽视留祸根  卫云芳(13岁男孩的妈妈):在正常家庭里,谁会忽视孩子呢?恐怕只有留守儿童有这样的糟糕待遇吧?我每天都与儿子交谈,问他学习上
一  晚上,女儿悦悦在厨房洗碗。“啊!”她突然失声尖叫,丢下碗筷,惊慌失措地钻进我怀里。“怎么了?”我问。“有蟑螂!”悦悦头也不敢抬,伸手指着厨房一角。  悦悦胆小、怕黑、性格懦弱。如今,她被一只蟑螂吓成这样,我觉得有必要把锻炼女儿的胆量提上教育日程。  其实,悦悦怕蟑螂,我很理解。因为我也有些怕这些小东西,不知女儿是不是受了我的影响。想到这,我假装强大:“别怕,有妈妈呢!”听到悦悦的尖叫,悦悦爸